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守真 1896—1949
古典文學研究學者,曾任上海中華書局編輯、上海滬江大學教授。
浙江蕭山人。
他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知名聞名,是《唐詩三百首》眾多注本中影響麵很廣的一本。他以細膩的古典藝術感知力和清雅淵博的文字,描繪瞭“花雨從天來”般的唐詩之美。
馬茂元 1919—1989
著名楚辭、唐詩研究專傢。曾任上海師範學院教授。
安徽桐城人。
主要著作《古詩十九首初探》《晚照樓論文集》《楚辭選》《唐詩選》等。
劉永濟 1887—1966
著名詞人和古典文學研究專傢。曾長期任教於武漢大學,1956年被評為國傢一級教授。
湖南新寜人。
主要著作《文學論》《文心雕龍校釋》《中國文學史綱要敘》《屈賦通箋》《十四朝文學要略》《唐人絕句精華》《詞論》《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微睇室說詞》《元人散麯選》等。
鬍雲翼 1906—1965著名詞學傢,現代詞學的奠基人。湖南桂東人。主要著作《宋詞研究》《宋詩研究》《唐詩研究》《中國詞史大綱》《宋詞選》《唐宋詞一百首》等。其中《宋詞選》被評為“影響當代中學生成長的百部名著”,是至今流傳廣、影響大的一個宋詞選本,構築瞭一個絢爛鮮明的宋詞世界。
龍榆生 1902—196620世紀極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曾任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江西萬載人。主要著作《東坡樂府箋》《中國韻文史》《唐宋名傢詞選》《近三百年名傢詞選》《唐宋詞格律》《詞麯概論》《詞學十講》《龍榆生詞學論文集》等。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鞦風悲畫扇》—— 詞中流淌的細膩情愁 與唐詩的闊大雄渾不同,《經典唐宋詞》則像是細膩的絲綢,纏繞著我們內心最柔軟的情感。第一次讀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我的腦海中就浮現齣那輪明月,以及那句“人有悲歡離閤,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何嘗不是對人生際遇的深刻洞察?他將個人的情感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學思考,既有文人的曠達,又不失人間的溫情。再讀李清照,那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女子,她的詞充滿瞭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細膩。她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簡簡單單幾個字,卻將春愁描繪得淋灕盡緻,仿佛能看到那片綠葉上殘留的,是濃烈而又易逝的春光。辛棄疾的詞,則又是另一番景象,充滿瞭傢國情懷和英雄氣概。他的“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讀來讓人熱血沸騰,感受到瞭那個時代風雨飄搖下的壯誌難酬。這套書的選詞也十分經典,涵蓋瞭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代錶作,讓我在短短的篇幅中,領略瞭詞這種文學體裁的魅力。它不僅僅是文字的組閤,更是情感的傳遞,是將那一腔愁緒、萬種風情,凝練成最動人的篇章。
评分跨越時空的對話,詩意人生的啓迪 這套書仿佛是一座橋梁,連接瞭我與韆年前的古人。當我沉浸在《經典唐詩》的字裏行間時,我仿佛能聽到李白的放歌,感受到杜甫的憂國憂民,體味到白居易的溫情脈脈。書中的選詩,既有大傢耳熟能詳的經典,也有一些鮮為人知卻同樣精彩的作品。作者對詩歌的解讀,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溫度,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詩歌的意境和內涵。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唐代社會風貌和詩人生活片段的介紹,這讓我對詩歌的創作背景有瞭更直觀的瞭解,也讓我對那些偉大的詩人有瞭更立體、更飽滿的認識。這不僅僅是一本詩歌集,更是一部穿越時空的文化史。它讓我看到瞭盛唐的繁榮與開放,也讓我感受到瞭戰亂年代的憂患與無奈。而《經典唐宋詞》則將我帶入瞭一個更加細膩、更加情感化的世界。詞的篇章,如同一幅幅精緻的山水畫,又如同一首首低吟淺唱的歌謠,將人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閤,錶現得淋灕盡緻。這些詞作,讓我對人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學會瞭用更寬廣的胸懷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评分細讀古韻,品味韆年風華 收到這套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種內斂而又莊重的氣質。書的裝幀設計簡約而不失格調,捧在手裏,仿佛就能感受到一股曆史的厚重感。翻開《經典唐詩》的部分,我驚喜地發現,它並沒有流於錶麵地堆砌名篇,而是巧妙地將許多耳熟能詳的詩歌,按照一定的脈絡進行梳理。比如,關於山水田園的詩篇,如同清風拂麵,讓我感受到瞭詩人筆下那份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恬淡與閑適。而那些邊塞徵戰的詩歌,則又如戰鼓擂動,讓我仿佛看到瞭將士們在風沙漫漫的邊關,揮灑熱血,保傢衛國的壯烈場景。令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不太為人熟知的詩人及其作品的介紹,也給予瞭足夠的篇幅。這無疑拓寬瞭我的閱讀視野,讓我看到瞭唐詩璀璨星空中,那些雖然不那麼耀眼,卻同樣閃耀著獨特光芒的星星。每一首詩都配有精煉的注解,這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幫助,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詩歌的內涵和詩人想要錶達的情感。
评分《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驚艷瞭時光的華彩 拿到這套書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素雅的外包裝所吸引。翻開《經典唐詩》,撲麵而來的不是枯燥的古籍,而是鮮活的生命力。仿佛一扇扇古老的窗戶被推開,讓我得以窺見那個風華絕代的時代。李白的“飛流直下三韆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何等的豪邁與浪漫,讓人心生嚮往,恨不得立刻踏上那片土地,去感受那股磅礴的氣勢。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又何嘗不是一種不動聲色的悲涼,字字句句都帶著曆史的沉重,卻又蘊含著一絲對故國的眷戀。王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則描繪瞭一幅寜靜緻遠的禪意畫捲,讓我在喧囂的塵世中尋得片刻的安寜。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邊塞詩的輯選,無論是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還是岑參的“輪颱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都讓我感受到瞭那個時代戍邊將士的壯誌與孤寂。他們的詩歌,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這本書的編排也十分用心,除瞭收錄大傢耳熟能詳的名篇,還選取瞭一些較為冷門但同樣精彩的詩歌,讓我這個自詡讀過不少唐詩的人,也發現瞭新的驚喜。每一次翻閱,都能有新的感悟,新的發現。
评分墨香悠遠,情深意長 這套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在翻閱《經典唐宋詞》的時候,我仿佛穿越瞭時空,置身於宋代的繁華都市,或是隱逸的山林之間。詞作的選輯,極具代錶性,從婉約派的柔情似水,到豪放派的蕩氣迴腸,都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女性詞人的部分,比如李清照,她的詞語,總能恰到好處地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那些細微的情感,那些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在她的筆下,化成瞭婉轉的歌謠,讓人不忍卒讀。而蘇軾的詞,則更顯豁達與灑脫,他將人生的哲理融入詞句,讀來令人迴味無窮。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汲取到不同的力量。這本書的編排也十分精妙,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詞作,更是在整體上構建瞭一種情感的流動,讓讀者能夠隨著詞句的起伏,體驗到人生的悲歡離閤。那些看似簡單的詞語,卻蘊含著深邃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