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十分令人羡慕。他们爱好美食,会亲手制作食物,有时间去户外野餐;他们懂摄影,会绘画或者平面设计,也懂家居设计,能把自己的房子布置的非常有格调,而且还有许多时间可以去世界各地旅行。
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生活方式存在吗?这些人存在吗?答案是,存在,《KINFOLK》就是这样一群人的杂志。
内容简介
最簡單自然的生活,與家人朋友在餐桌上共享的愜意時光
來自遠方的美好,其實就在不遠處
Kinfolk是南美的一句古語,意思是家人。
美國獨立飲食生活雜誌《KINFOLK》,從創刊之初一直以低調精緻的內容編排,和純淨獨特的生活美學深受讀者喜愛。它反映出人們對於單純的渴望,不時與親友藉著在餐桌上相聚的時光,分享彼此對生活的熱情。
《KINFOLK餐桌:獻給生活中的每一場小聚會》是他們的第一本食譜書。與其說它是食譜,不如說是人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書中,《KINFOLK》團隊走訪各地,採訪美食作家、雜誌編輯、花藝家、設計師、咖啡鑑賞家、廚師、麵包師傅等各行各業的工藝職人,走入他們家中,捕捉他們與眾不同的個人特質,描繪他們所重視的傳統和日常儀式,還有他們與心愛家人朋友共享的餐桌時光。
這些懂得生活而且「喜歡生活」的人們,慷慨地和讀者分享他們簡單美味的私房料理──現烤的火雞酪梨漢堡、奶奶特製的酥皮水果捲、早晨的野生莓果手工果醬配燕麥粥,或是丹麥人最喜愛的開放式三明治──這些食譜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華麗的高級料理,而是為了在每次聚會時,能夠享受一起動手製作料理的樂趣與滿足感。不知道為什麼,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食物總是特別好吃,愉快的時光就在此起彼落的對話談笑聲中悄悄流逝。
《KINFOLK餐桌:獻給生活中的每一場小聚會》就像是你我的食物櫃,打開便可以發現滿滿對料理和生活的美好想法,要我們別忘了從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並創造美的事物,即使那僅僅意味著一杯茶和一湯匙的自製果醬,我們還是可以和好友圍坐餐桌旁,一起分享那簡單的美好。
作者简介
Editor
Nathan Williams collaborates a large international team of contributors—photographers, illustrators, writers and designers—to produce the tenth volume of Kinfolk magazine. Williams and his contributors will also publish the company’s first cookbook in October 2013.
KINFOLK按照杂志背面的说法,是一本“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在2011年创刊。主编是
Nathan Williams(内森·威廉姆斯),他本人生活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乔布斯大学所在),而且之前没有任何办杂志的经验,最初的想法是想把平日与朋友家人聚餐这种生活方式通过一本杂志传播出去,于是就和一群通过博客认识的艺术家、设计师朋友把第一期杂志办起来了。没想到这本杂志很受欢迎,传播很快,翻开它的扉页CONTRIBUTOR这一页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摄影家、画家、造型师、布景师都已经有参加进这本杂志的创作,这足以说明这是一本国际化的杂志。目前已经在30多个国家出版,大陆也在2014年3月出版的第一本。
内页插图
目录
KINFOLK餐桌:獻給生活中的每一場小聚會-目錄導覽說明
前言
布魯克林,紐約州,美國 BROOKLYN, NEW YORK, USA
哥本哈根,丹麥 COPENHAGEN, DENMARK
英式鄉間,英國 THE ENGLISH CONTRYSIDE
波特蘭,奧勒岡,美國 PORTLAND, OREGON, USA
移動的餐桌 THE WANDERING TABLE
致謝
食材名稱對照表
計量單位對照表
前言/序言
Kinfolk这么受欢迎,大家也就特别好奇,它写些什么呢?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主要的话题就是三个:食物、家居和旅行。
吃饭,自己做饭、餐厅还是路边摊,如果是自己做那么选择什么样食材,从何处采购,和谁来做,做好了用什么样的容器盛装这些食物,用什么样的餐具,餐具摆放在什么样的餐布上面,餐布下面是怎么样一个桌子,桌子下面是怎么样一张地毯,地毯下面是怎么样的地板,地板四周是什么样的墙面,墙上挂着什么样的照片,照片是哪一次旅行时拍的。
这本杂志的内容无非就是这些话题,介绍美食的杂志有很多,讲家居的杂志有很多,讲旅行的杂志也有很多,为什么它还能这么受到关注。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第一,没有广告。经常读杂志的朋友都有一个体会,广告非常恼人,它会在不经意间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这会让我们觉得杂志本身是被打散的,非常混乱。而KINFOLK没有任何广告,所以能够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
第二,独特的美学风格。这本杂志的文字排版风格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喜欢单栏排版,好处在于能够在四周留白,加上大量高质量的图片,让人读起来非常轻松。
值得一提的是,在杂志的最后一页我们可以看到Kodak的标志,KINFOLK与Kodak在摄影方面有共同合作,我们以上看到的作品都是使用Kodak Portra 160拍摄的。使用胶片摄影体现了KINFOLK对质感的要求。
第三,高质量的文章。KINFOLK是一本季刊,比起周刊、月刊,季刊有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有时间打磨文字,而且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把故事讲得动听。
拥有好的文字,好的图片,好的装帧设计,这足以使得KINFOLK成为一本高品质的杂志,但是其实,它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这么简单,它代表的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穿什么样的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吃什么东西,而生活方式通常反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活方式就是一种“亚文化”。那么KINFOLK这种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其实它的宣言就在它的封底上:
“在《KINFOLK》这本杂志里,我们分享那些微小平淡、返璞归真的乐趣。杂志的每一个方面,不管是选题、摄影还是美学风格,都处于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舒适、缓慢、有趣而且投入。这本杂志融合了我们在艺术与设计方面的兴趣,以及我们想和心爱的人们共度时光的热忱之心。”
所以这本杂志的流行不单单是杂志本身的力量,而是这一种亚文化内在力量的表现,而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曾经预见到了这种亚文化的爆发。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预言了在后工业社会中,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增加,将会有一波生活方式(次文化)的大爆发。
前现代社会中不需要“次文化”或“生活型态”这样的名词,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会被视为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族群,或者那种文化只是属于一小群被压抑的少数族群。因此小众文化永远被视为是异端或他者。
相比之下,生活型态是一种强势文化或团体可以接受,或至少可以部分接受的差异。这种对存在于一个强势文化中的差异的包容,似乎和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有关。”
——WIKIPEDIA:生活形态
其实这种亚文化的爆发我们早已经体会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出现的嬉皮士运动、九十年代香港出现的无厘头文化,如近年来出现的宅文化、二次元、学霸,这些都是某种亚文化。而对于某种产品的使用习惯也可以成为识别亚文化的方法,比如是否热衷使用苹果设备(“果粉”),是否经常使用某一个网站(豆瓣或者知乎)。
可是作为一种亚文化或是生活方式的代表,这本杂志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的社会已经形成了诸多的群落,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丰富多彩,而这本杂志所代表的只是一种对生活的看法,一种生活的选择。我们不是每个人都向往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如此生活,但是正如《New York Time Magazine》的主编所说,“伟大的杂志总是能够扮演好‘镜子’和‘窗户’两种角色。杂志承载着愉悦和反思。”这本杂志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而同时也是一面镜子,也是一种提醒,提醒着我们,这个星球真的有人做到了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的栖居”。
KINFOLK餐桌:獻給生活中的每一場小聚會 [The Kinfolk Table: Recipes for Small Gathering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KINFOLK餐桌:獻給生活中的每一場小聚會 [The Kinfolk Table: Recipes for Small Gathering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KINFOLK餐桌:獻給生活中的每一場小聚會 [The Kinfolk Table: Recipes for Small Gathering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