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常识》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显,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
##因为删掉了论文里的配图就只能给三颗星 有意思的点在于成文时期为刚解放 包括天安门还没改造 对于自己去过的那些地方即使用想象的也会觉得还是很不错
评分##【藏书阁打卡】虽然是常识,但是不少内容对于我这种外行来说并不容易。该书入之深而出之显。但多篇更是带着林的主观喜好,还有自大开启吐槽模式。对于中国建筑的知识我更多的是喜欢看她老公梁思成写的。书中讲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建筑风格及其特点,虽然打了个林徽因著的名号,实则林徽因写的内容只有一部分。书中提到,在人类各民族的建筑大家庭中,中华民族的建筑是一个独特的体系。而林徽因也说,建筑本来就是有民族特性的,它是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东西都被抛弃在时光洪流中,或许这是进步的必然性吧,但仍是希望保有一丝初衷,记得曾经的那些金碧辉煌,记得那些琉璃瓦黄土墙,然后终有一日,在新的风格里重新融入『复古』的部分,让我们的历史也映现在建筑之上。
评分##粗翻一下,好杂的一本书。 细看,还是很杂。 完全就是把林先生的文章收集起来了,但起一个建筑常识,这就是出版社的恶意引导了。
评分##2019-2 认识了一些字
评分##想见神仙眷侣
评分##2019-2 认识了一些字
评分##书名取得名不副实,其实这不是单行本,而是林徽因的建筑学评论合集。第一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值得细品,就如腰封评语一样:“建筑美学 散文笔法”。书中也收录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中林徽因写作的部分。学术性较强,且无图像、注释对照,阅读难度不低。暂且翻翻了事,以后再说。至于包裹着个人崇拜和对执政党颂唱之声的文字外壳有些触目难看,但可摒除不理会。从其评论可见林徽因是个民族主义情结浓厚的人。 2019.7
评分##收获不大,大多是联合署名,不容易看出林徽因本人的风格,尤其建国后那几篇,更是安上了标准化叙述语言。若是了解中国建筑史,直接读梁思成的即可。最可读的是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乡土调查倒能敞开一些写,汾阳县灵岩寺就是很有美感的游记,不懂建筑也可以读。
评分##在原则上,一种好建筑必含有以下三要点:实用,坚固,美观。实用者:切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适合于当地地理环境。坚固者:不违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结构原则,在寻常环境之下,含有相当永久性的。美观者:具有合理的权衡(不是上重下轻巍然欲倾,上大下小势不能支;或孤耸高峙或细长突出等等违背自然律的状态),要呈现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更要诚实的呈露全部及部分的功用,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勉强堆砌。美观,也可以说,即是综合实用,坚稳,两点之自然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