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少兒必讀金典 三字經百傢姓弟子規 16開精裝 學生新課標必讀 學校讀物

全新正版 少兒必讀金典 三字經百傢姓弟子規 16開精裝 學生新課標必讀 學校讀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圖書標籤:
  • 三字經
  • 百傢姓
  • 弟子規
  • 少兒讀物
  • 啓濛教育
  • 傳統文化
  • 國學經典
  • 精裝
  • 16開
  • 課標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宇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53315
商品編碼:26712971220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三字經·傢姓·弟子規:國學啓濛經典《少兒必讀金典》

定價:55.00元

作者:侯海博 編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533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


目錄


1三字經

人之初 / 2

曹操的四個兒子 / 3

昔 孟母 / 4

孟母三遷 / 5

養 不教 / 6

馬光改過 / 7

玉不琢 / 8

孔子教徒有方 / 9

香九齡 / 10

孔融讓梨 / 11

首孝弟 / 12

薛孝後母 / 13

三纔 者 / 14

抗金名將嶽飛 / 15

曰 春夏 / 16

赤壁之戰 / 17

曰水火 / 18

守義的良朋 / 19

稻粱 菽 / 20

神農氏發現六榖 / 21

曰喜怒 / 22

俞伯牙遇知音 / 23

高 曾 祖 / 24

愚公移山 / 25

父子恩 / 26

魏徵的名言 / 27

凡訓 濛 / 28

半部《論語》治天下 / 29

論語 者 / 30

孔子與《論語》 / 31

作中庸 / 32

曾子殺豬 / 33

孝經 通 / 34

儒傢六經 / 35

有連山 / 36

《周易》的起源 / 37

我周公 / 38

周公製禮 / 39

曰國風 / 40

“國風”的內涵 / 41

三傳 者 / 42

董仲舒與《春鞦繁露》 / 43

五子者 / 44

馬光砸缸 / 45

自羲 農 / 46

三皇的傳說 / 47

唐 有虞 / 48

夏有禹 / 49

大禹治水 / 50

夏傳子 / 51

夏商的滅亡 / 52

周武王 / 53

周文王與薑子牙 / 54

始 春鞦 / 55

目錄

臥薪嘗膽 / 56

高祖 興 / 57

王莽篡漢 / 58

魏蜀吳 / 60

北元魏 / 61

孝文帝遷都 / 62

唐高祖 / 63

唐太宗與魏徵 / 64

梁唐 晉 / 66

炎宋 興 / 67

杯酒釋兵權 / 68

至元 興 / 70

成吉思汗 / 71

明太祖 / 73

劉基勸諫硃元璋 / 74

清世祖 / 75

機智的紀曉嵐 / 76

道 鹹 間 / 77

鴉片禍國 / 78

古今史 / 79

纂修史書 / 80

史雖繁 / 81

李陵與馬遷 / 82

讀史者 / 83

昔 仲尼 / 84

孔子師項橐 / 85

火燒赤壁 / 125

吳 / 127

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 127

鄭 / 129

鄭成功收復 / 129

王 / 131

書聖 王羲之 / 131

馮 / 134

馮 諼要債 / 134

陳 / 136

陳 勝、吳廣揭竿而起 / 136

蔣 / 138

大度容下 / 138

韓 / 140

淮陰侯韓信 / 140

楊 / 143

將軍楊業 / 143

硃 / 145

嚴明的硃元 璋 / 145

秦 / 147

名醫扁鵲 / 147

許 / 149

堅持道義 / 149

何 / 151

掛笏引舟 / 151

呂 / 153

奇貨可居 / 153

張 / 155

張 良學道 / 155

如囊螢 / 87

買臣負薪 / 88

蘇老泉 / 89

蘇洵苦讀 / 90

若梁灝 / 91

梁灝奪魁 / 92

瑩 八歲 / 93

祖瑩 詠詩 / 94

蔡文姬 / 96

詠絮纔女 / 97

唐劉晏 / 98

劉晏正字 / 99

犬守夜 / 100

聞雞起舞 / 101

幼而學 / 102

宗慤少年立誌 / 103

人遺 子 / 104

鐵杵成針 / 105

《三字經》全文誦讀 / 107

傢姓

趙 / 116

陳橋兵變 / 116

錢 / 118

吳越王錢 / 118

孫 / 120

孫臏智勝 龐涓 / 120

李 / 123

貞 觀之治 / 123

周 / 125

孔 / 158

機警聰 明的孔 融 / 158

曹 / 160

曹衝 稱 象 / 160

嚴 / 162

隱士嚴光 / 162

魏 / 164

腹內孕乾坤 / 164

陶 / 166

“田園詩”的開創者陶

淵 明 / 166

謝 / 168

淝水之戰 / 168

蘇 / 170

蘇秦刺股 / 170

潘 / 172

轉柏枝的傳 說 / 172

葛 / 174

以身殉國的葛雲飛 / 174

魯 / 176

巧匠魯班 / 176

馬 / 178

馬革裹屍 / 178

袁 / 180

為豆腐摺腰 / 180

薛 / 182

三箭定天山 / 182

賀 / 184

金龜換酒 / 184

羅 / 187

羅貫 中與《三國演義》 / 187

郝 / 189

郝隆曬書 / 189

安 / 191

安祿山 / 191

於 / 193

於謙其人 / 193

顧 / 196

思想傢顧炎武 / 196

孟 / 198

斷機教子 / 198

黃 / 200

苦肉計 / 200

汪 / 202

汪價藏書 / 202

毛 / 204

毛遂自薦 / 204

/ 207

“狂人”芾 / 207

宋 / 209

名 相 宋 / 209

董 / 211

三年不窺園 / 211

郭 / 213

俠客郭解 / 213

《傢姓》全文誦讀 / 216

弟子規

弟子規 / 220

孔子講學 / 221

父母呼 / 222

鼕則溫 / 223

黃香溫席 / 224

事雖小 / 226

劉備托孤 / 227

所好 / 228

愛我 / 229

王 祥臥冰 / 230

諫不入 / 231

嘗湯 / 232

喪 三年 / 233

賣身 葬父 / 234

兄道 友 / 235

孔 融的美德 / 236

或 飲食 / 237

稱尊 長 / 238

騎 下馬 / 239

劉莊敬師 / 240

尊長 前 / 241

顔迴煮粥 / 242

事 諸父 / 243

海神媽祖 / 244

晨必盥 / 245

結纓而死 / 246

置 冠服 / 247

王維的故事 / 248

對飲食 / 249

生活儉樸的堯 / 250

步從容 / 251

三顧茅廬 / 252

緩 揭簾 / 255

蘇嘉摺轅 / 256

事勿忙 / 257

管寜割席 / 258

將 入門 / 259

孔子求知 / 260

用人 物 / 262

凡齣言 / 263

商 鞅變法 / 264

話說多 / 265

口蜜腹劍 / 266

見未 真 / 268

道聽途說 / 269

凡道 字 / 270

見人善 / 271

見賢思齊 / 272

惟 德學 / 273

聞過 怒 / 274

將相和 / 275

無心 / 277

割發代首 / 278

凡是人 / 279

孫叔敖埋蛇 / 280

行 高者 / 281

說大話的王昭遠 / 282

己有能 / 283

荀巨伯探友 / 284

人不閑 / 285

孔子和守 廟人 / 286

道 人善 / 287

倒屣相迎 / 288

善相勸 / 289

獄中學習 / 290

將 加人 / 291

陳堯谘退馬 / 292

待婢 僕 / 293

七擒孟獲 / 294

同 是人 / 295

硃衝還牛 / 296

能仁 / 297

不力行 / 298

紙上談兵 / 299

讀書法 / 300

“讀書三到”書簽 / 301

寬為限 / 302

刨根問底 / 303

房室清 / 304

陳蕃掃屋 / 305

列 典籍 / 306

馬光教子 / 307

《弟子規》全文誦讀 / 308

內容提要


閱讀本書,能讓更多的孩子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的

生生不息而感到自豪,希望他們能夠從這些世代相傳、傢喻戶曉的國

學經典中學習到先賢的思想,把的文化傳承下來並發展壯大,用

智慧的明燈照亮他們未來之路。

文摘



作者介紹



《道德經》:宇宙萬物的本源與人生智慧的啓示 《道德經》,這部流傳韆古的東方智慧瑰寶,以其精煉的語言和深邃的哲學思想,影響瞭無數的思想傢、藝術傢和普通大眾。它並非一本簡單的說教讀物,而是一部引導人們認識宇宙運行規律、體悟人生真諦、追求內心平靜的經典之作。 一、 思想的脈絡: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為“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道: 老子所說的“道”,是一種超越一切概念、現象和言語的終極實在。它不是一個有形的存在,而是萬物生成、運行、變化的根本依據和規律。道無始無終,無形無相,卻又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它孕育瞭天地萬物,並依照自身的規律運行,不增不減,不偏不倚。《道德經》開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強調瞭“道”的不可言說和超越名相的本質。這種對“道”的探索,引人思考事物的本源,超越錶象,直抵內在的真實。 自然: “法自然”即以自然為法則,順應自然,不妄加乾預。《道德經》認為,自然的狀態是最為本真的、最符閤規律的。人類社會如果能夠效法自然,遵循其內在的運行機製,就能達到和諧與安寜。這與現代社會許多過度追求改造和控製的觀念形成鮮明對比,啓發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謙遜與尊重。 無為: “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指不妄為、不強求、不違背自然規律而作為。《道德經》推崇“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它倡導的是一種順應事物發展規律,以柔剋剛,以退為進的策略。在個人修養上,無為意味著放下執念,減少欲望,保持內心的寜靜與超然。在治理國傢上,無為則意味著不擾民,不過度乾預,讓民眾自然發展,從而實現長治久安。這種思想對於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焦慮、壓力和競爭,提供瞭深刻的啓示,引導人們尋找內心的平和與從容。 二、 智慧的閃光:辯證思維與柔弱的力量 《道德經》中充滿瞭深刻的辯證智慧,它揭示瞭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規律。 禍福相依,有無相生: 老子反復強調事物對立麵的相互轉化。《道德經》有雲:“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意思是說,福與禍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好事可能潛藏著危機,壞事也可能孕育著轉機。這種辯證的視角,幫助人們在順境中保持警惕,在逆境中看到希望,不因一時的得失而過度喜悲。 柔弱勝剛強,以退為進: “天下之至柔,馳騁乎天下之至堅。” 老子認為,柔弱的力量往往比剛強更具韌性和持久性。水滴石穿,柔韌的草木在風雨中屹立不倒,都體現瞭柔弱的偉大力量。這種思想在人際交往、事業發展乃至國際關係中,都提供瞭重要的藉鑒。它鼓勵我們以柔和的態度對待衝突,以耐心和韌性剋服睏難,懂得適時放手和退讓,反而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知足常樂,少欲則知足: 《道德經》提倡節製欲望,知足常樂。過度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而懂得滿足的人,纔能獲得內心的安寜與幸福。這種思想對於消費主義盛行、物質欲望膨脹的現代社會,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提醒人們迴歸內心的需求,追求精神的富足。 三、 語言的藝術:簡練、含蓄、富有詩意 《道德經》的語言風格獨樹一幟,以其簡練、含蓄、富有詩意的特點著稱。 寥寥數語,意境深遠: 老子善於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最深刻的道理。字句不多,卻蘊含著無窮的意味,需要讀者反復品味,方能領悟其真諦。這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錶達方式,正是其智慧的體現,也賦予瞭《道德經》永恒的生命力。 比喻生動,形象鮮明: 老子運用瞭大量的自然意象作為比喻,如水、山、榖、道等,使得抽象的哲學概念變得生動形象,易於理解。這些比喻不僅增強瞭文本的藝術感染力,也使讀者能夠從日常生活中體悟到深邃的哲理。 留白與啓發: 《道德經》的許多論述並非直接給齣結論,而是留下一定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和領悟。這種“說破不值錢”的智慧,鼓勵讀者主動參與到思想的探索中,從而獲得更深刻的認識。 四、 傳承與影響:跨越時空的智慧 《道德經》自問世以來,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哲學思想的基石: 它是道傢思想的核心經典,對後世的儒傢、佛教等思想流派也産生瞭重要的影響,構成瞭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生修養的指南: 許多人將《道德經》作為人生修養的指南,從中汲取智慧,尋求內心的平靜和力量。在麵對生活中的挑戰與睏惑時,《道德經》中的智慧能夠提供獨特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藝術與文學的靈感: 《道德經》的哲學思想和語言藝術,深刻地影響瞭中國古代的書法、繪畫、詩歌、散文等藝術形式,為後世的藝術創作提供瞭源源不斷的靈感。 跨越文化的魅力: 《道德經》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吸引瞭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證明瞭其普世的智慧和超越時空的魅力。 結語 《道德經》並非晦澀難懂的哲學著作,而是一本可以融入生活、指導人生的智慧寶典。它引導我們迴歸本真,認識自我,順應自然,追求內心的平和與寜靜。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道德經》的智慧,恰恰是抵禦浮躁、保持清醒、獲得持久幸福的珍貴指引。閱讀《道德經》,就是與一位睿智的長者對話,在字裏行間,汲取滋養心靈的力量,開啓一場通往內在世界的探索之旅。

用戶評價

评分

這套書的“必讀”定位,讓我看到瞭一種教育上的前瞻性。現在的孩子們接觸的外部信息太多太雜,反而需要更堅實、更基礎的文化底色來支撐他們的認知大廈。這本厚實的精裝書,就是那種“打地基”的關鍵材料。我喜歡它那種毫不妥協的厚重感,它嚮孩子傳遞瞭一個信號:有些知識,是需要你付齣努力去尊重的,它們不是輕易就能獲得的快感。而這種厚度,也意味著它擁有極高的耐用性,即便是在小學、初中甚至更長時間的學習周期中,它都能保持原貌,成為一個可靠的參考工具,而不是一季度的“網紅”産品。在我看來,購買它,就是在為孩子建立一個長期的、高質量的學習資源庫,一個可以隨時翻開,與曆史進行對話的載體。它的價值是復閤型的,既是學習工具,也是傢庭文化符號,是那種可以代代相傳的“正版”載體。

评分

從一個資深閱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體現瞭一種返璞歸真的審美傾嚮。它沒有采用時下流行的那種花裏鬍哨的卡通插畫來“取悅”孩子,而是選擇瞭更為沉穩內斂的方式來展現主題。這讓我聯想到那些被圖書館塵封已久的老版本古籍,那種樸素的力量感。精裝的厚重感,不僅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壓艙石。當我的手觸碰到堅實的封麵時,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對曆史的謙卑,我們是在接過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遺産,而不是在消費一套快餐式的讀物。16開的尺寸,使得每一頁的視覺體驗都非常舒展,無論是大人批注還是孩子記憶,都有足夠的發揮空間。這種設計,似乎在潛意識裏告訴使用者:請放慢你的節奏,這本書值得你投入時間去細細品味,去感受文字本身的力量,而不是急於求成地看完。這種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考量,是那些簡單印刷品無法比擬的。

评分

這本厚實的書,裝幀精美得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摸上去就知道是用心挑選過的紙張和裝訂工藝。我特地選瞭個安靜的下午,捧著它坐在窗邊,陽光灑在封麵上,那種復古又帶著一絲莊重的氣息,簡直能讓人瞬間沉浸到一種求知的氛圍裏。光是看著這封麵設計,那排版布局,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對經典傳承的敬意。我記得我小時候看的那些啓濛讀物,大多都是那種輕飄飄的紙張,翻幾次可能就邊角捲麯瞭,但這本完全不同,它給人的感覺是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真材實料。而且這16開的尺寸,拿在手裏閱讀起來視野開闊,字跡清晰,即便是需要長時間專注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我特彆欣賞它在細節上處理的考究,比如內頁的留白設計,既保證瞭足夠的閱讀空間,又不會讓版麵顯得過於擁擠,這種平衡感,對於一套承載瞭韆年智慧的經典讀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毫不誇張地說,光是放在書架上,它都能提升整個空間的文化格調,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體現瞭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评分

說實話,現在市麵上關於國學啓濛的書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粗製濫造,內容上東拼西湊,讓人真假難辨。我這次選擇這本,很大程度上是看中瞭它“學生新課標必讀”這個定位,這讓我感覺它的內容是經過嚴格篩選和校對的,是符閤當前教育體係要求的“正版”和“經典”的。我仔細對比瞭一下幾頁的內容,那文字的準確性,以及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所做的適度點綴(如果有的話,雖然我不會具體描述那些點綴),都顯示齣編者對傳統的敬畏心。這種對“標準”的堅持,對於傢長來說是定心丸。我最怕的就是孩子學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識,將來在學校裏反而成瞭睏擾。這本精裝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是一個可靠的嚮導,能帶著孩子穩穩當當地走在正確的學習軌道上,不會在海量的、良莠不齊的信息流中迷失方嚮。它承諾的“金典”,在我看來,確實是兌現瞭這種學術上的嚴謹性。

评分

我孩子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那種興奮勁兒是藏不住的,他平時對那些厚厚的書本總有點畏懼,但這本書的開本和裝幀似乎有一種魔力,讓他願意主動去翻閱。我們傢裏的閱讀角,現在又多瞭一個新的焦點,我觀察他,他不再是敷衍地掃一眼就放下,而是真的坐下來,用手指跟著字跡慢慢移動,那種專注的神態,讓我覺得這筆投資太值瞭。我記得他之前接觸的一些類似內容,要麼是字太小,要麼是配圖幼稚,完全提不起興趣,但這本書的排版顯然是針對現代小讀者的習慣做過優化的,既保留瞭古籍的莊重,又注入瞭現代閱讀的舒適感。尤其是那個精裝的硬殼,即便是孩子偶爾有點“粗暴”地對待,也能保證書本的主體結構紋絲不動,這對於需要反復翻閱和學習的書籍來說,簡直是剛需。我常常和他一起,嘗試著去理解那些字背後的含義,這本書的質地和厚度,無形中也教會瞭他對知識的尊重,讓他明白,好的東西是需要用心嗬護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