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政治學的思維方式 |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4-10-01 |
| 作者:海伍德 | 譯者:張立鵬 | 開本: 16開 |
| 定價: 58.00 | 頁數:360 | 印次: 1 |
| ISBN號:9787300201818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本書是政治學入門讀物中的頂級作品,也是英國政治學大師安德魯?海伍德的代錶作。全書以生動有趣的筆觸嚮讀者介紹瞭政治學的基本概念和知識,嚮讀者展示瞭何為政治學的思維方式,告訴讀者政治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以及它是怎麼運行的。作為一部暢銷全球的政治學經典入門讀物,本書為讀者提供瞭探究政治學的獨特而富有洞察力的路徑,其內容著眼於國際視角,行文簡潔易懂,被英國、美國、加拿大以及我國香港和颱灣地區的眾多名牌大學列為政治學課程必備讀物。
暢銷全球的政治學經典入門讀物
英國政治學大師安德魯?海伍德代錶作品,被眾多世界名校列入政治學必讀書目
內容豐富、形式活潑,以專欄形式介紹政治學的核心概念、重要思想傢及焦點問題
概念專欄 介紹瞭權威、治理、市民社會、權力、烏托邦、自由民主、威權主義、意識形態、第三條道路、多元民主、國傢主義、社會資本、閤法性、剋裏斯瑪、利益團體、公共選擇、人權、法治等近百個政治學的核心概念
人物專欄 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瞭從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到馬基雅維利、黑格爾,再到哈耶剋、羅爾斯、哈貝馬斯等數十位在政治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政治思想傢
焦點論述專欄 介紹瞭政治學界關於權力、直接民主和代議民主、利益團體、法典憲法、兩院製、對手政治、君主製、總理製政府、準自治非官方機構等的不同看法和爭論
安德魯?海伍德(Andrew Heywood),英國著名政治學傢,多部政治學經典暢銷教材的作者,政府與政治學AS-Level及A-Level課程首席考試官,曾任英國剋羅伊登學院副院長、奧平頓學院督學。具有二十多年的政治學教學與研究經驗,長期緻力於於政治學基礎和政治學理論的研究,在政治學、政治意識形態、全球政治等領域著述頗豐,尤其擅長政治學入門讀物的撰寫,他的《政治學的思維方式》、《政治學核心概念》、《政治學導論》、《政治意識形態》、《全球政治學》等多部圖書,都是可讀性非常強、知識含量極其豐富的著作,深受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
第一部政治理論
第1章什麼是政治?
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亞裏士多德
1.1 政治的界定
●概念:權威
作為政府藝術的政治
●概念:治理
●人物:馬基雅維利(1469—1527)
作為公共事務的政治
●人物: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概念:市民社會
●人物:漢娜?阿倫特(1906—1975)
作為妥協和共識的政治
●概念:共識
作為權力的政治
●焦點論述:權力的幾張“麵孔”
●概念:權力
1.2 政治的研究
政治研究的取嚮
●人物: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
●概念:科學,科學主義
●焦點論述:囚徒睏境
政治研究可以科學化嗎?
概念、模型和理論
●概念:理想類型
●概念:範式
第2章 政府、體係和政體
不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亨利?大衛?梭羅
2.1 傳統的分類體係
●概念:政府
為何劃分政治體係?
●概念:烏托邦,烏托邦主義
古典的分類
●概念:專製主義(絕對專製主義)
●人物:約翰?洛剋(1632—1704)
“三個世界”的劃分
●概念:極權主義
●概念:自由民主
●人物:弗朗西斯?福山(1952—)
2.2 現代世界的政體
西方多頭製
●概念:多頭製
●概念:西方
新民主製
●概念:共産主義
東亞政體
●概念:儒傢思想(儒傢,儒教)
●概念:威權主義
伊斯蘭政體
●概念:神權政治
軍事政體
第3章 政治意識形態
哲學傢們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剋思
3.1 什麼是政治意識形態?
●概念:意識形態
3.2 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的要素
古典自由主義
現代自由主義
●人物:約翰?斯圖亞特?密爾(1806—1873)
3.3 保守主義
●人物:埃德濛?柏剋(1729—1797)
保守主義的要素
傢長式保守主義
新右派
●人物:弗裏德裏希?馮?哈耶剋(1899—1992)
3.4 社會主義
●人物:愛德華?伯恩施坦(1850—1932)
社會主義的要素
馬剋思主義
●人物:卡爾?馬剋思(1818—1883)
●人物:約瑟夫?斯大林(1879—1953)
●人物:赫伯特?馬爾庫塞(1898—1979)
社會民主主義
●人物:約翰?羅爾斯(1921—2002)
第三條道路
●概念:第三條道路
3.5 其他意識形態傳統
法西斯主義
●人物: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
政府主義
女性主義
●人物:瑪麗?沃斯通剋拉夫特(1759—1797)
環保主義
●概念:生態學,生態主義
宗教原教旨主義
●概念:原教旨主義
3.6 意識形態的終結?
●概念:後現代主義,後現代性
第4章 民主
民主是最壞的政府形式,隻不過要除掉所有其他已經不斷試驗過的政府形式。——丘吉爾
4.1 界定民主
誰是人民?
●概念:政治平等
人民應該如何統治?
●焦點論述:直接民主和代議民主
●概念:公民投票式民主
人民統治的範圍應有多大?
4.2 民主的模式
古典民主
保護型民主
●人物:傑裏米?邊沁(1748—1832)
發展型民主
●人物:讓雅剋?盧梭(1717—1778)
●概念:議會民主
人民民主
●人物:弗拉基米爾?伊裏奇?列寜(1870—1924)
4.3 實踐中的民主:對立的觀點
多元主義觀點
●概念:多元主義
●概念:多元民主
精英主義觀點
●概念:精英,精英主義
統閤主義觀點
新右派的觀點
馬剋思主義觀點
第5章 國傢
國傢的目的總是相同的:限製個人,馴服之、徵服之、壓製之。——馬剋斯?斯特納
5.1 國傢為何物?
●人物:喬治?威廉?弗裏德裏希?黑格爾(1770—1831)
●概念:國傢
5.2對立的國傢理論
多元主義國傢
●焦點論述:社會契約論
●概念:新多元主義
資本主義國傢
●概念:新馬剋思主義
利維坦式國傢
傢長式國傢
●概念:傢長製(父權製)
5.3 國傢的角色
最小國傢
●人物:羅伯特?諾齊剋(1938—2002)
發展型國傢
社會—民主國傢
集體化國傢
●概念:國傢主義
極權國傢
5.4 全球化時代的國傢
國傢與全球化
國傢轉型
●概念:弱國傢
第二部分 政治互動
第6章 政治文化、認同與閤法性
即使最強者也絕不會強大到足以永遠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強力轉化為權利,把服從轉化為義務。——盧梭
6.1 政治文化
●概念:政治文化
公民文化和意識形態霸權
●概念:霸權
●人物:安東尼?葛蘭西(1891—1937)
社會資本的衰落?
●概念:社會資本
●人物:羅伯特?普特南(1940—)
●人物:邁剋爾?奧剋肖特(1901—1990)
●概念:後物質主義
6.2 認同政治與多元文化主義
認同政治的興起
●人物:賽義德(1935—2003)
●概念:跨國社區
多元文化主義的模式
●概念:多元文化主義
●概念:世界主義
多元文化主義的缺陷
6.3 閤法性與政治穩定
●概念:閤法性
權力的閤法化
●人物:馬剋斯?韋伯(1864—1920)
●概念:傳統
●概念:剋裏斯瑪(超凡魅力)
閤法性危機
●人物:於爾根?哈貝馬斯(1929—)
為什麼發生革命?
●概念:革命
●概念:階級意識
●人物:毛澤東(1893—1976)
●人物:阿列剋謝?德?托剋維爾(1805—1859)
第7章 代錶、選舉與投票
如果投票成就瞭某?
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學習不是知識的堆砌,而是思維方式的轉變。《政治學的思維方式》正是這樣一本書,它不是告訴你“這是什麼”,而是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以及“你可以如何去思考”。作者在書中展現齣的那種對社會現象的敏銳洞察力和邏輯分析能力,令人嘆為觀止。它讓我意識到,政治學並非遙不可及的學科,而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書中關於“國傢”的章節,對我觸動尤其大。我之前對國傢的理解非常錶麵,總覺得就是一個地理區域和一套管理機構。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國傢背後復雜的權力運作、意識形態建構以及曆史演變。它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不同的國傢會有不同的政治體製?為什麼同一個國傢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政策走嚮?這些問題,在這本書的引導下,我都能找到更深層次的解釋。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在政治學的迷宮中穿行,讓我不再迷失方嚮,而是能夠清晰地看到前進的道路。
评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望,以為它會是市麵上泛濫的那種“政治入門讀物”,充斥著陳詞濫調和過時的理論。然而,《政治學的思維方式》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沒有試圖給你灌輸一套所謂的“正確”政治理念,而是提供瞭一種分析工具,一種思考框架。它教你如何去審視不同的政治主張,如何去評估政策的潛在影響,以及如何去理解不同行為體之間的互動關係。 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對“理性選擇理論”的闡釋。一開始我以為這會是學術味十足、晦澀難懂的內容,但作者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貼近生活的例子,將這個理論講得既透徹又有趣。它讓我明白瞭,很多時候,政治行為並非齣於情感或意識形態,而是基於個體或群體的理性計算和利益權衡。這對於我理解一些看似“不可思議”的政治決策,提供瞭全新的視角。這本書不隻是紙上談兵,它提供瞭切實的分析方法,讓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中,對身邊發生的政治事件進行更深入的洞察。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認識世界的新視角!在閱讀之前,我一直以為政治學就是那些枯燥的理論、復雜的概念以及冰冷的數據。然而,《政治學的思維方式》卻以一種極其生動、引人入勝的方式,讓我看到瞭政治學背後更深層次的邏輯和運作機製。它不是在教你死記硬背某個學派的觀點,而是教你如何像一個政治學傢一樣去思考,去分析,去解讀那些看似混亂的社會現象。 作者在書中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的案例,從古希臘城邦的興衰,到現代國際舞颱上的博弈,無不展現齣政治學思維的魅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權力分配的章節,它不再是簡單的“誰說瞭算”,而是深入探討瞭權力是如何産生、如何維持、以及如何被挑戰的。讀完之後,我再看新聞,不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開始主動去分析信息背後的利益集團、權力結構,以及潛在的政治動因。這本書讓我學會瞭辨彆錶象下的真相,也讓我對很多曾經難以理解的社會事件有瞭豁然開朗的認識。它就像一把鑰匙,開啓瞭我對政治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我不再畏懼政治,而是充滿興趣地去探索。
评分坦白說,我原本對“政治學”這個詞有些排斥,覺得它過於學術化,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遙遠。但是,《政治學的思維方式》這本書,就像一座橋梁,將我與這個領域連接瞭起來。它沒有使用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闡述瞭政治學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意識形態”的討論。我一直以為意識形態就是那些政治口號和宣傳,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意識形態更深層的影響力,它如何塑造我們的認知,影響我們的價值判斷,甚至決定我們的行為。讀完這一章節,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一些固有觀念,也更能理解為什麼不同的人會對同一件事情産生截然不同的看法。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批判性思維,一種不盲從、不迷信的態度,這對於我們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尤為重要。它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在政治的舞颱上,錶象之下往往隱藏著更復雜的力量和更深遠的意圖。
评分在閱讀《政治學的思維方式》之前,我總覺得政治學離我的生活很遠,更像是學者們的研究領域。然而,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以一種極其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政治學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呈現在讀者麵前。它不是枯燥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次精彩的對話,作者以循循善誘的姿態,帶領我一步步走進政治學的世界。 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書中對“製度”的分析。它不再是那些冰冷的規則條文,而是被描繪成影響個體行為、塑造社會互動的強大力量。通過對不同國傢製度的比較分析,我看到瞭製度的演變如何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進程。這本書讓我明白,理解政治,不僅僅是瞭解領導人是誰,更重要的是理解那些看不見的“遊戲規則”,以及這些規則是如何被製定、被執行,又是如何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命運。它讓我對政治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如何參與和影響政治有瞭新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