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0
人生來就渴望幸福、追求成功,然而這條道路上睏難重重。
如何生活的科學,個體如何尋找生活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阿德勒明確錶示過,事物總是不同的。他以谘詢師的口吻,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個體心理學的相關問題和基本觀點。他強調個體的獨立性,為我們的思考提供指導。它按照個體發展的時間順序,結閤大量臨床案例和治療經驗,分析瞭兒童、青少年以及現代人所麵臨的各種社交、職業和婚戀問題,諸如自卑、憂鬱、嫉妒、懦弱、叛逆等各種負麵心理,本書都給齣瞭專業的建議和治療方法。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精神病學傢,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他是與弗洛伊德齊名的心理學大師,修正瞭弗洛伊德泛性論的精神分析觀,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嚮的本我轉嚮社會文化定嚮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産生瞭重大影響。代錶作有《生命的意義》(又名《自卑與chao越》)《洞察人性》《渴望chao越》《兒童教育心理學》《自卑感》等。
第一章 生活的科學………………………………………………………1
第二章 自卑情結…………………………………………………………15
第三章 優越情結…………………………………………………………27
第四章 人生風格…………………………………………………………39
第五章 早期記憶…………………………………………………………50
第六章 態度和行為………………………………………………………60
第七章 夢和夢的解析……………………………………………………71
第八章 問題兒童及其教育………………………………………………82
第九章 社會問題與社會適應性…………………………………………97
第十章 社會感、常識與自卑情結……………………………………106
第十一章 愛情與婚姻…………………………………………………115
第十二章 性欲和性問題………………………………………………125
第十三章 結語…………………………………………………………133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認的要偉大,因為其他理論傢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響。
——心理史學傢杜安·舒爾茨(Duane P. Schultz)
阿德勒的心理學在心理學曆史中是一個沿著我們今天應該稱之為社會科學的方嚮發展的心理學體係。
——心理學傢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
譯 者 序
在現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史上,奧地利精神病學傢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無疑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既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和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泛性論”的心理學傢,對後世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做齣瞭重要的貢獻。
1870年2月7日,阿德勒齣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郊區。盡管他的傢境富裕,從小生活舒適安逸,但由於他體弱多病,並且自認為長相醜陋,因此阿德勒認為自己的童年是很不幸福的。他5歲時的一場大病,加上一個弟弟的死亡,使得他從小就有要當一名醫生的願望。中學畢業後,阿德勒進入維也納醫學院,係統地學習瞭心理學和哲學方麵的知識,並且接受瞭良好的醫學培訓。在後來的實習與行醫期間,阿德勒讀到瞭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一書,便寫瞭一篇捍衛弗洛伊德觀點的論文,産生瞭一定的社會反響。於是,弗洛伊德便在1902年邀請他加入瞭維也納的“精神分析小組”,並讓他擔任這一組織的主席。但不久之後,阿德勒與弗洛伊德兩人之間的分歧便日漸顯露齣來,因此到瞭1911年,阿德勒便辭去瞭“精神分析小組”主席一職,隨後又退齣該小組,另起爐竈,創立瞭“個體心理學協會”。
盡管阿德勒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破繭而齣,並且開創齣瞭自己的學說,探討“個體心理學”與“精神分析學”這兩種理論之間的差異,卻屬於非常專業的心理學範疇,顯然並不是普通讀者追求的方嚮。但在目前競爭壓力巨大、社會發展變化迅速、新生事物層齣不窮的背景下,普通讀者瞭解“個體心理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將它們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並且據此而調整好自身的狀態,讓每個人的努力始終都保持在有益於人生(也包括有益於社會)的層麵上,無疑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輕鬆,也會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就已形成瞭一種“生活方式”,並且會據此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不過,由於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相同,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也不相同,所以,研究心理過程應當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曆為對象。這一點,也正是阿德勒將其心理學稱為“個體心理學”的原因所在。
阿德勒強調人格的統一,強調人們的行為各有其目的,認為未來比過去重要得多。他認為,我們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與創造者,會用獨特的生活方式來錶達我們的人生目標。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長大之後都必然會麵對所謂的人生三大問題,即社會問題、職業問題、愛情和婚姻問題。盡管許多專傢、學者對他的這種分類都存有異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這一理論所重視的社會因素和個人經驗正是其他心理學流派所欠缺的方麵。比如,阿德勒認為,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動物,人的行為會受社會驅力所推動,因而他更重視社會興趣,相信社會可促進人格的發展。再如,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滿足性本能的方式決定於他的生活方式,而並非是與此相反,即並非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決定於他滿足性本能的方式。我們認為,這些方麵都有彆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也更接近於現實情況。
此外,在教育領域,阿德勒強調教師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兒童,或者將兒童身上齣現的問題歸咎於遺傳;在心理治療領域,阿德勒主張醫生應當與患者麵對麵,友好而坦誠地進行交流;在愛情和婚姻領域,阿德勒提倡人們積極改善婚姻生活的質量,而不是建議人們去結束一段姻緣。這些主張,非但符閤阿德勒所處時代的社會主流思想,也很契閤如今我們提倡的“和諧社會”“以人為本”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從而證明瞭這一心理學流派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這一點也正是我們推齣阿德勒這幾本心理學著作並係統地介紹“個體心理學”的原因所在。
自然,阿德勒及其“個體心理學”對西方心理學發展的貢獻,遠不止於我們所提到的這些。他提齣的許多概念和方法都已逐漸滲透到心理學主流體係中。比如,自卑感和自卑情結的概念已經被整個心理學體係所吸納,而他提倡的社區治療、傢庭治療和閤作治療等心理療法,也已經被全社會普遍接受。
我們相信,結閤自身現實與社會現實係統地瞭解這些方麵,對如今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會有所裨益。因此,我們精心選取瞭阿德勒的一部分作品翻譯齣來,以便普通讀者也能夠一覽這位與弗洛伊德齊名的大師的作品。本書從人類生存的科學入手,闡述瞭“個體心理學”當中諸如“自大情結”“自卑情結”“生活方式”及“社會適應性”等核心概念與觀點,然後結閤臨床案例和治療經驗,指齣瞭兒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麵臨的各種問題,對自卑、憂鬱、嫉妒、懦弱等負麵心理産生的原因進行瞭剖析,並且給齣瞭相應的建議和治療方法,是我們適應社會、完善自我和理解生活藝術的經典指南。當然,由於譯者並非心理學方麵的專業人士,因此在翻譯過程中齣現謬誤也是在所難免的,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定居美國4年之後,1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在講學途中因心髒病發作,病逝於英國蘇格蘭的阿伯丁。《紐約先驅論壇》為他發瞭一則訃告,如此評價道:“阿德勒,自卑情結之父,拒絕成為精神分析的某個零件。他既有點像科學傢弗洛伊德,又和預言傢榮格相似。他就是他,一個傳播福音的人。”在我們看來,阿德勒開創的“個體心理學”,他提齣並踐行的諸多理論與療法,就是他傳播給整個人類的福音。
理解生命:個體心理學經典著作 理解生命真諦 實現自我價值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理解生命:個體心理學經典著作 理解生命真諦 實現自我價值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理解生命:個體心理學經典著作 理解生命真諦 實現自我價值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