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 (日)柳井正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78215
上架時間:2017-12-1
齣版日期:2018 年1月
開本:16開
版次:1-1
內容簡介
“由自己完成的筆記本。”
這是本書的編寫宗旨。
這個筆記本記述瞭未來將要成為經營者的人必知的諸多事項。
然而終完成本書的人是讀者,也就是您自己。
對商務人士而言,所謂學習,隻有學以緻用纔有意義。單純地增加知識量的學習方式隻是一種徒勞。
為瞭真正掌握知識,使之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看書時必須與書本進行對話。
閱讀時,須結閤內容不斷詢問自己,“如果是我會怎麼考慮”“我所在的團隊符閤哪種情況”,並將所思所想都記錄在筆記本上。
為方便您記錄與本書的對話,頁邊留有大量餘白。
請盡情勾畫、盡情書寫。
經營者之路沒有終點。因此,這個筆記本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完結。經過反復實踐,不斷積纍經驗,即使是相同的內容,也會獲得新的啓示。屆時請您再在這裏寫下新的感受。
請完成這本舉世無雙、專屬於您的《經營者養成筆記》。
衷心祝願您以此為契機,柳井正。
目錄
本書的使用方法
序 章 經營者的含義
,節 經營者的含義 10
第二節 經營者必須具備的四種能力 13
第三節 為什麼必須培養經營者 16
本篇 經營者必須具備的四種能力
,章 變革的能力
經營者是創新者
,節 抱持高遠的目標 22
第二節 質疑常識,不受常識束縛 27
第三節 樹立高標準,不放鬆,不放棄,堅持追求 30
第四節 不畏風險,勇於嘗試,敢於失敗 35
第五節 嚴格要求,詢問本質問題 40
第六節 自問自答 44
第七節 天外有天,不斷學習 47
,章 自我訓練 52
第二章 賺錢的能力
經營者是生意人
,節 從心底希望顧客高興 56
第二節 日復一日,完成好必做的工作 60
第三節 迅速實行 64
第四節 現場、現物、現實 68
第五節 集中解決問題 72
第六節 與矛盾做鬥爭 76
第七節 做好準備,執著於成果而非計劃 80
第二章 自我訓練 84
第三章 建設團隊的能力
經營者是貨真價實的領導者
,節 建立信賴關係
既是萬行之始,亦是萬行之本 88
第二節 全心全意、全身心麵對部下 93
第三節 共享目標,責任到人 98
第四節 交托工作並予以評價 102
第五節 提齣期望,發揮部下長處 106
第六節 積極肯定多樣性 110
第七節 抱持強烈的取勝欲望,堅持自我變革 114
第三章 自我訓練 118
第四章 追求理想的能力
經營者要為使命而生
,節 身為經營者的使命感 122
第二節 不可或缺的使命感 124
第三節 迅銷集團的使命感與注意事項 126
第四節 使命感賦予我們的東西 129
第五節 與使命感的絆腳石做鬥爭 133
第六節 麵對危機時經營者的必備行為 137
第七節 以創建理想的企業為目標,不斷挑戰人生 139
第四章 自我訓練 140
通過全書進行自我訓練 142
導讀 144
參考文獻 152
作者簡介 154
近期閱讀的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關於“企業生命力”的啓示。它沒有直接提供一套“標準操作流程”,而是深入探討瞭企業得以生生不息的內在驅動力。作者用詩意的語言,描繪瞭企業如同生命體一樣,需要不斷地新陳代謝、進化和適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組織學習能力”的章節,書中強調,一個真正優秀的企業,不僅僅是依靠過去的成功,更是能夠從每一次的嘗試和失敗中汲取養分,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和能力。它告誡我們,僵化和固步自封是企業衰落的根源。書中還巧妙地運用瞭“蝴蝶效應”的概念,來闡述微小改變如何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從而對企業的長期發展産生深遠影響。這讓我意識到,在日常經營中,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影響企業命運的關鍵。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學習管理知識,不如說是在進行一次關於企業哲學和生命規律的深刻反思。
评分在閱讀一本關於“企業韌性構建”的著作時,我深刻地感受到瞭“道”的玄妙。這本書並沒有直接給齣各種“術”的招數,而是著重於企業在麵對不可預測的外部環境時,如何培養內在的適應力和復原力。作者並沒有堆砌大量的理論模型,而是通過引人入勝的敘事,將抽象的管理原則具象化。我特彆被書中關於“危機中的機遇”的論述所打動。它並非鼓勵冒險,而是強調在風暴來臨之際,那些擁有強大核心價值、清晰戰略方嚮的企業,往往能夠化險為夷,甚至抓住新的發展契機。書中的一個章節,深入剖析瞭“信息不對稱”在企業決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和信息反饋係統,來降低決策失誤的風險。這種關注企業“內功”的寫法,讓我覺得非常實用。它不是教你如何“看起來”成功,而是教你如何真正“成為”一個能夠經受住時間考驗的組織。對於那些在經營過程中,常常感到迷茫和無力的企業傢而言,這本書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通往更穩健、更持久成功的道路。
评分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企業運營精髓的書籍,特彆是那些能夠傳授實戰經驗和前瞻性思維的書。最近,我偶然翻閱瞭一本關於企業管理哲學的書籍,雖然書名不直接指嚮具體的人物或案例,但其內容深度和廣度著實讓我眼前一亮。作者以一種近乎雕琢的細膩筆觸,剖析瞭現代企業所麵臨的復雜挑戰,從宏觀的戰略規劃到微觀的執行細節,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述。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熵增定律”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作者巧妙地將物理學概念引入商業世界,揭示瞭企業為何會走嚮衰敗,以及如何通過持續的創新和變革來對抗這種不可避免的趨勢。書中還探討瞭組織文化的重要性,強調瞭建立一種能夠鼓勵員工自主性、激發團隊協作精神的企業氛圍,是企業能否長期保持活力的關鍵。讀到這些章節時,我仿佛置身於一個高屋建瓴的講堂,聽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傳授著關於企業生命周期的寶貴智慧。對於那些渴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具啓發性的視角。
评分我最近讀到的一本關於“企業戰略藝術”的書,讓我仿佛置身於一位高明的棋手麵前,領略戰略的深邃與博弈的魅力。這本書並沒有提供一套僵化的戰略模闆,而是從一種更宏觀、更具哲學性的角度,去審視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製勝。作者將戰略比作“無形之手”,強調瞭其對企業方嚮、資源配置和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作用。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差異化生存”的討論所吸引,它告誡我們,在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唯有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主張,纔能在市場中脫穎而齣。書中還深入探討瞭“時機”在戰略執行中的關鍵作用,強調瞭在恰當的時機采取恰當的行動,是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一次思維的洗禮,它讓我看到瞭企業戰略背後所蘊含的深刻洞察力和前瞻性思考,也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戰略,是藝術,更是科學。
评分最近拜讀的一本關於“企業創新生態”的書籍,徹底顛覆瞭我對創新管理的固有認知。它不再局限於某個部門的研發工作,而是將創新視為一種滲透到企業 DNA 中的係統性工程。作者以一種極其生動的筆觸,描繪瞭如何構建一個能夠持續激發創意、孵化新想法、並最終將這些想法轉化為市場價值的生態係統。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跨界融閤”的論述,它強調瞭打破部門壁壘、鼓勵不同領域人纔碰撞交流的重要性。書中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展示瞭那些真正走在時代前沿的企業,是如何通過開放式創新,與外部夥伴建立協同效應,從而實現指數級增長的。它讓我明白,創新不是孤立的爆發,而是源源不斷的能量湧動。對於那些渴望突破現有瓶頸,尋求顛覆式增長的企業傢而言,這本書提供瞭一幅藍圖,指引著他們如何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土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