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 作者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
| 定价 | 138.00元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010084589 | 出版日期 | 2009-12-01 |
| 字数 | 940000 | 页码 | 1121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1.743Kg |
| 内容简介 | |
| 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选文精审,内容完整,既全面反映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又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文集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同时还包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新闻、科技、文艺、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 本书为其中的第五卷,收入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第五卷说明 卡·马克思 第一版序 卡·马克思 第二版跋 卡·马克思 法文版序言和跋 弗·恩格斯 第三版序言 弗·恩格斯 英文版序言 弗·恩格斯 第四版序言 第一册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协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插图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厚重感,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淀。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流派很感兴趣,所以看到这套书时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就已经被其中涉及的广泛议题所吸引。从经济理论到社会形态的演变,从哲学思考到国际政治的分析,内容之宏大,思考之深邃,让人不禁对作者们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探索充满了敬意。我预感这将是一段漫长但极其有价值的阅读旅程,或许能够为我理解当今世界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尤其期待书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以及它如何解释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那些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思想基石,并从中汲取智慧,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就必须深入了解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思想家的著作。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无疑是塑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整个世界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这本书的出现,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深入了解那个时代,或者想要理解现代社会形成根源的读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宝藏。我拿到书后,并没有急于一字一句地阅读,而是先对它的整体框架和主要章节做了初步的了解。我发现它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基础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到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批判,再到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构想,几乎触及了那个时代最核心的社会和哲学议题。我期待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能够更清晰地梳理出他们思想的逻辑脉络,理解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自己宏大的理论体系的。
评分我一直对哲学和思想史的交叉领域非常着迷,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忽视的。这本书的到来,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思想宝库的大门。虽然我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始阅读,但光是看到书名,就让我对即将展开的探索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他们是如何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从而创立了他们自己独特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我期待在书中找到对这些思想源流的清晰梳理,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工具来分析现实世界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理论的堆砌,更能引导我进行独立思考,让我能够将这些深刻的思想应用于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路径。
评分最近一直被一些关于社会公平和经济分配的问题所困扰,总觉得在现代社会中,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成为了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的推荐,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有分量,而且感觉内容会涉及到一些深刻的社会理论。虽然我对原著的艰深程度有所耳闻,但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我还是决定把它作为近期重点阅读的书籍。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解释这些社会现象的理论依据,甚至是一些解决之道。我想了解作者们是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以及他们提出的理论在今天是否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希望能读到一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论述,帮助我跳出日常生活的局限,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社会结构和发展规律。我相信,理解这些基础性的理论,对于理解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种种挑战至关重要。
评分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能够拥有一套如此经典且权威的著作,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都做得非常考究,看得出出版社在出版这套书时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我通常喜欢在阅读严肃理论著作时,搭配着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语境和思想的来源。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意味着内容的丰富和深刻,我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它。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深入地理解19世纪欧洲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革,以及这些变革是如何孕育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阶级斗争和历史必然性的论述感到好奇,期待能从中获得对历史发展更具洞察力的理解,并尝试将其与我所了解的其他历史事件和人物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历史认知图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