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通史 [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中國音樂通史 [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田可文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0-3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2185291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6066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1
字數:186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當今,我國音樂藝術院校所教授的中國音樂史課程有幾個不同的層次。一、全國11所獨立建製的音樂學院中音樂學係所教授的中國音樂史課程,其主要是培養音樂學人纔,被視為專業必修課之一,要求教師在講述音樂史時,必須闡述這些史實的史料依據與齣處,讓學生瞭解與思考其深層的理論問題。二、為獨立建製音樂學院裏除音樂學係之外的其他係的學生,以及藝術院校、師範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教授專業基礎課的中國音樂史課程。在教授該層次課程時,隻需知識性地告知學生發生瞭哪些曆史事件就可以,無須追根求源地講授。三、目前在一些文科、理工科院校也有為擴大學生知識結構作為選修課教授的中國音樂史課程,這類課程更多地以文化為載體,闡述中國音樂文化史,中國音樂史中非常難理解的諸如樂律學等問題,則完全可以略去不提。
  在撰寫《中國音樂通史》時,依照自己多年在音樂學院教授此課程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經常會因各種情況的變化(如臨時的學校活動與節假日),而無法按部就班地完成規定的課時與課程內容,故而,《中國音樂通史》沒按“課時的要求”去做章節設計。況且,中國音樂史內容極其豐富,不同的教師對其內容有不同的偏好,在講述上也有詳略側重的不同,所以,就采用瞭現在的章節設計。
  我始終認為:中國音樂史應該包括中華民族56個民族的音樂文化與曆史。所以,在撰寫《中國音樂通史》時,我總想貫徹這種理念,但是,由於少數民族音樂史料的匱乏,目前我完全無法實現這一願望。我期盼在我國不同地區的中國音樂史教師,在教授本課程時,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補上本地區、本民族的音樂曆史的內容。幸而近十年來,各地音樂史學傢都在努力地研究地域音樂史,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寫齣較為完善的、闡述中國各地區各民族音樂的《中國音樂通史》。

作者簡介

  田可文,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長江傳統音樂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曾擔任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係主任、音樂研究所所長、《黃鍾》(武漢音樂學院學報)副主編、中國音樂傢協會全國西方音樂學會理事。現兼任安徽大學藝術學院講席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音樂史學會理事、湖北音樂傢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科骨乾教師高級研修班授課專傢及高等教育齣版社藝術教育終身特聘專傢。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
  研究方嚮:音樂史學。已齣版《音樂曆史觀與研究模式的求證》《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西方音樂史簡明教程》《亨德爾》等專著22部,發錶論文數十篇,發錶音樂評論與雜文數十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遠古及夏商的音樂
第-節曆史概要
第二節 音樂的起源諸說
第三節 原始時代的樂舞
第四節 夏商時期的代錶性樂舞
第五節 遠古與夏商的代錶性樂器

第二章 周代的禮與樂
第-節曆史概要
第二節 周代的禮與宮廷樂製
第三節 初步繁榮的周代宮廷音樂
第四節 周代宮廷的音樂教育
第五節 周代民間音樂的繁榮
第六節 繁盛的音樂生活
第七節 眾多樂器及其分類
第八節 初步形成的樂律觀念
第九節 “百傢爭鳴”的音樂思想

第三章 秦漢三國的音樂
第-節曆史概要
第二節 宮廷音樂機構的建立
第三節 多樣化的音樂形式
第四節 文人與琴樂
第五節 樂器及樂律
第六節 嵇康的音樂思想

第四章 兩晉南北朝的音樂
第一節 曆史概要
第二節 宮廷音樂的新發展
第三節 佛教音樂與樂舞
第四節 廣泛傳人的西域音樂
第五節 樂器與器樂的進步
第六節 樂律學研究的延伸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音樂
第-節曆史概要
第二節 眾多的宮廷音樂機構
第三節 多樣化的宮廷音樂形式
第四節 文人音樂與敦煌樂譜
第五節 說唱音樂中的“變文”
第六節 音樂理論與音樂思想

第六章 宋金元的音樂
第一節 曆史概要
第二節 市民音樂的勃興
第三節 成熟期的說唱音樂
第四節 戲麯的確立與發展
第五節 樂器進步與器樂的發展
第六節 昌盛的文人音樂
第七節 宮廷音樂的變遷
第八節 渤海、契丹、女真等族的音樂
第九節 樂律與音樂論著
……
第七章 明清的音樂
第八章 中華民國的音樂
第九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音樂
主要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嚴格意義上的中國音樂史研究,應該是始於20世紀初。20世紀20-30年代以葉伯和、硃謙之、許之衡、繆天瑞、王光祈等為代錶的研究者就齣版瞭他們的中國音樂史著作;40-60年代以楊蔭瀏、李純一、廖輔叔、瀋知白為代錶的學者們,也撰寫齣版瞭具有新時代、新視野、新觀念的中國音樂史著作;80年代後,關於中國音樂史的著作可謂種類繁多,使我國音樂史研究與相關閱讀物呈現齣百花爭艷的局麵。
  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已齣版的中國音樂史著作大緻可分為三類。一、研究性著作:如楊蔭瀏先生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李純一先生的《先秦音樂史》等,他們使用大量嚴謹的史料,來闡述中國音樂史發展的一係列深刻的理論問題,勾勒齣瞭音樂在中國曆史中的發展脈絡;二、文學性很強的音樂史讀物:如田青先生的《中國古代音樂史話》,其以優美的文學性語言,來錶述中國音樂與中國曆史、文化之間的關係,以滿足中國音樂史愛好者或是一些對中國音樂史産生強烈興趣的其他專業的學者們的閱讀需求;三、簡明而有條理的教材,為當今中國音樂藝術院校的教學服務:如夏野先生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簡編》等。在以上三類中國音樂史著作中,當今齣版最多的是第三類教材性書籍,它們為適應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需求,而被各地高校教師所撰寫,因此,它們在青年學子中的影響最大。
  當今,我國音樂藝術院校所教授的中國音樂史課程有幾個不同的層次。一、全國11所獨立建製的音樂學院中音樂學係所教授的中國音樂史課程,其主要是培養音樂學人纔,被視為專業必修課之一,要求教師在講述音樂史時,必須闡述這些史實的史料依據與齣處,讓學生瞭解與思考其深層的理論問題。二、為獨立建製音樂學院裏除音樂學係之外的其他係的學生,以及藝術院校、師範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教授專業基礎課的中國音樂史課程。在教授該層次課程時,隻需知識性地告知學生發生瞭哪些曆史事件就可以,無須追根求源地講授。三、目前在一些文科、理工科院校也有為擴大學生知識結構作為選修課教授的中國音樂史課程,這類課程更多地以文化為載體,闡述中國音樂文化史,中國音樂史中非常難理解的諸如樂律學等問題,則完全可以略去不提。
  本書的寫作原則即是教材性寫作。主要是為全國音樂院校音樂學係專業課中的中國音樂史教學而寫,同時兼顧全國音樂藝術院校與其他高等院校中國音樂史公共課基礎課程教學。所以,在本教材的寫作過程中,考慮到目前各院校具體教學時數(一學年或一年半)的要求,本著提綱挈領的態度,對一些有爭議的史實與文獻依據、一些較難理解的問題(如樂律學中的各種律製和樂調理論等)做瞭必要的省略。我想,這些問題可以交由教師授課時,根據不同教學的需要,而做自行的闡發,應該給教師授課以極大的自由空間,以便做到授課的生動活潑。
  在撰寫本書時,依照自己多年在音樂學院教授此課程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經常會因各種情況的變化(如臨時的學校活動與節假日),而無法按部就班地完成規定的課時與課程內容,故而,本書沒按“課時的要求”去做章節設計。況且,中國音樂史內容極其豐富,不同的教師對其內容有不同的偏好,在講述上也有詳略側重的不同,所以,就采用瞭現在的章節設計。
  我始終認為:中國音樂史應該包括中華民族56個民族的音樂文化與曆史。所以,在撰寫本書時,我總想貫徹這種理念,但是,由於少數民族音樂史料的匱乏,目前我完全無法實現這一願望。我期盼在我國不同地區的中國音樂史教師,在教授本課程時,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補上本地區、本民族的音樂曆史的內容。幸而近十年來,各地音樂史學傢都在努力地研究地域音樂史,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寫齣較為完善的、闡述中國各地區各民族音樂的《中國音樂通史》。
中國音樂通史 [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音樂通史 [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音樂通史 [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音樂通史 [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音樂通史 [21世紀音樂教育叢書]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