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德国医生全程指导孕产全书 孕产/胎教 书籍 |
| 作者: | 〔德〕弗朗茨·凯纳 〔德〕安妮特·诺尔登◎ |
| 定价: | 79.0 |
| 出版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ISBN: | 9787530488133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一本德国引进的孕产百科全书,严谨细致的指导和科学全面的介绍是本书的特点。书中按照怀孕的时间每月每周一步步展示了子宫内发生的变化,描述了准妈妈身体的变化和宝宝的成长,总结了所有的事项。 你不可错过的信息包括: ? 孕妇所需营养、妊娠期间进行合理保养和适当运动的方式以及不宜做的事情; ? 妊娠期间胎儿每周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孕妇的身体变化情况; ? 产前需要的检查、对疾病的处理以及医生的相关建议; ? 关于分娩和剖宫产的知识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 产褥期内如何恢复、如何哺乳以及如何解决宝宝哭闹问题并拉近母子关系。 在德国医生的全程指导下,你值得拥有一次可靠、美好的怀孕与分娩经历! |
| 目录 | |
| 第1章 受孕 ? ? ? ? ? ? ? ? ? ? ? ? ? ? ? ? ? ? ? 1.1 妊娠的开始 1.2 健康的9个月 ? 1.3 护理 ?? 1.4 疾病处理 第2章 妊娠期 ? ? ? ? ? ? ? ? ? ? ? ? ? ? ? 2.1 每一周 ? 2.2 孕早期 ? 2.3 孕中期? 2.4 怀孕晚期? 第3章 分娩和产褥期 ? ? ? ? ? ? ? ? ? ? ? ? ? 3.1 分娩 3.2 产褥期? 3.3 哺乳? 3.4 和宝宝在家里 |
| 编辑 | |
| ★本书由德国慕尼黑医院孕产中心主任医师弗朗茨?凯纳亲力打造,汇集了大量关于怀孕和分娩的科学知识以及前沿信息,包含200多张四色彩图及高清B超图,内容囊括了40周孕期内及前后所需的方方面面。 ★德国医学界,作者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科学全面的指导得到了百万欧洲家庭的认可。 ★书中提供了细致的指导内容,包含孕前准备、孕期建议和产后哺乳,逐周详细介绍准妈妈的饮食、运动、胎教、情绪、睡眠、健康、等 ★德国五星图书,孕产榜常年稳居第1位,欧洲10年,版权输出多个国家。 |
| 媒体评论 | |
| 备孕期间关注了一些书,自己选定了这一本,我的朋友也了我这一本。确实有很高的品质,给了我孕期很多实际的建议,并且考虑到很多并不知道自己需求什么的女性,也对此给出了实用的指导。弗朗茨?凯纳教授拥有坐诊慕尼黑医院妇产科的优势,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准妈妈真实的亲身经验。 ——德国妈妈 的详细,你真的可以随着宝宝的成长,了解到每个星期你和宝宝会发生什么情况。从很多照片和表格中你都能找到自己对应的阶段,找到合适的指导。这本书真的是有帮助。 ——读者 |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和行文节奏感,实在让人耳目一新。它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腔调,更像是听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专家在跟你进行一对一的深度交谈。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敏感话题时的那种细腻和周全。比如谈到孕期情绪波动时,它没有简单地归咎于荷尔蒙,而是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些观点,探讨了伴侣关系和家庭支持在稳定孕妇情绪中的关键作用。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夫妻共同成长的旅程”,里面提供的互动练习和沟通技巧,非常实用,直接改善了我和我先生之间的交流模式。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无痛分娩”的讲解,不是简单介绍技术,而是深入剖析了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潜在风险以及不同产程中应用时机的考量,这种深度探讨,让我能够带着充分的知情权去和我的麻醉师沟通。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做笔记,不是因为内容太难懂,而是因为它提出的每一个观点都值得我深思熟虑并付诸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和信息密度,简直是为那些追求效率和深度的准父母量身定制的。它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它的“系统性”——它不只是一个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孕前准备的身体调理清单,到孕期产检项目的深度解析(连一些不常见的指标异常值都给出了国际参考范围),再到新生儿护理的每一个细节,都遵循着一种清晰的、层层递进的结构。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胎儿发育时采用的“时间轴”叙事方式,每一周都在同步展示胎儿的尺寸、重要器官的发育节点,以及母体内相应的生理变化,这种同步感让我感觉自己和宝宝的连接更加紧密和具体。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产后并发症的预防和识别部分,列举了非常详细的“警示信号”清单,这些信号的描述非常具体,不像一些通俗读物那样模棱两可,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安全感,让我知道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立刻采取行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谨和专业的味道,那种深沉的蓝和白字的搭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浮夸的育儿指南。我当初选择它,主要是冲着“德国医生”这几个字去的,毕竟在孕产护理方面,德国的医学标准一直是我的首选参考。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量清晰的图表和流程图,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那样堆砌感性的文字,而是条理极其清晰地将孕期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甚至是对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都分解成了易于理解的步骤。特别是关于孕期营养补充的部分,它没有简单地罗列“要吃什么”,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微量元素在不同孕周的重要性,配有详细的每日摄入量建议和食物来源对比,这让我对自己每天的膳食计划有了更科学的掌控感。而且,书中对分娩方式的描述也非常客观,详细对比了顺产和剖腹产的利弊,甚至连产后恢复期的具体训练计划,都有图文并茂的指导,简直就像请了一位贴身的德裔私人教练在家里进行指导。那种不偏不倚、基于大量临床数据的论述方式,极大地缓解了我对未知过程的焦虑。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冷静和务实,完全避开了那种过度渲染美好或夸大风险的极端倾向。它的语言朴实、精准,每一个技术术语后面都紧跟着白话的解释,确保了即便是医学小白也能迅速掌握核心要点。我发现它在讨论“胎教”这个话题时,处理得非常高明,没有陷入玄学式的宣传,而是聚焦于听觉刺激、环境光线对胎儿神经发育的客观影响,并给出了科学实验佐证。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欧洲不同地区的传统育儿习俗对比,这让整个阅读体验变得非常开阔,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背景。例如,它对比了不同地区对于“抱娃”频率的看法,并分析了背后的发展心理学原理,这帮助我摆脱了“必须遵循某个单一标准”的压力,学会了更灵活地去适应我孩子的个体需求。整本书读下来,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育儿,而是在“理解”生命孕育的复杂而精妙的工程。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高规格的知识迭代。我尤其欣赏它对“个性化医疗”理念的强调,尽管它是一本面向大众的书籍,但它反复提醒读者,任何指南都不能替代个体医生的专业诊断。书中关于产后恢复的章节,做得尤其到位,它不仅关注身体的恢复,还细致地讨论了“身份的转变”——即从个体到母亲的角色转换带来的心理冲击,并提供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比如如何合理地设定界限、如何寻求外部支持而不感到内疚。这些深入到社会和心理层面的探讨,往往是其他侧重生理护理的书籍所忽略的。而且,这本书的参考资料部分做得非常详尽,如果你想对某个特定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它提供的学术来源指引是极其可靠的。这使得这本书既可以作为孕期的日常指导手册,也可以作为未来几年育儿过程中的一本“工具书”来随时查阅和参考,其使用价值是长远的、结构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