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解讀海德格爾》共分為緒論、山中之行、定位海德格爾、海德格爾的建築思想、海德格爾與建築師5章,主要內容包括:物、親密性、如此看上去、“物”和“物體”等。《建築師解讀海德格爾》所作齣的簡明介紹,對建築師、建築學設計專業的學生和攻讀建築曆史與理論課程的學生來說,是思想典範,值得一讀。
##很精練的導讀,但隻是個導讀 @2019-10-16 10:24:58
評分 評分 評分##沒有《布迪厄》的那本對學人理論介紹的廣度,主要集中在《築·居·思》上,或許去年這個時候看過這個小冊子有助於理解硃老師課上Ingold的那一章節dewelling和building的討論。最後提到卒姆托在vals設計中的“海德格爾”主義,迴想夏日造訪的記憶,有不少共鳴。
評分##這個翻譯...The eyes of the skin竟然翻譯成《皮膚的眼睛》...《肌膚之目》好嗎?而且《肌膚之目》中文版2016年就齣版瞭,Pallasmaa還有《具身之象》《思考之手》幾本書...就,我懷疑第一遍草譯是用機器翻的...但是這本還算通順,和梅洛龐蒂那本相比。
評分簡明扼要,啓發頗多,建築史期末論文直接靈感來源。閱讀體驗似山中之行,迴環往復自圓其說,眼前時而浮現林木婆娑和玫瑰色的生活。「事實上當人類開始考慮其無傢可歸時,這就不再是一種不幸。隻有正確思考並將其牢記心中,纔是使凡人實現棲居的唯一途徑」「即使關於生活的那項科學研究項目可以完成,生活的擴展和豐富也不會僅限於藝術、詩歌以及其他錶現形式,一定還可以進行更多思考。持續不斷的價值就存在於情感與體驗之中」
評分##阿多諾對海德格爾的批判是如此振聾發聵,讓我陷入痛苦反思,先前對於海德格爾的適配是否也源自我對人類行為活動中隱形或顯性的政治因素的刻意忽視。“林中散步”作為方法體味和感知周遭,世界被打包成不同種類、尺度、形狀以及規模相互交錯的場所,由個體識彆和持有。對一個場所的極端歸屬感,既是對特定群體的容納,也暗示瞭一種具有法西斯傾嚮的排他性。而可識彆性——這一通過智力活動而確立的對某地的劃分——可以成為一種侵占式的領土化:浪漫主義的自我滿足,溫和到令人不快的感染力,玫瑰色的特權。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