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普通大众 ★荟萃儒释道三家经典 涵盖经史子集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文学格言警句 儒家经典格言
★内容更全 译注更精 阅读更易
内容简介
《止学》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止”的精髓集于寥寥千余言之内,告诉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某个时间,停止做某事。当进则进,当止则止。一个 “止”字,关系着一个人的成败荣辱,“止”之奥妙,存乎一心。大智知止,小智惟谋:过犹不及,知止不败。《止学诠解》帮助人们指明了究竟 ”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成功难题。只有把握了其中的精髓。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的方向。
作者简介
隋代大儒王通,号文中子。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祖父。魏徵、李靖、房玄龄等人的恩师。王通的《止学》一书告诉人们想要成功应该不去做什么。
目录
目 录
智卷一……………………………………………1
用势卷二……………………………………………25
利卷三……………………………………………51
辩卷四………………………………………75
誉卷五……………………………………………103
慎卷六……………………………………………133
蹇卷七……………………………………………163
释怨卷八……………………………………………189
心卷九……………………………………………217
修身卷十……………………………………………241
精彩书摘
智极则愚
【原文】
智极则愚也。
【译文】
过分的聪明就是愚蠢了。
【解析】
年轻的我们总是不能客观的正视自己,总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优秀,并时常为自己耍的小聪明的成功而窃喜。殊不知,这些小聪明其他人一眼就等洞穿,而我们自己却蒙在鼓里样样得意!观察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其实耍小聪明的事情比比皆是,有的时候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小聪明的危害而已。
过分聪明的人可能暂时得到了想要的利益,可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已被他人看在眼里,这一点瑕疵,就会葬送掉自己的信誉,甚至是前途。由此看来得不偿失,古有“大智若愚”值得我们效仿学习,而“大愚若智”的做法我们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故事】
不可耍小聪明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天性聪颖,过目成诵,出口成章,苏东坡官拜翰林学士,在宰相王安石门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但是,苏轼自恃聪明,常常出言多有讥诮之意。
一日,王安石在与他做解字游戏的时候,论及坡字,坡字从“土”从“皮”,于是,王安石认为“坡乃土之皮”。苏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就是水之骨了。”王安石心中不悦。
又一日,王安石与苏东坡谈及鲵字,鲵字从“鱼”从“儿”,合起来便是鱼的儿子的意思。苏东坡又调侃说:“鸠可作九鸟解,毛诗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就是说鸠有七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个,不就是九只鸟吗?”王安石听了不再发话,但心中对苏东坡非常逆反。
苏东坡在湖州任职三年,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这次回来应投门拜见才是。于是,便往宰相府来。这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书僮便将苏轼迎入东书房等候。苏轼闲坐无事,见砚下有一方素笺,原来是王安石两句未完诗稿,题是咏菊。
苏东坡笑道:“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他写出数千言,也不假思索。三年后,正是江郎才尽,起了两句头便续不下去了。”把这两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不通的。”
诗原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在苏东坡看来,西风盛行于秋,而菊花在深秋盛开,最能耐久,随你焦干枯烂,却不会落瓣。一想到这,苏东坡按捺不住,依韵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写下后,又想如此抢白宰相,只怕又会惹来麻烦,若把诗稿撕了,不成体统,左思右想,都觉不妥,便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第二天,皇上降诏,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做官将近一年,转眼便已深秋,一日忽然起了大风,风息之后,后园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东坡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此时方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对友人道:“小弟被贬,只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谁知是我的错了。切记啊,不可轻易讥笑人,正所谓经一事长一智呀。”
苏东坡心中惭愧,便想找个机会向王安石赔礼道歉。想起临出京时,王安石曾托自己取三峡中峡之水用来冲阳羡茶,由于心中一直不服气,早把取水一事抛在脑后。于是便想趁冬至节送贺表到京的机会,带着中峡水给宰相赔罪。
这时冬天就要降临,苏轼请了假,带着因病返乡的夫人经四川进发了。在夔州与夫人分手后,苏轼独自顺江而下,不想因连日鞍马劳顿,竞睡着了,等到醒来,已是下峡,再回船取中峡水又怕误了上京时辰,听当地老人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一般样水,难分好歹。”便装了一瓷坛下峡水,带着上京去了。
苏东坡先来到相府拜访了宰相。王安石命门官带苏轼到东书房。苏轼想到去年在此改诗,心下愧然。又见柱上所贴诗稿,更是羞惭,倒头便跪下谢罪。
王安石见谅了苏轼以前没见过菊花落瓣。待苏轼献上瓷坛,取水煮了阳羡茶。王安石问水是从哪里取的?
苏东坡说:“巫峡。”
王安石笑道:“又来欺瞒我了,这明明是下峡之水,怎么冒充中峡的呢。”
苏东坡惊讶,急忙理辩道误听当地人言,三峡相连,一般江水,但不知宰相是怎么辨别出来的。
王安石慢慢的教诲他说:“读书人不可道听途说,定要细心察理,我若不是到过黄州,亲见菊花落瓣,怎敢在诗中乱道?三峡水性之说,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如果用来冲阳羡茶,则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相宜,今见茶色半天才现,所以知道是下峡的水。”
苏东坡佩服,王安石又把书橱都打开,对苏东坡说:“你只管从这二十四橱中取书一册,念上文一句,我若答不上下句,就算我是无学之辈。”苏东坡专拣那些积灰较多,显然久不观看的书来考王安石,谁知王安石竟对答如流。苏东坡不禁折服:“老太师学问渊深,非我晚辈浅学可及!”
苏东坡作为一代文豪,诗词歌赋,都有佳作传世,但却恃才傲物,口出妄言,三次都被王安石所屈,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讥笑他人了。
止学诠解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