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精)

大家小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精)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长之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388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2741
包装:精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开风气之先,在李白研究的角度、方法上做了突破性尝试。以人格分析的视角,追寻诗人“生命的流露”。全书文气连贯,避免分割考证,而是“深入于诗人世界中的吟味”。


内容简介

本书以李白的游历生活为经,以李白试图摆脱凡俗羁绊的精神为纬,形成有道教气质的诗句,深入体察诗仙李白的充溢的生命力以及内心之痛苦,解析其诗歌中的豪气和语言风格的形成。作者李长之以“生命和生活”概括李白的本质,认为诗人对命运的抗争集中在希望保留住现世上,而其痛苦之源却是现世的终归无法保留。作者以锐利的观察,辅以设身处地的理解,刻画出鲜活灵动的李白形象。本书名为《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是作者李长之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完成的作品,至今仍为李白诗歌研究中的重要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利津县。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出版有《夜宴》、《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批评精神》、《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西洋哲学史》、《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文学史略稿》等二十余种专著,六百余篇论文。


精彩书评

既有学术著作锐利的透视,又有散文诗样耐人寻味的气韵,是《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在李白研究领域成为常青树的原因,也是李长之众多学术专著仍然活跃至今的原因。——于天池


目录

怀李太白——为本书渝版题

第一章 导 论
  一 疯狂,梦境,和艺术世界的
    相通与相异
  二 李白的本质:生命和生活
  三 异国的精神教养
  四 游侠
  五 所谓豪气
第二章 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
第三章 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
第四章 失败了的鲁仲连——李白的从政
第五章 李白的文艺造诣与谢朓
第六章 李白:寂寞的超人
  一 李白的情感生活
  二 李白的友谊
  三 了解李白之杜甫
  四 李白之身后
  五 李白和山东
  六 李白的风度和勤学
  七 李白与一般诗人之共同点
八 李白之痛苦


精彩书摘

文摘一

怀李太白
——为本书渝版题



周遭,原始生命力的稀薄呀!
上下,沙漠的压迫!
叫我如何不怀李太白?

真正能够大笑的人在哪里呢?
“仰天大笑出门去”,
那是李太白!

真正有大苦恼的人在哪里呢?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那是李太白!

除非李太白!
觉醒的广大的人群呀!
觉醒的深厚的民族呀!
觉醒的,独立的,活活的生物!——人呀!
快些要求“原始的生命力”归来!

不安定的灵魂呀,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
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
原始生命力的奔溢呀,
我思李太白!

“我本不弃世,
世人自弃我”,
有谁这样深深的
(如尼采所说,比深夜更深的)
因为爱世人而换来的哀感的呢?

快些要求“原始的生命力”归来!
不知道爱李太白的人,
应该快快死掉吧,
因为他的生命早已枯槁。

二十九年八月三十日作

文摘二:




在我的心目中,李白是有一个活泼泼的清楚的影子在那里的。把这一个活泼泼的影子写下来,就是这本小书。
这原是我要合并起来写的关于中国五个大诗人(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李商隐)的一部大书的一部分,所以这小书中也时时以他们五个人作为对照。——屈原、陶潜、杜甫、李商隐,是同样在我心目中有着活泼泼的清楚的影子的;我也一定把他们像写李白这样写下来。
现在我请求读者的是,假若你根本不看这本书,我当然没有话说,如果你看,我希望顺次序看,而且不要跳着看,小地方也要看,引的诗更要看。为什么呢?因为本书是一篇整个的有机的长文故。小地方,也关连着整个的意义。施贲格勒 (Oswald Spengler)不是从些小地方看文化的形态学么?我们何尝不可从小地方看诗人的生命流露?其次,假若你有兴致,我又愿意你一次看下去。
在我新近又重自校正了一遍之后,我很爱这本小书了,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句心里的话。我之爱,是因为其中有着活泼泼的清楚的李白!我仿佛给李白拍了一个照似的,我觉得相当真,所以我情不自禁地有点沾沾自喜。
我们常读到外国很好的批评文学,那么亲切,有时像家常。——自然,在家常之中,总有锐利的透视,耐人寻味的风趣。难道不能同样写中国诗人吗?为什么一写起来,就总老气横秋呢?这是我不解的。考证,我不反对,考证是了解的基础。可是我不赞成因考证而把一个大诗人的生命活活地分割于饾饤之中,像馒头馅儿。与考证同样重要的,我想更或者是同情,就是深入于诗人世界中的吟味。这些话,我不敢说我做到,可是我是这样希望,这样想法。
书中引诗以缪本为主,有时参以王琦辑注本。
谢谢徐仲年教授,他对这本书有着兴致,又由他得以
出版!

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渝州


文摘三:
李白之痛苦

不过,在说过一切话之后,李白却还是一无所有:空虚和寂寞而已,渺茫和痛苦而已。
他自己的一切,是完全失败了,“我发已种种,所为竟无成!”(《留别西河刘少府》)
就根本处说,李白不能算矛盾,他有丰盛的生命力,他要执著于一切。但是就表现上说,就不能不算矛盾了,因为他要求得急切,便幻灭得迅速,结果我们看见他非常热衷,却又非常冷淡了。一会儿是“人生在世须尽欢”,一会儿是“人生在世不称意”;一会儿他以孔子自负“我志在删述”,一会儿他又最瞧不起孔子,“凤歌笑孔丘”,矛盾多么大!
李白的精神是现世的,但他的痛苦即在爱此现世而得不到此现世上,亦即在想保留此现世,而此现世终归于无常上。他刚说着:“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酸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麹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襄阳歌》)说得多么高兴,然而马上感到“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虚无了!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从来现世主义者必须遇到的悲哀就正是空虚。想到这地方便真要解放了,所以,接着是:“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如他作的《古风》:“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和这意思是一模一样的。倘若想起“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来,当然会有“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的不知所以之
感了。
从虚无就会归到命运上去,“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李白是有道教信仰的人,更容易想到个人的力量之小,大运的力量之大。由现世虚无而解脱固然是一种反应了,由现世虚无而更现世,也是一种反应,所以又有“人生达命岂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的话。
然而人生既为命运所操持,倘若不然而能够操持命运,岂不更好么?符合了这种理想的,便是神仙。你看:“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华鬓不耐秋,飘然成衰蓬。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古风》)便恰恰说明了从受命运支配到要支配命运,因而学仙的心理过程。
但是我们却不要忘了,像李白这样人物的求仙学道,是因为太爱现世而然的,所以他们在离去人间之际,并不能忘了人间,也不能忘了不得志于人间的寂寞的。所以他虽然上了华山,“虚步蹑太清”了,但他并没忘了“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让我再重复地说吧,李白对于现世,是抱有极其热心的要参加,然而又有不得参加的痛苦的,他那寂寞的哀感实在太深了,尤其在他求仙学道时更表现出来。他曾经说:“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他曾经说:“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宜栖在岩穴。……铭骨传其语,竦身已雷灭。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我们大可以想象吧,这是一种什么况味!
然而,怎么样呢?神仙也未尝不仍是渺茫,也未尝不仍是虚无,所以在有一个时候,便连这一方面的幻灭也流露出来了。他说:“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那么,便只有酒了!酒者是糊里糊涂,一笔勾销罢了,那么,还能怎么样呢?就只有寂寞和虚无了!
同时,李白是深感到天才被压迫的痛苦的,“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这些现象更都与他的本怀相刺谬。他所愿意的是天之骄子,他愿意受特别优待,他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敬重。可是呢,“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又是一种痛苦了。
他颇痛苦于没有真正同情者,没有真正合作者,“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结果他反映在别人心目中当然是如他自己所说“白,嵚崎历落可笑人”了,这也就是李华所谓“嗟君之道,寄于人而侔于天,哀哉”(《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了。他之常想归隐,不也正因为不能和庸俗协调,所谓“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么?
一般人越发看他相远了,越发不能理解他,因此不能亲近他,但是一般人却反而以为是他不近人情,甚而以为是他不愿意和人接近的,这真令我们诗人太委屈了。他已经很感慨于汉朝的严君平,“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只是果然如此,也还公平,不过在李白却并不是如此,他其实是“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可说所有李白的痛苦,都没有这一句话说得清楚的了!凡是诗人,无时不想用他自己的热情来浇灌人世,无时不想用他自己的坦诚来表白自己,然而人们偏偏报之以冷水,偏偏报之以掩耳不理!
我们总括了看,李白的痛苦是一种超人的痛苦,因为要特别,要优待,结果便没有群,没有人,只有寂寞的哀感而已了;李白的痛苦也是一种永久的痛苦,因为他要求的是现世,而现世绝不会让人牢牢地把握,这种痛苦是任何时代所不能脱却的,这种痛苦乃是应当先李白而存在,后李白而不灭的。正是李白所谓“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愁是万古无已的了;同时李白的痛苦又是没法解脱的痛苦,这因为李白对于现世在骨子里是绝对肯定的。他不能像陶潜一样,否定一切,倘若否定一切,便可以归到“达观”了。他也不能像屈原的幻灭只是现世里理想的幻灭,但屈原却仍有一个理想没有幻灭,这就是他的理想人物彭咸,而且他也果如所愿地追求到了。李白却不然,他没有理想。名,他看透了,不要;他要的只有富贵,可是富贵很容易证明不可靠,那么,他要神仙,但是神仙也还是恍惚。那么,怎么办呢?没法办!在这一点上。他之需要酒,较陶潜尤为急切,那么就只有酒了,也就是只有勾销一切了!
根本看着现世不好的人,好办;在现世里要求不大的人好办;然而李白却都不然。在他,现世实在太好了,要求呢,又非大量不能满足;总之,他是太人间了,他的痛苦也便是人间的永久的痛苦!这痛苦是根深于生命力之中,为任何人所不能放过的。不过常人没有李白痛苦那样深,又因为李白也时时在和这种痛苦相抵抗之故(自然,李白是失败了的牺牲者),所以那常人的痛苦没到李白那样深的,却可以从李白某些抵抗的阶段中得到一点一滴的慰藉了!这就是一般人之喜欢李白处,虽然不一定意识到。


前言/序言

李白研究中的常青树
——谈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于天池 李 书


长之先生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于1940年8月由长沙商务印书馆出版,距今已经过去了78年。在这期间,尽管研究李白的专著层出不穷,迄今已有数十种之多,而且,长之先生本人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应三联出版社之邀,还重写了一本《李白》的小册子,但是,纵观整个二十世纪的研究李白的学术出版史,仅有六万余字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始终独占鳌头,高踞榜首,一版再版,直到现在仍然是研究李白诗歌必读参考书的首选。
一部学术著作经过长时间的删汰仍傲然卓立,一定有过人之处。那么,长之先生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过人之处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是它站在了当时学术的前沿,其研究李白的角度、方法使人耳目一新。
李长之写作《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的时候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不久, 他不仅受到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熏陶,而且非常迅速地吸收了尼采、弗洛伊德等德国现代哲学家的营养,并用这些新理论来研究中国的文化巨人。他强调要“深入到诗人世界中的吟味”,实际上就是对于研究对象进行人格精神的分析,不仅研究诗人写什么,怎样写,而且进一步探究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
表面上看,李长之“从道家的特征推阐李白的为人与创作特点”似乎并没有超出传统批评,但实际上他在李白的研究上展开了一个全新视野,他是以人的“生命流露”来研究李白的。他一则说:“说真的,他的人生和我们一般人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悬殊,他有悲,我们也有悲,他有喜,我们也有喜,并且他所悲的,所喜的,也就正是我们所悲的、所喜的。然而,然而有一个不同,这就是他比我们喜、喜的厉害,悲、悲的厉害,于是我们就不能不在他那里得到一种扩展和解放了,而这种扩展和解放却又是在我们心灵的深处,于种种压迫之余,所时时刻刻的在期待着,在寻求着的。”“我们知道一般的疯子、狂人的价值,就更该知道一般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尤其该知道诗人李白的价值了。”再则说:“就根本处说,李白不能算矛盾,他有丰盛的生命力,他要执着于一切。但是就表现上说,就不能不算矛盾了,因为他要求得急切,便幻灭得迅速,结果我们看见他非常热衷,却又非常冷淡了。一会儿是‘人生得意须尽欢’,一会儿是‘人生在世不称意’,一会儿他以孔子自负:‘我志在删述’;一会儿他又最瞧不起孔子:‘凤歌笑孔丘’,矛盾多么大!”最后他说:“总之,他是太人间了,他的痛苦也便是人间的永久的痛苦!这痛苦是根深于生命力之中,为任何人所不能放过的。不过常人没有李白痛苦那样深,又因为李白也时时在和这种痛苦相抵抗之故(自然,李白是失败了的牺牲者),所以那常人的痛苦没到李白那样深的,却可以从李白某些抵抗的阶段中得到一点一滴的慰藉了!这就是一般人之喜欢李白处,虽然不一定意识到。”
李长之常说:“我们比以前人占便宜处,是我们懂得了体系化。” 在《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中,他处处用“生命和生活”解读李白的行事和作品。他认为李白信仰道教的原因是“李白的本质是生命和生活,所以他之接收道教思想是当然的了,生活上的满足是功名富贵,因此李白走入游侠,生命上的满足只有长生不老,因此李白走入神仙。”他解释李白诗歌题材何以雄大壮阔的原因是“因李白生命力充溢之故,他所取材的歌咏对象多半是雄大壮阔的:‘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墨池飞出北溟鱼,笔端杀尽中山兔’(《草书歌行》),‘日出东方隅,似从地底来……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日出入行》),这种局势,可以说在中国四千年来的诗坛上少有第二人”。对于李白诗歌中的豪气和清真风格的形成,他同样认为是生命力充溢的缘故,他说“不错,清真是李白对于诗所要求的一个标准;不错,李白以这个标准而选择了谢朓。但李白自己的诗,却绝不以清真尽之。李白诗的特色,还是在他的豪气,‘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再好也没有的对于他的诗的写照了。……说到根本处,我们还得归到老话,所有这一切,只是由于生命力充溢之故,而这生命力,又经过道教的精神洗礼之故。因此,他毫无尘土气,他一空依傍;在那精神的深处,光芒四射而出,万物经这光芒的照耀,跑到了他的笔端的,也便都有着剔透玲珑的空灵清新之感了”。
在李长之看来,李白诗歌修辞上的特点也源于李白旺盛的生命力。他指出李白诗里满满的“愁杀、笑杀、狂杀、醉杀、恼杀,这些极度的夸张的字眼,在别人是不常用的,这在一方面看,容易认为是像李白的一种口头禅似的了,在不经意之中,就总是这样夸大惯了罢了,然而另一方面看,却可以见出有他的性格所以使之然者在,正因为他内心里的要求是往往强烈的,所以他即使在不经意的时候也就如此流露而出了”。他又认为李白的“诗里常有‘忽然’的字样” “忽然的情调”,而这“正是代表他精神上潜藏的力量之大,这如同地下的火山似的,便随时可以喷出熔浆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情形,正是为‘灵感’一词下了一个具体的注解。‘灵感’不是由外而来的,却是自内而生的,只是似乎不能自己加以操纵似的,要来,却是不期而来,所以用‘忽然’二字去描写那情景,便是再好也没有了。李白‘忽然’的情调特多,换言之,也就是他写诗的材料——灵感——的莅临也最频繁。诗有作的,有写的,作的勉强,写的自然。大家只知道李白的诗那么自然,冲口而出,真似乎妙手天成,却不知道这有一种根本的关系在,这就是他那充溢的生命力使然了。”
不能说李长之这种用“生命流露”的诠释全都正确,一无瑕滓,也不能说这种诠释前人就一点也没有触及,而且有时它难以避免简率的诟病,但这种全新研究的视界无疑具有二十世纪的气息,像乍起的清新空气,吹拂了当时的李白研究学界。
文学界评论李白,向来有李杜对照的传统,“唐世李杜并称,未尝有所轩轾。惟元微之作李杜优劣之论,独重子美,于是后之人以为谈柄,不免于左右袒。至于今,论诗者言李,则必曰李杜,而后知为太白,若言杜,则不必连及李,而无不知为子美者” ,二十世纪初研究李白的专著也大都沿着这一路数,比如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傅东华的《李白与杜甫》,1933年汪静之的《李杜研究》等,而且“即使其他几种仅标题为李白研究的著作,也把很多篇幅放在二人的比较研究上” 。李长之突破了这一模式,由于他所写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原是“要合并起来写的关于中国五个大诗人(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李商隐)的一部大书的一部分,所以这小书中也时时以他们五个人作为对照”:

倘若说在屈原的诗里是表现着为理想(ldeal)而奋斗的,在陶潜的诗里是表现着为自由(Freiheit)而奋斗的,在杜甫的诗里是表现着为人性(Menschlichkeit)而奋斗的,在李商隐的诗里是表现着为爱(Liebe)、为美(Schonheit)而奋斗的,那么,在李白的诗里,却也有同样表现着的奋斗的对象了,这就是生命和生活(Leben)。

儒教色彩曾经笼罩了陶潜,曾经遮掩了杜甫,但是却把李白几乎整个漏掉了。

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断言李白比杜甫浅薄,这因为他们的精神形式实在不同故。在杜甫,深而广,所以能包容一切;在李白,浓而烈,所以能超越所有,他们都达到极致了,同是文艺的极峰,同是人类的光辉!静夜有静夜的美,白昼有白昼的美,在孔子和屈原,我们不能轩轾于其间了,在杜甫与李白,我们也不能有所抑扬。

从前人说陶潜诗篇篇有酒,其实李白或者更可以当得起这句话的。而且我觉得像李白在这里所说的“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酒倾愁不来”“酒酣心自开”,这种非饮酒的人不能有的体会,就是陶潜却也还没写过。

我们在这机会,又不妨拿李义山和李白作一个比较了,他们同是情感上极其发达的人物,但是李义山的力量永远向里边缩,永远像蚕一样,作茧自缚,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似的。李白却不然,他的力量永远往外面施放,所以一不如意,他就要毁灭一切了!同是不如意,在李义山只有悲哀,但是在李白却是加上烦躁,因为李白为那要求一切的生命力所激扰故。

可是相反的,李白却不善于写常情,他的许多寄内诗,都不佳。李白对于色情的观念,有时竟是鄙视的,例如他说:“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好色伤大雅,多如世所讥”(《感兴》);在这些地方,他和李商隐实在相反,李商隐对于爱情的观念是灵的,这不必说了;李商隐写到夫妇的情感处,则甚精彩;李商隐对于性爱,也从来不鄙视。
< 大家小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精)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大家小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精)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家小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精)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大家小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精)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买的太多,就不一一评价了,活动力度很大,很优惠。

评分

书是经典的书了,品相不错,慢慢看。

评分

东西很好。。。。。。

评分

帮朋友买的,等了一年的活动,终于到手了,开心

评分

相信京东的品质,价好物美,配送快,非常好

评分

东西不错的,值得购买的产品

评分

大家小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精)大家小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精)

评分

好书,值得推荐

评分

搞活动的时候买的。物美价廉非常值。我一直从这里买。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大家小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精)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