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全套中华书局全注全译 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孟子+左传+周易+礼记孝经+尚书 传统国学经典

四书五经全套中华书局全注全译 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孟子+左传+周易+礼记孝经+尚书 传统国学经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优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7101052789
商品编码:18272076914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6-09-01

具体描述

中华书局出版,值得您信赖的出版社!

书名:大学中庸+论语+诗经+孟子+左传+周易+礼记孝经+尚书

书号:9787101113501   9787101113648  9787101114638   9787101113655   9787101115598 9787101115673  9787101114713, 9787101114690

定价:12 +18 +22 +23 +29 +29 +21+23=177元

出版社:中华书局

《大学·中庸》为“中华经典藏书”系列之一。《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中庸》同《周易》一样,是儒家的哲学理论渊薮,不过《周易》涵盖面广,《中庸》则集中强调与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哲学,自宋代以后《中庸》成为儒者研读的重点,理学的很多概念命题都出自《中庸》,“中庸”的思维方式成为很多学者的生活信条,对宋代以后中华文明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作,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集而成。《论语》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基本*可靠的典籍,也是了解和研究儒学理论的重要文献。 《论语》就是以记录言谈举止的方式,真实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以及关于人生、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主张,揭示出孔子思想的哲学内涵和逻辑依据,从而全面反映了由孔子开创的儒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构成方式。 陈晓芬译注的《论语/中华经典藏书》正文以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的程树德《论语集释》为底本,个别字参照《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作了改正。本书章节的划分依据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经典藏书: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中华经典藏书:诗经》的影响。作为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石,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中华经典藏书: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大概成书于战国中前期。西汉时期,曾立为学官,后几经废立,成为“十三经”中的一部。作为儒家经典中的一部,过去常把它看成是经书。它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又是一部重要的史书。经书也好,史书也好,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华经典藏书:周易》以《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为底本,采取逐段逐爻注释、翻译、评析的方式,释读文本,详析义理,是兼及《周易》普及与研读的文本。《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称《易经》,包括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象、卦辞、爻辞,是《周易》的主体;“传”由《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共七种十篇构成,称“十翼”,又自成体系而为“易传”。

《中华经典藏书:礼记·孝经》内容简介:《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是上述两部著作的译注本,由胡平生、陈美兰译注。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尧典》中记载的观象授时、四仲中星等可以说是世界早期的天文学记载,其真实性得到现代天文学家的广泛肯定。《禹贡》一篇,乃鸿篇巨制,对我国的区域地理根据物产、土壤等作了详细划分,引起后世自然科学家的广泛探讨。《吕刑》篇主张不滥用刑罚、注意德教的“祥刑”思想深深启发影响着后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洛诰》等篇记载周初营建洛邑之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得到了出土文物的印证。《洪范》一篇“统治大法”,详列“九畴”,备言天道人事,对后世君主影响深远。因为《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编辑推荐

中华书局出版

目录

《大学中庸》

大学 
前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附录朱熹《大学章句序》 
中庸 
前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附录朱熹《大学章句序》


《论语》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诗经》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桃天

  汉广

召南

  探有梅

  小星

  野有死腐

邶风

  柏舟

  绿衣

  燕燕

  击鼓

  凯风

  谷风

  式微

  北  门

  北风

  静女

都风

  柏舟

  墙有茨

  桑  中

  相  鼠

  载驰

卫风

  硕人

  氓

  竹竿

  河广

  伯兮

  木瓜

王风

  黍离

  君子于役

  兔爰

  采葛

郑风

  将仲子

  女日鸡鸣

  狡童

  褰裳

  风雨

  子衿

  出其东门

  野有蔓草

  溱洧

齐风

  鸡鸣

  东方未明

魏风

  园有桃

  陟岵

  十亩之间

  伐檀

  硕  鼠

唐风

  蟋蟀

  山有枢

  绸  缪

  鸨羽

  葛生

秦风

  蒹葭

  黄鸟

  晨风

  无衣

  渭阳

陈风

  宛丘

  衡门

  东门之杨

  墓门

  防有鹊巢

  月出

  泽陂

桧风

  隰有苌楚

  匪风

曹风

  蜉蝣

  候人

  下泉

豳风

  七月

  鸱鹗

  东山

  伐柯

小雅

  鹿鸣

  常棣

  伐木

  采薇

  出车

  鸿雁

  鹤鸣

  白驹

  无羊

  节南山

  小曼

  巧言

  巷伯

  蓼莪

  北山

  隰桑

  苕之华

  何草不黄

大雅

  文王

  大明

  绵

  生民

  公刘

周颂

  清庙

鲁颂

  驷

商颂

  那

《孟子》

卷一·梁惠王上 

卷二·梁惠王下 

卷三·公孙丑上 

卷四·公孙丑下 

卷五·滕文公上 

卷六·滕文公下 

卷七·离娄上 

卷八·离娄下 

卷九·万章上 

卷十·万章下 

卷十一·告子上 

卷十二·告子下 

卷十三·尽心上 

卷十四·尽心下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石碚谏宠州吁隐公三年

郑庄公戒饬守臣隐公十一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季梁论民为神主桓公六年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齐伐楚盟于召陵僖公四年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秦晋韩之战僖公十五年

泓之战僖公二十二年

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秦晋觳之战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楚太子商臣享江芈文公元年

郑败宋师获华元宣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王孙满对楚子宣公三年

晋楚邲之战宣公十二年

宋及楚人平宣公十四、十五年

齐晋鞌之战成公二年

楚归知■于晋成公三年

晋归锺仪成公九年

晋侯梦大厉成公十年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

魏绛戮扬干襄公三年

魏绛论和戎襄公四年

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四年

崔杼弑齐庄公襄公二十五年

弭兵之会襄公二十七年

吴公子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

郑子产相国襄公三十、三十一年

郑徐吾犯之妹美昭公元年

楚灵王乾谿之难昭公十二、十三年

伍员奔吴昭公十九、二十年

王子朝告诸侯书昭公二十六年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费无极谮杀邵宛昭公二十七年

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五年

齐鲁清之战哀公十一年

楚白公之难哀公十六年

《周易》

上经 

乾卦 

坤卦 

屯卦 

蒙卦 

需卦 

讼卦 

师卦 

比卦 

小畜卦 

履卦 

泰卦 

否卦 

同人卦 

大有卦 

谦卦 

豫卦 

随卦 

蛊卦 

临卦 

观卦 

噬嗑卦 

贲卦 

剥卦 

复卦 

无妄卦 

大畜卦 

颐卦 

大过卦 

坎卦 

离卦 

下经 

咸卦 

恒卦 

遁卦 

大壮卦 

晋卦 

明夷卦 

家人卦 

睽卦 

蹇卦 

解卦 

损卦 

益卦 

央卦 

姤卦 

萃卦 

升卦 

困卦 

井卦 

革卦 

鼎卦 

震卦 

艮卦 

渐卦 

归妹卦 

丰卦 

旅卦 

巽卦 

兑卦 

涣卦 

节卦 

中孚卦 

小过卦 

既济卦 

未济卦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礼记孝经》

礼记 

前言 

曲礼上 

曲礼下 

王制 

礼运 

学记 

乐记 

祭法 

祭义 

经解 

缁衣 

冠义 

昏义 

孝经 

前言 

开宗明义章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章第十八

《尚书》

虞夏书

尧典

皋陶谟

禹贡

甘誓

商书

汤誓

盘庚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书

牧誓

洪范

金縢

大诰

康诰

酒诰

梓材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顾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文摘

(注释) 
①季子然:季氏的子弟。 
②具臣:各位充数的臣。 
③弑(shi):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称“弑”。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会问别的人,竟是问由和求啊。所谓大臣,应该用大道来事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宁可辞职不干。如今由与求啊,只可算是备位充数的臣子罢了。” 
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会一切听从任用他们的人吗?”孔子说:“弑父弑君的事,他们也不会听从的。” 
11.25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①。”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②,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注释) 
①贼:害。 
②社稷:土神和谷神。

虞夏书

尧典

秦朝焚书,《诗》《书》因为博士所掌,仍能传习,未遭完全灭绝。《尚书》由博士伏生(伏胜)传下,到汉代,分为欧阳、大小夏侯氏三家,都立为学官,称为《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此《尧典》即为其中篇。其间,又发现《太誓》一篇,号为二十九篇。先秦另有《舜典》一篇,散佚未能传下。西汉中期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任汉武帝的博士,应诏献上家传用先秦古籀文字书写的《古文尚书》,发现多出“逸《书》”十馀篇,西汉刘歆崇信其学,东汉马融、贾逵、郑玄等也传古文之学。至东晋出现了伪《古文尚书》,将《尧典》的后半部分从“慎微五典”句以下割裂出来,又增加二十八字作为篇首来冒充《舜典》。唐代孔颖达作《五经正义》,《尚书》即用伪古文本,流传至今。今仍从古说将其陝复,归到《尧典》一篇。

先秦《左传》《国语》《孟子》《苟子》等文献称引《尧典》文句达十馀次,可见其古老。从内容上看,可以感觉《尧典》的作者接触了大量原始的神话传说和科学资料,经加王后作了理性的叙述,仍然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其中对观象授时等天文活动的记述,为后世中外天文学家所广泛讨论。另一方面,某些生吞活剥的记载也造成了一些理解上的矛盾。先秦旧籍一般都经过了汉人的传习和整理,《尚书》也是如此,《尧典》一篇也有秦汉人的事实掺杂其中,一般认为其主体成于春秋孔子的时代,是没有问题的。

《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尚书》中文句间亦流露出儒家的精神思想也是值得注意的。

曰若稽古帝尧①,日放勋②,钦、明、文、思、安安③。允恭克让④。光被四表⑤,格于上下⑤。克明俊德⑦,以九族⑧;九族既睦⑨,平章百姓⑩;百姓昭明,协和万邦⑾;黎民于变时雍⑿。

【注释】

①曰若稽古:史臣追记古事的开头用语。日若,句语词,无意义。经传、金文或作“粤若”、“越若”、“雩若”,皆同音假借。稽,察考。尧:相传为原始社会后期的一个部落首领,在后代儒家文献中逐渐被神话为德业高的圣王。

②放勋:尧的名号。

③钦、明、文、思、安安:对尧各种美德、风度的赞美。蔡沈《书集传》云:“钦,恭敬也;明,通明也;敬体而明用也。文,文章也;思,意思也;文著见而思深远也。”安安,今文作“晏晏”,宽容、温和的样子。

④允恭克让:确实恭谨,善能推让。孔《疏》云:“持身能恭,与人能让,自己及物,故先恭后让。” ⑤光被(pi)四表:指尧的名声充塞、覆盖于四方之外极远之处。光,今文作“横”、“广”,充满。被,覆盖。

⑥格于上下:充溢天地。格,至。

⑦克明俊德:指尧能发扬昭明其大德。俊,许慎《说文》云“才千人也”,此处引申为大。

⑧九族:许多氏族。九,虚数,约举其多。

⑨既:已。

⑩平章百姓:辨别、彰明各个氏族的首领。平,今文作“便”,经传通借作“辨”、“辩”,音义皆同。章,显示,表明。百姓,这里指百官。

⑾协和万邦:团结联络好各个部落。

⑿黎民:犹言“苍生”,庶民、老百姓之谓。这里指当时的氏族成员。于:助词,无义。变:通“弁”,喜悦快乐。时雍:是以风俗大和。时,通“是”,金文“时”皆作“是”。

【译文】

查得古时候有个帝尧,名叫放勋,他恭敬庄严,通明事理,而且风度文雅,思虑深远,给人以宽厚博大的感觉。律己严谨、勤于工作,又能举贤让能、重用人才。他的道德名望充溢于四海之外,以至于天地上下。尧发扬着他的大德,以身作则,使各个氏族和睦相处;各族和睦了,又辨明彰显朝中百官,协调处理他们的职守;百官和谐了,进而团结联络其他各个部落:天下老百姓都和乐善,风俗因此也很淳美。

P1-3

部分插图,以书籍为准:

正版 四书五经中国国学全套8册 大学中庸+诗经+孟子+左传+周易+礼记孝经+尚书+论语/中华经典藏书 中华书局出版原文注释译文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