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7
★*心理学专家、百万心理学*书作家武志红经典作品;
★全新的思考方向,告诉我们:负面情绪等不完美的一面在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阻碍我们成长的不是因为自身的不完美,而是你不肯承认你的不完美;
★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正是这些不完美,使得你越来越强大,离梦想越来越近;
★百万青年推崇的心灵成长经典作品;全国高校积极收录图书。
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武志红,*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书作家。
1992年考入*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已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收获幸福。
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现为《心理月刊》专栏作家,网络视频节目《跟武志红学心理学》主讲人。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心灵的七种兵器》《七个心理寓言》《解读“疯狂”》《解读绝望》《梦知道答案》等,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他/她不是完美的。你也不是。人们常以为不完美是坏的。实际不完美是好东西,它能让你决定让谁进入你的*。而两个不完美的组合却是完美的。
——《心灵捕手》
成长,便是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和一个不理想的自己,也接受这个*的不完美和不理想。
——网友栀子花
无论你的生活如何卑微,要正视它,生活下去;不要躲避它,也不要恶语相加。你的生活不像你本人那么糟糕。你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看上去倒是贫穷的。
——梭罗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 卡勒德·胡赛尼
你接收了生命们从萌生到稳健成熟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仇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
——罗兰
好的坏的我们都收下吧, 然后一声不响,继续生活。
——海桑
Part 1: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认识恶习:它一定曾让你获益
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
心灵成长书吧:《克服焦虑》
Part 2: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
越控制,越失序
对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越快乐,越悲伤?
*挫折:变逆境为机遇
心灵成长书吧:《体验悲哀》
Part 3: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愤怒:你的力量之泉
向创可贴式的爱说“不”
如何与*者谈话
“走饭”之死与快乐王子的“铅心”
Part 4:不要内疚,这*没有*的清白
从承受内疚开始
你的欲望不是罪
自卑,只是因为缺乏爱
心灵成长书吧:《女心理师》
Part 5: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无需战胜恐惧
好好活着是*好的想念
人生为什么会轮回?
温柔地对待你的疾病
身体是心灵的镜子
心灵成长书吧:《关于坏人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
Part 6: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
在关系的镜子前审视自己,理解自己
关上车窗,关上心房
我们为什么需要崇拜谁?
心灵成长书吧:《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Part 7: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
学会接受自己
宽容自己,才能宽以待人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结语:给自己一个仪式,开始一段征程
Part 1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坏习惯是一个人的人格的一部分,接受它才能更好地改变它。
“本来,昨天安排好了今天的工作,但忽然间不想干了,于是放纵自己,一整天在单位什么正经事都不做,只是晃着。下班了,没人指责自己,但自己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黑洞,真是可怕。”
“我是个胖子,知道减肥的*有效方法是少吃多动。大多数情况下,我还能控制住自己,但情绪一低落就会敞开肚皮大吃一顿。于是减肥计划中止了,自己心里也充满挫败感。”
“我总是拖到*后一刻才拼命工作,平时都挂在网上,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一遍遍地刷屏,哪怕眼睛发疼两腿发麻都不停下来。”
…………
“以上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当事人没有自控力,让坏习惯成了他们的主人。”广州朴实管理咨询公司的*培训师何长明说,“在我近十年的培训生涯中,如何增强自控力是被问到*多的问题。”
“增强自控力并改变坏习惯可以说是一门科学,”正在写关于自控力专著的何长明说,“与一般的理解不同,改变恶习*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积习就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有效的改造。”
认识恶习:它一定曾让你获益
“无论你现在怎么痛恨坏习惯,它一定曾让你获益。”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的袁荣亲咨询师说,“认识坏习惯的这一特点,是改变它的*步。”
某私营公司的文秘小刘有一个坏习惯:什么文件她都是拖到*后一刻才会拼命做。譬如,公司周一开了次会议,老总让小刘*迟周四交上整理好的会议记录。无论周一、周二时间多么宽裕,小刘都不会先完成这份记录。她是一天10次、20次地在电脑上打开一个文件,但每写几个字就会停下来,一个字都写不下去。直到周三的下午,她才会对着键盘一通狂敲,如果下午还没完成——这对小刘是家常便饭,她就会拖到晚上,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深夜一两点才下班。周四,她一定会一早就来到单位,红着眼睛、带着一脸的疲惫把会议记录交给老总。
小刘下了无数次决心,发誓要改变自己这一作风,但一年年下去,没有任何效果。
袁荣亲说,小刘知道这是一个恶习,但她一直没有想过这个恶习给她带来了不少好处。譬如,同事们都知道她是“加班大王”,这个称号传到老总耳朵里,老总也从不批评她做事拖沓。这些好处成了奖励,强化了小刘办事拖沓的习惯。
这个恶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小刘的爸爸对小刘要求很高,上学的时候,每次她做完作业,她爸爸都要检查一遍,一发现差错,就会狠狠地批她一顿,斥责她不努力不认真。
*后,小刘发展出应对办法:熬夜到*后一刻才把作业完成。这样,即便爸爸检查出了错误,但因为知道小刘熬过夜,不仅不斥责她,反而会夸她用功。在公司里其实也一样,老总是男性,面对老总就仿佛是面对老爸,小刘害怕老总斥责自己不努力,所以用了以往的应付方式应对老总。
“某一方式让自己在过去得到了很多好处,自己现在就会无意识地去习惯它、运用它。”袁荣亲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刻舟求剑’。”
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必然会经历以下这个循环:
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
如果这个循环只有一次,那么一个习惯不可能形成。习惯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一次次产生强化,让当事人产生了一个自动思维“如果我重复这个行为,可以再得到奖励”。
强化包括奖励和惩罚。如果重复某种行为,当事人得到奖励,那么他就会养成做这件事情的习惯;如果重复某种行为,当事人得到惩罚,他就会养成不做某事的习惯。
譬如,把小白鼠放在笼子里,每当它走到笼子口时,就电击它。这样的次数重复多了,再撤掉电击,这个小白鼠仍然不敢靠近笼子口。这是一种负向的强化,结果就是让小白鼠不再做某种行为。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大量的这种例子。一些人对做某些事充满了恐惧,原因就是他们在以前因为做类似这种事情时遭到过严厉的惩罚。
小张25岁了,还从来没有和女孩子谈过恋爱,他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在心理咨询室,他*终发现,原来是他5岁时发生的一件很小的事情造成的。当年,他去邻居家摘了一朵花(很小的孩子是没有“偷”的概念的),但年轻的女邻居却闯到他家里,对他的父母大吵大闹,指责他是个“小贼”。以后,这个女邻居见到他也是一副鄙夷的态度。小张从此开始惧怕年轻女人,这种惧怕*终成了习惯并泛化到他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让他不敢和年轻女人打交道。
在小张看来,他不和年轻女人打交道是“有好处的”,因为可以避免年轻女人对自己的侮辱和指责。但他忘记了,这是他很小时候的经验,那时候他没有能力去反击、去保护自己,理性地看待“偷花”这个指责。但现在他长大了,完全可以理性地面对年轻女人了。
不过,没办法,袁荣亲说:“人就是非理性的,人们都是根据自己过去有限的人生经验总结出自己的人生信条,这些信条发展出的自动思维左右了我们现在的行动。这听起来很荒诞,但这就是事实。”
积习为何难改?
袁荣亲说,习惯其实就是个性的基础,而个性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从这一点看,可以说“习惯决定命运”。
某外资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庞先生说,他相信“习惯决定命运”这种说法。庞先生从小极其聪明,上学从来都是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在班级甚至年级名列前茅。但他说:“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选择让自己笨一点儿,必须努力学习才能名列前茅,这样我就会形成努力的习惯,而不是现在的惯性思维‘我稍微努力就能做到*好’。一般聪明加努力的习惯,要远比聪明加不努力的习惯要好。”
庞先生作过很多尝试,想培养努力的习惯,但一直未能成功。积习为何如此难以改变呢?
*大学心理系的钟杰博士说,*新的神经研究发现,每一个“积习”在大脑中都对应着一个神经回路。轻微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的“刻痕”也比较轻。持久的习惯,相对应的神经回路的“刻痕”也比较重。并且,那些“刻痕”比较重的神经回路可以说有了独立的生命力,它们自己启动后,我们就会忍不住去重复相关的行为。那么,是不是说,积习就没有办法改变了呢?
┣ 恶习的第二个好处:立即满足愿望
这种“刻舟求剑”当然不成立。在袁荣亲的建议下,小刘试了下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结果,她发现老总对她赞不绝口,既没有刻意挑她的错,也没有给她提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刻,小刘明白了:老总不是父亲,她没有必要把在家里的习惯带到单位来。
除了“刻舟求剑”式的好处外,恶习普遍还有另外一个好处:愿望立即得到满足。
超市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小孩子哭着闹着要好吃的好玩的,父母不给买就不罢休。“我必须现在就得到”,这是小孩子*典型的心理。小孩子的视野比较小,他们要做的、要负责的事情并不多,只要“愿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开心起来。
但是,成人不同。成人需要同时进行几件事情,而且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个时候,成人就必须有“延迟满足”这个意识。这是成人和孩子*大的区别之一。
但实际上,很多成人其实和孩子一样,他们心中泛起一个愿望,就希望立即得到满足,根本没有“延迟满足”这个意识。譬如,一些白领一坐到电脑前就迫不及待地先打开电子邮件或QQ、MSN等聊天工具,看看有没有朋友给自己留言。一旦发现有,不管是多么无足轻重的话,他们都会立即回话。至于正职的工作,就一直拖了下去。
心理学家认为,“延迟满足”与父母的训练有关。在幼儿期,如果父母对其大小便的训练不严,想大小便就随处解决。那么,这个孩子在长大后就会既缺乏纪律感,也缺乏“延迟满足”这种意识。他们想要什么就必须立即得到。
┣ 接受恶习:它必然对应着一种“次人格”
恶习的对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就是“自己控制自己”,发誓改变恶习的人也很容易有这样的观念:我必须控制住自己。
但何长明说,这是对自控力的一个*大误解。当我们说“控制”时,就是将坏习惯当作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敌人来看待,发誓要击败它。但实际上,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它有时会被击败,但日后它还会发起攻击。这就好比弹簧,你压抑它越厉害,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这是很多胖子、酗酒者、网络成瘾者等人群在改变坏习惯时一而再、再而三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坏习惯都有其好处。不仅如此,实际上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
前面说的小刘的例子,她之所以总把事情拖到*后一刻完成,既是为了逃避老总的指责,也是为了赢得老总和同事的赞誉。许多上网成瘾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整日沉溺网络,要么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爱,要么是学习压力太大了,一遍遍地重复学习实在太乏味了。
何长明说,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如果认真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是你的朋友,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生活。当你理解这一点时,就会带着感激的心去面对你本来仇视的缺点和恶习,开始把它们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时,你就不会再像面对敌人一样试图去击败它们,而是去接纳它们、了解它们。这其实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你的一个“次人格”。当你这样做时,这个次人格中所蕴涵的能量就会被我们接受,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只有当你理解了、接受了,真正的改变才会发生。何长明说,这个过程被称为“次人格整合法”。
武志红青春成长系列: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武志红青春成长系列: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武志红青春成长系列: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武志红青春成长系列: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