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

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刘玮,刘玉文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ISBN:978751341024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71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字数:1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避暑山庄是康熙皇帝在承德肇建的第二政治中心,历康熙、乾隆二帝九十年而成,共有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四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处理政务。中国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在此发生。其中,1861年辛酉政变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以关注避暑山庄园林建筑为经,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史实为纬,展现这次政治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通过档案、文献、照片等还原一些基本历史细节的同时,梳理了更多不为人知的宫廷细节。

内容简介

  明清两代虽设有【起居注官】,对皇帝言行和国家大事随时做出记录,但封建时代向来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对那些有碍圣德、不便公开的事情,自然要有所避讳。或有骨鲠忠直之言,或有个别【与国休戚之大臣】【秉笔直书】,皇帝也往往拒小纳谏,并责令近臣审阅、删除不便记录的内容,任何人也无可奈何。因此,宫闱秘史,向来难以考辨。《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更多地参考了清宫档案和时人笔记,旁及诸多野史,剥丝抽茧,对比考证,试图呈现一百五十年前历史的本来面曰,揭示历史人物的境况和心理、性格特征。同时,梳理出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追索当年各自的行为本源,力求比较真实、全面地展现那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之争——辛酉政变。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言
避暑山庄最后一次迎来皇帝驻跸
圆明园遭焚掠,成丰羞于回銮北京
虽逢乱世,依旧歌舞升平庆万寿
咸丰英年早逝于避暑山庄
弥留之际口授遗诏揭秘
懿贵妃怀野心偷听皇帝临终遗诏
清末民初多人记载咸丰另有密诏
略说临终遗诏的偏任之弊
奕詝平庸,因何被道光密立为皇太子
政变需要舆论先行,谁当马前卒
两太后与八大臣在避暑山庄六次交锋
京承两地间密谋政变何其艰难
叔嫂联盟,其实各有所图
麻痹有术,政变准备就绪
回銮之日便是政变动手之时
阴谋之中有暗流,慈禧强制垂帘执政
论功行赏,胜者皆大欢喜
败者获罪,可悲可叹

前言/序言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的辛酉政变,是中国封建时代终结前夕一次著名的宫廷政变。政变发动者慈禧、奕沂、慈安三人有备而行。而其对手,即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却仅凭已逝皇帝的一纸遗诏便想安享辅政大臣之位,对自己和对手不作清醒的估量,对政治时局、朝臣人心缺乏缜密的分析,对一旦发生的不测没有应急机制,当然大祸临头的时候毫无还击之力,只能束手就擒,任由发动政变者愚弄与宰割,自然可悲可叹。今天我们回顾、推敲这段历史,想来这场悲剧的发生也并不奇怪。天道焉能无端噱慨,政治的前途、命运岂能靠侥幸赢得?
  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以史为鉴来读史,不屑于单纯地涉猎历史故事。于是近代历史晚期的辛酉政变,不失为后人茶余饭后回味、品评的历史旧闻,或许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因此,中华民国初年关于辛酉政变的零星记述屡见报端,不过都缺乏系统、完整、翔实、科学的记述,仅限于清末的笔记、日记和坊间的传说。其主要原因是清代的档案尚未解密。
  辛酉政变首先策划于塞外承德。那里有一座宏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其外围东侧、东北侧、北侧和西北侧环绕着12座皇家寺庙,其西北100公里的塞罕坝草原、山地是著名的皇家猎场。这些遗迹、建筑都是当年康熙、乾隆、嘉庆为了夏天避暑,秋天打猎,平日处理政务,同时与以蒙古族各部首领为主的边疆各民族上层修好,在塞外修建的功能性设施,是一个庞大的、占地广阔的集合式建筑群。在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朝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避暑山庄是清帝在北京以外的另一个政务中心。道光以后,随着清王朝的衰落、皇帝终止了盛极一时的北巡以后,避暑山庄便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日渐失去其第二个政务中心的历史作用。但是,咸丰十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侵略军从海上攻陷塘沽、天津,进逼北京,咸丰皇帝逃跑到承德,避暑山庄迎来它最后一次皇帝驻跸。转年七月,咸丰皇帝病逝于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
  咸丰皇帝病逝以后,他的遗孀之一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就是人们习惯称呼的慈禧)利用皇后钮祜禄氏(即人们习惯称呼的慈安)拥有的传统地位和恭亲王奕诉的才能、影响,凭自己嗣皇帝生母的潜在威慑力量,在避暑山庄阴谋策划了一场政变,废除了咸丰皇帝临终遗诏中任命以载垣、端华、肃顺为首八位王大臣“赞襄一切政务”的决定,夺取了国家最高统治权力。
  “慈禧”是她生前的徽号,全称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16个字。史书称“孝钦显皇后”,她死后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比同时垂帘执政的慈安多几个字,借以显示她尤为尊贵的地位,因为是以她为主掌权,且比慈安多执掌政权27年。史书称慈安为“孝贞显皇太后”。慈安谥号全称是“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15个字。
  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策划、发动政变的成功,开始了皇太后垂帘执政的政权形式,当时虽然有皇帝名号、年号,却由皇太后掌握大清最高统治权力,从而改写了中国封建制度晚期长达48年的历史。这次政变发生在公元1861年,干支纪年是辛酉年,历史上称之为“辛酉政变”。政变的策划是在承德避暑山庄,而将咸丰皇帝临终授命赞襄政务的八位大臣拘捕处治,却是在北京和回銮北京的途中,故清史中又称这次政变为“北京政变”。嗣皇帝载淳初即帝位是在避暑山庄,年号“祺祥”是由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确定,故这场政变也被称为“祺祥政变”。
  策划、发动一场政变谈何容易,那是一种充满风险的阴谋行为。在违背封建礼制、祖宗家法、先皇遗诏的情况下,推翻一个合法的权力形式,确立一个新的名不正言不顺的权力形式,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何况政变的主要策划者慈禧和奕��,分别处在承德与北京两地,相距200公里,如何面商机宜?而只有经过面商,才能确定关键事项。政变理由与新政格局,舆论营造的内容、人选、程序,政变实施步骤,政变发动时间,可用人员的邀集延揽,麻痹策略与武装保障,人员责任的落实,等等,无疑都需要策划者事先交流商定,而后在承德、北京两地分别准备。所以策划一场政变绝非单纯靠信函和往来“捎话”就能完成。当然信函与“捎话”也必不可缺,但只能是秘示各自准备情况与对手的动态消息而已。在以往的清史研究中,对辛酉政变虽有涉及,但尚无全面专述,更无政变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相关内容,此书不揣窳陋,试作记述、分析。
  辛酉政变之后,年方27岁的叶赫那拉氏一跃成为大清朝最高统治者,为有功者加官晋爵,使其获得相应的富贵和尊荣。除慈禧以外的新贵们,为自己官阶升擢和顶戴花翎增加而欣喜,是情理中的事情,但他们尚须谨慎,切忌居功,骄纵张扬,亦不可忘记应该时时省敛。清史中第一代的怡亲王允祥是康熙皇帝的十三子,是雍正皇帝的忠实追随者、拥护者,雍正继皇帝位以后曾感激涕零地“固辞叠受恩赏”,一生谨言慎行,勤于任事,勇于任事,不露半点拥戴功臣行迹,被认为是历史上“有功不居功”者,诚属“修性致到”的韬略。百余年后,辛酉政变的首功之臣奕��,先后四次被慈禧斥责或贬黜,晚年才终于懂得了如何低调生活,言行自敛,免遭更大的祸殃。这次政变中重要的功臣胜保却没有得到自省机会,其可悲结局便是居功骄纵者的下场。胜保原系内阁学士出身,按道理应该知道雍正皇帝继位时有功之臣年羹尧、隆科多的历史教训,也应该知道十三阿哥允祥的历史经验。
  那位在道光、咸丰两朝为官的老臣陈孚恩,原本一介书生,正色立朝,且能廉洁自律,被道光皇帝称作“清正良臣”。为维护大清朝统治、镇压太平军屡立奇功,可谓忠悃可鉴。道光朝他因为得到大学士穆彰阿赏识而官运亨通,咸丰朝却因与权臣载垣不睦而遭贬斥。吸取教训是人之本能,陈孚恩转而攀附肃顺、载垣,结果大出所料。因为咸丰死,肃顺、载垣获罪,陈孚恩受株连。陈孚恩是时运不佳,还是未审时度势,或是二者兼而有之?抑或做人还应以老实为本,不钻营取巧,但求安宁为上?种种历史陈迹足以留待后人品味遐想,或许不失为饶有兴味的文化咀嚼。
  任何时代有关国家的政治风云,如中枢权力发生变故,特别是非正常的变故,都属于国家的最高机密,相关的知情人员不许相互议论和对外界传讲,往往数十百年皆如此。于是时人不得其详,而后世更难揭秘,便被习称为“宫廷秘史”。发生于清代晚期的辛酉政变何尝不是如此,或许本书会因此而能增加一点阅读的趣味。
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避暑山庄与辛酉政变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