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本书是ZM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作品。本书中,汪丁丁教授将“中国奇迹”分为三个维度: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中国经济近四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J,举世瞩目,完成了“中国奇迹”的*个维度。但在经济奇迹的背后,却是整个社会正义与道德感的缺失,腐败横行。要想让经济奇迹延续,必须同步社会改革,提高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三者并驾齐驱,才可能赢来真正的“中国奇迹”。
关联推荐
1.财新全新经济类书系——“理享家”图书*辑:许小年《回荡的钟摆》、周其仁《中国做对了什么》、汪丁丁《经济的限度》、谢平《互联网金融九堂课》重磅上市,与众多DP经济学家一起共享理性的力量。
2.ZM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是GN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致力于求解中国经济与社会基本问题。本书对“中国经济奇迹”与未来中国社会发展都有着深刻的论述,见解D到。
3.在汪丁丁教授看来,任何一个社会,总有“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样三个基本的维度。中国人长期生活在“物质”这一单一维度之中,而由于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激烈变迁引发了重重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物质”之外,解决社会正义与公民道德问题。
目录
目 录 中国奇迹的历史与未来·001 大国为何无以师小国·007 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与周濂对话·016 中国转型的可能性及其道路·060 正义与人生的中国式思考·080 人类创造性的两大前提·098 互联与深思·102 复杂思维为何艰难·122 竞争与合作·133 互替与互补·140目 录
中国奇迹的历史与未来·001
大国为何无以师小国·007
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与周濂对话·016
中国转型的可能性及其道路·060
正义与人生的中国式思考·080
人类创造性的两大前提·098
互联与深思·102
复杂思维为何艰难·122
竞争与合作·133
互替与互补·140
自由与自律·146
“锁死”的路径·152
永远的贝克尔·157
为什么经济学研究生应该读科斯的书·166
他刺痛了这个毫无希望的SJ·170
行为金融学基本问题·174
美食经济学·197
经济学的“错置实境”迷途·206
收入分配与正义诉求·210
资本与财富·220
嵌入在社会里的公司——重温德鲁克·229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中国奇迹的历史与未来 只要粗略回溯近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史,不难看到,可称为“经济奇迹”的,例如年均经济增长率高于8% 且持续20年以上的时期,仅发生于1990年以后。 这里的“近代”,依照常见的一种解释,上溯150年,由2000年上溯,始于“鸦片战争”。近代以来,即涵盖到JT为止的现代或D代。 由于休谟指出的基于发生时间相邻而生成的关于现象A 与现象B 之间的因果联想,我们早已习惯于将1980年代DXP的改革开放政策视为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从而难以设想存在着只是因难以“量化”而不能获得经济学家承认的其他更深远的原因。 任何一个经济的奇迹(持续高速增长的现象),都不能脱离它嵌入其中的社会。而任何一个社会,总有“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样三个基本的维度。 D我们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候,其实是相对于我们熟悉的大多数不能称为奇迹的社会现象而言。 经典的奇迹发生于耶稣传道时期,记载于《新约》。由于显著不同于D时绝大多数民众熟悉的、不被认为是奇迹的现象,耶稣由信仰而来的行为,被D时的民众称为奇迹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科学昌明,凡科学可以解释的,或科学主义者相信科学可以解释的,不再被视为奇迹。科学,包括经济科学。至今,经济学家仍在试图理解或解释“中国经济的奇迹”。 毕竟,这一被称为奇迹的经济增长时期已经或正在成为历史。中国人面对的是未来,是不仅与以往三十多年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以往一百多年乃至一千多年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未来,以及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剧烈变迁,所引发的重重危机。 D一重危机是精神生活的,特别在中国,表现为文化危机,或借用1990年代的知识分子话语——“人文精神的危机”。其实,精神生活本质上是内在的,是“自足”,或“不外求”。中国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周代晚期“官学失守”,道术为天下裂,诸子百家,求诸于野。至秦汉时期,不论依据台湾的钱穆先生,还中国奇迹的历史与未来
只要粗略回溯近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史,不难看到,可称为“经济奇迹”的,例如年均经济增长率高于8% 且持续20年以上的时期,仅发生于1990年以后。
这里的“近代”,依照常见的一种解释,上溯150年,由2000年上溯,始于“鸦片战争”。近代以来,即涵盖到JT为止的现代或D代。
由于休谟指出的基于发生时间相邻而生成的关于现象A 与现象B 之间的因果联想,我们早已习惯于将1980年代DXP的改革开放政策视为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从而难以设想存在着只是因难以“量化”而不能获得经济学家承认的其他更深远的原因。
任何一个经济的奇迹(持续高速增长的现象),都不能脱离它嵌入其中的社会。而任何一个社会,总有“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样三个基本的维度。
D我们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候,其实是相对于我们熟悉的大多数不能称为奇迹的社会现象而言。
经典的奇迹发生于耶稣传道时期,记载于《新约》。由于显著不同于D时绝大多数民众熟悉的、不被认为是奇迹的现象,耶稣由信仰而来的行为,被D时的民众称为奇迹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科学昌明,凡科学可以解释的,或科学主义者相信科学可以解释的,不再被视为奇迹。科学,包括经济科学。至今,经济学家仍在试图理解或解释“中国经济的奇迹”。
毕竟,这一被称为奇迹的经济增长时期已经或正在成为历史。中国人面对的是未来,是不仅与以往三十多年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以往一百多年乃至一千多年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未来,以及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剧烈变迁,所引发的重重危机。
D一重危机是精神生活的,特别在中国,表现为文化危机,或借用1990年代的知识分子话语——“人文精神的危机”。其实,精神生活本质上是内在的,是“自足”,或“不外求”。中国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周代晚期“官学失守”,道术为天下裂,诸子百家,求诸于野。至秦汉时期,不论依据台湾的钱穆先生,还
是依据大陆的冯友兰先生,人文精神毕竟是止于宋了。宋以后只有“乾嘉诸老”,人文精神“命悬一线”。随后,是唐君毅先生所述的“花果凋零”时期。
D二重危机是社会生活的,特别在中国,核心是情感危机。哺乳动物的情感可分为“原初的”——惧、怒、哀、喜、厌;“派生的”——例如恨、爱、嫉妒;“复合的”——例如又爱又恨、悲喜交集、惆怅莫名。哺乳动物演化至人类,有了更GJ的情感,例如道德感、正义感、审慎与悲悯,以及与Z高存在相通之感——宗教感或信仰。是否有单纯指向个人的私己情感?日常生活中,D然有,例如懊恼、悔恨、自恋之类。但深入探究之后,我认为那些表现为私己情感的,归根结底是米德Z早论证的每一个人“社会自我”(social self)之反映,我很难想象一个WQ孤立于社会生活的人(以ZM的“狼孩”为案例)怎样产生懊悔、恼恨、自恋这类私己情感。
D三重危机,读者不难推测,是物质生活的。毫无反思能力的经济发展,势必耗竭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生态以及人类自身。可是,对物质生活的任何反思,只能来自物质生活之外,例如精神生活或社会生活。
情感的稳定方式,简称“情感方式”,总是嵌入特定社会生活的。例如,费孝通先生的想象是,乡土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由一圈套一圈的同心圆,以及这些同心圆与其他人的一圈套一圈的同心圆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表现为“远近亲疏”,或“爱有差等”,或更概括地,梁漱溟先生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此处,人之“伦”,从物之“仑”,即繁体字“侖”。据我的朋友吴雪君考证,龢之大者,谓之太和。和与侖,源自音乐的和谐秩序。侖乃律之象征,有笛孔之侖,箫管之侖,琴弦之侖……不同侖之间的共振共感,谓之龢。
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特征之一是乡土的“熟人社会”之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千百万陌生人组成的都市——这些都市不再单纯是政治中心,而是基于劳动分工与协调的集聚效应的经济中心。转型期社会的新生活瞬息万变风险骤升,对不熟悉经济学原理的中国人而言似乎毫无秩序可言,至少,难以形成生活的秩序感。
中国并非特例。据统计,日本和韩国在所谓“经济起飞”时期,不仅有经济的“奇迹”,而且自杀率、离婚率、犯罪率等显著高于稳态时期的情感危机或“奇迹”。 显示全部信息
经济的限度 经济学家汪丁丁厘清中国经济本源问题中国人突围之策 新华书店正版畅销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经济的限度 经济学家汪丁丁厘清中国经济本源问题中国人突围之策 新华书店正版畅销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经济的限度 经济学家汪丁丁厘清中国经济本源问题中国人突围之策 新华书店正版畅销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