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8月,没什么名气的32岁数学家黎曼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论小于一个给定值 的素数的个数”。在这篇论文的中间部分,黎曼作了一个附带的备注——一个猜测,一个假设。他向那天被召集来审查论文的数学家们抛出的这个问题,结果在随后的年代里给无数的学者产生了近乎残酷的压力。时至今日。在经历了150年的认真研究和极力探索后,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 已经越来越清楚,黎曼假设掌握着打开各种科学和数学研究之大门的钥匙,但它的解答仍诱人地悬在那里,正好让我们伸手够不着。依赖于素数特性的现代密码编制术和破译术,其根基就在于这个假设。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非凡性进展中,显示出甚至原子物理学也以尚未被完全了解的方式与这个奇怪难题扯上了关系。 在约翰·德比希尔编著的《素数之恋:黎曼和数学中最大的未解之谜》中,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的传记和历史篇章交替出现,它对一个史诗般的数学之谜作了迷人而流畅的叙述,而这个谜还将继续挑战和刺激着世人。
##同真正学些数学相比,读数学科普像是喝无糖的甜味饮料。
评分##作者写的极为耐心,可是真的很难想象复变函数在四维空间的图像。就像Hilbert一样,如果五百年后沉睡醒来也会想知道黎曼猜想有没有被证明。
评分##2015-06-03
评分##2015已读28-黎曼是大宗师级别的数学家,可惜去世太早。
评分##脉络清晰,顺带找到了学random matrices的入门书
评分##正逢新闻说黎曼猜想可能被攻克,所以应景地看了这本书,深入浅出,讲得很生动透彻。
评分##没有看过其他的数学科普书,不过这本书真的能让我一直跟着作者的思路走,偶尔有点不懂的地方略过之后也能继续看下去。学到了很多东西,关于算数,几何,代数,矩阵,极限,复数等,只要是需要的知识,作者都能把它的来龙去脉讲明白,比如为什么需要这些概念,我们可以用这些东西来做什么,我们又是怎么用他们的。看过很多数学的科普文章,涉及到复变的,分析的,没有一篇能看下去的。而这本书确实能让人一直follow并且兴趣昂然。
评分##语言通俗易懂,科普读物的典范
评分##适合高中生,除了21章,其他部分很容易理解,注释很详细,以后有机会再细读一下。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该假设被证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