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旧事

成都旧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郑光路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0487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567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城记光影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40
字数:226000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成都旧事》属于与《四川旧事》为姐妹篇,也可以说是《四川旧事》的一个续篇。全书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成都的一些历史掌故、街巷园林、风土人情;叙述了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史实或人物。全书图文并茂,收藏了很多珍贵的老成都照片,对于了解和研究成都旧时的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叙述了成都的一些历史掌故、街巷园林、风土人情。如《成都历代开国君王》,介绍了从上古直至明末在成都称帝称王的12位君主。《浸透历史文化韵味的成都街道》介绍了许多成都的古街、老街形成、演变的历程及其名称的来由和沿革。许多为我们所熟知并经常使用却又不知其所由来的老地名、老街名,读完本篇会令你有恍然大悟之感。此外,还有介绍老成都风土人情、民俗风貌的《百年成都劝业场》《成都庙会的历史风云》《闻名全国的青羊宫打擂》《一百年前的成都人过年》等。
  ★叙述了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如《四川名将岳钟琪》为我们介绍了一位战功卓著而又经历坎坷艰险的四川提督大将军;《四川总督丁宝桢》记叙了清末四川总督丁宝桢一身正气的慨然形象及其建树和传说;《清末奇人傅崇榘》介绍了成都近代史上一位勇开风气之先、堪称“百科全书”的奇人;《巴金的(家)和“家”》,叙述了成都巴金老家、巴金祖籍、他的创作道路及解放后巴金数次回故乡的情况。
  ★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史实或人物,具重要史料价值。如《成都的“老皇城”》讲述了“老皇城”的历史;《清末成都的外国领事馆》记录了成都较早的对外交往过程等。


作者简介

郑光路,独立学人。致力于历史和巴蜀文化研究三十余年,著述以研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曾在省级、国家ji学术刊物发表有影响的文史类文章60余篇。

已出版长篇专著《气卷神州》《中国当代热点问题透视——中国气功武术探秘》《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四川“保路运动”历史真相》《百年红十字运动在成都》《被遗忘的抗战——四川大抗战》《张献忠剿四川真相》等十余部,500多万字。

曾获“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等各种奖项。多部著作被中国863计划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图书馆等国内外图书馆藏机构正式收藏,及收入中国政府文化大工程的“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目录

浸透历史文化韵味的成都街道

成都最早的街道?/?001

清代成都街道的重建?/?011

民国时期的成都街道?/?023

春熙路的沧桑?/?033

蜀中古街“东大街”?/?041

李?人和天回镇

作家是“地方志”专家?/?055

为什么将天回镇作为特定历史舞台?/?057

生动定格记录的古镇?/?059

四川第一座公园

玉昆将军倡建少城公园?/?064

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功能”园林?/?067

成都最早最大的公众体育场所?/?073

成都百年劝业场

周善培倡建劝业场?/?077

开现代文明新风?/?081

百年沧桑多酸辛?/?085

成都庙会的历史风云

老庙会自古闻名?/?090

清末的“劝业会”?/?093

乱世“花会”云烟?/?098

闻名全国的青羊宫“打擂”

民国后兴起打擂台?/?102

上擂台发狠争输赢?/?105

取胜因素种种?/?107

20世纪40年代后的兴衰?/?109

文殊院的前世今生

武担山下早期的梵呗声?/?113

文殊院究竟建于何时?/?115

“人间佛教”——丛林?/?119

一百年前的成都人“过年”

杀年猪、腊八粥和吃“祷牙”?/?124

“祭灶”和“辞岁”?/?126

从“走喜神方”到“游百病”?/?130

成都的“老皇城”

成都历代开国君王

开明九世、公孙述、刘备?/?142

李雄、李寿、范贲、谯纵、萧纪?/?145

王建、孟知祥、李顺、张献忠?/?147

四川名将岳锺琪

战功赫赫国之栋梁?/?153

清朝历史大案的主角?/?157

老将出马建奇功?/?161

四川总督丁宝桢

初到四川“栽筋斗”?/?166

山东和四川近代工业之父?/?168

都江堰和宫保肉丁?/?172

一清如水死四川?/?175

清末奇人傅崇榘

报刊出版界先驱?/?177

彩票和黄包车风波?/?181

价值非凡的《成都通览》?/?185

巴金的“家”和《家》

巴金的“老家”?/?190

巴金祖辈入川脉络?/?192

嘉兴“老家”寻踪?/?194

成都的“家”?/?196

广元的“家”?/?199

巴金的“家”和小说《家》?/?200

离开成都的“家”?/?203

1919年以前的两次回“家”?/?204

“文化大革命”前的两次回“家”?/?207

1987年第五次回“家”?/?208

清末成都的外国领事馆

最先入川的外国使臣和外国人?/?214

清末领事馆的建立?/?215

保路运动的冲击?/?218

惊涛骇浪到上海?/?222

成都近代慈善事业

清末慈善机构众多?/?227

民国“慈惠堂”成为中流砥柱?/?232


精彩书摘

浸透历史文化韵味的成都街道

成都最早的街道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老街,是这座古城的沧桑年轮、历史碎片,更是体现成都特色和传统文化之根。但,你能说清成都最早的一些老街在哪里吗?

赤里、文翁坊、石室巷、文庙街

距今约3500年的夏商之际,就建立有古蜀国。大约在2500年前,蜀王开明九世把都城从广都樊安(今双流中兴镇一带)迁到成都,建起土城。公元前316年秋,秦灭蜀国,改蜀国为蜀郡,设成都县作为蜀郡治所。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据张仪建议,令蜀守张若按咸阳格局修筑成都城,城周12里,高7丈。后人便多以公元前310年作为成都建城的时间,距今已2300多年。

这座城市的无数街道,迭经多个朝代的多次兴废。明末清初的1646年,成都又一次城毁人空,至1659年后四川巡抚张德地等人才又重修成都城。故清代成都街道遗留至今,翔实可考者约340年。a

难道说成都老街只有300多年历史?当然不是!

通过浩瀚典籍和详考城市地理,可追溯出这座古城的许多“老街”。这些“老街”至今仍大致存在于古时原址,或一直给现今街道以深深影响。这就是成都老街名充满历史韵味的原因。

据东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说:张仪、张若修筑的成都城,东边叫“大城”,西边叫“少城”(不是清代修的少城)。大城和少城在同一城墙内,中间又以城墙相隔,古人称为“层城”或“重城”。“大城”北近武担山(今北较场成都军区内),南至秦人新建的赤里。书中还说“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这里明明白白地说秦汉时蜀郡官衙所在地是“赤里街”。

“里”相当如今说的居民点(现成都仍有三多里、祥和里等);古时“街”则指通衢大道。很可能筑城之初,“赤里”主要是民居,日渐繁荣后改称“赤里街”。它在什么位置?北宋乐史撰写《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中说:“成都之南街名赤里。”民国版的《华阳县志·古迹一》中说得更明白:在清朝嘉庆前“仍称赤里,今则通呼南大街,而赤里之名隐矣。”由此可知“赤里街”在今南大街一带,这是秦汉时期成都的中心街道;“赤里”或“赤里街”的古街名一直保留到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才逐渐消失。

所以,“赤里街”应当是成都建城后确凿可考的“最早的老街”b。

到汉景帝(前156~前141年)时,有位江西人文翁当蜀郡守。他在秦城南垣外创建周公礼殿,又在此以石料为主修起图书馆和“学官”(即官办学校),被称为“石室”或“玉堂”。文翁兴学,开全国地方办学之先,朝廷令全国仿效文翁建“学官”,对后世中国影响非同小可。文翁“学官”所在地,即今石室中学校址。a

“石室”一带当时自然成为一条文化街,称“文翁坊”。这一带顺理成章地也就有了和“石室”相关联的街名,“石室巷”很可能就是那时就有而流传至今的。到唐朝后,在周公礼殿旧址修建专祀孔子的文庙,此街也因此叫“文庙街”,历代不衰。我儿时随外婆居此街数载,大人们牵着我常从文庙街和旁边“石室巷”穿过,他们会对我说:“古时候这巷子两边是文翁大人藏书办学校的,你走了这巷子,长大就要好好读书!”那时,尚残留的文庙典雅房廊令我心驰神往……我切身体会到古街对成都一代代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君平街、支矶石街、天涯石街

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成帝年间(前32~前6年),离文翁“石室”不远的一条街上,有家卜卦铺子,每天门庭若市。一位仙风道骨的高人,坐在堂中为人卜卦。这条街,就是汉朝成帝后出现的“君平街”。

严君平,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可别小看这位算命先生。原来,严君平认为算命职业虽低微,但也可给老百姓做好事。年轻人来算命,诱导他要尽孝道;弟弟来算命,诱导他要尊重哥哥;当官的来算命,诱导他要勤于政事……总之,“各因势导之以善”c。不难明白:这位老先生占卜仅是形式,而以“做思想工作”为主。所以《华阳国志》说他:“雅性澹泊,学业加妙……假蓍龟以教。”d他每天只算几个人,得一百钱能养活自己就关门大吉,放下门帘为人讲学,大文学家扬雄就曾是他的学生。他还发挥老子、庄子的思想,著《老子指归》等书。

算命先生严君平其实是一位不慕仕途的杰出民间学者和思想家。如果说文翁是以创办官学著名,严君平则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杰出民间办学的先行者,这一点以前常被忽视。他节操清奇,享年90余,史书称其受“蜀人爱敬”。他居住过的街道很自然地名为“君平街”,且2000多年来从未改变。这位“大隐于市”的高人对后世影响深远,唐宋许多大诗人都写诗歌赞咏。

而支矶石街也与严君平紧密相关。“支矶石”是一块高2.12米、宽约0.8米,呈不规则方柱形的大石头,如今有人认为是陨石,也有人认为是古蜀人为祭祀而立的碑或古蜀墓碑。成都支矶石、天涯石、五块石这类大石,通称为“大石遗迹”。因为严君平先生太杰出了,后人难免将他老人家视若神仙。于是严君平死后200多年,他和这块闹不清来历的老古董支矶石就被扯到一起。西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说:有个海岛上住的人,见每年八月都有“浮槎”(即木筏)漂来,这个人便麻起胆子带上干粮“乘槎而去”。十多天后沿天河到一城郭,“遥望宫中多织妇”,还有一个牵牛小伙。此人即问:“这是哪里哟?”牵牛小伙答:“你去蜀地访严君平,就晓得了!”

这个“探险者”后来被各种史书附会成汉朝通西域的张骞。如《蜀中广记》等典籍上,记叙博望侯张骞探寻黄河源头,归舟中载一大石,去见严君平。君平惊讶地说:“去年八月有客星犯牛郎和织女星,原来就是你嗦?这是织女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嘛!”张骞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对头!我寻河源至一处,见女子织锦,丈夫牵牛,问此何地?女子答:‘此非人间也!此石送你,回去问蜀人严君平,他会给你说个明白!’”

唐朝大诗人岑参到成都,去君平街吊古,写《卜肆》诗云:“君平曾卖卜,卜肆著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矶石,还在人间否?”可见有严君平遗迹的君平街在唐时已非常有名。唐诗人李商隐更生风流奇想,写《海客》诗说:“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矶石赠君。”织女不怕牛郎哥哥吃酸醋,居然红杏出墙跑去婚外恋,把支矶石作相思信物,赠给地球人……我想:李商隐先生很可能是全世界写宇宙“外星人”恋爱的鼻祖。

唐朝赵璘所撰《因话录》中说:“今成都严真观有一石,俗呼为‘支矶石’,皆云:当时君平留。”这是说:至少唐朝后期,建于君平街遗址的严真观内已有支矶石,并被蜀人视为神物。据同治时修的《成都县志·艺文》中说:到清代有人建小庙保护支矶石,还有人焚香祭祷,还有个老太婆居此司香火……

清代修建满城以后,君平街改称“君平胡同”。民国初年,因这里有上述的支矶石小庙,就把街名改成支矶石街。这街东起长顺上街,西止下同仁路。但那时改街名的地方当局觉得历史悠久的君平街还是应当保留,又把满城南垣东接陕西街、西止小南街南口长约一里的那条新街定名为君平街。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君平街其实就是现支矶石街一带ef。

民国初期这一不大慎重的改街名,改去改来给后人造成了一些混乱。支矶石1958年移至文化公园水池边,并新刻“支矶石”三字。

成都以石头命名的街还有天涯石、五块石等。宋朝朱秉器《漫记》中说:天涯石在“蜀城东隅,高二丈,厚仅半尺,瘗根土中,曳之皆摇摇可引,撼之则根不可穷。”明陆琛《蜀都杂钞》:“天涯石在城东门宝光寺侧,有亭覆之。”可猜度现在的天涯石街至少宋朝前就应有了。

成都以古老石头为街名,这不仅仅是传说,而是蜀中前辈们以此寄托探索宇宙奥秘的殷切希望。这在整个中国都是不多见的。

锦里、锦官驿、驷马桥、琴台

汉代成都两江环抱,十八座城门。西汉末年的扬雄在《蜀都赋》中说:“乃其都门二九,四百余闾,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真是繁华之极。

晋朝左思的《蜀都赋》写得更气势辉煌:“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都人士女,袨服靓妆。”“隧”就是街巷,“肆”就是商铺。这首为成都写的赞美诗一出世就被纷纷传诵,“洛阳纸贵”的成语就由此而产生。

从赋中可见1800年前成都繁华情景:男男女女身穿炫目漂亮的时装逛街,成百条街巷,上千家商铺,货物堆积如山……诗赋中的画面,简直让人油然联想到现在喧闹的春熙路来!但左思先生大笔却不曾记录下他也许认为是琐屑的汉晋时成都的街名,这实在令今人遗憾!

武侯祠旁边历时三年打造的“锦里”,于2004年11月1日正式开市,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我曾听到过不少人议论:这新修的“锦里”究竟有没有历史依据?

详考史籍,汉代的“少城”南部是商业区;后来发展至城外,故城门叫市桥门,桥叫市桥,桥南即商贸发达的南市,大概位置在现在锦里西路到西较场一带的锦江两岸。

成都汉时的清碧江水,真令现在的人们羡煞!蜀国自古蚕桑业发达,连古蜀王也名叫“蚕丛”。成都丝锦,在悠悠江波中漂洗后更佳。汉时织锦已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蜀汉时诸葛亮说:“决敌之资,唯仰锦耳!”丝锦已成军费主要来源,可见织锦业之繁盛。故蜀汉之前,已专门修筑锦官城。城中有“锦官”,即织锦大街坊,其“官办”性质也许和文翁“学官”相似。锦官城在什么位置?晋朝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中说:“夷里桥南岸……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江,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南北朝时梁朝李膺《益州记》中说:“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即锦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也。号锦里,城墉犹在。”

详考成都历史地理可知:汉时夷里桥(即笮桥)位置,在万里桥(今老南门大桥)上游不远,应在现彩虹桥至百花潭之间。所以“锦里”在汉朝时的大体位置,约在锦江南岸现在的百花潭公园左右一大片区域。

而明朝以前的武侯祠(即丞相祠)在惠陵(即刘备墓)西面,地临原锦官城旧址。锦官城西晋后虽渐废,但唐时街坊遗迹仍不少,所以杜甫老诗翁才有“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写实咏叹。五代韦庄的《怨王孙》词说:“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红万妆……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队行云散。”可想见锦里从汉到唐都是游人如织的极繁华街市。

武侯祠旁新修的“锦里”,很接近汉时锦官城旧址。而且,汉代后锦官城、锦里都渐成成都别称之一,“锦里”还可泛指古代成都街市。如杜甫《为农》诗说:“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新修“锦里”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街市。综合上面两大因素,以“锦里”命名当然是非常有历史根据的。

而原来的城边街、羊皮坝街现在命名为锦里路。它紧临锦江北岸,不合古籍“流江南岸”的记载。但这一带也很接近古锦官城,如果再考虑2000年来河道或有偏移,这条街名为锦里路也是很接近历史的。

锦官驿,也应是汉时就有的老街名。因蜀锦如此发达,在两江汇合处专设驿站发货水陆外运,应是情理中事,所以才有流传至今的锦官驿街。早年我读中学时每日经过此处,犹有成都东门外大码头风采。

如果说汉时锦里为写实之街名,驷马桥和琴台则是汉代流传下来的最富浪漫色彩的老街。

2002年12月30日,整修后的琴台路正式开街,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为主。同新修的“锦里”一样,许多人也弄不懂建此街的历史依据。

西汉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是汉赋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页。这位风流才子以弹琴唱情歌《凤求凰》的手段,勾引小寡妇卓文君私奔成都,成为流传千古的风流佳话。我当知青时,就下乡在卓文君家乡邛崃县。有段时间修南河,我天天打着糊满泥巴的光脚板从文君井所在的临邛镇里仁街上经过。不远处是县人民公园,听人说文君老爸、临邛首富卓王孙故址就在此(明代曾在这里发掘出卓王孙贮藏五铢钱的大瓮,乡人建有“瓮亭”)……


前言/序言

出版前言

“巴蜀”地区(包括现在的四川省和重庆市),号称“天府之国”,历朝历代都是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之地。

巴山蜀水历史悠久,充满神秘色彩。其中 成都旧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成都旧事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成都旧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成都旧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成都旧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