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營養師知道(孕期健康這樣吃)》由美國注冊營養師林麗艷為孕婦提供**前沿的、實用的、全麵的孕期營養知識,不僅涉及一般孕婦應瞭解的營養知識,還覆蓋瞭特殊情況下的孕期營養知識,比如妊娠糖尿病、雙胞胎等情況應該怎麼吃,並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不同體型的孕婦的具體營養需求和一日飲食樣例,給孕婦及傢人提供相對個體化和實用的營養指導。在本書的幫助下,孕婦能夠吃對吃好吃得安心,迎接健康小生命。
林麗艷,美國注冊營養師,紐約州執業營養師。 2004年6月獲得南開大學管理學士。 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學習營養學,並完成為期一年的實習,於2013年10月考取美國注冊營養師執照。2011年11月起擔任美國營養師協會海外營養師分會的中國代錶職務。 2013年獲庫恩智力企業傢精神奬。 2013—2014年作者懷孕期間患妊娠糖尿病,促使其利用專業知識以及文獻資源對妊娠糖尿病及孕期營養進行深入研究,並通過微博賬號“美國注冊營養師林麗艷”對大眾進行科普傳播。2015年建立微信公眾號“清醒食分”,圖文並茂地介紹簡單易做的健康食譜。
Chapter 1 備孕營養
準媽媽知道這些纔安心
控製體重很重要
不可不知的營養素補充
準爸爸的身體保養
控製體重很重要
不可不知的營養素補充
不可不知的飲食禁忌
Chapter 2孕中營養
整個孕期與吃有關的事
不可不知的飲食禁忌
食品安全:用對你傢的冰箱
食品安全:遠離農藥和殺蟲劑汙染,如何洗乾淨蔬果?
食品安全:遠離重金屬汙染,如何避開鉛?
關於網絡流傳孕期飲食禁忌的真真假假
**階段(1~3個月)
身體有什麼變化?
嘔吐如何應對?
霧霾怎麼應對?
寶寶想要媽媽這麼吃!
如何選擇孕婦維生素?
我該吃孕婦奶粉嗎?
什麼人應當找營養師做具體的個體營養谘詢?
第二階段(4~6個月)
身體有什麼變化?
寶寶長什麼樣瞭?
準媽媽怎麼吃?
第三階段(7~9個月)
身體有什麼變化?
寶寶長什麼樣瞭?
準媽媽怎麼吃?
Chapter 3 産後調理
生産時分
*後衝刺
知識準備是母乳喂養成功的關鍵
母乳喂養的好處
母乳是如何生産的?
純母乳喂養是可以做到的
母乳喂養答疑
懷二胎期間繼續母乳喂養老大如何保證營養?
産褥期
月子裏如何飲食?
産後運動
Chapter 4 孕期異常及特殊情況
雙胞胎及多胞胎
貧血
妊娠糖尿病
妊娠劇吐
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子癇)
亞臨床甲減與臨床甲減
感冒
痔瘡
便秘
腹瀉
水腫
抽筋
失眠
孕期運動注意事項
附錄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實在是太接地氣瞭,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說教式的口吻。作者在介紹那些復雜的營養學概念時,總能找到非常生活化的比喻和例子,讓我這個對營養學一竅不通的人也能迅速理解其中的關鍵。比如,她講解鈣質吸收的小竅門,不是用枯燥的化學方程式,而是通過描述日常飲食中如何巧妙搭配來實現最佳效果,這點真的太實用、太有人情味瞭。讀起來完全沒有負擔,更像是聽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分享她的獨門秘籍,而不是在啃一本教科書。我特彆喜歡作者那種鼓勵和肯定的語氣,在孕期這個容易焦慮的階段,這種正嚮的心理暗示非常重要。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比那些生硬地羅列“必須吃”和“不能吃”的清單要有效得多,讓人心甘情願地去嘗試和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用心瞭,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封麵的色彩搭配和字體選擇吸引住瞭。那種柔和又不失活力的感覺,恰到好處地傳達瞭關於孕期健康的主題。內頁的紙張質感也非常好,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在排版上的細緻考量,圖文布局清晰明瞭,重要的知識點和建議都用不同的字體或者色塊進行瞭突齣顯示,這對於需要快速檢索信息的準媽媽們來說,簡直是福音。有時候翻閱其他育兒書籍會覺得信息過於密集,讀起來有點壓迫感,但這本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跟一位溫柔的朋友在聊天,讓人很放鬆。而且,齣版社在細節處理上的專業度也體現齣來瞭,比如章節之間的過渡頁設計,既有節奏感,又不會打斷閱讀的連貫性,整體來看,這本書的實體製作水平完全對得起它所承載的專業內容。
评分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個體化差異”方麵所做的強調。很多孕期食譜書都傾嚮於提供一個標準化的模闆,但每個人的體質、口味和妊娠反應都是不同的。這本書很早就點明瞭這一點,它鼓勵讀者要學會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而不是盲目地套用彆人的經驗。它提供的是一套科學的思維框架和工具箱,教會我們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反饋來調整食材的選擇和烹飪方式。比如,對於某種食材過敏或不耐受的情況,書中提供瞭大量的替代方案,這種靈活性極大地降低瞭執行難度。這種尊重個體差異的理念,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動參與到我的孕期健康管理中來,極大地增強瞭我的掌控感和自信心。
评分從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來看,這本書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但更難得的是它的實用性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平衡點。它不僅僅停留在告訴你“需要補充葉酸”這種基礎層麵,而是深入到不同孕期階段的身體需求變化,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變化來動態調整食譜。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還特彆提到瞭很多特殊情況下的飲食建議,比如孕早期反應嚴重時該如何保證熱量攝入,或者孕晚期水腫如何通過飲食進行調理。這些都是在網上搜索時很容易被忽略或者信息碎片化的內容。作者似乎非常瞭解孕婦在不同階段會遇到的真實睏擾,並提供瞭切實可行、容易上手的解決方案。這不是一本“紙上談兵”的書,它更像是一本貼身定製的“孕期飲食行動指南”,隨時可以拿起來對照著操作。
评分這本書的配圖和圖錶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優秀。很多營養學的知識點,如果隻用文字來描述,總是顯得抽象難懂,但這本書的作者和編輯顯然深諳視覺傳達的力量。那些關於宏量營養素分布的餅狀圖、不同食物的營養密度對比圖,都做得非常直觀、一目瞭然。尤其是那些關於餐盤搭配的實例圖解,簡直是“乾貨”中的戰鬥機,我隻需要看一眼就能立刻明白一餐應該如何組閤纔能營養均衡。更厲害的是,即便是復雜的時間錶和建議攝入量,也被設計成瞭清晰的流程圖或時間軸,大大減少瞭理解成本。可以說,光是這些精美的圖錶,就讓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提升瞭好幾個檔次,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學習過程變得賞心悅目,效率倍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