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制品实例篇+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基础设计篇 2本

包邮 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制品实例篇+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基础设计篇 2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橡胶
  • 配方设计
  • 橡胶制品
  • 材料科学
  • 工程技术
  • 工业工程
  • 配方
  • 技术
  • 实例
  • 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8752
商品编码:12759546648

具体描述

YL2993

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制品实例篇+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基础设计篇 2本

9787122285690定价:98元 9787122288752定价:98元 

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制品实例篇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3月1日)
  • 平装: 318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122285690, 7122285693
  • 条形码: 9787122285690
  • 商品尺寸: 25.6 x 18.2 x 1.6 cm
  • 商品重量: 680 g
  • 品牌: 化学工业出版社

    目录

    编写说明1
    橡胶配方设计原则2
    第1部分橡胶制品实用配方
    第1章制动器密封圈(刹车密封圈)研制配方6
    1.1胶型选择6
    表1-1不同牌号EPDM对比6
    表1-2EPDM/NBR变量(1)7
    表1-3EPDM/NBR变量(2)8
    1.2硫化体系9
    表1-4EPDM/NBR胶中硫化剂的变化9
    表1-5EPDM/NBR胶中硫化体系的变化10
    表1-6EPDM/NBR胶中不同促进剂变量对硫化的影响11
    1.3补强剂、软化剂对EPDM性能的影响12
    表1-7EPDM/NBR胶中不同炭黑对比(1)12
    表1-8EPDM/NBR胶中不同炭黑对比(2)13
    表1-9EPDM/NBR胶中不同促进剂变量对硫化的影响14
    表1-10不同软化剂对EPDM性能的影响15
    1.4实用配方16

  • 。。。。

    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基础设计篇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4月1日)
  • 平装: 377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122288752, 7122288757
  • 条形码: 9787122288752
  • 商品尺寸: 23 x 18.2 x 2 cm
  • 商品重量: 662 g

    目录

    编写说明1
    橡胶配方设计原则2
    第1篇基础配方
    第1章硫化体系6
    1.1不同促进剂、硫黄在NR中的硫化作用6
    表1—1促进剂M、D、DM、TT在NR中的硫化作用6
    表1—2促进剂DM、NOBS、CZ在NR中的硫化作用7
    表1—3促进剂CZ、DZ、DTDM在NR中的硫化作用8
    表1—4在纯NR胶配方中不同硫黄用量在不同硫化温度下的胶料温度9
    1.2不同硫化剂、促进剂在NR/BR和NR/SBR中的硫化作用10
    表1—5促进剂TT不同用量对NR/BR胶料硫化的作用10
    表1—6促进剂DZ不同用量对NR/BR胶料硫化的作用11
    表1—7促进剂DTDM不同用量对NR/BR胶料硫化的作用12
    表1—8硫黄不同用量对NR/BR胶料硫化的作用13
    表1—9CZ、DM、TT在颗粒胶/溶聚丁苯胶中的硫化作用14
    1.3不同硫化剂、促进剂在NBR/高苯乙烯中的硫化作用15
    表1—10DM不同用量对NBR/高苯乙烯胶料硫化的影响15
    表1—11CZ不同用量对NBR/高苯乙烯胶料硫化的影响16
    表1—12DCP、TT不同用量对NBR/高苯乙烯胶料硫化的影响17
    表1—13硫黄不同用量对NBR/高苯乙烯胶料硫化的影响18

  • 。。。。。


《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制品实例篇》与《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基础设计篇》内容简介 这两本书,《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制品实例篇》与《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基础设计篇》,共同构成了一套系统而深入的橡胶配方设计指南。它们旨在为橡胶行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研发人员乃至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套扎实理论与丰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工具,帮助读者全面掌握橡胶材料的奥秘,精通配方设计的艺术,并最终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性能优异、成本合理的橡胶制品。 《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基础设计篇》,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石,着重于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篇内容将引领您进入橡胶科学的广阔天地,从最根本的层面解析橡胶配方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本书将详尽介绍橡胶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能。您将深入了解天然橡胶和各种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的化学结构、物理特性、耐候性、耐油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关键指标。通过对不同橡胶种类特性的剖析,读者能够初步建立起“何种橡胶适用于何种场合”的基本判断能力。 其次,各种橡胶助剂的作用原理与选择策略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包括: 硫化体系: 详细阐述硫化剂(如硫磺、过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和促进剂(如噻唑类、次磺酰胺类、秋兰姆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等)的作用机理、选择原则、协同效应以及如何控制硫化速度和硫化胶的交联密度。 防老体系: 深入讲解防老剂(如胺类、酚类、亚磷酸酯类等)的抗氧化、抗臭氧、抗屈挠龟裂的机理,以及如何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防老剂组合,以延长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 补强填充体系: 重点介绍炭黑和白炭黑(二氧化硅)等补强剂的种类、粒径、结构、表面活性等对橡胶物理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硬度等)的影响,以及非补强性填料(如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等)在降低成本、调节工艺性能等方面的作用。 增塑剂与软化剂: 阐述其对橡胶门尼粘度、塑炼效果、加工流动性、低温性能以及最终制品硬度和弹性的影响,并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增塑剂(如酯类、芳烃油、石蜡油等)及其适用范围。 其他助剂: 还将涵盖促进焦烧的防焦剂、改善加工性能的加工助剂、赋予特殊性能的阻燃剂、着色剂、发泡剂等,并对其选择和使用进行指导。 本书还将系统性地介绍橡胶配方设计的通用流程和基本原则。从明确制品性能要求出发,到选择基础胶种,再到初步配方设定,直至通过实验验证和优化,形成一套逻辑清晰、步骤明确的设计框架。读者将学习到如何根据目标性能(如硬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压缩永久变形、耐磨性、耐老化性、耐油性、回弹性、阻尼性等)来反推和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组合。 此外,橡胶材料的流变学基础、硫化动力学以及基本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方法也将得到深入的讲解,为读者理解橡胶加工过程和评估产品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本书还会探讨成本控制在配方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助剂选择和配比来降低生产成本。 总而言之,《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基础设计篇》是一本理论性强、系统全面的入门和进阶读物,它如同设计师手中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指南”,为读者提供了理解橡胶配方设计“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关键知识。 --- 《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制品实例篇》,则是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以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为载体,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入的实践之旅。本篇内容如同工程师手中的“施工手册”和“案例库”,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论述,而是聚焦于现实中各类常见橡胶制品的具体配方设计过程。每一个案例都将围绕一个具体的橡胶制品展开,例如: 汽车零部件: 如轮胎(胎面、胎侧、内衬层等)、密封条、减震器衬套、雨刮片、O型圈、油封、胶管等。这些案例将深入分析不同汽车零部件所处的工作环境(高温、低温、油污、臭氧、动态疲劳等)对其材料性能的严苛要求,并详细解析如何通过选择特定胶种、优化补强体系、设计硫化体系和防老体系来满足这些要求。例如,对于需要高耐磨性的轮胎胎面,将重点讲解炭黑的选择和用量;对于需要耐油性的油封,则会突出丁腈橡胶或氟橡胶的应用。 工业传动与密封: 如传送带、联轴器、液压密封件、气动密封件等。这些案例将侧重于讲解橡胶材料在承受高强度应力、磨损、化学介质腐蚀以及实现可靠密封方面的配方设计策略。 鞋材与日用品: 如鞋底、橡胶手套、瑜伽垫、密封垫圈、弹性体玩具等。这些案例将关注材料的耐磨性、防滑性、回弹性、舒适性、安全性(如食品级、医疗级要求)以及成本效益。 电线电缆绝缘与护套: 如不同等级的电缆外护套材料。这些案例将强调材料的绝缘性能、阻燃性、耐候性、耐油性、耐磨性以及低温柔韧性。 医疗与食品级橡胶: 如医用硅胶管、橡胶塞、食品输送带等。这些案例将特别强调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卫生性、耐灭菌性等关键性能的实现,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对于每一个具体制品,本书将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深入解析: 1. 产品性能要求分析: 详细列出该制品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满足的关键性能指标,如硬度范围、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耐磨性、耐候性、耐油性、耐热性、耐寒性、压缩永久变形、回弹性、阻尼系数、绝缘电阻、阻燃等级等。 2. 基础胶种的选择与论证: 基于性能要求,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作为基础胶,并分析其优劣势。 3. 关键助剂的选择与配比设计: 针对具体性能需求,详细阐述补强剂、硫化体系、防老体系、增塑剂等助剂的选择理由、作用机理以及具体的配比范围。例如,为何选择特定型号的炭黑来提高拉伸强度,为何选择特定的促进剂来控制硫化速度,为何选择特定类型的防老剂来抵抗臭氧老化。 4. 配方设计的优化与调整: 介绍在初步配方完成后,如何通过实验手段(如力学性能测试、老化试验、动态力学分析等)来评估配方效果,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 5. 加工工艺的考量: 结合实际生产工艺(如混炼、挤出、模压、压延等),分析配方设计对加工性能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加工性能的建议。 6. 成本效益分析: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助剂选择和用量来控制产品成本。 《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制品实例篇》的价值在于其高度的实践指导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配方,而是通过对每一个配方背后逻辑的层层剖析,让读者理解“为什么这样配”而不是“照搬配方”。通过对大量不同类型橡胶制品的案例研究,读者能够逐渐培养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面对新的橡胶制品设计任务时,能够触类旁通,游刃有余。 总而言之,这两本书“基础设计篇”与“制品实例篇”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橡胶配方设计知识体系。 “基础设计篇”提供了原理与方法论,“制品实例篇”则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应用技巧。它们共同为读者铺就了一条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入门到精通的橡胶配方设计之路,是橡胶行业从业者和学习者不可多得的宝贵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很多看起来很基础的概念,如果没人点破,自己摸索起来会走很多弯路。而《橡胶配方设计经纬:基础设计篇》这本书,恰恰扮演了这个“点破者”的角色。它不像某些入门书籍那样,只是蜻蜓点水地介绍一些皮毛,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橡胶配方的核心原理。从最基本的橡胶种类、物理化学性质,到各种配合剂(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补强剂等)的作用机制,这本书都做了非常系统性的梳理。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每种配合剂时,会穿插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例子,这样就能立刻明白这个成分为什么那么重要,以及它在实际生产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比如,在介绍补强剂时,它会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为什么炭黑的不同型号会对橡胶的力学性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而且,书中对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论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想要系统学习橡胶配方设计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仅教会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你“为什么”和“怎么做”,为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橡胶行业从业者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产品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拥有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配方设计参考书,显得尤为重要。我本身就是做橡胶制品行业的,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在这套书中都能找到答案的影子。它不像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而是直击行业痛点,通过大量的实例,将复杂的配方设计过程变得清晰可见。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试错”环节的处理,很多经验性的知识,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系统的总结和提炼,让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重复走弯路。例如,在“制品实例篇”中,书中会详细介绍在某个具体产品配方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配合剂的种类和比例来解决,这种“复盘”式的讲解,对于指导实际生产操作非常有帮助。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顾问,随时可以为你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一开始有些犹豫,觉得“包邮”这个词有点过于功利,但当我真正捧起这本书,翻开第一页,那种沉甸甸的专业感瞬间就扑面而来。我一直对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充满好奇,尤其想知道那些看似简单的橡胶制品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精密的计算和反复的实验。这本书的“制品实例篇”简直就像一本通往橡胶世界的大百科全书,它不仅仅是罗列配方,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把抽象的化学分子和物理性能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产品。比如,我一直以为轮胎只是简单地由橡胶构成,但看完书中关于轮胎配方设计的章节,才了解到原来不同的路况、不同的驾驶需求,都需要极其考究的配方来满足。书中对各种添加剂的作用、比例的微调如何影响橡胶的弹性、耐磨性、抗老化性,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解读。读的过程就像在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学习,他不会直接给你答案,而是引导你一步步去思考,去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配方,而不是其他的。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恰到好处,把一些复杂的化学结构和性能曲线清晰地呈现出来,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评分

这套书的组合,真的做到了“1+1 > 2”的效果。我之前一直以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两条平行的线,很难真正地融合。但《橡胶配方设计经纬》这套书,巧妙地将“基础设计篇”的理论深度和“制品实例篇”的实践广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阅读“基础设计篇”时,我脑海中会不断浮现出“制品实例篇”中那些具体的产品案例,而当我在“制品实例篇”遇到某个复杂的问题时,又会主动翻回到“基础设计篇”去寻找理论上的解释。这种交叉阅读的方式,极大地加深了我对橡胶配方设计的理解。我不再是孤立地记忆那些化学名称和性能指标,而是能够将它们放入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去理解,去感受它们之间的微妙联系。比如,在“制品实例篇”看到一个关于汽车密封条的配方,了解到它需要具备优异的耐候性和弹性,然后回到“基础设计篇”,就能找到关于防老剂和增塑剂的详细解释,理解它们是如何协同作用来达到这些性能要求的。这种融会贯通的学习过程,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高效。

评分

初次接触《橡胶配方设计经纬》这套书,就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技术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真正地做到了“经纬”二字。从宏观的配方设计理念,到微观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再到具体的制品应用,都梳理得井井有条,层层递进。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于“可操作性”的强调。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为读者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配方实例和工艺参数。在阅读“制品实例篇”时,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的橡胶基材、不同的性能要求,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的配方设计来实现的。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和灵感。对于我这样希望在橡胶配方设计领域有所建树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