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偶记

边缘人偶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国琦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序
第一记 读书记
我是枞阳县高考状元,发榜后,县里立即通 知白柳人民公社派秘书通知我马上准备体检。 我记得很清楚,当天我正在田里干农活。母 亲得到消息后大声喊我回家。待我把脚上的 污泥洗了,因家里特别穷,连一件像样的衣 服都没有,还找堂兄临时借了件衬衫,随后 立即坐公社安排的卡车到离家30里地的汤沟 镇体检。
不读书
上大学
到南开
出国去
博士论文

第二记 写书记
在西方要出版专著不容易,尤其是在大学出 版社出书更难。因为著名的大学出版社,不 管是他们约请的稿子,还是自己投稿的,首 先要得到至少两位审查者的匿名推荐才能出 版。两位匿名审查者是由出版社自己找人, 作者并不知情。有时审查者也可能是与作者 看法截然对立的人,不认同作者的学术观点 或研究,其评价和书稿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第一本英文专著
奥林匹克之梦
“苦”与“力”
中国人与美国人
一本完全意外的书

第三记 教书记
美国的大学系统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所谓 的研究型私立大学,像哈佛或耶鲁,虽是私 立学校,但名气响亮。第二类是公立大学, 像柏克莱、密歇根、威斯康星这种公立大学, 也以研究为主。第三类就是私立文理学院, 这类学校通常只收本科生,讲求精英教育。
哈佛的“执教”生涯
在美国正式执掌教鞭
移师香港大学

第四记 师友记
这里之所以一再用“入江昭先生”之称呼, 实际上有两个用意,一是仿照鲁迅先生以 “藤野先生”为题,记述他在日本留学时的老 师藤野先生。……入江昭先生不就是另一位 藤野先生吗?只是入江昭先生的贡献、影响、 学术成就远远不是鲁迅的藤野先生所可比拟 的。入江昭先生是学界的开拓者,是世界级的学术伟人。
一代宗师入江昭
国际政治学大家亨廷顿
书生·侠客·出版商张建德
诗人王玉华

第五记 人物记
费正清以顽强的精神开始了他中国学研究的 漫长生涯。教鞭初执,他即提出新的学术主 张,像意大利哲学家及历史学家克罗齐一样, 认为一切真历史都应该是当代史。……费正 清决心以哈佛为阵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建 立一个全新的中国学研究模式,来达到他所 说的中国学和他个人学术生涯的“辉煌时 刻”。
美国汉学界巨人费正清
霍布斯鲍姆的时代及其宿命
许地山与香港大学

第六记 边缘记
小时候对被斥为边缘人感到无奈,年轻时对 被贬为边缘人感到愤怒,现在我对自己主动 当边缘人感到十分平静,甚至有些庆幸和骄 傲。回首前尘,检点从边缘到边缘的点点滴 滴,虽百感交集,但还是有些欣慰的。
我是谁?
世界公民?
永远的边缘人!
鸣谢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这是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西方研究中国国际化历史的著名学者徐国琦先生的一本传记。作者从个人的不凡经历入手,通过个人读书、写书、教书等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文及人生风景线,揭示出1960年代迄今这个非凡时代中中国与世界的巨大变迁。并通过其个人人生和学术经历以及对世界和中国的独到观察和研究,来展示中国与国际社会复杂多变的国际化历史历程。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作者以个人的经历、阅历、人生感悟为经,揭示周围世界之纬。经天纬地,用个性化的笔触,展示一位受中西文化深层熏陶下的国际学人的文化人生、炎凉世态、及在浮华世界下的“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之心无旁骛的平静书斋生活,和处处溢于言表的甘于寂寞的边缘人心态的心路历程。相信读者阅读这本小书后,不仅能激起奋发向上的意志,并能读出异样的中国与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海外求学任教多年的徐国琦老师系统回顾自己学术生涯的随笔集。从出身贫寒的安徽农家子弟到哈佛博士,再到知名国际史学者,作者以质朴、真诚而带有几分自嘲意味的文字,如实记录的自己的成长发展历程,对有志于学术的读者来说,极具参考价值。而书中关于入江昭、亨廷顿等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家生平的鲜活记录,以及对于海外教育研究体制的生动记述,都可以作为相关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参考。

评分

因为jj书院的推荐,我在出差路上,买了这本书的kindle版。读完后,略有失望。从作者的个人奋斗历程来看,确实很令人敬佩;但,作者本人作为贫苦出身的农家子弟,却有着浓厚的利己精英色彩,似乎缺少了一点悲天悯人、关怀乡土的厚重,拼命想远离和逃避生命前二十年中农村生活的苦痛。看完后,更想问问已是知名专家的作者:您在传记中提到的大字不识的弟弟妹妹们,现在是否已经摆脱了文盲身份?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评分

##挺有趣的经历,徐算运气好的,可以快意。

评分

##随便翻翻,对混学术圈子的处理人际关系有帮助

评分

##从下午两点到晚上,除了午休和晚饭,一刻不停地读完了。实在写得如流水一般,道尽了太多趣事。在哈佛接受学术训练的一段尤其吸引人。作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史研究者,如果不能熟悉法文和德文,有什么资格做研究呢?每个研究者大概都有在国外叼一根热狗泡档案馆的资料,我在这里倒是应该感谢感谢日本各家资料馆门口口味不一的拉面店吧。徐对自己的每一本书都很看重,现在我能理解那种感觉了,是真的觉得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珍爱。我没见过徐,但我会觉得,他又是个粗人,又是个趣人。

评分

##随便翻翻,对混学术圈子的处理人际关系有帮助

评分

##秀人脉。当然很诚恳,也很有益。

评分

##翻完了。有些部分看得很有感触。。。他提到最多的可能不是“边缘”,而是上大学之后的各种人生“幸运”和机缘吧。

评分

##还挺好的应该说。是他的治学经历,却不写成铁板一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