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版 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开本尺寸: 210×285
卷数: 上下卷
出版日期: 2006 . 5
单价/套:定价: 380.00元
图书简介
各类的“启功书法集”成为近一二十年的出版热点,估计总以数十种计。今天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又出版了两大本的《启功书法集》以享读者,这说明广大的书法爱好者对启先生书法的认可与热爱即使在启先生逝世后仍方兴未艾。
现在评论一个人字的好坏,评论一个书法家成就、地位的高低可比从前复杂多了。从前只要大家都看着赏心悦目、漂亮好看就行了,可以说只通过一个圈子的认定、一个尺度的检验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还多了一个“书法界”的圈子和尺度,他们有很多“专业”的标准,诸如“金石气”、“现代”、“后现代”等等,不符合这些条件,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写得再漂亮也算不上书法家,也就是说光老百姓看着好不行。可老百姓看那些符合所谓标准的,有时真是“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于是“世俗”的与“专业”的两重眼光、两个标准经常发生捍格:有些老百姓看着好的,书法界不承认;有些书法界推崇的,老百姓不买账。真能鱼与熊掌兼而得之的实在不容易。但启先生恰是这样的一位书法家:广大书法爱好者交口称赞,大多数书法界人士也心服口服,这实属不易。有人论启先生的书法地位,将其直接与赵孟并列,认为是几百年才能出现一个的人物,这是很有道理的,起码他是一位“不世出”的人物。
这完全是启先生的实力决定的。启先生书法的最大特点是不但漂亮,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谓的“启体”是在兼收各家各体之长后,又熔铸了自家的特点,才形成的一家之风。因而读他的帖既能看到传统书法的根基,又能发现自成一家的创新,兼有历史的底蕴和才人的学养,有历史的厚度,有书卷的韵味,经咀嚼,耐寻绎。正如辛稼轩词所云:“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具体而言,启先生的字结体优美潇洒,往往能达到组合,正如他形容的那样:“行笔如‘乱水通人过’,结字如‘悬崖置屋牢’。”这与他一贯提倡书法当以结字为先的主张分不开。但他的用笔也极有工力,柔中带刚,温润而不失清峻之气,∷?amp;ldquo;蓝田日暖玉生烟”,“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轻”。而总的行气章法潇散简远,参差错落,“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而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一切美感都出之以亲切自然,恰似不经意间就从笔下流淌而出,绝不故作矫饰变形,以求用怪异取胜。这样优美的书法结集成册,怎能不令人爱不释手呢?
这两册《启功书法集》在众多同类书中虽属后出,但在编辑上仍有独到之处。
首先它按年代编排,使读者能看到启先生书法艺术与成就形成发展的轨迹。一般人所熟悉与喜爱的以清癯秀美为主要特色的“启体”,实际上是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富于创新特点的书风。而在四五十年代,启先生的书风继承传统的特点则更为突出,二王的飘逸,赵孟的流美,柳公权的端庄,苏东坡的浑厚,以致魏碑的遒劲,唐人写经的工致,都能在启先生的书法中找到踪迹,总的风格以浑成庄重为主。而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则介于二者之间,是一个明显的过渡。应该说每个时期自有每个时期的特点,都是好书法。而把这些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起,其发展变化就一目了然了。
其次是形式多样,吸收了很多同类书的优点。内容有自作诗、前贤句、题画、题帖、论书札记、临帖等,样式有条幅、中堂、对联、扇面、匾额等,而且各类作品中皆不乏精品、妙品、以致神品,读起来真有一种琳琅满眼,目不暇接之感,正所谓一册在手,足供遨游,可使读者尽情徜徉于书法艺术之中,品味传统文化的精髓,开眼界,长见识,增学养,启智慧。
鉴于此,这两册《启功书法集》对广大书法爱好者来说确实是学习的良师益友,而对普及和发扬传统文化而言,也是一部开卷有益的好书。
喜欢启功的书法,可以练练啦
评分印刷质量很好,很精美的书
评分书很正版,感觉非常超值。
评分我的人生是不是要不要这么多人生的话
评分很喜欢气功书法。值得去学习,临写!
评分不错,很好,大开本,档次高,印刷包装都很好。美中不足内容少点!
评分 评分这套书质量好,实用性很强,想入手的朋友抓紧了,卖家服务也很好,下次还会光顾的
评分看着还行,就是物流太恶心了!比龟速还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