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張愛玲逝世10週年紀念!
特別收錄張愛玲以往未曾結集出版的散文、劇作、親筆畫和個人遺物,對於張迷既有『補遺』的作用,也是對張愛玲最好的懷念!
作者简介
張愛玲
中國的傳奇才女,本名張煐,1920 年出生上海。
她的父親張志沂是個傳統的文人,注重古文、時文,但是因為處在新舊時代的交替,他只能當一個遺少;他沉溺在西方物質的享受:住洋房、坐汽車,和中國祖先的特權:抽鴉片、娶姨太太。而她的媽媽黃素瑩留學歐洲,於是張愛玲就在這種既傳統又現代、中西文化互相衝擊的還境下長大。所以她所寫的小說都籠罩著淒涼的氣氛,她同情舊家族鐘苦苦掙紮的男女,寫出他們的心聲。
張愛玲在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的小說震動文壇,是四十年代上海最紅的女作家。五十年代,張愛玲已完成她最主要的創作,包括 《傾城之戀》 、《金銷記》、《赤地之戀》 、《半生緣》 等等。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和頹廢的大城市中鋪張曠男怨女,演義著墮落及繁華。
張愛玲的小說吸引人,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大家注目的焦點,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傳奇,雖然短暫,卻也轟轟烈烈。晚年,張愛玲獨居洛杉磯,她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感。
1995 年 9 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而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大平洋,結束她傳奇的一生。
内页插图
目录
私語
有幾句話同讀者說
《太大萬歲》題記
《亦報》的好文章
信
回顫穴傾城之戀》
對現代中文的一點小意見
憶《西風》
书筆
筆下人物
流言初版本插圖
書籍、雜誌繪圖
中國女子服飾
戏梦
不了情
太大萬歲
一曲難忘
伊凡生命中的天
編後記
精彩书摘
有幾句話同讀者說
我自己從來沒想到需要辯白,但最近一年來常常被人議論到,似乎被列為文化漢奸之一,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我所寫的文章從來沒有涉及政治,也沒有拿過任何津貼。想想看我惟一的嫌疑要麼就是所諧『大束亞文學者人會』第三屆曾經叫我參加,報上登出的名單內有我,雖然我寫了辭兩去,(那封信我還記得,因為很短,僅只是:『承聘為第三屆大東亞文學者人會代表,謹辭。張愛玲謹上。』)報上仍舊沒有把名字去掉。
王於遺有許多無稽的諺駡,甚而涉及我的私生活,可以辯駁之點本來非常多。而且即使行這種事實,也遺牽涉不到我是否有漢奸嫌疑的問題,何況私人的事本來用不著向大眾剖白,除了對自己家的家長之外彷彿我沒有解釋的義務。所以一直緘默著。同時我也實在不願一葸耗費時間與精神去打筆墨官司,徒然黌亂心思,耽誤了正當的工作。但一直這樣沉默著,始終沒有闡明我的地位,給社會上一個錯誤的印象,我也覺得足對不起關心我的前遼的人。所以在小說集重印的時候寫了這樣段作為序。反正只要讀者知道了就足了。
《傳奇》裏面新收進去的五篇,《留隋》,《鴻鸞蓓》,《紅玫瑰與白玫瑰》,《等》,《桂花蒸阿小悲秋》,初發表的時候有許多草率的地方,實在對讀者廄到抱歉,這次付印之前大部分都經過增劃。遺有兩篇改也無從改起的,只好不要了。
我不會做詩的,去年冬天卻做了兩首,自己很喜歡,又怕人家看了說。『不知所云』;原想解釋一下,寫到後來也成了一篇獨立的散文。現在我把這篇《中岡的日夜》放在這裏當作跋,雖然它也並不能夠代表這裹許多故事的共同的背景,但作為一個傳奇未了的『餘韻』,似乎還適當。
封面是請炎櫻設計的。借用了晚清的一張時裝仕女圖,畫著個女人幽幽地在那裏開骨牌,旁邊坐著奶媽,抱著孩子,彷彿是晚飯後家常的一幕。可是欄桿外.很突兀地。有個比例不對的人形,像鬼魂出現似的,那是現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窺視.如果這畫而有使人咸到不安的地方,那也正是我希望造成的氣氛。
……
沉香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繁体字希望忠实原著。
评分
☆☆☆☆☆
内容不用质疑,主要是为买海外版
评分
☆☆☆☆☆
名家名作,开卷有益,值得一读。
评分
☆☆☆☆☆
不错
评分
☆☆☆☆☆
书很好!!!!!书很好!!!!!
评分
☆☆☆☆☆
张爱玲的用词的确独到,用词和视角比较毒 特,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
☆☆☆☆☆
台版古色古香,竖版繁体,虽然看的头晕,但还挺有韵味~
评分
☆☆☆☆☆
喜欢张爱玲,喜欢皇冠,更喜欢京东能够有卖borodin加上老贝的四重奏全集,很好的版本,索尼公司的在cd机上有信息显示,而且声音透亮。就是太贵了!布鲁克纳并不满足于圣弗洛里安慈善机构当教师。他到维也纳上课,老师是极端保守的同奏低音和对位法教授西蒙·锡希特。1855-1868年在林兹,他成为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布鲁克纳写了一些合唱曲。在这个时期,他接触到了理查德·瓦格纳的作品,对他影响深远。 布鲁克纳放弃了维也纳一个作为和声和对位法教师资格考试的成绩,虽然他以绝对优势通过了。他想得到的是一个宫廷管风琴师或者是一个教授职位。后来他去林兹剧院乐队长奥托·基兹勒那里上配器和谱曲法课。 1863年到1868年,布鲁克纳写出了三部大型的弥撒,分别是d,e和f小调和c小调第一交响曲,其中d小调弥撒的演出非常成功(1864年在林兹,1867年在维也纳)。 1868年,布鲁克纳成功以通奏低音和对位法教授的身份到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1869年他踏上了到南锡和巴黎的音乐会之旅,期间他在管风琴上做过不少即席演奏,在接下来的几年,布鲁克纳用尽一切办法去得到一个宫廷管风琴师和一个大学教授的位置;1875年他最终成为维也纳大学“无薪教师”。 他的第三交响曲使他在维也纳陷入了新一轮的危机:第一稿是献给瓦格纳的,上面援引了大量瓦格纳的东西,但很快他就对这稿作了大修改。1877年没有瓦格纳的影响的第二稿上演,得到的却是灾难性的结果。观众成批成批地离开,直到第4交响曲在1881年上演,布鲁克纳才在对方阵营里赢得一些掌声。“勃拉姆斯派”(汉斯力克用语)和“瓦格纳和布鲁克纳派”之间的战火也终于停息。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却很成功,首演在1884年的莱比锡;写过感恩赞之后布鲁克纳写了自己的第八交响曲,第一版受到首演指挥家赫尔曼·列维的严厉批评;1892年第二版在维也纳大获成功;第8交响曲的第3版1890年就已上演;在1890年代布鲁克纳荣誉加身,1892年的荣誉博士对他来说可能是最弥足珍贵;布鲁克纳还不停笔,但他的第9交响曲只有前3个乐章。第4乐章只有片断。 林兹市立交响和剧院乐团以布鲁克纳命名,为林兹布鲁克纳乐团;施特劳宾(Straubing)市的一个艺术学校就以布鲁克纳为名
评分
☆☆☆☆☆
好评不错的好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