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烽火中原(上)-地图里的兴亡(第2部)

三家分晋.烽火中原(上)-地图里的兴亡(第2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风长眼量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泰州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03188428
商品编码:24519240074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1-01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三家分晋.烽火中原(上)-地图里的兴亡(D2部)
作者: 风长眼量 开本:
YJ: 39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6-03
书号: 9787503188428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国地图(测绘)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风长眼量(王昱祺),美籍华裔。不照本宣科翻译史书,主张历史地理不分家,以历史为经地理为纬,制作地形图还原历史大势,美式思维新颖解构春秋战国史。历经十多年,制作500余幅春秋战国地形图,遂成《地图里的兴亡》系列图书。 精彩导读 1.赵氏,光荣的御者


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母系社会,那时候一个大部落有姓,部落里面的族群又各自有氏。由于是母系社会,“姓”字由“女”+“生”组成。
到了夏、商、周时期,姓被保留下来,各诸侯国和贵族大夫通常将封地作为氏。
将封地作为氏的家族,如战国时期赵国、秦国、魏国、韩国,J是因为曾被封在赵地、秦地、魏地、韩地,从而得到赵氏、秦氏、魏氏、韩氏的称呼。其中赵氏和秦氏有着共同的姓——嬴姓,魏氏和韩氏也有着共同的姓——姬姓。
氏还有一种来历,J是被国君赐予。例如,齐国的兵圣孙武,本来应该称为田武,由于他的祖父田书,被齐国国君赐为孙氏,孙氏J从田氏家族分出来了。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姓,是永远不会变的,这是因为人的祖先是永远不可能变的,姓与祖先所在的地域相关。而一个人的氏,却可以变化,有人以封地作为氏,有人被天子或者诸侯国君赐氏,等等。
而平民百姓,根本J没有姓和氏,只有一个名。春秋战国时期,甚至一些将军级别的人物,也只有一个名,并没有姓和氏。
春秋战国时代,名义上仍然是周朝统治,沿用了周朝一套姓氏体系。到了汉朝以后,姓氏才归为一体,姓和氏说的是同一回事。
战国七雄和周天子的姓氏如下:

姓 氏 诸侯
姬 周 周朝
燕 燕国
魏 魏国
韩 韩国
嬴 秦 秦国
赵 赵国
芈 熊 楚国
姜或妫 吕或田 齐国

如果按照姓来划分势力,战国七雄应该分为四个派系。
天子派系:燕国、魏国、韩国同姓姬,他们应该坚定地拥护周朝的统治。
西方派系:秦国、赵国同姓嬴,理应结成同盟。
南方派系:楚国在南方自成体系。
东方派系:齐国D居东方而成一系。
历史要真是这样发展,秦国、赵国同盟了,战国会怎样?不用笔者多言,肯定是秦、赵横扫其他五国,D然也不会有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的惨烈了。那样的战国历史,又将是另外一番风味。
历史没有假设。秦国和赵国在真实的战国历SS,不但没有结成同盟,反而是相互斩杀了对方Z多的将士。
在秦统一六国的战国SS,赵国是秦国Z强大的对手,纯粹论军事实力,赵国足可比肩秦国。虽然赵国Z终被秦国所灭,但是并不是败在军事上,更多是输在外交、后勤和政治上。
赵、秦两国虽然杀得难解难分,但他们的确有着共同的祖先。他们的祖先有两个特点:一是擅长养马和驾车,二是多次为商朝镇守西陲。
赵、秦的先祖嬴姓,主要有两块活动地带,一块是祖居地霍太山,另一块J是镇守地西陲。
商朝时期,嬴姓宗主飞廉,擅长驰马飞奔,事商纣王。商纣王是商朝Z后一任天子,他兵败自尽后不久,飞廉也在祖居地霍太山过世。
飞廉的两个儿子——季胜和恶来,则选择了不同的命运。
季胜虽然身材威猛,本性却很仁慈。他不满商纣王声色犬马、酒池肉林、滥杀暴政,倒是欣赏周文王礼贤下士、礼乐仁政这一套纲领。因此在商朝灭亡之后,他弃暗投明站在新的周朝一边,为周天子驾车,地位不降反升。
季胜是赵氏的先祖。
恶来,本性刚烈好战,可徒手搏杀豺狼虎豹。在商纣王兵败之后,他情愿在战场上阵亡也不投降。恶来的后人,遭到周朝严密监控和无情打压,他们只能寄居在季胜这一族人这里,等待机会。
恶来是秦氏的先祖。
总之,飞廉是赵、秦共同的先祖,季胜和恶来分别是赵氏和秦氏的先祖,赵、秦同为嬴姓,此时才堪堪分家。
周朝初年周穆王时期,季胜的后人造父,擅长驯马和驾车,其驾车本领FC高。
先秦时期驾马车者,选拔标准比现代的飞行员还要严格,驾驶马车的御者,大致有这么几个标准:
D一,身高在七尺五寸(约合一米七三)以上。一驾马车由四匹马拉着,身亏力小的人是不可能驾驭得了马车的。D然,一米七三是Z低标准,大多数驾驭者身高都在七尺八寸(约合一米八)以上。相比之下,现代选拔飞行员,身高要求在一米六五以上J行了,飞行员也不是越高越好,超过一米八五J不能D飞行员了。
D二,步履矫健,身手灵活,能够追逐奔马。马车的驾驭者,经常要与骏马为伴。那些烈马时常会脱离缰绳,这个时候要求驾驭者健步如飞地去追逐烈马,他们短跑必须跑得比马还快,才能用套马索把烈马逮住。
D三,车技娴熟,并能指挥作战。战车上一般有三名成员——驭者、统帅和戎右。驭者J是驾驭马车的人,负责驾驶战车冲锋陷阵。统帅是指挥官,指挥整队人马,并配置强弩,远距离攻击敌人。戎右则手持长戟,负责保护统帅和近距离与敌方作战。刀剑无情,箭矢更是不长眼睛,战斗中统帅可能会负伤或阵亡。于是驭者J有责任在统帅阵亡后,在驾驶兵车的同时,接过旌旗指挥作战。
D四,骑射精湛,作战勇猛。如战车上的戎右负伤或阵亡,驭者J要拿起弓弩,用腿拉开强弩,驾驭马车的同时左右开弩射击。造父是养马和驾车的高人,后世赵氏家族也一直对骑射情有D钟,赵武灵王还开创了胡服骑射的壮举。
古代马车,相D于现代的赛车。一个好的驯马者,往往能挑选和培育良马,再组装成马车,供天子驾乘。车身都一样的情况下,马车的好坏取决于马的好坏。造父组装的马车,J像现代的法拉利赛车一样,风驰电掣。
驾车者,J像现在的赛车手。造父相D于驾驶法拉利赛车的舒马赫、维泰尔。造父经常驾着他的法拉利马车,载着周穆王巡视四方。
周穆王之父为周昭王,死于与楚国作战途中。周穆王即位的时候,已经五十岁,周朝则已经一百多年,强大体质之内,各个部位开始“生病”。尤其是周军与楚军作战大败之后,周昭王葬身鱼腹,天下诸侯闻风而动。
南方的楚国自不必多言,周昭王在楚国遭遇的“滑铁卢”,让周人刻骨铭心。
东南方向的徐国,经过徐偃王一番扩张,领土扩张到原来的十倍,达到五百里之大,徐国称王,宣称与周王朝分庭抗礼。
北方的犬戎,一直是周朝的心腹大患。本来周朝完成一统之后,犬戎有臣服的迹象,时常派人来朝贡,但是周昭王出事后,犬戎也开始侵犯周朝边境。
此刻的大周王朝,急需一位强权天子,来消除四方的威胁。周穆王,J在这个时刻即位了,他能否扭转乾坤,让周朝继续辉煌下去呢?
后来的事实证明,周穆王正是那个铁血天子,那个能够改变天下格局的天子。周穆王即位之后,重用了一批人才,这其中包括赵氏家族的先祖造父。此前造父驾车的名气FC大,却未得周昭王重用,因此并没有随周昭王一起沉入冰冷的河水中,也算是因祸得福。
周穆王请造父给他驾车,只不过天子的马车,可不那么好驾驭。
普通的战车,由四匹马拉着,这对驭手的要求已然FC高了。但周穆王喜欢疾速飙车,他将自己的座驾升级为八骑,由诸侯送来的八匹骏马担D御马。这八匹马可不简单,匹匹都有绚丽的名字: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在那个人都不一定有名字的时代,这八匹骏马可是宝贝,它们奔跑起来足不践土,比飞鸟还快,能夜行千里。
八驱战车,天下能够驾驭之人,恐怕也J造父一个。
得了八驱战车,周穆王迫不及待,令造父驾车,到骊山附近狩猎。
时值初秋,天气清爽,阳光明媚。西周大军旌旗猎猎,甲仗森森,簇拥着八驱战车,向骊山狩猎场进发。一路平原旷野,周穆王令造父开足马力,瞬间将大队人马抛在后面,周穆王顿时神清气爽。
到了狩猎场,周穆王令军士一不许践踏禾稼,二不许焚毁树木,三不许侵扰民居。射杀的禽兽,必须尽数献纳,天子亲自给赏。
号令一出,人人斗勇,个个争先。御车者进退周旋,尽显驰驱之技巧,射箭者箭无虚发,尽夸神射之技艺。鹰犬借势而猖狂,狐兔畏威而乱窜。弓响处血肉狼藉,箭到处毛羽纷飞。
而周穆王的八驱战车,在造父的驾驭下,追得一批猛兽气竭。周穆王令人活捉野兽,好不快意!周穆王并非一个只会狩猎游玩的天子,对外出征,也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对敌人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周穆王的D一个目标,便是关中北部陇东高原上的犬戎。
此战周穆王动用的兵力,是西周六军的全部,也J是七万五千人,在西周时代,这种兵力足可荡平陇东高原,甚至纵横天下都无人可阻。陇东高原之上,黑夜来临,星光黯淡,夜色中犬戎人依仗地形,扎好营帐迎战。
造父坐于马车之上,单手四根手指,轻握八根马绳,八匹宝马根据造父控制绳索的力度和方向,灵敏地感知下一步的行动。造父的另一只手,则对着黑暗中的犬戎人方向指点比画,坐在豪车之上的周穆王不住点头。
西周的大军,遍布高原所能见到的每一个战略要点,形成一张笼罩对手的天罗地网。鼎盛的军容,足可令人丧胆。整个高原战场被火光燃亮,只有火光圈内的敌军,孤D地藏在火光包围的黑暗中。
蹄声嘚嘚,车轮辘辘,脚步咚咚,东、南、西、北各冲出十辆战车,每辆战车后尾随了数十军士,在敌阵之前穿梭往来疾走,看得犬戎人眼花缭乱,同时心生寒意。在对敌方完成合围并威慑之后,战鼓擂鸣,四方各有兵车二十乘,两千战士,开始进击。
后面几万大军齐声高喊“杀,杀,杀……”整个高原都在摇晃颤抖,声势J为骇人。包围圈之内的犬戎人也都是不惧死亡之辈,在这种闻所未闻的震撼之下,也不免头皮发麻,双腿沉重。
一轮攻势过后,八千西周军带着数十位阵亡的军士退后,另一拨儿八千人的队伍迅速补上,交接浑然天成,整齐有序,足以见西周军之训练有素。
如此这般,三个多时辰后,天微微亮,西周军连续进行了十几次的冲击,犬戎人由Z初的硬碰硬略占优势,到逐渐疲惫势均力敌,再到后来力竭而伤亡大幅增加。
正面冲突,犬戎的人数处于JD劣势,战术也很落后,兵器更是无法与西周军匹敌。这一战,西周军打得FC漂亮,俘虏了犬戎五个王,同时还得到四匹白狼、四匹白鹿。犬戎经此打击,消沉了一百多年,直到西周后期才对关中重新形成威胁。
在与犬戎作战过程中,周军到达了黄河“几”字形的河套地区,也J是后来ZM的河南地。西周军饮马有黄河自不是问题,但是越过黄河,在黄河西岸,是一番什么景象呢?周穆王将这个疑问的解开留到了几年之后。
经过几年充分的准备,造父驾着八驱战车,西周大军又隆隆开动。这一次,周穆王要求西渡黄河,再一路向西,能走多远J走多远。
长途跋涉之后,周穆王的大军终于到达传说中的昆仑之丘、瑶池之滨,见到了神话中的人物——西王母。
昆仑之丘在JT的甘肃酒泉,距离陕西西安的里程,与西安到北京的里程相D,足见距离多么遥远。D时昆仑之丘还是母系社会,这里的国王J是传说中的西王母。
西王母JD算不上漂亮,因为她一头蓬发,龅牙,身穿豹皮,其中豹尾还拖在屁股上,野性十足。西王母善啸,一声长啸,惊天动地,族人闻声无不跪拜。西王母不但养野兽,还驯养了三只大青鸟,一副天上地下ZW的姿态。
初见西王母,见过大场面的周穆王并没有胆怯,他这人间的天子,与山野之女王,惺惺相惜。互相赠送了礼物之后,西王母在瑶池(一个湖)盛情款待周穆王,两人举觞歌诗,酣畅淋漓。
随后,周穆王登上崦嵫山的山1;CY=CY,命人在山上树立了一块大石碑,石碑上简单刻写了他见西王母的事迹,题额上还刻了几个大字,叫作“西王母之山”。
石碑的两旁又种了几棵槐树,周穆王也亲自种了一棵,作为和西王母友谊的象征。在西王母的领地居住了一段日子之后,周穆王惜别西王母,依依不舍返程,这段行程往返几千公里,历时五百四十三日。
D然,这个壮举少不了造父的功劳,若没有他驾驶八驱战车,周穆王也不可能创造神话般的故事。
关于西王母,后世逐渐演化,经过小说家的渲染,现在普遍认为,她是天上玉皇大帝的正妃,即众所周知的王母娘娘,D然容貌也是JJ的。
在西部留下一段美好的时光,周穆王又将目光投向东南方向的徐国。徐偃王在那里称王,让周王朝颜面尽失。
公元前950年前后,造父驾驶他的“法拉利”马车,载着周穆王,兵发徐国。造父的面色早被沿途的硬风吹得黧黑,坐在车上的他腰板出奇的挺,十根纤细而敏感的手指,随时能够感知八匹神驹的速度和方向。
这一回,造父的八驱战车日行千里,与楚国一起,战胜反叛的徐偃王,立下大功。周穆王因功封造父在祖居地霍太山,允许其修筑一座城邑,命名为赵城,造父的后人J以封地为氏,赵氏家族正式有了自己的氏。
季胜的后人造父创造了赵氏家族,而季胜的兄弟恶来的后人,由于受到西周王朝的打压,一直处于半地下状态,他们不能正大光明地立族,只能依附于赵氏家族。
按照先秦时期姓氏的规则,只有出身上古时期有名望的家族才会有姓,只有D时代的贵族才有氏,因此恶来的后人只有一个嬴姓,却没有氏。
此时赵、秦两氏的祖宗又合在一起了。
同在一块地里干活,同在一个屋檐下吃饭的赵、秦两氏的祖宗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六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人,将刺刀见红地自相残杀。
先祖们若泉下有知,看到秦、赵两国开动战争机器,像绞肉机一样绞杀双方上百万精壮人口,一定也无法闲庭信步。
恶来的后人,其宗主叫作太几,与造父是同一辈人,与造父一样,也很会养马。太几有个儿子叫大骆,同样是养马和驾车的能手。造父得到周穆王信任,想提携太几和大骆,便不遗余力地在周穆王面前力荐这父子二人。
周穆王是个爱才之人,他见太几和大骆驾车的本领确实出众,于是冰释前嫌,解除了对恶来后人近一百年的封杀令,派年轻的大骆到西部边陲去镇守疆土。本来在商朝时期,嬴姓家族便有两块活动区域,一块是祖居地霍太山,另一块J是镇守地西陲。周穆王将大骆安排在西陲镇守,合情合理。
霍太山在河东郡的北部,是吕梁山脉之中的一座山,嬴姓的两大氏族赵氏和秦氏便在这里发源。西陲则在陇山以西,甚至在大周王朝西部守护者虢国的西部,那里属于犬戎控制区域。大周王朝并没有在那里布置军队,而是让嬴姓深入犬戎D中进行残酷的D一道防御。
造父是赵氏的先祖,大骆是秦人的先祖,这时候赵、秦两家都有了自己的封地,虽然他们地方不足五十里,也没有任何爵位,但终究都有了自己的领地,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过程。
嬴姓家族有一个优点,世代都擅长养马。几十年后,大骆的儿子非子,J是其中的佼佼者。周朝时期,衡量一国军事实力Z好的量化标准J是兵车数,而兵车又需要马来拉,因此,擅长养马的非子,得到周天子的厚爱。
公元前888年前后,周孝王将非子封在秦地(今甘肃省清水县),继承大骆的权力,非子因封地而有了自己的氏——秦。于是非子带领所有恶来的后人,再次从赵氏家族分裂出来,到了自己的封地——秦地。
按照周朝的分封制,诸侯分为五等,分别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公爵、侯爵拥地百里,伯爵拥地七十里,子爵、男爵拥地五十里。
此时无论赵氏还是秦氏,都是没有爵位的,也J是说他们的封地不足五十里。赵氏和秦氏,充其量只能算两个大家庭,无论是名义上的爵位,还是实际控制区域,都不能跟周朝分封的诸侯相提并论。
赵、秦两氏,再次分家,各自打天下。
到了东周初年,非子的后人秦开,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正式被册封为伯爵。秦氏家族后来居上,先于赵氏家族有了正式的爵位。
赵氏家族得到爵位要晚一些,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家不但瓜分了晋国,而且被周天子封为侯爵,赵氏家族在周王朝也有了名分。
J这样,赵氏家族与秦氏家族,作为两个D立的家族,开始了他们的奋斗、拼搏之旅,Z终发展成为战国中期军力Z强的两个诸侯国。
目录 目录
1.赵氏,光荣的御者 001
2.西周灭亡,晋国两分,赵、魏家族的选择 009
3.曲沃代晋,老诸侯脱胎换骨 021
4.倾城骊姬,晋献公的桃花运 028
5.假虞伐虢,河东一统 038
6.并卫入晋,奠定大国地位 049
7.重耳出亡,艳福不浅 057
8.半分东周,春秋霸主晋文公 076
9.城濮之战,晋楚全面冲突 090
10.伯爵滑国,秦穆公的大礼 100
11.争夺河西,晋秦霸主之争 110
12.赵盾弑君,天下之大不韪 120
13.东西打通,雄霸南太行 126
14.赵氏孤儿,祖债孙来还 136
15.大国上卿,流血的仕途 147
16.赵、魏、韩抱团取暖 155
17.定都晋阳,开三百年霸业 165
18.代国多骏马,尽归赵氏 176
19.晋阳保卫战,春秋战国分水岭 187
20.三家分晋,谁的算盘更精 198
21.河西归魏,吴起镇守 208
22.中山国,魏斯的称霸蓝图 222
23.春秋霸主谢幕,晋侯的诅咒 230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三家分晋.烽火中原(上)-地图里的兴亡(第2部)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三家分晋.烽火中原(上)-地图里的兴亡(第2部)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三家分晋.烽火中原(上)-地图里的兴亡(第2部)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三家分晋.烽火中原(上)-地图里的兴亡(第2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三家分晋.烽火中原(上)-地图里的兴亡(第2部)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