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原版】香港音樂的前世今生 香港早期音樂發展曆程 1930s-1950s 港颱原版 周光蓁 三聯

【中商原版】香港音樂的前世今生 香港早期音樂發展曆程 1930s-1950s 港颱原版 周光蓁 三聯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圖書標籤:
  • 香港音樂史
  • 音樂文化
  • 流行音樂
  • 三聯書店
  • 周光蓁
  • 港颱原版
  • 音樂發展
  • 1930s-1950s
  • 中商原版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華商務進口圖書旗艦店
齣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438455
商品編碼:22307781254

具體描述

《香港音樂的前世今生--香港早期音樂發展歷程(1930s-1950s)》


作者:周光蓁

齣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438455

分類:藝術及音樂 > 藝術史 > 音樂史

齣版日期:2017年10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480 頁

版次:第 1 版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將來我們這批人不在時,你要問也問不瞭。這些歷史是不可以沒有的,不可以沒有的。」

這是女高音費明儀臨終前的寄語。

本書正是費女士等十位香港音樂界和政界名人,通過口述訪談,娓娓道齣他們在二戰前後鮮為人知與音樂結緣的經過。從Uncle Ray郭利民、林樂培、瀋鑒治、費明儀、盧景文、何承天、東尼·卡比奧、蕭炯柱、黎小田、羅乃新的珍貴憶述,勾畫齣香港音樂的前世與今生。

那是沒有大會堂的日子。他們音樂人生的起步,從1930到1950年代,見證香港從經濟大蕭條,到日佔後重建,慢步走齣南隅、邁嚮國際。

十個口述個案,帶齣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一個人的音樂成就,是先天還是後天所決定?學習音樂是手段還是目的?成功是否贏在起跑線?音樂與功課是互補還是相剋?

再又:所謂中西音樂文化匯集於香江的具體錶現是甚麼?政府與民間的音樂有何互動?音樂和音樂人在戰爭大時代有怎樣的經歷?業餘時期的香港音樂文化是怎樣的?香港是個文化沙漠嗎?

感謝本書的十位音樂前輩,以及各專題文章專傢,給費女士的遺願一個亮麗的答捲:

這些不可沒有的歷史就在此書。


作者簡介

周光蓁,音樂歷史學傢、樂評人,香港大學歷史係音樂史博士。早年畢業於美國夏威夷大學研究院,主修音樂與現代社會的關係、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先後擔任《南華早報》、《亞洲週刊》、Musical America音樂專欄作傢、HiFi Review主筆,和香港電颱古典音樂樂評和主持人。曾任職香港大學香港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和教授音樂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等。作品散見於香港、北京、新加坡、美國等各大音樂傳媒雜誌、報刊。

現職為《南華早報》作傢、《亞洲週刊》音樂評論專欄作傢,以及香港電颱節目顧問、香港書展文化顧問小組成員、香港藝術發展局音樂審批員等。著有《中央樂團史 1956-1996》(2009)、《鳳凰詠——中央樂團 1956-1996》(2013)、《一位指揮傢的誕生——閻惠昌傳》(2013)、《香港管弦樂團四十周年誌慶特刊》(2014)。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