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持续的幸福 心理学 书籍 |
作者: | (美)马丁·塞利格曼 赵昱鲲 苏德中,郑悠然,黄珏苹 |
定价: | 49.9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 |
出版日期: | 2012-11-01 |
ISBN: | 9787213051272 |
印次: | 1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内容简介 | |
《持续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持续的幸福》这本书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实的幸福》一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 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 PERMA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 |
目录 | |
部分 如何让幸福长久 第1章 重新思考幸福 幸福2.0 我以前一直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就是幸福,它的测量标准就是生活满意度,而今幸福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它的目标是增进生命的充盈与蓬勃。 幸福1.0vs幸福2.0 幸福的5个元素 被人爱的能力 测量23个国家的幸福度 如何让幸福长久 第2章 不反弹的幸福 有效的积极心理学练习 我们总是在想生活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却很少花时间去想生活中有多少福赐。为了克服大脑的负面偏好,我们必须练习去想美好的事情。 感恩练习 三件好事练习 突出优势练习 第3章 幸福可以持续改善 打破65%的极限 到目前为止,所有和绝大部分心理法都只是治标,是像化妆术一样的障眼法,做到好也不过是65%而已。积极的介入有可能打破65%的极限,治标的症状消除,朝向治愈前进。 如何庆祝比如何斗争更能揭示婚姻的幸福度 消极主动式回应VS.积极主动式回应 第4章 接受幸福的感召: 从盖勒普主管到《幸存者》的获胜者 学习有关抑郁症和自的课程会使人心情不好,光是上课就会使你情绪低落。相反,学习积极心理学除了有挑战性,可应用,很有趣,主要的是,你会感到被积极心理学所感召。 职场洛萨达比例3:1 家庭洛萨达比例5:1 课间活力运动对抗BRAC低谷期 第二部分 用积极铸就幸福的社会 第5章 幸福是教育的本质 积极的学习力 父母希望孩子得到的,往往是“自信”、“善良”、“健康”等,简言之,就是幸福;学校希望孩子学会的,则往往是“成就”、“工作”、“考试”等,简言之,就是成功的方法。 减少抑郁的复原力项目 让学生爱上学校 实践——澳大利亚好的私立学校 帮助他人比什么游戏都爽 facebook,积极教育的一支奇兵 第6章 幸福离不开成就 成就公式 成就的定义不仅是动作,它还必须是朝固定、特殊的目标前进,所以它不只要计算距离。通常有好几条路能够通向目标,有些比较近,有些比较远,有些是死路,决定走哪一条路是一个缓慢的历程,叫做计划。此外,当然可以发明新的路,这就是所谓的创意。 造成犯罪的不是坏品格而是坏环境吗 学习不是越快越好 自律与智商谁更能预测学习成绩 天才分布曲线与毅力测试 第7章 幸福是一种战斗力 积极铸就力量 聚焦在病态的抑郁症、焦虑症、自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摇尾求怜,现在陆军要做的是把应对负面事件的力量转到复原和成长,它不仅能帮助防止创伤后应激障碍,而且可以增加遭遇不幸事件时复原的士兵数,重要的是,它会让士兵从严酷的战场中获得心理成长。 打造一支心理与身体一样健康的军队 110万士兵参加的GAT测试 发现自与人意念之前的关键事件 上司下达罪恶命令时,是否执行的抉择 第8章 幸福是怎样炼成的 将创伤转变为成长 有许多人在经历重大打击后,显现出沮丧、抑郁、焦虑的行为,通常达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程度,但是他们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成长了。就长期来说,他们甚至拥有了比以前更强的心理功能。尼采说:“那些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人生中可能发生的15件糟糕的事情 创伤往往带来成长 促进创伤后成长的5要素 营造寻求帮助的文化 拯救复原力 第9章 幸福由内而外 健康决定幸福,还是幸福决定健康 我们研究了心血管疾病、肾衰竭以及所有原因的死亡率,发现所有研究都指向一个结论:乐观保护人们,而悲观伤害人们。健康的人有着良好的幸福感,他们死于各种原因的概率比较低。幸福感是原因吗?它怎么可能提供保护? |
编辑推荐 | |
★积极心理学之父”新力作之作。《持续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心理学家,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广泛、强大的影响力。包括任志强、杨澜、林正刚、彭凯平、苏德中、任俊、张妙清、阿伦·贝克、乔纳森·海特、谢家华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以及包括《自然》(Nature)、《科克斯书评》(Kirkus)、《旁观者》(Spectator)、《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在内的众多媒体,倾情推荐。 ★再造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塞利格曼幸福课”(《真实的幸福》《活出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教出乐观的孩子》)又增一课,再造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 ★塞利格曼学生献译。《持续的幸福》这本书的译者赵昱鲲,师承塞利格曼,著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更深入、更完美地阐释恩师思想。 ★狂热粉丝卡梅伦。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是塞利格曼思想的狂热追随者。 ★湛庐文化出品。 |
媒体评论 | |
上也许没有另一个词像“幸福”这样被诸多谈论,又有着如此多不同的含义。在英语里,它是happiness,也是well-being。前者强调快乐的情绪,后者则是身心和谐的状态。而我,更喜欢马丁·塞利格曼先生提出的flourish一词。它充满动感,是心灵之花的美丽绽放;它充满质感,是能看到、听到、嗅到、触到的生命体验。它让幸福这个抽象的词生动具体起来。“持续的幸福”,谁不想要呢?读读这本书吧。 ——杨澜,知名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 我一直都认为,财富与幸福不是对等关系,我个人一直都是追求快乐的,财富从来都不是我追求的目标。在《持续的幸福》里面,我这个个人的意见已被心理学家通过科学方法证明了,但更有意思的是,塞利格曼提出了如何使财富与幸福同步的具体方法,想知道如何追求持续幸福的朋友,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 ——林正刚,前思科中国总裁、刚逸领导力公司CEO、企业教练和管理专家 在一味追求GDP的今天,我很希望人们能停下脚步,反思一下,到底什么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并让这种幸福感持续下去。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告诉你,只有具备足够的PERMA,才能拥有蓬勃的人生,即,要有积极的情绪、要投入、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要有成就感。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持续的幸福》的英文书名是Flourish,寓意人生蓬勃绽放,令我想起每次我进入停车场时见到女管理员向我和每位司机挥手时的灿烂笑容。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累积怨愤和痛苦,也有人选择和学习积极面对人生,感染周围的人。本书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可信和有效的方法,让个人、社群、国家和人类拥有谋求幸福和丰盈生活的能量。 ——张妙清,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香港亚太研究所所长 我佩服的是在理论之外,塞利格曼正面迎战人生不圆满的本质,那无时无刻侵袭我们的负面思考。他甚且发展出确切的实行方针,千锤百炼的问卷,以及简单容易的步骤。不只是理论,也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实证,而是确实经过大量而普遍的施行之后,得到正面的,可以量化,可以被验证的科学方法。看他举例如何长期应用在美国军队与学校,提升学员在受创之后的复原力,而得到可以被测量的进步成果,的确令人振奋而充满了希望。 ——陈怡蓁,趋势科技共同创办人兼执行副总裁、华人心理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 这不是一本寻求快速解决人生问题的“成功宝鉴”之类的书,也不是一本在心智上容易消化的书。它所提的各项“策略”都来自实际的例子,证据的检视和理论的分析都需要经过深思,才能欣赏“活力”的泉源和步步为营的自我建设。每个实例都值得仔细阅读,因为从一个又一个的案例中,你会发现为什么生命是那么值得活下去,而这些值得活下去的元素,就在我们的态度和意志力里。要生命圆满,不但要正向,要积极,要乐观,更要广结良善的社群网络,有了永续的活力,才能达阵! ——曾志朗,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我们的确随时随地可以使自己快乐,因为生命的力量来自被爱,人际关系就是幸福的基石。当正向心理学的发起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被问到“请用两个字来告诉我,正向心理学是什么”时,他回答:“他人。”他人就是人际关系,快乐没有与人分享,就如锦衣夜行,快乐会少一半。……研究也发 |
前言 | |
PERMA与中国 当我写这篇序言时,我的家人正忙着为我们在 2012年 11月次访问中国做准备。我小的两个女儿,12岁的卡莉和 9岁的珍妮,正在上中文课,而我的妻子曼蒂,正在筹划我们应该参观哪些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 不过,我关于中国的思绪,远远超出了旅游。现在,我更在乎的是 2051年的中国。 我在这本书中提出,全的成人中,有 51%的人可以在 2051年实现蓬勃人生(Flourish)。这是积极心理学的“登月计划”。我把这个目标称为“51”。 一个人想要达到蓬勃人生,就必须有足够的PERMA。这 5个字母分别代表幸福人生的一个元素: P =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E = 投入(engagement) R = 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 M = 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A = 成就(accomplishment) 正如本书所示,这里的每个元素都有准确定义,并且可以测量。更重要的是,每个元素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加强。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你可以在工作中、与你爱的人在一起时更投入;你可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你可以有更多的人生意义;你可以取得更多成就。 到2051 年,全将近20%的成年人是中国人,因此,要实现“51”的目标,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除非有多得多的中国人能大幅提高PERMA,否则这个目标将无法实现。苏德中博士的研究表明,在欧洲,实现蓬勃人生比例高 的是丹麦,大约有33%;而低的则是东欧国家,只有大约7% 的成年人实现了蓬勃人生。苏德中研究团队在中国的初步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成年人实现蓬勃人生的比例不超过15%。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行构建PERMA 的项目,并把 PERMA 列入中国的政治议程。比如,创办从娃娃抓起PERMA 的学校,引导父母更加积极,建立促进PERMA 的工作场所,甚至是开发积极的电子游戏,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目前在中国,经济发展无论在个人还是政治的层面上,都有着更高的优先权,挣钱比提升幸福更重要,这是构建PERMA 的一大障碍。 有一种看法认为,钱是提升个人和国家PERMA 的好途径,这种看法多半是陷阱和幻觉。 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一旦达到一定的生活水准,财富对幸福的提升作用就会大幅减少。世上富有的人,只比普通人幸福一点点,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一个国家变富时,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比例也随之飙升。 《持续的幸福》这本书认为,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对更好的办法,对中国而言更是好上加好的方法,可以在积累财富的同时提升PERMA。你将读到一个大胆的宣言:增加PERMA 不仅是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高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 马丁· 塞利格曼 Wynnewood,宾夕法尼亚 2012 年7 月6 日 |
摘要 | |
幸福2.0的诞生 为了解释积极心理学的现状,我先是彻底重新思考了积极是什么,蓬勃是什么。不过重要的是,我必须告诉你我对幸福的新想法。 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水。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幸福。 尼采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权力。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避免焦虑。 这些伟人都犯了一元论的大错,即把人类所有动机都归结为一个元素。一元论能用少的变量做出多的推导,由于符合“简约”的哲学观念,即简单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因此它们广为流行。然而,简约也有一个下限:如果用过少的变量来解释有关现象的微妙差别,那么后往往什么也解释不出来。一元论是上述这 4位伟人的理论的致命弱点。 在这些一元论解释中,我原来的观点接近亚里士多德,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幸福。其实我讨厌 “幸福”这个词,因为它已经被滥用到几乎毫无意义。它无法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付诸研究,也不能用做教育、、公共政策,或是你个人生活等的实际目标。积极心理学的步就是,把 “幸福”这个一元论概念分解成若干可以研究的术语。这远非文字游戏,幸福需要一个理论来解释,这一章就是我的新理论。 “你 2002年的理论肯定不对,马丁。”塞尼亚 ?麦敏(Senia Maymin)在 2005年届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班的“积极心理学入门”课的讨论中这样说道。32岁的塞尼亚是哈佛大学数学系的荣誉毕业生,能说流利的俄语和日语,经营着自己的对冲基金,堪称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典范。她的笑容甚至能使亨茨曼大楼(Huntsman Hall)巨洞般的教室里充满温暖——这可是被沃顿商学院的学生们称为“死星”的大楼。这个硕士班的学生很特别:35名来自各地事业有成的成年人,每个月飞到费城一次,来赴一场学习积极心理学前沿研究和实践的盛宴。 “《真实的幸福》里的理论,照理说应该是一个关于人类追求的理论,但它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它忽略了成功与掌控。人会为了赢而追求赢。”塞尼亚继续说。 就在这一刻,我开始重新思考幸福。 10年前,在我写《真实的幸福》时,我想叫它《积极心理学》,但出版商认为,题目里有“幸福”这个词能卖得更好。我曾在与编辑的多场小战斗中胜利,但从来没有在题目方面获胜,于是这个词就硬塞给了我(我也不喜欢“真实”这个词,因为它与“自我”的关系太近,而“自我”在这个过于自我的里早就被用滥了)。这个题目以及“幸福”这个词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它无法充分解释我们追求什么,还在于现代人会由“幸福”立即联想到高涨的情绪、欢乐、喜悦、微笑。每当积极心理学上新闻时,那个可怕的笑脸就会被硬塞给我,着实恼人。 以前,“幸福”的含义并没有与愉悦这么近。当托马斯 ?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宣称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时,它与快乐或者高兴相去甚远,而当我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时,我的初衷就与此相去更远了。 从幸福1.0说起 我的初衷是,积极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追求。近在明尼阿波利斯机场候机时,我做了一次背部按摩,因为这让我感觉舒服,而不是因为它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常常会做出让自己感觉良好的选择,但也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决定经常不是为了感觉良好。昨天晚上,我选择听 6岁女儿糟透了的钢琴练习,不是因为它让我感觉良好,而是因为那是我作为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