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写就《大学之路》。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还介绍了美国名牌大学在招生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并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
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名牌大学学位为终结。对大学教育这一严肃话题,作者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娓娓道来。上册主要介绍了英美大学的教育方法、办学理念和招生特点。下册作者则以半游记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访十多所英美名校,既让人如身临其境,又通过一个个实例帮助读者了解各个名校的特点。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以及留学机构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刚刚考完毛概,感觉教育真的是很重要,作者分析得也到位。
评分##关于美国各大学特色特长、制度和历史的入门读物。
评分##系统了解美英最顶尖的一批大学。再次感慨下,自己在ZJU这所世界二三流大学里,本科四年也是有些荒废啊……总之从现在起别再荒废光阴就好~
评分##全书草草地看完了,但是关键的章节还是认真地阅读了。西方的大学与国内的大学相比如何,作者没有过多地对比,因为对比起来会很敏感。我自认为自己在国内没有上过正规的大学,对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还是挺期待的。看了这套书,对大学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大学的框架有了一些基础的理解,后面就慢慢去体会吧。
评分##知识使人自由。在学习这条路上,不在于是否赢在起跑线上,而在于能否一直跑下去。而每当我想到吴军先生的观点时,我总有一种我会一直跑下去的错觉。
评分##吴军老师的文笔一如既往的流畅。好的大学不一定是排名靠前的大学,而是与自己的兴趣特长匹配度高的大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决于在毕业后能否坚持学习。而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把考大学当成找到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的敲门砖,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考取了功名,传统的科举思维仍根深蒂固。许多人的自我提升之路停止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刻。相较于美国大学追求各自的特色,中国的大学往往追求办成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于追求高排名,追求短期看得见的效益。而教育是要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坚持几十年才能出效果的事情。
评分##浪潮之巅第三版后记第一页
评分##待时而求,心向往之,容我报个菜名。剑桥、牛津、普林斯顿、耶鲁、宾夕法尼亚、哥伦比亚、芝加哥、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约翰·霍普金斯、斯坦福、卫斯理、杜克、华盛顿(圣路易斯)、加州公立大学(伯克利、洛杉矶等分校)……
评分##吴军老师的文笔一如既往的流畅。好的大学不一定是排名靠前的大学,而是与自己的兴趣特长匹配度高的大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决于在毕业后能否坚持学习。而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把考大学当成找到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的敲门砖,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考取了功名,传统的科举思维仍根深蒂固。许多人的自我提升之路停止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刻。相较于美国大学追求各自的特色,中国的大学往往追求办成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过于追求高排名,追求短期看得见的效益。而教育是要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坚持几十年才能出效果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