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薛紹彭墨跡:故宮法書新編(15)》講述瞭法書翰墨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重要文物之一類,如同其他院藏文物,主要源自歷代宮廷收藏,此外亦含近數十年之捐贈與購藏。其中如唐幕晉帖,宋代文士自書詩帖,歷朝名賢翰劄,帝王禦筆題贊及明清書法大傢長捲巨軸等,皆為歷代重要名蹟。
黃庭堅 (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榖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寜(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傢,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進士。曆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彆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麵,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麵,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傢”;詞作方麵,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評分黃庭堅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後來受到顔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到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啓發,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格。黃庭堅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齣,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産生很大影響。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麯摺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庭堅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綫條形成新的組閤,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齣的代錶,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後人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麵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黃庭堅與蘇軾、米芾、蔡襄等被稱為宋四傢。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很好的法帖,估計是目前印刷品中比較接近真跡的瞭,價格較前貴瞭些,趁著搞活動買還劃算的
評分對比明顯,這本書還是可以的,值得買
評分印刷確實不錯,很清晰,相比二玄社,故宮的這一套性價比更高。
評分 評分很好的法帖,估計是目前印刷品中比較接近真跡的瞭,價格較前貴瞭些,趁著搞活動買還劃算的
評分好書,印刷很清晰!版本己是三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