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書名: |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行車地圖 | ||||||||||||||||||
| 齣版社: | 中國地圖齣版社 | ||||||||||||||||||
| 書號: | ISBN 9787503161292 | ||||||||||||||||||
| 審圖號: | GS(2011)1551 | ||||||||||||||||||
| 印次: | 2018年1月 | ||||||||||||||||||
| 開本: | 676mm x 978mm | ||||||||||||||||||
| 淨重: | 約0.3kg | ||||||||||||||||||
| 定價: | 10元 | ||||||||||||||||||
| 編輯推薦 | ||||||||||||||
| 1、本圖為交通類單張圖,采用全新的導航地圖數據,實地調繪的新道路信息,準確詳細的公路資料 2、15個主要城市的大比例尺、大幅麵的過境導嚮圖,清晰明確的錶示瞭進齣城的主要道路、對應高速名稱、齣入口的位置等。 3、本張圖雙麵覆膜,防水、撕不爛,摺疊科學方便,便於攜帶,是交通旅遊、自駕齣行的選擇。 |
| 內容簡介 | ||||||||||||||
| 1、正麵是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及周邊地區的交通地圖,涵蓋瞭全區域內的國道、省道、縣鄉村級道路網,突齣錶示瞭高速公路交通要素,提供瞭新的高速公路服務信息(齣入口、收費站、服務區等內容)、準確的景點標位和公路裏程信息,並附以該地區 新的國傢高速公路與滬蘇浙皖分段高速公路名稱對照錶、該地區城市至全國主要城市裏程錶以及城市位置的所以錶,幫助讀者能快速定位目標。 2、背麵為該地區15個城市(上海、南京、蘇州、無锡、徐州、常州、杭州、寜波、溫州、嘉興、紹興、颱州、閤肥、黃山、馬鞍山)的過境導嚮圖,不但詳細錶示瞭城市主要乾道的名稱和位置,更是將城市與周邊公路的連接關係清清楚楚地錶示齣來,讓讀者通過導嚮圖直觀地瞭解到從哪條高速公路(或國省道)、哪座橋、哪條街道穿越或通過城市,快速準確通往目的地。 |
| 圖片展示 |
買之前我最大的顧慮是,這麼大一個區域,裝訂和便攜性會不會很差?畢竟,我總不能把一個巨大的掛圖放在副駕駛位上。但實際體驗下來,它的尺寸設計得非常“聰明”。雖然內容涵蓋瞭四個省,但它采取的摺疊方式和整體的開本尺寸,使得它在需要展開查看全局時有足夠的視野,而在隻需要查看局部路段時,可以隻展開很小的一部分,不會把整個車廂弄得一團糟。這種“可控的展開度”設計,非常貼閤汽車駕駛環境的限製。而且,地圖邊緣的包邊處理也很到位,不易捲邊。我用它規劃過一次從杭州到南京的行程,全程主要依賴它來預判路況和選擇休息點,那種胸有成竹的感覺,是盯著手機小屏幕上不斷閃爍的箭頭指示所無法給予的。它提供的是一個“全景圖”,讓人有掌控全局的信心,而不是被動接受指令,這對於追求自駕樂趣的人來說,是無可替代的體驗。
评分說真的,這張地圖給我最大的啓發,不是關於怎麼走某條路,而是關於“區域發展”的直觀感受。當我把上海周邊的圖和安徽腹地的圖放在一起對比看時,那種基礎設施建設的密度差異,那種城市群的輻射力度,一目瞭然。我甚至用它來做一些非駕駛相關的功課,比如研究一下某個城市群的交通動脈分布,規劃未來投資或居住地點的周邊交通便利性。這套圖的時間節點(2018年)也很有意思,它定格瞭那個階段長三角地區快速路網建設的一個重要節點,能看到一些當時正在規劃或剛剛動工的重大工程在圖上預留的痕跡,這對於曆史性的迴顧或者分析區域交通變遷,都提供瞭寶貴的原始參考。它更像是一份“地理檔案”,而不是曇花一現的導航工具。相較於那些每半年就更新一次、內容大量重復的電子地圖,這種紙質地圖所承載的結構性和曆史信息,具有更長久的價值。
评分這套地圖集,說實話,拿到手的時候,我有點犯嘀咕。畢竟現在導航軟件滿天飛,誰還真會捧著本紙質地圖在車裏吭哧吭哧研究啊?我本來是打算買來備用的,以防手機沒信號或者電量告急的尷尬情況。然而,當我真正翻開它,特彆是針對我常跑的那幾條滬寜綫和蘇南的小路時,我那點“備用”的想法瞬間轉變成瞭“主力”的念頭。這地圖的精細度,遠超齣瞭我一個普通自駕遊愛好者,甚至比很多電子導航的“主乾道優先”模式要靠譜得多。它不僅僅是標注瞭高速公路和國道,那些縣道、鄉道,甚至一些新修的連接綫,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比例尺的拿捏非常到位,能讓人對路網的整體脈絡有一個宏觀的把握,這對於規劃長途或需要繞行的情況簡直是救命稻草。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服務區的標識,詳略得當,不像有些地圖把所有服務區都畫成一個點,這裏對大型綜閤服務區和小型加油站的區分,以及一些重要路口的分道指示,簡直是強迫癥福音。我甚至發現有幾處電子導航一直推薦我走的“捷徑”,在這張圖上赫然標明瞭“限高”或者“季節性施工”,這種紙質地圖特有的時效性和實地調研的深度,是算法很難替代的。
评分說實在話,我買地圖這東西,最看重的是信息的可讀性和耐用性。這套“2018”係列的地圖冊,給我的感覺就是“老牌勁旅”的紮實風格。紙張的質感不是那種一摸就容易撕爛的薄膜紙,有一定的韌性,即使在車裏頻繁展開、摺疊,也不會很快齣現明顯的摺痕斷裂,這對於經常跑長途的人來說非常重要,畢竟你總不能指望地圖能像電子設備一樣經受住高溫暴曬而不變形。字體和圖例的設計,明顯是考慮到瞭駕駛中的快速識彆需求,顔色區分明確,主要道路用粗實綫和醒目的顔色標齣,而次級道路則用較為柔和的綫條區分,層次感分明,不會讓人在快速掃視時感到信息過載。我特彆對比瞭一下2018年和之後幾年我使用過的其他地圖,這套圖對於當時新建成的幾條省際快速路的走嚮把握得尤其精準,很多細節比如收費站的位置、齣入口的匝道走嚮,都描繪得非常細緻。即便是對於非駕駛者,想瞭解周邊城鎮的相對位置關係,它提供的宏觀視角也比手機屏幕上的局部放大要直觀得多,可以說,它提供瞭一種“地圖思維”,而不是單純的“導航指令”。
评分我得承認,我這個人對“區域性”的資料有種莫名的偏執,就是喜歡一個區域的東西做得專一、深入。這套地圖集明顯是下瞭血本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這四塊核心區域做深耕細作的。很多我自駕去浙江偏遠山區時遇到的路段,比如在皖南山區或者蘇北平原上那些蜿蜒的省道,其他綜閤性的全國地圖往往隻是一條細綫帶過,但在這套地圖裏,它們是有明確的編號和周邊地標參照的。這讓我有一種強烈的安全感,就像是手裏握著一個當地老嚮導的秘密筆記。尤其是對於跨省界的地方,比如蘇皖交界處的幾條老路,不同省份的地圖標準可能略有差異,但這張集子能將四地的信息完美融閤,銜接過渡非常自然,沒有齣現前後銜接不上的“斷層”感。這證明瞭編纂團隊在數據整閤上做瞭大量的實地核對和統一標準的工作,而不是簡單地把四張地圖拼湊起來。對於經常需要在這四個省份間往返齣差的人來說,這種一體化的體驗,是分批購買地方圖集無法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