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二十四史简体横排本中华书局32开平装63册 史记汉书明史三国志晋书宋书等中国史

正版二十四史简体横排本中华书局32开平装63册 史记汉书明史三国志晋书宋书等中国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二十四史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三国志
  • 晋书
  • 宋书
  • 中华书局
  • 历史书籍
  • 中国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润信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20991
商品编码:1335109594
开本:32开平装
出版时间:2012-11-01
字数:47358000

具体描述

书名:二十四史(简体横排本)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2年11
册数开本:全63册32开平装 
ISBN:9787101020991
字数:47358千字
重量:约58公斤
定价:2280元(4箱)
    
 







 







 





 

内容介绍

    “二十四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罕见的智慧宝藏,也是我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它用统一的纪传体裁,系统地记载了我国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堪称是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为了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方便广大读者尤其是中青年读者阅读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华书局以繁体字点校本“二十四史”为底本,聘请专家学者,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和国家语委的有关规定,结合古籍整理的具体要求,对中华版繁体字本“二十四史”进行字体简化整理。
    《二十四史》共63册,记录了上迄秦汉下至明清的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二千余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社会风貌。本书篇幅巨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具有较多的史料性及艺术性,本书不仅是一套史书,同时也是一套文笔优美的作品集,读者从中不仅可对中国二千余年文明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编辑推荐

精于校雠足称善本
                                       ——专家学者评议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珍贵文献,规模宏大,卷帙浩繁,计3259卷
,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裁,比较完整、系统地记录了明亡以前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几千年历史。对这部史学巨著,*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研究中国历史,“必须
扎扎实实把《二十四史》学好”。
    《二十四史》版本很多,时代较近也较知名的有清武英殿本、张元济主持影印的百
衲本以及陆费逵主持排印的《四部备要》本。近年来,更有各种各样的白话今译本、简
体横排本等。不过,现今使用最多、流传最广、影响*的,当数中华书局从50年代开
始陆续校点出版、习惯上称为标点本的《二十四史》。该书自1978年全部出齐,至今已
近20年。20年间,一再重印,对已发现的校点中的失误,续有订正,可以说日臻完善。
为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的整理情况、特色和价值。日前,中华
书局特别邀请张岱年、楼宇烈、阴法鲁、徐苹芳、吴树平、蔡美彪、丁守和、周振甫、
俞筱尧、王锤翰、王尧等著名学者就有关情况作了介绍,并谈了各自的看法。
    《二十四史》的整理工作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指示和关怀下进行的。1953年,
*曾委托范文澜、吴晗组织校点《资治通鉴》,此书出版后又指示校点前四史。19
58年9月,范、吴邀约中国科学院几个所和中华书局的负责人商讨此事,商定了前四史所
选择的版本和校点分工计划,并提出组织其他二十史及《清史稿》的标点工作。10月6日
、范、吴联名给*主席写信,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几天后,*亲自回信,说计
划很好,望即照此实行。此后,中华书局和参加校点的学者即开始工作。“文革”前,
前四史的校点本已按计划完成出版。“文革”期间,周恩来总理排除阻力,执行*
主席的指示,亲自过问此事,从全国各地调集对各断代最有研究的第一流专家,继续开
展其他二十史和《清史稿》的校点工作。至1978年,标点本《二十四史》全帙出齐。先
后历20个春秋,最终完成了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空前的古籍整理工作。
    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其事,保证了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的学术水平。先后
参加整理工作的知名学者有:顾颉刚、白寿彝、赵守俨、宋云彬、聂崇歧、陈直、陈乃
乾、郑天挺、刘节、王仲荦、罗继祖、卢振华、张维华、杨伯峻、陈述、张政烺 、翁独
健、曾次亮、孙毓棠、启功、罗尔纲、王锤翰、王毓铨、周振甫、冯家升、唐长孺、陈
仲安等,称得上是“群贤毕至,专家咸集”。这些专家学者的参与,使整理工作有了相
当可靠的学术水准和质量保证。
    整理工作严肃认真,使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成为点校精确、质量上乘的*版
本。在校勘过程中,整理者表现出审慎的科学态度。在选取底本时,既不排斥古本,也
不迷信古本,从实际出发,悉采善本。如《后汉书》、《南史》、《北史》以宋元古本
为底本,《汉书》则以清王先谦《补注》本为底本。弃取之间,全是根据质量优劣。由
于科学地选定了底本,从而为校勘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校勘方法的运用上,整理
者不是专执一端,而是灵活运用多种校勘方法,既有不同版本之间的互相比勘,又有本
史之内的前后校正;既利用各种文献,广采前人成果,又采用推理,勘订史文。这些不
同校勘方法的运用,为纠正讹误取得了可靠证据。如《元史》校勘记达2600多条,《宋
史》校勘记则多达4000余条。除《史记》外,各史都撰写了校勘记。经过认真仔细的校
勘,以讹传讹的文字得到厘正,脱落残缺的文字得以增补,窜入史文的衍宇得以删除,
错乱倒置的史文加以乙转,许多疑滞迎刃而解。

  详细目录
01.史记 (作者:汉·司马迁)
02.汉书 (作者:汉·班固)
03.后汉书 (作者:范曄、司馬彪)
04.裴注三国志 (作者:晋·陈寿)
05.晋书 (作者: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作者:南朝梁·沈約)
07.南齐书 (作者:南朝梁·蕭子顯)
08.梁书 (作者:唐·姚思廉)
09.陈书 (作者:唐·姚思廉)
10.魏书 (作者:北齐·魏收)
11.北齐书 (作者:唐·李百葯)
12.周书 (作者: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 (作者:唐·魏徵等)
14.南史 (作者:唐·李延寿)
15.北史 (作者:唐·李延寿)
16.旧唐书 (作者:后晋·沈昫等)
17.新唐书 (作者: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 (作者: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作者:宋·欧阳修)
20.宋史 (作者:元·脱脱等)
21.辽史 (作者:元·脱脱等)
22.金史 (作者:元·脱脱等)
23.元史 (作者:明·宋濂等)
24.明史 (作者:清·张廷玉等)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挺新的,很是可以

评分

印刷质量挺差,内容暂时无法辨认有没有错误。不给送上楼,服务不友好!

评分

帮我朋友买的

评分

书很满意,不错的一套说,二十年的心愿得成

评分

还不错吧,儿子很喜欢!

评分

帮我朋友买的

评分

不错,挺新的,很是可以

评分

不错,挺新的,很是可以

评分

只有一本有点问题,整体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