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8
普利策新聞奬得主力作
賡續名作《光榮與夢想》
為你揭示美國中産之殤
特朗普上颱執政路綫圖的預言之書
中美經貿關係未來走嚮的鏡鑒之書
美國中産階級走嚮沒落的教訓之書
該書是史密斯發錶於2012年的非虛構著作。雖然作者著作頗豐,並且屢獲大奬,但他個人卻認為《誰偷走瞭美國夢?》是他重要的成就。本書詳細地解構瞭美國財富高度聚集的深層原因和美國中産階級名存實亡的事實。美國夢,作為美國顯著的象徵,它是由一係列的富有和成功機遇所組成的理想和自由,以及通過努力可以攀登的社會階梯所建構的意識形態。然而,如今美國夢變得遙不可及。
本書從二戰後美國經濟空前繁榮開始著手,詳細的描述瞭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經濟和政治以及其存在的問題,並指齣這段時期是美國夢的形成和繁榮時期。從這以後,美國夢開始麵臨挑戰,並從九十年代開始解體,到2008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時徹底消亡。圍繞著美國夢,作者細緻入微的透析瞭美國社會的各種政治經濟問題,尤其是美國的財富分化問題。本書的可讀之處就在於,雖然作者通篇都在解讀美國的政治經濟問題,但卻避開瞭這些問題的繁冗甚至晦澀容易給讀者帶來的厭倦,采用瞭大篇幅的敘事手法,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讓讀者在輕鬆地閱讀中洞見美國深刻的社會問題。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亨德裏剋˙史密斯提齣的這些問題,也是特朗普競選獲勝的原因,更是當下美國政府著力解決的問題。某種意義上來說,本書為特朗普提供瞭競選和施政綱領。
作者:亨瑞剋.史密斯
美國chang銷書作傢,也是普利策報道奬和艾美製作奬獲得者。他的書《俄國人》(1976)和《權力遊戲》(1988)都是chang銷不衰的jing典著作,並被選入美國大學課程。作為《紐約時報》的報道者,史密斯與“五角大樓文件”係列的其他報道者共享普利策奬,而後又因其1971到1974年對俄國的國際報道而獨享普利策奬。他為美國公共廣播製作的黃金時代特彆節目,由於其對當今美國社會體係問題的監察以及他深刻的全麵的解決提議而多次獲奬。
譯者:文澤爾
豆瓣紅人,精通德語、英語,粉絲5萬多人,擅長文學、哲學、經濟學翻譯。
“對美國四十餘年來的經濟曆程做瞭全麵而quan威的審視。”——《赫芬頓郵報》
“有些好作品能解釋清楚我們所處的泥潭……但是沒有書能像史密斯一樣準確而暢曉地用細節追溯到源頭” ——《西雅圖時報》
“視域廣闊……史密斯開齣瞭一些可以緩解美國當下問題癥狀的藥方”——《今日美國》
“對美國當下經濟癥狀做瞭精湛、全麵而閤乎邏輯的分析和診斷”——《科剋斯書評》
“史密斯對於為時局所裹挾的人物所做的描述非常生動,這讓平素枯燥無味的經濟分析一下子就人性化瞭……故事裏的一張張人臉是當下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路透社
前言1
第一部分:權力轉移
第一章 工商界的暴亂 24
第二章 國會中樞 35
第三章 中産力量 46
第四章 中産繁榮 62
第二部分:拆解夢想
第五章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新經濟政策 73
第六章 被偷走的美國夢 97
第七章 巨大的轉移負擔 114
第八章 財富上的分裂 131
第三部分:民主不公
第九章 韆禧十年的權力遊戲 162
第十章 華盛頓- 華爾街共生體 179
第四部分:壓榨中産
第十一章 不再兌現承諾 197
第十二章 401k: 全靠自助 211
第十三章 住房劫持 233
第十四章 巨大的財富轉移 258
第十五章 離岸的夢想 284
第十六章 高端工作空洞化 313
第十七章 技能鴻溝神話 333
第五部分:修復障礙
第十八章 消失的中間地帶 354
第十九章 激進右派的崛起 373
第二十章 帝國過度擴張的高成本 400
第六部分:應對挑戰
第二十一章 夢想迴歸 428
第二十二章 政治:來自草根階層的迴應 457
索引 475
前言
我們正站在懸崖的邊緣。文明終結於幻想的破滅:一旦足夠多的群眾懷疑他們的社會,那整個冒險事業都將土崩瓦解——我們絕不能允許憤怒、當前流行的犬儒思想,抑或黨派偏見混淆這一點。
我們絕不應對閤眾國失去信心。
——約翰·W. 加德納
(約翰遜總統任內內政部長)
因此,顯而易見,最好的政治團體,必須由中産階級執掌政權。凡邦內中産階級強大,乃至足以抗衡其他兩部分而有餘……這就有可能組成優良的政體。
——亞裏士多德
(《政治學》)
英國曆史學傢阿諾德·J. 湯因比在他那本權威著作《曆史研究》中,為我們講述瞭諸文明在挑戰與應戰的變化機製中如何興衰起落的故事。在研究瞭橫跨六韆年曆史的二十一個文明之後,湯因比發現,每個文明的宿命,實際上都取決於它麵對挑戰時的反應。湯因比指齣,古埃及文明之所以能夠長治久安,正是因為發展齣瞭完善的農業體係,並以此剋服瞭惡劣氣候帶來的挑戰。在南美洲,瑪雅和安第斯文明也剋服瞭相似的環境睏難,但卻在諸多強大外來侵略者的挑戰下灰飛煙滅。其他文明都是從內部瓦解的。古希臘諸城邦之間陷入激烈的貿易競爭,在自相殘殺的戰爭中,最終進入瞭螺鏇狀的下行通道。古羅馬則成為瞭被湯
因比稱之為某種“社會解體”和“靈魂分裂”的犧牲品——內部的種種分歧,自核心處逐漸侵蝕瞭羅馬的統一。
在二十世紀,美國遭遇並戰勝瞭強敵所發齣的軍事挑戰——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隨後又是來自蘇聯的、曠日持久的全球性挑戰。
時至今日,我們正麵臨一項更加復雜,並且或許也更加危險的挑戰——某種來自內部的挑戰。恰如古羅馬,我們正處在直接造成我們自己國傢的隕落、或為其推波助瀾的危險當中,我們的所為,正滋生齣湯因比曾經談論過的那種分裂——國傢政體的解體,以及我們社會靈魂的分裂。
一棟分裂兩半的房子:兩個美國
在過去的三十年中,我們已然成為瞭兩個美國。我們不再跟“二戰”後的那幾十年時光一樣,不再是一個共同繁榮、共享政治和經濟實力的美國大傢庭瞭。今天,再沒有哪個共同的敵人,能夠把我們團結成一個國傢;再沒有哪個共同的事業,比如西部拓荒或者登陸月球,能夠激發我們全民族團結起來。
今天,我們的國傢已經是個嚴重分裂的國傢瞭——因為權力、金錢和意識形態而分裂。我們的政治局勢已經變得多樣化、兩極分化,我們的政治領袖們根本沒辦法解決那些最基本的問題。接連不斷的鬥爭,取代瞭對於共同目標的自覺,以及對於共同福祉的追求。不僅是在華盛頓,這一狀況遍布整個國傢,錯誤的路綫讓我們的分裂愈發加深,這些錯誤路綫乃是無可救藥的自我毀滅,除非我們能夠重新團結起來,達成全新共識。
亞伯拉罕·林肯已經給瞭我們足夠的警告。“一棟分裂兩半的房子——”
林肯說,“是無法維係的。”
現在的美國人都感覺得到,這個國傢的有些事情是極端錯誤的——作為一個國傢,我們已經偏離瞭軌道。許多富有經驗的觀察傢們都曾書寫過與此相關的內容,但是,我們究竟是如何陷入我們目前麵臨的這個睏境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睏境,怎樣去治愈美國所麵臨的危險分裂局麵,這些問題的答案卻難以確切把握。原因並不在於上次,或者上上次的總統選舉。這些問題的起因,早於2008 年金融危機。我們現代國傢層麵上,這一泥淖的形成過程,恰恰掩埋在我們國傢自身曆史一段較長的道路之下,而這段曆史——
從1971 年至今的曆史,正是本書的主題。
隱匿的開端
曆史,往往具有隱匿的開端。天空中不會特地齣現一道閃爍的光芒,用以標記某個曆史轉捩點,永久改變人類命運的原子彈爆炸式事件,不會産生與眾不同的蘑菇雲。水流經過分水嶺時通常都是舒緩而又模糊的,因此,大部分人都無法察覺,某個不可見的轉變,已經將他們帶入瞭一個嶄新的紀元,重塑瞭他們的人生——他們這一代人的人生,以及他們孩子們的人生。隻有當時間過去幾十年之後,曆史學傢們如偵探般篩選過去留下的種種混亂綫索時,纔會發現某個迄今為止都無人知曉的萌發起點。
其中一個對我們當下造成瞭巨大影響的隱匿開端,發生在1971 年,事件是“鮑威爾備忘錄”。這份備忘錄由劉易斯·鮑威爾撰寫,早在多年前就已被某些人發掘瞭齣來。鮑威爾當時是美國最受尊敬、影響力最大的企業法務律師之一,遞交備忘錄時,離他被提名至美國最高法院還有兩個月。不過,時至今日,許多人仍舊會發現這樣一項事實:正是鮑威爾備忘錄,引發瞭一場工商界的暴亂,這場暴亂永久性地改變瞭華盛頓的權力格局,甚至對我們國傢如今的政策和經濟都造成瞭影響。
鮑威爾備忘錄是一份企業界的宣言書,是對美國企業發齣的戰鬥召集令,而且引發瞭強烈的反應。權力,如經受地震般發生瞭大轉移,在這一切啓動的過程中,我國曆史當中的一條斷層綫被標示瞭齣來。自1964 年的那位總統候選人——巴裏·戈德華特2,來自亞利桑那州的保守派參議員,反對聯邦、提倡自由市場——自他開始,右派在政治上的反抗一直都在醞釀,但恰恰是鮑威爾備忘錄,正式點燃瞭變革的火花。它引發瞭華盛頓政策,以及美國商業領袖們策略和實踐層麵上的長期變化,一舉扭轉瞭戰後時期3 的方針製定。
“良性循環”4 哲學為美國的中産階級創造齣瞭普遍繁榮。
新崛起的商業力量,有助於推動美國進入新經濟模式,以及新一輪的政治力量角力,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瞭我們今天如何生活。無論新經濟模式還是政治力量角力,兩者均對商業、金融和企業精英階層錶現齣強烈的偏愛。美國超級富豪們藉此增加瞭數萬億美元的財富,代價就是犧牲中産階級,國傢落下瞭政治和經濟權力病態集中的毛病。
本書將帶你深入這個跨度長達幾十年的、關於轉變的故事,嚮大傢展示我們是如何在不知不覺當中,摧毀瞭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支撐中産階級繁榮偉大時代的政治和經濟基礎的。
經濟鴻溝:百分之一與百分之九十九
今天,我國社會最嚴峻的挑戰,以及最具腐蝕性的斷層綫,就是美國人收入和財富的嚴重不平等。不僅政治自由主義者,哪怕是那些保守的思想傢們,也強調瞭這一巨大鴻溝對美國民主造成的損害。“美國正從罅隙處裂開——並非種族或民族的罅隙,而是階級。”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保守派社會學傢查爾斯·默裏如是說。默裏文章中的那些描述言猶在耳,振聾發聵:“各階級的形成,在其性質與分裂程度上,比美國以往所認知過的任何事物都更為不同……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不同階級之間産生的分歧,將會終結掉那些
令美國之所以能夠成其為美國的東西。”
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是中産階級的繁榮時代,過去的三十年時光則催生瞭美國曆史上第三波私有資産膨脹浪潮,一個嶄新的鍍金時代,足以與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那個導緻瞭1893 年金融大恐慌和西奧多·羅斯福在總統任期內遭遇信任破産的“強盜男爵”年代7,那個催生瞭創造齣巨額財富的“咆哮二十年代”,並最終在1929 年股市崩潰和大蕭條中終結一切的大時代相提並論。
在我們的新經濟模式中,美國的超級富豪已經纍積瞭數萬億美元的新財富,遠遠超齣瞭其他任何國傢的富人們,而美國中産階級卻停滯不前。分裂兩個美國的,遠遠不止財富上的差距。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傢艾倫·剋魯格說,這道財富鴻溝的量級,龐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如此巨量的財富流嚮瞭位於金字塔尖端的極少數人,以至於在2002 年至2007 年的全美經濟增長中,美國前1%(總計300 萬人)的超級富豪們,占據瞭國民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其餘99% 的美國人,也即總計3.1 億人,隻占到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2010 年,經濟復蘇的這一整年,前百分之一的尖端人群,拿下瞭國民總收入的93%。
相比其他國傢的人民,美國人更能接受不平等,將不平等作為我們生活當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甚至認為其中也有可取之處——作為聰明纔智和努力工作的奬勵,鼓勵創造和優秀。但是,財富本身就能夠産生財富,尤其當人們將金錢投入到政治上時,就更能達成以錢生錢的效果。如此一來,財富的高度集中,自然就會加劇我們社會的政治分歧。
危險之處在於,如果這類極端現象變得過於極端,貧富分化就會破壞國傢的社會結構,就會破壞我們“機會均等”的誌嚮,從而把整個國傢經濟置於危險當中——不僅僅是國傢經濟,也包括我們的國傢本身。絕大多數美國人都已公開錶示,我們目前已經到達瞭這個臨界點——國傢經濟不公平地嚮富人們傾斜,政府應該采取行動,來使經濟更為公平。但是讓他們感到沮喪的是,國會卻一直在阻止采取這種行動。
問題不止如此,與提齣不嚮富人們徵稅的政治學論據相反,富人們擁有海量個人財富的經濟模式,並沒有為國傢帶來最好的經濟錶現。事實上,財富過度集中反而抑製瞭經濟增長。最近的幾項研究成果錶明,美國的財富差距是對當今經濟的拖纍。哈佛大學經濟學傢菲利普·阿吉翁9 在文章中引用瞭“令人印象深刻的”明確證據,證明“更顯著的不平等降低瞭經濟增長率”。
最近的一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得齣瞭類似的結論:過高的收入差距,很可能“破壞”持續性增長,而滿足經濟長期增長的最佳條件則是“收入- 分配更為平等”。
誰偷走瞭美國夢:從中産到新窮人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誰偷走瞭美國夢:從中産到新窮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誰偷走瞭美國夢:從中産到新窮人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