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曾用价 | 36.00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 |
出版时间 | 2016年12月 |
开本 | 16 |
作者 | 萧鸣政,刘李豫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80 |
字数 | 267 |
ISBN编码 | 9787030502766 |
目录
第一章 工作分析概述1
第一章 工作分析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提示
(1)掌握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2)掌握工作分析的性质与作用。
(3)了解工作分析的结果和形式。
什么是工作分析,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怎样的作用与地位,这是教授和学习该课程的师生首先遇到的问题。因此本章主要介绍工作分析的概念、工作分析的性质与作用、工作分析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以便让大家对工作分析的概念、过程及结果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一节 工作分析的概念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种常见的活动。如何从理论的层面来解释与把握工作分析,这其中涉及哪些相关术语,这是本节所要阐述的内容。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含义
工作分析,简单来说,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短时间内用以了解有关工作信息与情况的一种科学手段;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活动或过程,它是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在这种分析活动中,包括分解、比较与综合。其中,分解是基础,比较是关键,综合是结果。所谓分解,是对一定事物的分割,把它的组成部分拆开,研究它们是如何组合成这个事物的。当待分解的事物是较大的系统时,不仅要研究该系统内部的组成关系,还要弄清每个构成部分是如何为整体服务的。这些分析研究有助于找到系统与构成部分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这种解析思想在工作分析中的运用是典型的,即把工作看做组织的构成部分,进而研究工作内部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及其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1)产出。对一项工作而言,什么是其规范化、标准化的物化产品与服务产品?它们在哪些方面不同于组织内其他工作的产品或服务?
(2)投入。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品性、技能和能力?这项工作的运作需要哪些材料、资本和其他非人工成本的参与?
(3)过程。资源是怎样变成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在这种转变过程中,需要使用哪些生产程序、技术和工艺方法?哪些靠机器完成,哪些单纯靠人来完成?这项工作中包括员工的哪些行为与联系?
(4)关联因素。这项工作能在组织结构图中的哪一部分找到?它的责任与权利是什么?员工对这项工作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承受力有何要求?员工是在什么样的时限与环境下操作的?这项工作在工作环境方面有哪些法律规定或其他法定要求?
因此,工作分析作为一种活动,其主体是工作分析者,客体是整个组织体系,对象是工作,包括战略目标、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岗(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责任、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心理及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工作时间及其在组织中的运作关系。
研究成果表明,工作分析对一个特定的组织在特定时期内解决特定的工作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企业为了弄清一系列特定的职位的具体职责与任务,往往召开一系列会议进行讨论。对工作分析来说,则是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乃至行业状况的全面分析来制定职务说明书。因此,工作分析被认为是现代组织中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二、工作分析的类型与流程
(一)工作分析的类型
从客体分布范围上划分,工作分析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工作分析,是对整个国家与社会范围内岗位工作的分析;而狭义的工作分析,是对某一企事业组织内部各岗位工作的分析。本书所说的工作分析主要是指狭义的工作分析。
从目的上划分,工作分析有单一目的型与多重目的型两种。其主要区别在于细节和记录的内容,但其获取与分析资料的手段及过程是相同的。例如,如果工作分析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员甄选的针对性,则工作信息可以直接记录在一张简单设计的表格中。如果工作分析还想用于一些其他目的,如培训、安全计划等,工作分析表格就要设计得详细些,以便能够记录与其他目的相关的工作信息。即使工作分析只有一个目的,调査中记下所有的细节也是较为经济的,可以避免日后的重新调査。这一点在设计工作分析程序时就应予以考虑。
从分析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与过程导向型三种。岗位导向型是指从岗位工作任务调查入手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人员导向型是指从人员工作行为调查入手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过程导向型是指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环节调査入手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
(二)工作分析的流程
组织进行工作分析首先要选择恰当时机。一般而言,工作分析主要在以下情况下发生:新组织建立;新工作增加;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或新系统出现而使工作发生变化;组织变革或转型期;等等。另外,工作分析过程中要做到循规蹈矩,按流程办事。
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一般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与运用指导五个环节(图1-1)。其中,计划与设计是基础,信息分析与结果表述是关键,运用指导是目的。
图1-1 工作分析活动流程图
1. 计划
工作分析中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和结果使用的范围,明确所分析的资料要用来干什么,解决什么管理问题,即要确定工作分析信息的用途。也就是说,工作分析是服务于人员选拔,还是服务于薪酬设计;是服务于人员培训,还是据此进行内部职位的调整。工作分析所获得信息的用途直接决定了需要收集何种类型的信息,以及使用何种技术来收集这些信息。
(2)界定所要分析的信息的内容与方式,预算分析的时间、费用与人力。
(3)组建工作分析小组,分配任务与确定权限。
(4)明确分析客体,选择分析样本,以保证分析样本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2. 设计
工作分析中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选择分析方法与人员。人员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经验、专业知识与个性品质等。
(2)做好时间安排与制定分析标准。
(3)选择信息来源。工作信息的来源一般有工作者、主管、顾客、分析专家、词典、文献汇编。
(4)选择相关背景信息。背景信息包括组织结构图、工作流程图、现有的工作说明书、规章制度等相关信息。同时,要全面了解组织的情况,如人员、部门、结构设置、业务范围等信息。对这些信息的了解和调整,将有助于提高工作分析的使用性和准确性。
(5)选择代表性工作进行分析。以典型的、有较好代表性的业务作为工作样本,先对样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再扩大到组织全部的业务,目的是提高工作分析的效率。
3. 信息分析
分析信息之前必须进行工作信息审查。工作信息审查者为组织人力资源经理、专员、工作承担者及工作承担者的直接主管。审查重点为工作的性质、工作的功能。审查实际上为这些工作的承担者提供了一个审查和修改工作描述的机会,有助于赢得大家对所收集到的工作分析资料的认可。
信息分析包括对工作信息的调査收集、记录描述、分解、比较、衡量、综合归纳与分类。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七个问题的调查和五个方面的信息分析。
七个问题的调查如下:①由谁来做(who);②做什么(what);③何时做(when);④在哪里做(where);⑤如何做(how);⑥为什么做(why);⑦为谁做(for whom)。
五个方面的信息分析如下:①工作名称分析,包括对工作特征的揭示与概括、名称的选择与表达;②工作内容分析,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关系与工作强度的分析;③工作环境分析,包括物理环境、安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分析;④工作条件分析,包括必备的知识、必备的经验、必备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的心理素质的分析;⑤工作过程分析,包括工作环节、人员关系与所受影响的分析。
4. 结果表述
结果表述实际就是选择合适的方式编写职务说明书。大多数情况下,在完成工作分析之后,都要编写职务说明书。职务说明书的内容就是对有关工作职责、任职条件、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对人身安全危害程度等工作特性方面的信息所进行的书面描述。在任职条件中,全面反映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品质、特点、技能及工作背景或经历等方面的要求。
一份标准的职务说明书应涵盖以下元素:工作标识(也称工作名称)、工作概述、工作关系、工作职责、工作权限、绩效标准、工作条件、任职条件。具体参考本章第三节相关内容。
工作分析结果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工作描述,主要是指对工作环境、工作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等相关资料的全面记录与说明。
(2)工作说明书,主要是对岗位或职位工作职责任务的说明。
(3)资格说明书,又叫工作规范,主要是对任职资格与相关素质要求的说明。
(4)职务说明书,主要是对相关岗位概况、工作职责及其任职资格的完整说明。
5. 运用指导
工作分析结果的运用指导主要包括对运用范围、原则与方法的规定。
三、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
就狭义的组织内工作分析而言,工作的具体形式是职务、职位(岗位)、任务与要素,而分析的具体行为形式是调查、研究、分解、比较、综合、分类、排序、评价、记录、说明与描述。工作分析活动的实质就是从不同的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活动的调查入手,顺次找出工作群、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内容范围、属性关系、繁简难易程度与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下面对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加以说明。
1. 要素
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例如,速记人员速记时,正确书写的各种速记符号;木工锯木头前,从工具箱中拿出的一把锯。
2. 任务
任务是指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例如,要打印一封英文信,打字员必须能够系统地做到:①熟悉每个英文单词;②在电脑中拼出相应的单词;③辨认与修正语法错误;④把电脑中打好的英文信打印在纸上等。换句话说,打印一封英文信这一任务是上述四个工作要素的集合。
3. 职责
职责是指某人担负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集合。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责之一是进行工资调査。这一职责由下列任务组成:设计调査问卷,把问卷发给调査对象,收回调査问卷,分析调査结果,将结果表格化并加以解释,把调査结果反馈给调查对象等。
4. 职位
职位是指某一时期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几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例如,办公室主任同时担负单位的人力调配、文书管理、日常行政事务处理等职责。职位一般与职员一一对应,一个职位对应一个人。
5. 职务
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例如,某工厂设两个厂领导岗位,一个负责工厂的生产,另一个负责工厂的供销。显然,就其工作内容来说,两个人的职责内容不尽相同。但就整个工厂的经营来说,职责相当,少了谁也不行,谁也不比谁更重要。因此这两个职位可以统称为“副厂长”(职务)。与职位不同,职务与职员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职务可能由几个人分担,即可能不止一个职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