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政製史(下冊):省製與縣製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民國政製史(下冊):省製與縣製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錢端升,薩師炯 等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5590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8159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政治、法律、曆史、行政管理者、大學以上相關研究人員、實務工作者

本書是瞭解中國近代中央地方各級行政機構組織法的基本讀物,全書曆史階段劃分明晰,中央、省、縣、市四級建製構建清晰、分述得當,使用資料多為官方正式頒布的法律法規、文獻資料,*威、充分、詳實,是不可多得的行政法著述。


內容簡介

《民國政製史》上、下冊,甄選民國政府自1911至1936年的官書公報報章雜誌,分門彆類精細梳理各時期政府組織製度,上冊為中央政府,下冊為省製與縣製。全書將民國分為臨時政府時期、臨時約法時期、新約法時期、法統爭執時期、法統放棄時期、初期之國民政府時期、近來之國民政府時期等七個時期,就各時期民國政府各級政府機關組織配置,法定職權與法定職責一一條分縷析,詳加考訂,資料詳實,著述嚴謹。

上冊中央政府部分。梳理瞭臨時政府時的大總統、參議院及行政各部;臨時約法時的大總統、參議院、國務院、行政各部、文官製度、審計製度、國會、司法製度;新約法時的大總統選舉法、總統府、各部官製、參政院、立法院,審計院、平政院與行政訴訟、文官考試製度、預算製度等;法統爭執時的北京政府、南方政府、賄選憲法等;法統放棄時的臨時執政政府、法製院、參政院、善後會議、軍事善後委員會、財政善後委員會、北京軍政府等;初期之國民政府時的黨治、政府組織法、國民政府、行政各部會局、軍事機關、立法權及法製機關、司法權及司法機關、監察權及監察機關、直轄機關;近年之國民政府時的黨治及訓政、政府組織法、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直轄機關等。

下冊省製與縣製部分。省製,共分七章,分述瞭省行政機關、地方軍政機關、省議會、省臨時參議會、省司法機關、特彆區域行政機關、省縣間的行政機關。縣製,共分六章,記述瞭縣組織法規沿革、縣行政機關、縣議會及縣參議會、縣司法機關、縣之下級組織、各省縣組織概略。市製,共四章,介紹瞭市組織法規沿革、北京政府時代的市製、國民政府成立後的市製、各市組織概略。最後,附本書專傢導讀。


作者簡介

錢端升(1900-1990),中國著名法學傢。活躍於民國時期政治學界,其閤作著作《比較憲法》被收入商務印書館“大學叢書”,後於2010年納入“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再版。

薩師炯(1913-1973),政治學人,身前係西北師大教授。本書1944-1946年間的修訂版由薩師炯獨任。

本書其他作者,如郭登皞、楊鴻年、呂恩萊、林瓊光、馮震,均任教於中央大學法學院行政係,1949年後情況不詳。


目錄

第二編 省製
第一章 省行政機關
第一節 第一期省行政機關
第二節 第二期省行政機關
第一項 巡按使公署
第一目 巡按使
第二目 巡按使公署政務廳
第三目 政務廳外之其他組織
第二項 財政廳
第一目 財政廳之組織
第二目 財政廳之職權
第三項 省政會議機關
第三節 第三期省行政機關
第一項 教育廳
第一目 教育廳之組織
第二目 教育廳之職權
第二項 實業廳
第一目 實業廳之組織
第二目 實業廳之職權
第三項 警務處
第一目 警務處之組織
第二目 警務處之職權
第四項 省參事會
第一目 省參事會之組織
第二目 省參事會之職權
第四節 第四期省行政機關
第一項 省政府委員會
第一目 省政府委員
第二目 省政府主席
第三目 省政府委員會議及其職權
第四目 省政府行署之組織與職權
第二項 秘書處
第一目 秘書處之組織
第二目 秘書處之職掌
第三項 各廳
第一目 各廳之組織
第二目 各廳之職掌
第四項 各專管處局
第一目 保安處
第二目 警務處
第三目 衛生處
第四目 統計處
第五目 社會處
第六目 閤作事業管理處
第七目 地政局
第八目 會計處
第九目 人事處(室)
第十目 機構之調整
第五項 廳務或處務會議及行政會議
第一目 廳務或處務會議
第二目 各廳行政會議
第六項 閤署辦公製
第五節 省行政機關之職權
第六節 省動員會議
第二章 地方軍政機關
……

第三編 縣製
第四編 市製

錢端升先生學術年錶
薩師炯先生學術年錶
“走齣帝製”:曆史先聲與在場記錄

精彩書摘

  《民國政製史(下冊):省製與縣製》:
  第一項 教育廳
  各省教育行政,在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時代,係由各省行政公署教育司主管。省官製頒布後,各省行政公署裁撤各司改組政務廳,而於廳中設置教育一科,以主全省教育行政。六年九月教育部為謀各省教育獨立,呈請設立教育廳,以為各該省份之教育行政機關。同月六日中央頒布教育廳暫行條例,各省教育廳遂亦先後成立。
  依照六年十月教育部谘行之教育廳經費支用標準錶①,全國各省份為大中小三等,而對於三等省份教育廳經費,員額,以及職員之待遇,皆有不同之規定。當時列入大省者計有:直隸、奉天、江蘇、浙江、四川、廣東、山東、湖北及河南九省;列入中省者計有:江西、湖南、陝西、山西、吉林、福建、安徽及雲南八省;列入小省者計有:黑龍江、甘肅、貴州、廣西及新疆五省。
  第一目 教育廳之組織
  依照教育廳暫行條例規定,教育廳係教育部之直轄機關,惟於執行職務之時,須承所在省份民政長官意旨而在其監督之下。廳設廳長一人總理廳務。廳下分設各科分掌各項行政。此外因事實之需要,仍得酌用雇員。上述人員之外,教育廳仍設視學若乾員,專管視察全省教育事宜。茲將各該員分述於後:
  一 教育廳長依照教育廳暫行條例規定,教育廳置廳長一人,由大總統簡任,總理全廳事務。廳長之資格條例並無規定。教育廳長依法係由中央任命,各省軍民長官對於該廳長之人選自無容喙之可能。惟以教育廳長雖係中央直轄之官吏,然其職掌究係辦理各省之行政;且有若乾場閤,該廳長仍須秉承所在省份民政長官之意旨,執行一切;是以中央於任命此項官吏時,亦往往顧及所在省份軍民長官之好惡。惟教育廳所掌之事務,性質較為清寒,以此各省軍民長官對於此項人選之乾涉,究較財政廳為少。
  二 各科教育廳暫行條例規定,教育廳分設各科,處理各項事務。至於分科多寡,條例規定視事務之繁簡定之,但至多不得逾三科。惟依六年十月教育部谘行之教育廳經費支用標準錶,則分各省為大中小三等;大中二等省份該錶均列科長三員,而小等省份該錶隻列科長二員,以此小等省份之教育廳似隻能設置二科。設置三科之教育廳,以第一科掌管總務事項,第二科掌理普通教育及社會教育事項,第三科掌理專門教育及留學事項;至僅設二科者則將第三科事務移交第二科辦理。各科置科長一人由廳長委任,承廳長之命,掌理本科事務。科長之下,設有科員,由廳長委任,承長官之命,助理各科事務。科員名額,條例規定每科不得逾三員;至教育廳經費支用標準錶則規定:大省教育廳約為九員,中省約為七員,小省約為六員,是教育廳科員之員額,亦因省等之不同而互異。
  三 省視學依照條例規定,教育廳更設省視學,由廳長委任,掌管視察全省教育。視學員額,條例規定為四人至六人;教育廳經費支用標準錶則定大省六員,中省五員,小省四員。依照七年五月教育部公布之省視學規程,省視學不得兼任他項職務;至於省視學之資格,須為高等學校畢業,或曾辦教育者。
  四 其他組織教育廳除上述組織外,依照部頒規程,仍設有檢定小學教員委員會,以司小學教員檢定之事。會設會長一人,委員若乾人。會長在教育廳未成立以前,係由各省政務廳之教育科長兼任;教育廳成立後,則由該廳就所有科長中派員兼任。檢定委員會除會長、委員之外,亦得酌用雇員,辦理各項雜務。檢定委員會之外,當時各省教育廳仍有另設其他組織者,如江蘇教育廳公報處之類是。該處共設編輯員二人,發行員一人,書記一人,掌司編輯公報事宜。
  第二目 教育廳之職權
  教育廳之職權,依照法令規定,在於執行全省教育行政事務,及辦理教育行政以外之專門教育問題。因之教育廳對於省內教育行政人員,皆有指揮監督之權。依照法令規定,各該省之教育行政人員,除省立專門學校校長由廳長遴選皇請所在省份民政長官任命谘部備查外,其餘省立中等學校校長,暨數縣閤辦之學校校長,均由廳長委任,分彆呈報所在省份民政長官及教育部備查。至各縣教育事宜,除教育廳長對於兼辦教育事宜之縣知事,關於教育事項之措置,有概括的監督權以外:依照教育部先後之通令,縣視學應由廳長直接委任,縣立中等學校校長,及各縣勸學所所長,則由縣知事呈請廳長委任,而於委任之後分呈所在省份民政長官及教育部備案。
  ……

前言/序言

  中央大學法學院於二十五年(1936年)鞦有行政研究室之設,招緻各大學畢業生若乾人,在政治係諸教授指導之下,從事於中國行政之研究。惟是此項工作,至大且繁;問題既多,又俱非簡易。研究每一問題,必法律與實施並重,而曆史之演進,尤為必要之基礎。苟欲將無數之行政問題作一有係統之研究,舉凡曆史的演進,法律的規定,與乎實際的狀況,一一盡述,良非某一學係或某一研究所所能勝任,更非五六人所能盡其事。必多數研究機關,多數研究人員,積多年分工閤作之共同研究,始可稍獲眉目。故中大法學院於設立行政研究室之始,初不敢自期於短期內能有若何成績。同人之所願努力者,即在三四年內,能將民國各種行政問題,擇其較重要,較易知,較與前代(即民國以前)無關連者,一一加以研究。如能有成,然後再研究較艱難而與前代較多關連之諸問題。行有餘力,則更及較不重要之問題。凡他處已經研究得有成績之問題,則同人當力避重復。
  根於上述計劃,同人等乃有民國政製史之試作。民國政製包含甚廣;在各種問題未有個彆研究以前,本無從下手。此種睏難同人知之甚諗,知之而仍敢有此嘗試者,則以同人於著手研究民國各行政問題之始,不能不明瞭民國中央及地方政製之大概故也。
民國政製史(下冊):省製與縣製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民國政製史(下冊):省製與縣製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民國政製史(下冊):省製與縣製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民國政製史(下冊):省製與縣製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民國政製史(下冊):省製與縣製 [Histor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