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两方面谈及我的这种感受,也就是书的主要的两个部分:A.批判地记叙现代建筑 B.作者的立场,即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毫不吝啬的赞扬。
评分最近各种竞赛不断,关注的点也常常是“蚁族”等我们在城市的生存空间问题。很多学生也常常关注,甚至热血澎湃的参与其中。从积极性上讲,这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仅仅有积极性也并不意味着能解决问题。就像戴同学的“城市下的蛋”,既有想象力,更有实践力。但是,他确实不能作为我们的根本出路。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西方在一百年前和我们现在一样的困境。支持我一口气读完400多页书的,也常常是这样的感叹,原来这样的想法100年前就已经有了,甚至比我们现在做的还要好。
评分作者对于同样欠发达地区所涌现的诸多新建筑(如20世纪末的印度建筑)的激赏和赞扬着实引起了中国建筑师的嫉妒。但确实,比你强一点点你就会嫉妒;比你强一大截你就会羡慕。这种心态也表现出我们一些人对于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建筑发展的不屑,以及对发达国家建筑的过分谄媚。其实我们觉得我们一样可以做的很好,甚至像日本建筑那样反过来影响世界建筑。当然,我们对此都抱有信心,我们的建筑和建筑师也开始得到世界的一些认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许太急功近利了。即使明年的普利茨克奖授予了中国建筑师,那也不能代表什么。就像是GDP不等于人均GDP、国富不等于民强一样。真正的进步或许在于真正的好的建筑师多了,才可能实现真正的价值。
评分B.过度膨胀的自我
评分A.被遗忘了的经验
评分 评分评分
B.过度膨胀的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