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收有玛格丽特·杜拉斯的48篇随笔、小说,涉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方面,有关与扬·安德烈结识之事,作者本人饮酒致疾等,也是书中记述的材料。具体篇目包括《作家的身体》、《八二年10月》、《幻影纷至沓来》、《披巾的那种蓝色》、《夜里的最后一个顾客》、《化学气味》、《话语的高速公路》等文章。
##四星半,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像与杜拉斯在进行一场谈话,书面语气很晃荡,仿佛深夜饮酒,荒凉,呓语。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在书店看到了撒把芥末出的雷夫·艾尔格伦的《谱系》,虽然后者只读了前面一部分,这两部书给我的观感却出乎意料的相似,一样的即兴、私密、某些平淡的语词背后却带有强烈的力量。 杜拉斯谈论男人、女人、死亡的一些词句给我带来超出我理性和经验所能理解的惊骇,当下的我没有领会这些的智慧,但触摸其表面却能稍许感受某种看破红尘的冷漠与深陷其中的痛苦的交织,但愿我永远不会拥有如此具有深度体验的生活和这种看透生活赤裸裸真相的能力。
评分##一贯的杜拉斯。平静中有绝望和希望,总是矛盾得并存在一起。
评分##重新翻了一遍,时隔11年。我们陷入一种深沉的痛苦之中。我们哭。要说的都没有说。我们后悔彼此并不相爱。我们根本什么都不知道。杜拉斯。
评分##女性、酗酒、幻觉、神经质
评分##四星半,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像与杜拉斯在进行一场谈话,书面语气很晃荡,仿佛深夜饮酒,荒凉,呓语。
评分##杜拉斯对这本书的看法很有趣,也毋宁说这本书是作家对文本的一种新尝试。她在开头就说,“此书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也不属于中间部分。”书中所收纳的文章里没有一篇完全反映她思考的内容,至多代表她“在某些时机、关于某些事情的想法”。但能够感到杜拉斯喜欢这部集子,它本身构成一种流动性,它是一场发生在她与自我之间、她与读者之间往复进行的交流。最喜欢《房屋》、《巴黎》两篇,在《巴黎》篇中,杜拉斯说,人们去到巴黎,是为了和那种生活的感受力靠得更近一些。那种几乎是神话性质的感受力,那种主导的意义,仍然发生在巴黎。
评分##杜拉斯晚年的书,王道乾译,适合朗读
评分##这本书在豆瓣得7.3分,真是笑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