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2
《时尚先生》(Esquire)报道了俄罗斯车臣极端组织的恐怖活动,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占领别斯兰(Beslan)*一中学长达3天之久,C.J.齐沃斯(C.J.Chivers)将这段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呈现在世人面前,令人震惊不已,心绪久久难以平静;威廉·朗格维舍(William Langewiesche)在《名利场》(Vanity Fair)上再次揭开了哈迪塞镇之战的伤疤;安德鲁·科瑟罗(Andrew Corsello)在《GQ》上怀揣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了发生在津巴布韦的悲惨故事,一个纯真善良的白人农民和一个积极虔诚的黑人牧师,面对总统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的苛政,选择了原谅和宽恕,而非怨恨和诅咒。悲剧在世界各地不断地上演,杂志即时捕捉每一个撕心裂肺的瞬间。飓风卡特里娜肆虐过后,汤姆·朱诺德(Tom Junod)在《时尚先生》上记录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和悲痛回忆;天才儿童竟然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埃里克·康尼斯伯格(Eric Konigsberg)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大胆触碰这一敏感话题;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深入采访橙剂事件(Agent Orange)的幸存者,在《名利场》上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发人深省;当代登山*一人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的陨落令人心痛不已,卡洛琳·亚历山大(Caroline Alexander)在《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上表达了对这位“山峰先生”的沉痛哀思和深切悼念。
——美国杂志编辑学会执行主席 玛琳·卡恒(Marlene Kahan)
很多从事新闻行业的编辑记者都受到海外非虚构作品的影响,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在他们看来,这些作品显示了高超的叙事技巧、精妙的细节以及结构的完美性,其功能和意义已经超*了传统新闻文体所能承载的范畴,使新闻成为真正的“作品”,而非“消息”或者“通讯”。
我曾经十分清晰地记得,20世纪90年代末,一个同事谈及*一次阅读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时的感受:“新闻竟然可以这样写?”是的,这就是他的诘问,包裹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惊诧。
——《南方周末》副总编辑 朱强
该书为《南方周末》非虚构译介作品丛书第三本,是2007年美国*权*的杂志奖项获奖文章的精选辑。收录了获得该年度*佳特稿、*佳新闻报道、*佳专栏与评论、*佳批评与评论、*佳人物特写、*佳散文、*佳公共利益及*佳小说等大奖的十余篇杰出杂志文章, 以杂志特有方式聚焦了美国时尚先锋人物卡尔?拉格斐、美国海军陆战队与伊拉克平民的冲突、德克萨斯州海洋污染危机、别斯兰中学人质劫持事件、美国*具争议的政治分析家、登山家风光背后的悲苦人生以及天才儿童的自杀等美国问题以及美国人关注的问题。细节翔实而精当,叙述清晰而宏大,洞察深刻而透彻,极富纪实与思辨的理性探索,可以说是一本了解美国2007年的“干货”版年鉴。
美国杂志编辑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Awards,简称ASME)是由美国资深编辑、杂志从业者组成的权*组织。1966年,美国杂志编辑协会联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共同创设美国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s),含*佳特稿写作奖、*佳新闻报道奖、*佳人物特写奖、*佳公共利益奖等20余个奖项,以表彰编辑的成就、激发编辑的创造力,奖励“杂志产业中的佼佼者”,即 “在编辑目标、编辑手法、吸引公众关注度和编排设计等方面一贯表现出众”的杂志和网站。该奖项被视作美国杂志界的*高奖项,在新闻界几乎可媲美普利策奖,也有媒体称其为“杂志界的奥斯卡”。
美国国家杂志奖由主办方挑选的新闻工作者评审得出,每年有300多名评审员。评选结果需经国家杂志奖委员会审批,该委员会由现任和前任的美国杂志编辑协会成员、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和资深评审员组成。
001 时尚王子卡尔·拉格斐
最佳人物特写奖 《纽约杂志》瓦妮莎·格里戈里亚基斯
013 交战规则
最佳公共利益奖 《名利场》威廉·朗格维舍
045 海洋正变为塑料……那我们呢?
入围公共利益奖 《最好生活》苏珊·凯西
057 学 校
最佳新闻报道奖 《时尚先生》 C.J.齐沃斯
099 他知道他是对的
入围人物特写奖 《纽约客》伊恩·帕克
122 粉碎一切不可能
入围人物特写奖 《国家地理》卡洛琳·亚历山大
140 恨之彼端
最佳特稿写作奖 《GQ》安德鲁·科瑟罗
163 科学蒙蔽双眼:每一次点击都是一叶障目
入围专栏与评论奖 《发现》布鲁诺·马多克斯
167 燎原火
入围特稿写作奖 《纽约客》埃里克·康尼斯伯格
193 拉塞尔和玛丽
最佳随笔奖 《佐治亚评论》迈克尔·多诺休
218 亲 人
入围特稿写作奖 《时尚先生》汤姆·朱诺德
240 与鹅生活在一起
入围随笔奖 《史密森尼》保罗·泰鲁
249 阔太咏叹调
入围评论与批评奖 《大西洋月刊》陆赛静
261 越南综合征
最佳专栏与评论奖 《名利场》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268 泪 痕
最佳评论与批评奖 《国家》斯图尔特·克罗文
273 莫扎特风暴
入围评论与批评奖 《纽约客》亚历克斯·罗斯
287 冒牌医生行医记
最佳小说奖 《麦克斯威尼》拉杰什·帕拉梅斯瓦兰
302 杂志中英文对照表
304 获奖奖项中英文对照表
305 2007年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及入围杂志名单
313 致谢
315 译后记
学 校(节选)
最佳新闻报道奖 《时尚先生》 C.J.齐沃斯
9月1日。下午。体育馆。
卡兹贝克·米斯科夫盯着悬在家人头顶上的炸弹。这是个简易装置,一个由乳化炸药、钉子和小钢球组成的塑料炸弹,估计有8磅重。此时,没有什么比这个炸弹更让他紧张了。卡兹贝克清楚,一旦爆炸,炸弹碎片会穿进家人的脑袋里,他的妻子、两个儿子和自己都必死无疑。
他整日紧盯着炸弹,试图记住它的样子,包括连接炸弹和炸药的蓝色电线。炸药则在几小时之前就被恐怖分子绑在他们身上。此刻,他的眼神开始游离,扫视着今早在学校外遭到劫持的1100多名人质。这些人质大部分都是孩子,此刻正与家长和老师蜷缩在篮球场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温度不断升高,体育馆开始散
发阵阵恶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尿味,恐惧不断蔓延。很多孩子已经脱去衣物,汗水顺着他们的背部流下。
他的目光最后定格在了绑匪身上。大部分恐怖分子都去学校主楼组织防御阵形了,馆内只留下一小部分绑匪,身着运动服或迷彩裤。他们身穿弹药背心,手持AK-47,看守着人质。有些人一开始戴着滑雪面罩,但随着温度升高,大多都揭下面罩露出了真面目:这些人很年轻。有些像是经验丰富的战士;有些则像是
没什么文化的暴徒,就像是10年战争期间 从车臣和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流窜出的那种罪犯;还有两名是身绑炸药腰带的女性。
卡兹贝克仔细研究了这伙人,努力记住他们的武器、行动方式、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他们所用炸弹的结构。炸弹的构造图逐渐浮现在他的大脑里,这是一幅别处从未出现过的错综复杂的图。同时,由于小时候曾在这里上学,一同浮现在他眼前的还有学校的构造。如果能够把这些信息传递出去,它们会发挥巨大作用。卡兹贝克想到了逃跑,他想要给外面的特种部队带去关于炸弹和防御阵形的消息。他知道,现在的包围最终会转化为冲突,而当俄罗斯的战士们开始强攻时,他们的火力会过猛,射击也会失准。因为他本人曾经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卡兹贝克认真考虑着手头的选择。要怎么做家人才能活下来?是选择逃跑、顺从还是反抗?此时此刻,他的家人都在他身边:他的妻子伊琳娜·茱琪娃和他的两个儿子,15岁的巴特拉斯和7岁的阿特萨马斯。卡兹贝克身材高大,留着整齐的深色头发。巴特拉斯的个头已经蹿得很高,下巴上也长出了绒毛。卡兹贝克想让他褪去衣服,将男孩的身形暴露出来,希望这能让恐怖分子意识到他只是个孩子,无法造成任何威胁,这样他们就不会将巴特拉斯当作成年男子对待。卡兹贝克在脑海中痛苦地进行着各种计算,希望让孩子们免于伤害。眼下的劫持充满变数,结果不可预测,要怎么做?卡兹贝克确实有想要告知外界的信息,但即使他成功逃脱了,恐怖分子也可能找出并杀害他的妻子和儿子——他们已经杀了好几个人,其中一个名叫鲁斯兰·贝诺佐夫的人仅仅是开口说了几句话而已。不行,他不能逃跑。他知道如果人质选择反抗,一定要集体行动,并且要快。现在馆内只有几名恐怖分子,但至少还有30多名恐怖分子在学校内扫荡。一群手无寸铁的人要怎样打败这么多恐怖分子?更何况在装炸弹之前恐怖分子就已经制造了
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宣布:“如果有人敢反抗,我们就杀光孩子,让那些反抗的人自己活着。”不会有人反抗的。又有谁能带领人质进行反抗呢?人质中的成年男子已经奄奄一息,很多人都已被处决,剩下的人跪在大厅里,双手交叉放在脑后。
卡兹贝克很幸运。恐怖分子上一次清点成年男子时漏了他,让他逃过了处决。此刻他正有条不紊地计划着,不想让任何人发现他想干什么。他慢慢地将手伸向那根蓝色电线,没有让任何人察觉到。卡兹贝克今年43岁,年轻的时候在苏联当过工兵,知道炸弹的工作原理,也知道怎么拆炸弹。悬在他们头上的炸弹用的是连接到汽车电池的开放电路,并不难拆。如果电路闭合了,电流就会从电池流向炸弹,将其引爆;但如果他能将包裹在绝缘层里的电线弄断,电流就无法通过,这样一来,即使电路闭合了,炸弹也不会爆炸。卡兹贝克已经花了很长时间来回折叠电线,电线断开只是个时间问题。
他手握电线,不停按压着已经形成的折痕,眼睛则紧盯着馆内的恐怖分子。要是让他们知道卡兹贝克正在干什么他们肯定会杀了他。他能断开电线,但断开电线只是第一步。现在他所做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卡兹贝克的头脑在高速运转:怎样才能救出我的家人?
玛琳·卡恒(Marlene Kahan)
美国杂志编辑学会执行主席
(沈逸 译)
自从本·富兰克林时期起,杂志就逐步成为塑造社会形态的主要力量,事实证明杂志是最能随机应变的媒介。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惊人力量,消费者能够在任何时间获取任何信息。但是杂志却依然屹立不倒,那是因为它和读者建立起了独一无二的亲密关系,每期出刊,读者都希望这种关系可以再
上一个台阶。
杂志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加深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投其所好,点燃每位读者心底的热情。事实上,杂志不仅是当代社会的缩影,更预言了未来世界的发展和走向。这是因为作家有充分的空间,来探索重要的细枝末节,正是这些细节揭露了事件的内涵与意义。
2006年最佳杂志文章合集(即中文版《美国最佳杂志写作4——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作品》英文原版出版顺序为先出2006年合集)珠玉在前,我们也更信心满满地编辑今年的作品集。美国最杰出的作家,冉冉升起的文学界和新闻学后辈,他们精心雕琢的艺术精品都收录其中。这些文章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风格各异,向读者讲述世界动态,可能会令人瞠目结舌,可能会使人身心愉悦,或是给出看待问题的新角度。除此之外,这些文章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还因为它们涵盖了必不可少的几大要素:对道德操守的执着坚守,形象生动的人物刻画和剧情设定,积极主动的报道追踪,文采飞扬的描写叙述,都成功地将平铺直叙的信息转化为激动人心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再次证明了记者为了报道新闻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深入前线。作家艰辛的付出和坚韧的决心跃然纸上,读者是最大的受惠者。潜在读者所能收获到的,是在一处就能读到这些在当初面世、至今依旧轰动的文章。
2007年是多事之秋,人性对待他人的残暴不仁、暴戾乖张充斥着杂志版面。《时尚先生》(Esquire)报道了俄罗斯车臣极端组织的恐怖活动,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占领别斯兰(Beslan)第一中学长达3天之久,C.J.齐沃斯(C.J.Chivers)将这段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呈现在世人面前,令人震惊不已,心绪久久难以平静;威廉·朗格维舍(William Langewiesche)在《名利场》(Vanity Fair)上再次揭开了哈迪塞镇之战的伤疤;安德鲁·科瑟罗(Andrew Corsello)在《GQ》上怀揣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了发生在津巴布韦的悲惨故事,一个纯真善良的白人农民和一个积极虔诚的黑人牧师,面对总统罗伯特·穆加贝(RobertMugabe)的苛政,选择了原谅和宽恕,而非怨恨和诅咒。悲剧在世界各地不断地上演,杂志即时捕捉每一个撕心裂肺的瞬间。飓风卡特里娜肆虐过后,汤姆·朱诺德(Tom Junod)在《时尚先生》上记录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和悲痛回忆;天才儿童竟然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埃里克·康尼斯伯格(Eric Konigsberg)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大胆触碰这一敏感话题;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深入采访橙剂事件(Agent Orange)的幸存者,在《名利场》上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发人深省;当代登山第一人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的陨落令人心痛不已,卡洛琳·亚历山大(Caroline Alexander)在《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上表达了对这位“山峰先生”的沉痛哀思和深切悼念。
绕开这些令人悲痛欲绝的画面,杂志还有很多轻松愉快的话题。瓦妮莎·格里戈里亚基斯(Vanessa Grigoriadis)幽默滑稽的明星传记,让偶像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在《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上展现出别样的风采;《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刊登了陆赛静(Sandra Tsing Loh)深刻剖析富家女摩登生活的精彩书评;保罗·泰鲁(Paul Theroux)在《史密森尼》(Smithsonian)上以讽刺的笔法述说与鹅共舞的愉悦与挑战。
除了以上包罗万象的丰富内容, 您还能拜读珍妮特·瑞特曼(Janet Reitman)对通常较敏感的科学论派进行调查后在《滚石》(Rolling Stone)上刊出的一篇罕见的未经审查的文章;《最好生活》 (Best Life)爆出了一个几乎无人知晓的惊天丑闻,苏珊·凯西(Susan Casey)通过调查发现,秘密倾倒在太平
洋海底的垃圾多到足以填平整个得克萨斯州。
这些出类拔萃的优秀作品都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共性:作家赋予了文字鲜活的生命……当您翻开第一页,就瞬间追随着跃动的文字,进入杂志的世界,见证那些喜怒哀乐的人、那些跌宕起伏的事。我们衷心地祝您旅途愉快。
美国最佳杂志写作3: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作品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美国最佳杂志写作3: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作品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美国最佳杂志写作3: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作品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