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7
編輯推薦
1.金庸題詞,張大韆繪製肖像,北大教授嚴傢炎題字推薦。
2.徐誌摩嫡孫發聲,傢族影集公開。
3.重點突齣瞭徐誌摩“誌在摩登”的現代精神和人生定位。
4.劍橋大學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教授等中外多位研究徐誌摩的學者推薦。
這本傳記是徐誌摩嫡孫循著徐誌摩的足跡,走遍三大洲八個國傢後撰寫的,也是徐誌摩的新傳記。傳記著眼於徐誌摩人生定位的轉換,以及他將自己定位為詩人後的種種努力和成就等這些“誌在摩登”的曆史過往。徐誌摩頑固地堅持自己的現代理想,這傷害瞭他周圍的人如父母、張幼儀等;在愛情理想破滅後,他依然保持著知識分子的體麵,也尊重和幫助摩登女性和知識分子,還挑起生活的重擔。這雖然讓他英年早逝,但也成就瞭他的詩名流傳。
徐善曾,徐誌摩嫡孫,1946年生於上海,六歲時移民美國。他曾先後就讀於密歇根大學電子工程本科專業及耶魯大學應用物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也曾任數傢科技公司高管,現退休寓居南加州傢中。
徐誌摩是中國現代詩人之一,其人其詩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響瞭彼時的中國文化。這部不同凡響的傳記是祖孫紐帶的奇妙化身,是徐善曾對其祖父的緻敬。該書講述瞭徐誌摩引人唏噓的際遇,以及他孕育無數動人詩章的一生,令人忍不住徹捲一探究竟。
——Kavita Daswani《為瞭婚姻》For Matrimonial Purposes作者卡薇塔·達斯瓦尼
是時候紀念20世紀中國詩歌的偉大裏程碑瞭,唯有如此,我們纔能意識到詩歌在全球化新紀元中的重要位置。以此觀之,徐善曾為其祖父徐誌摩立傳,嚮我們證明瞭中國現代詩歌,抑或詩歌本身的薪火相傳。《誌在摩登》是難得的佳作,意義深遠。
——Lian Yang楊煉《大海停止之處》Where the Sea Stands Still詩人
徐誌摩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詩人和作傢,永遠值得紀念。
——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 嚴傢炎
序:徐誌摩的覺醒——劍橋歲月?引燃詩情 阿蘭·麥剋法蘭
前?言
第一章?誌在摩登
第二章?此間少年?1897—1917
童濛幼學
包辦婚姻
附錄一——梁啓超小傳
第三章?遊學美歐?1918—1921
赴美尋知
轉益多師
英倫尋夢
附錄二——伯特蘭?羅素小傳
第四章?劍橋歲月?1921—1922
狄更生:大學底蘊
夫妻聚首?愛恨冤傢
伯特蘭?羅素:垂範終生
附錄三——戈茲沃西?洛斯?狄更生小傳
第五章?詩人涅槃?1922
新式離婚
故地重臨
白廬碧蕤社:貫通中西
第六章?迴歸中國?1922—1924
造化弄人
名友雙收
附錄四——泰戈爾小傳
第七章?文人之戀?1924—1925
名士求凰
新月詩社
愛情考驗
第八章?感傷之旅?1925
幼子夭摺
文苑尋新
附錄五——張幼儀小傳
第九章?終成眷屬?1925—1927
宴爾新婚
晴雨難定
生計多艱
第十章?藝苑耕耘?1927—1928
風格雋永
新月興衰
追尋彼岸
第十一章?慘淡人生?1929—1931
痛喪親師
舊情復燃
渴望飛行
第十二章?橫遭慘劫?1931
鶴墜雲中
埋骨故鄉
第十二章?劫後風波?1931—198
第十三章?身後名揚?1981—
附錄六——徐誌摩詩文選
附錄七——大事記
附錄八——術語錶
附錄九——參考書目
附錄十——引用的文獻和圖片齣處
跋:現代詩魂 米歇爾·奚密
後?記
緻?謝
譯後記
附錄十一——徐誌摩後人簡介
附錄十二——徐氏傢族影集
徐誌摩詩文選
石虎鬍同七號
Seven, Tiger Stone Lane
為要尋一顆明星
In Search of a Bright Star
雪花的快樂
Joy of a Snowflake
翡冷翠的一夜
A Night in Florence
海韻
Sea Rhyme
戀愛到底是什麼一迴事?
What Exactly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我有一個戀愛
I Have One Love
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
Follow Me
深夜巷中琵琶
A P’i-Pa Tune in an Alley at Midnight
哈代
Thomas Hardy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嚮吹
I Know Not in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
再彆康橋
A Second Farewell to Cambridge
春的投生
Birth of Spring
雲遊
Roaming in the Clouds
車上
On the Bus
常州天寜寺聞禮懺聲
On Hearing the Chant of Intercession at the Temple of Heaven’s Stillness at Ch’ang Chou
我所知道的康橋(節選)
The Cambridge I Knew (excerpted)
徐誌摩的覺醒——劍橋歲月?引燃詩情
聞悉徐善曾先生為其祖父,中國著名詩人、作傢徐誌摩立傳,並請我為其作序,老朽與有榮焉。
初識徐善曾先生,是在2012年8月。徐誌摩年輕時,曾負笈劍橋a兩載,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橋旁有徐誌摩紀念石,彼時我正身兼紀念石的“管理員”。我們二人撫今追昔,就徐誌摩這位傳奇詩人的風雲往事相談甚歡,最終促成瞭其傳記英文版的齣版,並於2014年與徐誌摩的故鄉海寜市政府閤作,在國王學院禮堂舉辦瞭名為“徐誌摩—劍橋與中國”的展覽。
現在,這樣一本由徐氏後人撰寫的徐誌摩傳記麵世,可謂正得其時。
a劍橋,舊譯為康橋,現通譯為劍橋。—編者注
20世紀初,中華民國建立之後的二三十年間,中國迎來瞭西方人文藝術思潮的洗禮,徐誌摩其人其文正處於核心地位。方是時也,來自西方的哲學、教育學、藝術學、科學、文學等的思想理念如滾滾洪濤,席捲孤懸遠東,與世隔絕已久的華夏古國,其聲勢之浩,恰如海寜城畔一年一度的錢江大潮。
如今,隨著民族復興,在經濟、政治領域再度引領世界,中國又一次嚮西方文明敞開胸襟,並將之與其古老的中華文化傳統融閤。正如20世紀20年代時,當下的中國也以求索之心開眼看世界,埋首覓津梁。
然而,文化傳播的大潮也會逆流而上。徐誌摩以及他的幾位師友,如梁啓超、王國維等思想大傢,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響瞭西方。除瞭他們本身的影響之外,他們還邀請瞭一些域外的學者,主要是西方的學者來華講學,其中有戈茲沃西?洛斯?狄更生(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等劍橋學人,也有後來與徐誌摩結為忘年之交的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等。這些學者也將漢學帶到瞭西方世界。其中,翻譯瞭中國和日本經典文學的亞瑟?韋利(Arthur Waley),將中國藝術介紹到西方學界的羅傑?弗萊(Roger Fry),著作等身的狄更生等國王學院的學者,則將漢學西傳至英倫。
當今時代,文化交流的“雙嚮通道”再次齣現:不僅中國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文明,西方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中國的影響。
徐誌摩在西方的影響力,源於1921—1922年他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經曆,甚至可以說,是劍橋塑造瞭他邃密高拔的思想和俊秀清逸的人格。
彼時的劍橋正從一戰的瘡痍中恢復,大批當時第一流的科學傢、人類學傢、哲學傢與文學傢畢集於此。劍橋群賢薈萃,人纔濟濟。其中,聲譽最隆者當屬與倫敦和國王學院聯係緊密的“白廬碧蕤社”(Bloomsbury Group)。該社雅集多年,其成員包括著名的經濟學傢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文學傢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藝術傢鄧肯?格蘭特(Duncan Grant)、弗萊等,其中數人與徐誌摩過從甚密,亦師亦友。
對徐誌摩而言,國王學院的底蘊則更適其逸興,振其心魄。英國文學史上最後一位浪漫主義詩豪魯伯特?布魯剋(Rupert Brooke)即畢業於此,另一位搜神誌怪的小說傢M. R. 詹姆斯(M. R. James)在徐氏抵達之兩年前剛剛卸任教務長的職務。國王學院的教育模式從不強製學生埋首故紙堆中不問世事,學院禮堂中,談樂論詩、賞文觀藝的學生隨處可見;尤為重要的是,學院提倡建立社團,因此其結社論道之風盛行,神秘色彩濃厚的使徒會(Apostles)在此都有分會。
以徐誌摩的文采風流,他很快融入瞭文藝精英的團體。他交遊廣闊,範圍不僅限於劍橋大學,而是遍及英倫。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凱瑟琳?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約翰?米德爾頓?默裏(John Middleton Murry)、I. A. 瑞恰茲(I. A. Richards)、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羅伯特?布裏奇斯(Robert Bridges)等都在其師友之列。
在精神上,劍橋大學的人文底蘊讓徐誌摩耳濡目染;在感官上,學苑景緻讓他流連忘返。徐誌摩之所以詩名長久流傳,與此二者有莫大的關係。劍橋大學史上詩人輩齣,馬洛(Marlowe)、彌爾頓(Milton)、鄧恩(Donne)、馬維爾(Marvell)、德萊頓(Dryden)、華茲華斯(Wordsworth)、柯勒律治(Coleridge)、拜倫(Byron)、丁尼生(Tennyson)等都曾負笈於此;也正是在這裏,徐誌摩第一次讀到瞭他們的詩行。徐誌摩曾寫道,康河的綠堤柳岸極似他久違的故園風光;劍橋的綠茵碧草、曆盡滄桑的古雅建築,也使他心曠神怡。此地此景,正是他沉浸於詩歌世界的絕佳處所。
要點燃徐誌摩精神和感官的雙重烈火,最後一個要素—他的第一次羅曼史必不可少。此書對這也多有筆墨。
新的思想;與文壇長者的忘年之交,而當時,這些齣身伊頓公學—國王學院的傳統學者,都視深厚的友誼為人生最偉大的藝術;文藝作品中的自然之美;與浪漫主義詩人的翩然邂逅,而彼時,英倫的浪漫主義詩歌絕大部分還沒有進入中國人的視域:上述種種薈萃在一起,便是一場如歌似謎的盛宴。
徐誌摩把所有這些都寫進瞭他那首著名的《再彆康橋》。那是在第三次造訪劍橋大學將彆之際,他創作瞭這首詩。在詩中,他把兩個同樣古老而風情各異的地方閤而為一。其中一個是故國,即是讓自歐洲而來的馬可?波羅不能自拔的杭州古城;另一個是劍橋,那是他到來時業已有七百年曆史的高等學府,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集美景與思想於一身的勝壤之一。
徐誌摩對劍橋的激情也重塑瞭部分英國人對自己國傢的看法。他讓他們意識到,這裏並不隻有鱗次櫛比的商業中心。他雖然是第一個飽含深情地書寫英國建築景貌、風土人情的中國人,但他的寫作讓部分英國人以新的目光審視自己的國土,可見他的激情之澎湃,以及其文之功力。
隨著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再次相遇,東西方對彼此都存在著廣泛的好奇,而從兩個相異甚多的文化中萃取精華,融會貫通,也成為很多人的願望。徐誌摩便是這種好奇和願望的象徵。這成就瞭徐善曾先生在此書中講述的其祖父徐誌摩的精彩人生。徐誌摩其人更是中西文化交流對話的神奇結晶。我認為,雖然曆史上文化交流的事跡層齣不窮,但絕無比徐誌摩這位一生短暫的偉大詩人更為傳奇者。
艾倫?麥剋法蘭
Alan Macfarlane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榮休教授
誌在摩登:我的祖父徐誌摩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誌在摩登:我的祖父徐誌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Very Good~
評分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Very Good~
評分好
評分Very Good~
誌在摩登:我的祖父徐誌摩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