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百病消

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百病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立霞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养生
  • 五脏健康
  • 心肝脾肺肾
  • 疾病调理
  • 健康生活
  • 传统医学
  • 养生保健
  • 食疗
  • 经络
  • 自然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高邮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4244
商品编码:26951637324
包装:平装
开本:16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百病消
作者: 袁立霞 开本:
YJ: 39.8
页数:
现价: 见1;CY =CY部 出版时间 2016-08
书号: 978712226424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袁立霞,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现为南方医科大学方剂教研室讲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方剂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现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项。主参编著作5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 精彩导读 目录 D一篇 养 肺
D一章 肺的概述 3
D一节 如何呵护娇嫩的肺脏  3
一、肺是人体易脏、脆弱的器官  3
二、影响肺部健康的五大因素  4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肺  5
一、肺气虚证  5
二、肺阴虚证  6
D三节 呵护肺部健康的细节  7
一、肺部保健常识  7
二、调养肺的穴位  9
三、肺部保健的运动和按摩方法 11
D四节 常见肺病 13
一、上呼吸道感染  13
二、气管炎  15
三、支气管哮喘  17
四、肺气肿  18
五、肺结核  19
D二章 食养补肺  21
D一节 补肺食物 21
一、五谷杂粮  21
二、肉蛋类  23
三、水产品类  26
四、蔬菜类  29
五、水果类  31
D二节 补肺中药 33
D三节 补肺中药TX方 42
一、宣肺止咳  42
二、滋阴润肺  42
三、补气温肺  43
四、化痰止咳  43
五、补肺益肾  43
D四节 补肺饮食药膳 44
一、滋阴润肺  44
二、温补肺阳  45
三、补气温肺  47
四、宣肺止咳  48
D五节 补肺日常茶饮 49
D二篇 养 心
D三章 心的概述 55
D一节 心是人体五脏六腑的1领 55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心 57
一、心气亏虚  57
二、心血亏虚  57
三、心阳亏虚  58
四、心阴亏虚  59
五、瘀阻心脉  60
D三节 呵护心部健康的细节 60
一、生活保健常识  60
二、调养心脏的穴位  68
三、运动  72
D四节 常见的心脏疾病 73
一、原发性高血压病  73
二、冠心病  74
三、心绞痛  75
四、心律失常  75
五、心力衰竭  76
D四章 食养补心77
D一节 补心食物 77
一、五谷杂粮  77
二、肉蛋类  78
三、水产品类  80
四、蔬菜类  82
五、水果类  83
D二节 补心中药 85
D三节 补心中药TX方 93
一、补益心气  93
二、滋阴清火  93
三、补养心血  94
四、温通心阳  95
D四节 补心饮食药膳 95
一、心气虚  95
二、心血虚  98
三、心阴虚  100
四、心阳虚  102
D五节 护心日常茶饮  105
一、益气养心  105
二、滋阴养血  105
三、养心安神  105
四、活血祛瘀  106
五、行气散瘀  106
D三篇 养 脾
D五章 脾的概述109
D一节 如何呵护脾  109
一、脾为后天之本  109
二、影响脾胃健康的三大因素  110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脾 111
一、脾胃气虚  111
二、脾胃阳虚  112
三、脾胃阴虚  112
四、湿热蕴脾  113
五、食滞胃脘  114
D三节 呵护脾脏健康的细节 114
一、脾脏保健常识  114
二、调养脾脏的穴位  116
D四节 常见脾病  120
一、腹泻  120
二、便秘  121
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122
D六章 食养健脾123
D一节 健脾食物  123
一、五谷杂粮  123
二、肉蛋类  124
三、蔬菜类  126
四、水果类  127
D二节 健脾中药  128
D三节 健脾中药TX方  134
一、健脾益气方  134
二、温补脾阳方  136
三、滋阴益胃方  137
四、健脾利湿方  137
五、健脾和胃方  138
D四节 健脾饮食药膳  139
一、健脾益气  139
二、温补脾阳  141
三、滋阴益胃  143
四、健脾利湿  145
五、健脾和胃消食  146
D五节 健脾日常茶饮  148
D四篇 养 肝
D七章 肝脏概述153
D一节 如何呵护肝脏  153
一、肝为刚脏  153
二、影响肝脏健康的七大因素  154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肝 155
一、肝血虚  155
二、肝阴虚  155
三、肝气郁结  156
D三节 呵护肝脏健康的细节 156
一、肝脏保健常识  156
二、调养肝脏的穴位  159
三、运动  163
D四节 常见肝脏疾病  164
一、慢性肝炎  164
二、脂肪肝  166
三、肝硬化  167
D八章 食养补肝169
D一节 补肝食物  169
一、五谷杂粮  169
二、肉蛋类  169
三、水产类  170
四、蔬菜类  171
五、水果类  171
六、坚果类  172
D二节 补肝中药  173
D三节 补肝中药TX方  176
一、滋阴养肝  176
二、补肝养血  177
三、疏肝理气  177
四、清泻肝火  177
五、补肝益气  178
六、温补肝阳  178
D四节 调肝饮食药膳  179
一、滋阴养肝  179
二、补肝养血  181
三、疏肝理气  183
四、补肝明目  184
D五节 调肝日常茶饮  185
一、滋阴养肝  185
二、补肝养血  186
三、疏肝理气  187
四、补肝明目  187
五、补肝乌发  188
D五篇 养 肾
D九章 肾的概述191
D一节 如何呵护肾  191
一、肾的生理功能  191
二、影响肾脏健康的五大因素  192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肾 192
一、肾气亏虚  193
二、肾精亏虚  193
三、肾阴亏虚  194
四、肾阳亏虚  194
D三节 肾健康的细节  195
一、肾脏保健常识  195
二、调养肾脏的穴位  197
三、肾脏健康的运动和按摩方法 199
D四节 常见肾病类型  200
一、水肿  200
二、泌尿系统感染  201
三、肾结石  202
四、前列腺增生  203
五、阳痿  203
D十章 食养补肾205
D一节 补肾食物  205
一、五谷杂粮类  205
二、肉蛋类  208
三、水产品类  211
四、蔬菜类  213
五、水果类  216
D二节 补肾中药  218
D三节 补肾中药TX方  224
一、滋补肾阴  224
二、温补肾阳  224
三、阴阳双补  225
四、温肾健脾  225
五、涩精止遗  226
D四节 补肾饮食药膳  226
一、补肾填精  226
二、健脾补肾  229
三、滋补肾阴  231
四、温补肾阳  234
D五节 补肾日常茶饮  236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经络疏通与穴位养生:身体自愈的智慧》 内容简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体最深处发出的信号,让各种不适悄然累积,最终演变成难以摆脱的健康困扰。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疾病大全”或“养生秘籍”,它是一本深入探索人体内在运行机制,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身体自我疗愈方案的指南。我们将目光从外在的症状转移到内在的根源,聚焦于人体最基础、却又最被低估的健康基石——经络与穴位。 人体是一座精密的能量花园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中“经络”与“穴位”是理解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键。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是一座由无数脉络交织而成的精密能量花园。经络,就是这些纵横交错的“河流”或“通道”,它们贯通全身,将气血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滋养脏腑,濡养筋骨,维持着生命的活力。穴位,则是这些河流交汇处或关键节点上的“能量站”,它们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和反应性,能够调控和疏导经络中的气血流动。 当经络通畅,气血充盈,身体就能维持一个和谐稳定的状态,抵御外界的侵袭,自我修复损伤。然而,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压力、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经络淤堵,气血运行受阻。这种阻滞如同河流中的淤泥,不仅会影响下游的灌溉,还会逐渐侵蚀河岸,引发各种身心不适,甚至发展成慢性疾病。 疏通经络,唤醒身体的自愈力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疏通”。我们相信,大多数的亚健康状态和许多慢性疾病,并非是不可治愈的“顽疾”,而是身体能量系统失衡和堵塞的表现。通过科学、系统地疏通经络,我们能够有效地打破这种失衡,让身体重新回归和谐运转,唤醒其与生俱来的强大自愈力。 第一部分:经络的奥秘——认识你身体的“能量网络” 在进入具体的疏通方法之前,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经络的神秘世界。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文并茂的展示,为您详细解析: 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 它们分别是什么?各自主管哪些身体区域和功能?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经络与脏腑的深刻关联: 为什么说“经络是沟通脏腑与体表的桥梁”?如何理解“内景外现”的道理,通过观察身体外部的变化来了解内在脏腑的状态? 寒、湿、热、瘀等常见经络阻滞的信号: 身体在经络不通时,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例如,为什么会怕冷?为什么会感到肢体沉重?为什么容易长痘?为什么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本书将一一为您解读这些身体语言。 经络疏通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绝不仅仅是缓解疼痛,通畅的经络还能带来更深远的改变。我们将阐述经络疏通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精力、增强免疫力、调节情绪、延缓衰老,甚至对改善皮肤状态、促进消化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第二部分:穴位探秘——精准调控的“能量开关” 穴位是经络系统上一个个微小的、却蕴含巨大能量的“开关”。触碰、刺激这些穴位,能够引发身体局部的生理反应,并通过经络传导至全身,起到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的作用。 认识常见的361个正经穴位: 我们将为您精选一系列最为常用、功效显著的穴位,并介绍它们的确切位置、主治病症以及操作要点。 如何找到准确的穴位: 许多读者担心找不到穴位。本书将提供多种简便易行的定位方法,包括骨度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等,让您能够轻松准确地找到每一个穴位。 不同刺激方式的原理与应用: 针灸、艾灸、推拿、点穴、拔罐……这些传统疗法为何有效?它们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本书将解析不同刺激方式的原理,并指导您如何安全有效地在家进行自我调理。 穴位组合的妙用: 单个穴位有其独特的功效,而多个穴位组合运用,则能产生协同效应,针对复杂的问题进行调理。我们将为您设计一些经典的穴位配伍,用于解决常见的健康难题。 第三部分:循序渐进的疏通实践——您的个性化健康指南 理论学习之后,更重要的是实践。本书将提供一套循序渐进的实践指导,帮助您将经络疏通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基础经络疏通法: 全身经络梳理操: 每天只需几分钟,一套简单易学的全身经络梳理操,就能帮助您激活全身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经络拍打法: 温和有效的拍打,是疏通经络的入门之选。我们将指导您如何用正确的力度和顺序进行全身拍打,缓解肌肉僵硬,疏通淤滞。 经络拉伸与瑜伽: 结合人体工学,将拉伸与瑜伽动作融入经络疏通,不仅能伸展筋骨,还能更好地激发经络活力。 针对性穴位调理方案: 常见不适的穴位选择: 针对失眠、头痛、颈肩痛、腰腿酸痛、消化不良、易疲劳等日常困扰,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简单易学的穴位按摩与刺激方法。 改善情绪与压力的穴位法: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不可分。我们将介绍一些能够安神定志、缓解焦虑、提升积极情绪的穴位。 增强免疫力的穴位养护: 如何通过日常穴位按摩,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免疫屏障,抵御季节性疾病的侵袭? 女性健康与穴位调理: 针对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女性特有的健康问题,提供温和有效的穴位调理建议。 男性健康与穴位守护: 关注男性常见健康问题,介绍能够温补肾阳、改善体能的穴位按摩法。 情志调养与经络的互动: 深入探讨情志因素对经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情绪来反向促进经络的通畅。 饮食起居与经络调养的协同: 探讨饮食的寒热温凉、起居的规律性如何影响经络的健康,并给出具体的养生建议。 如何成为自己的“健康管家”: 本书强调的是一种主动的健康管理模式。我们将鼓励读者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辨识身体发出的信号,并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经络与穴位的知识,成为自己身体最了解、最负责的“管家”。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科学性与系统性: 本书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知,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严谨的健康理论体系。 实用性与易操作性: 所有的方法都经过实践检验,通俗易懂,操作简便,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掌握并应用。 个性化与整体观: 关注个体差异,鼓励读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并强调从整体上把握身体的健康状况。 非药物疗法,安全无副作用: 经络疏通与穴位养生是一种自然、温和的疗愈方式,无药物依赖,无副作用,适合长期坚持。 提升生活品质: 通过掌握身体的自愈密码,不仅能解决眼前的健康问题,更能提升整体的生命质量,拥抱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 《经络疏通与穴位养生:身体自愈的智慧》是一次关于身体的深刻对话,一场关于生命活力的探索。它将带您走入一个全新的健康维度,让您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身体内在的无限潜力。无论您是寻求解决具体健康困扰,还是希望提升整体健康水平,本书都将成为您最可靠的伙伴。让我们一起,用最自然、最智慧的方式,点亮生命的能量,绽放健康的光彩。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一本叫做《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百病消》的书,拿到手里感觉挺厚的,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倒是挺简洁大方的,没有那种很花哨的元素,整体给人一种朴实可靠的感觉。我之前对中医养生一直挺感兴趣的,但又担心市面上很多书讲得过于玄乎,或者内容太杂乱,不容易消化。这本书的标题听起来就比较接地气,直接点明了五脏,感觉像是针对性的去调养。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深入读下去,毕竟健康这块儿,宁可信其有,多了解一些总比完全不懂要好。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实用的指导,让我能够在家中就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调养的方法,而不是每次生病了都只能盲目地去医院。我很期待它里面会不会有一些关于不同体质如何调养的建议,或者一些简单易行的食疗方子。毕竟,食疗是中医里非常重要的一块,而且也相对容易坚持。如果能配上一些图示,讲解穴位或者动作,那就更好了。我平常工作比较忙,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就能做的养生小窍门,这本书能否满足我的这些期望,我拭目以待。

评分

拿到这本《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百病消》之后,我第一眼关注到的是它的篇幅,感觉内容会比较丰富。这本书的标题点明了中医的“五脏”理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比较好奇的是,它在阐述“五脏”与“百病”之间的联系时,是否会运用一些比较生动、易懂的案例?比如,将抽象的医学理论,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或者情景,来帮助读者理解。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通过观察自己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来判断哪个脏腑可能出现了问题,并且知道该如何初步应对。而且,中医养生不仅仅是关于“吃什么”,它更包含生活习惯、情志调理等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几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并且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容易伤肝?怎样的情绪容易影响脾胃?有没有一些放松身心的练习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肾脏?如果它能引导我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健康,并且让我能够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非常大了。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感觉是,现在的养生书籍真是越来越多了,竞争也相当激烈。这本书的“五脏”概念,倒是很传统,也很核心。我特别想了解,它在“调养”这个动作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侧重点?是侧重于食疗,还是针灸推拿,又或者是运动?我平时比较喜欢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所以如果这本书在食疗方面有独到之处,我会非常感兴趣。它会不会提供一些食疗方,并且详细解释这些方子的原理?比如,为什么某种食材对肝有好处,它的具体作用机理是什么?另外,这本书对于“消百病”的说法,我持保留态度。健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太可能通过一本简简单单的书就解决所有问题。但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些思路,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我比较关心它有没有一些关于体检报告解读的建议,或者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一个更系统、更科学的健康管理意识,那就很不错了。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类养生书籍的态度一直比较审慎。市面上太多虚头巴脑的东西,讲得天花乱坠,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无从下手,或者效果微乎其微。这本书的标题“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百病消”,听起来有些“包治百病”的意味,这让我既有点好奇,又有点怀疑。我特别想知道,它在“百病消”这方面,具体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针对慢性病的辅助调理,还是预防性的保健?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分析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说,肝不好会影响脾胃,肾虚又可能导致心悸等等,它有没有把这些关联讲清楚?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每个脏腑的养护方法,而是能够构建一个整体的养生体系。另外,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有没有相关的中医背景或者实践经验?这对于判断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可以实践的、并且是经过验证的养生方法,而不是一些听起来很美妙但缺乏依据的理论。如果它能够引导我更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调养路径,那就值了。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让我觉得现代人对传统养生理念的重新重视,是个好现象。我尤其关注它在“五脏调养”这个大方向下,有没有对具体的脏腑进行深入的解析。比如,肝不好的人,除了情绪易怒,还有哪些细微的症状需要注意?脾胃虚弱,是不是意味着吃什么都容易拉肚子?肺的养护,是否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还有肾,作为生命的本源,它的调养又该如何细致入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把我带进中医养生的世界,让我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能真正理解“治未病”的精髓。它是不是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在五脏调养上的侧重点?比如,年轻人和老年人,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同,调养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吧?我还在想,这本书会不会涉及一些常见的亚健康问题,比如失眠、疲劳、消化不良等,然后给出基于五脏调养的解决方案?如果它能提供一些详细的食谱,并且说明了食材的药用价值,那就更棒了。我特别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达到“食补”而非“药补”的效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