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詩

論中國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小川環樹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用戶評價

評分

##漢文化自唐代起,悄悄分瞭一個支流,流嚮瞭鄰國日本。由於這樣的曆史,來自日本的漢學傢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也就彆有一番滋味。 這本書是錢穆先生創辦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後,成立的第一個學術文化講座所邀請的四位漢學大傢之一,小川環樹,他的演講稿和所著書籍相關篇章的閤集。從古詩詞關於風景的描摹,唐宋詩人雜談和一些具體詩歌的論略,這三個大塊來講述他對中國詩詞的理解。 從新角度看我們熟悉的文化,可以從這本書開始。

評分

##好看,談詞義的演變中觀念的變化,選取的例子恰當精要,十分清晰。具體到單個的用例,反使讀者期盼說多一些,更綿密些。以及,談“風景”一章,難道不是大傢關心的經典美術史話題嗎?

評分

##最喜關於「風景」「風流」和「風與雲」梳理的幾篇,尋常語詞的背後體現齣不同時期古人自然觀的變化,大概也隻有對季節變化極其敏感的日本學者纔能察覺到吧。 關於〈敕勒歌〉原文是鮮卑語的考索也頗解人頤,〈蘇東坡古詩用韻考〉一篇比較專業,看得半懂不懂。

評分

##2020.5.07看完紙書。補錄一下。域外漢學傢考據時開來的生新視角往往大於材料可得意義本身,所以經常隻看瞭論點就閤書。這書文從字順猶如浣花洗劍錄遊園驚夢時。

評分

##“小川環樹(1910-1993),原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曾任日本中國學會理事長、日本學士院會員,二十世紀日本最著名漢學傢之一,與吉川幸次郎齊名。著作宏富,對中國文史哲的研究範圍自先秦直至現當代,而在唐宋文學研究方麵建樹尤多;對漢語語言學亦有精深研究。興膳宏選編的五捲本《小川環樹著作集》是我們瞭解其學術成就的最佳窗口。”

評分

##監高考期間用空閑看完的,雖說20萬字,實則非常易讀。覺得比較好看的有《蘇東坡古詩用韻考》《風景的意義》《風與雲——中國感傷文學的起源》。用韻考有趣,小川眼光敏銳。風景篇僅僅從一個詞入手,卻能讓人切實體察到六朝人與唐人麵對世界相異的感官(語言就是感官的外化),好像突然有瞭另一雙眼,也破除瞭古詩的鐵闆一塊錯覺。《唐宋詩人雜談》每篇太短,不夠盡興。《風流詞義的演變》對教學有幫助,以前也講風流的多種意思,這篇從曆史和觀念入手更清晰可感。不太理解小川為什麼對擬人法那麼有興趣。

評分

##日本學者儒雅又嚴謹,學術風範令人嚮往。印象深刻的是開頭幾個標題起得也忒好瞭:“風與雲——中國感傷文學的起源”,“大自然對人 類懷好意嗎——宋詩的擬人法”,“詩的比喻——工拙與雅俗”,都很有意思,提供瞭些讀詩新視角。 應該是一本論文集成,感覺不用專門買書來讀,但是翻翻還是很有益的。

評分

##日本學者儒雅又嚴謹,學術風範令人嚮往。印象深刻的是開頭幾個標題起得也忒好瞭:“風與雲——中國感傷文學的起源”,“大自然對人 類懷好意嗎——宋詩的擬人法”,“詩的比喻——工拙與雅俗”,都很有意思,提供瞭些讀詩新視角。 應該是一本論文集成,感覺不用專門買書來讀,但是翻翻還是很有益的。

評分

##對詞語進行考釋並用例子加以羅列,類似於古代的考慮之學,或有裨益,然意義不大。可能這就是他個人或者日本一種流行的治漢學方法吧。觀點頗新奇,論證很隨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