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家训 树家风——自古齐家即有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守家训 树家风——自古齐家即有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周海生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844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1747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5
字数:1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 重视挖掘传统家训、家风对培育和塑造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的文化功能等。

☆ 注重说理与例证相结合,以具体事例阐释理念价值,特别是名人故事,具有感染力。


内容简介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重家教、守家规、树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优良家训、家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本书作者立足于传承优良家训、树立优良家风的角度,对其蕴涵的立身、治家之道,从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友爱兄弟、亲邻睦邻、教子有方、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尤其重视传统家训、家风对培育和塑造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的文化功能等现代价值的挖掘。本书说理透彻,语言生动,值得一读。 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文化社区(乡村)文明读本”系列之一。

作者简介

周海生,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儒学文献、家族文化研究,著有《嘉祥曾氏家族文化研究》《嘉祥曾氏家风》《历代<孝经>序跋题识》《孝德诠解》等。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百善孝为先

一、孝为立身之本 | 002

1.善事父母为孝 | 002

2.仁爱始于孝亲 | 005

二、诚敬存心做孝子 | 008

1.孝亲尽心 | 009

2.孝敬第一 | 013

3.顺亲为大 | 018

4.谏亲从义 | 022

5.丧祭遵礼 | 026

三、敦崇孝道育家风 | 034

1.大孝尊亲 | 035

2.立孝齐家 | 039

第二章 教子以义方

一、立足家庭育品德 | 044

1.家教先训幼冲 | 044

2.志当存高远 | 048

3.要好儿孙必读书 | 050

4.明人伦以“养正” | 053

5. 家教以品行为先 | 056

二、宽严有度立规矩 | 059

1. 教子当知“爱养” | 060

2.慈母多败儿 | 063

3.无规矩不成方圆 | 066

三、言传身教树典范 | 072

1. 立言垂训教子孙 | 073

2.以身作范树榜样 | 078

第三章 择德以结婚姻

一、夫妇为人伦之始 | 086

1. 择配首重德 | 086

2.婚姻须遵礼 | 093

二、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 099

1.一室之内和且敬 | 100

2. 家和贵在妇之贤 | 106

第四章 兄弟同心即宜家

一、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 116

1.兄弟如手足 | 116

2.患难相顾 | 121

3.笃兄弟为世所难能 | 124

二、敦亲择邻慎交游 | 130

1.笃宗族以昭雍睦 | 131

2.逊让敦睦邻 | 137

3.保家莫如择友 | 143

第五章 国之本在家

一、家庭蕴育,人格养成 | 149

1.家:人格养成的课堂 | 150

2.家训:流传千年的家教智慧 | 154

二、淳正家风,家国兴盛 | 159

1.树家风,正源头 | 160

2.好家风撑起文明新风尚 | 165


精彩书摘

家训:流传千年的家教智慧

在中国人心目中,家、国是一体的,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治国必先齐家,这是古人从无数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治国有国法,齐家有家训。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家训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罗国杰先生在《〈中国家训史〉序言》中说:“其内容之丰富、涉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中所没有的。”传统家训不仅名称多种多样,如家诫、家范、家箴、世范、家规、族规、祠规,等等,而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饮食起居、言语举动、婚姻、教子、治家、丧葬、交游、为官、置祭田、立宗祠等,就各个历史时期而言,尽管家训的内容各有侧重,但都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损益、充实,对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古人对于家训、家规的教化功能有极其深刻的认识。广东东莞《梁氏崇桂堂家规》中说:“家有训诫犹国有律令也,赏罚不可弛于国,劝惩顾可缓于家乎!族中子姓繁昌,贤愚不等,欲正其举动,当有道以一其行,欲端其习尚,当有道以一其情,故水无堤防则其流无止极,马无衔辔则其行无轨度。”安徽桐城《毛氏家规》也说:“家规者,即纲常之散著者也。一家犹一身也,一家遵行一家治矣;天下犹一家也,天下遵行天下治矣。”而湖南新化奉氏在1935年制定的《奉氏总族约会细则》,更体现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其中说:“我国近日人心涣散,鱼肉相残,谈国事者莫不以团结国体、精诚合作为前提。但声浪弥高,卒难收克全效果”,故而提出创办族约,“不特因以昭雍睦、化刁悍而禁非为,亦聊以为国家尽份子而辅不及”。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坚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日救亡斗争。面对民族危亡,将团结救国的内容写入家训,无疑给传统家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新发现的清华简中有周文王遗命武王的《保训》,这篇三千多年前文王对武王的教诫,应该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家训。“家训”一类的著作,较早而集中地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家训的制订,主要基于礼教、教化、国法三个原则。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传统家训大多以此作为制订家训的理论支撑,突出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和睦乡邻、勤俭节约、各安生理等儒家教化思想,同时也告诫子孙遵守国法,急赋税,清漕运,使家训与国法相辅相成。

颜之推曾说:“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颜氏家训·序致》)家训凝聚着祖先治家的智慧,蕴含了父母教子的心得,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领域极其广泛,但其主要内容不外乎睦亲治家、教子立身、勤俭持家、处世之道等方面。

在传统社会的家庭内部,孝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不孝是最大的罪恶。历代家训从寥寥百字的精悍短篇,到洋洋万言的鸿篇巨制,无一例外地将孝顺父母、敦睦亲族置于突出的地位加以强调,视之为家庭兴旺发达的保障。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提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固接而家道昌隆,此不必卜之气数也。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人人凌竟,各怀所私,其家之败也,可立而待。”与敦崇孝道相联系,家训亦强调兄友弟恭、夫义妇听、妯娌相亲对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由于子孙们担负着延续家族、光宗耀祖的重任,所以家训都把教育家人子弟立身修德作为“齐家”的重中之重,反复强调。谆谆告诫子弟励志勉学,“明道理,做好人”(《孝友堂家训》),“忠信笃敬,先存其在己者,然后望其在人者”(《袁氏世范》)。总之一句话,在家为孝子,许国为忠臣。不忠不孝,就是家族的不肖子孙。

当然,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耕社会,家训历来耕读并重,强调治生之道。品德教育是子女立身之本,治生技能则是子女谋生之道。颜之推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清代学者张履祥也宣称:“治生以稼穑为念,舍稼穑无可为生者。”(《颜氏家训·治家》)不仅如此,他还把从事农业劳动视为兴礼仪、正人心的根本:“能稼穑,则可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能立廉耻。知稼穑之艰难,则不妄求于人;不妄求于人,则能兴礼让。廉耻立,礼让兴,而人心可正,世道可隆矣。”(《训子语》)

重视农耕,勤俭持家自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历览古今,未有勤俭而不兴,侈惰而不败者。因此,勤俭可以说家训恒久不变的训条。《朱子治家格言》告诫子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姚舜牧《药言》也强调:“居家切要,在勤俭二字。”孙奇逢曾问儿子:“居家勤俭,孰为居要?”一个儿子答:“勤非俭,终年劳瘁,不当一日之侈靡。《书》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似俭尤要。”一个儿子说:“一生之计在勤,一年之计在春,一日之计在寅。治家、治国、治身、治心,道岂有先于此者乎?似勤尤要。”孙奇逢听后,不无慨叹地说道:“二者皆要,尤要在克勤克俭之人耳。”(《孝友堂家训》)勤以开财之源,俭以节源之流;勤可以丰家,俭可以长久。要想家庭兴旺,勤、俭缺一不可。士不勤则学问不博,农不勤则衣食不给,工不勤则艺术不精,商不勤则货物不广。但是,“勤”还须有“俭”相辅,否则,一入奢侈,浪费无节,即使家财巨万,也会立见消败。

针对社会上不思经营生理而袖手怨贫、不能勤俭节用而背义生财的不良现象,宋代叶梦得的《石林治生家训要略》全篇十四条,专讲“治生之道”,他认为士、农、工、商“治生”的意义不同: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但是,士为四民之首,尤其应当作表率。他提出,“治生”的基本精神就是勤和俭。他说,治生要勤,每日起早,凡生理所当为者,须及时为之,“若有因循,今日姑待明日,则费事损业,不觉不知,而家道日耗矣。且如芒种不种田,安能望有秋之多获?勤之不得不讲也。”同时,治生也要俭,他认为俭是守家第一法:“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盈余,毋使仓有告匮。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像叶氏这样专门论述“治生之道”的家训著作,还有陆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张英的《恒产琐言》等,这在中国家训史上也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一个家庭、家族要能自立于社会并获得长远发展,不仅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与外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家训也非常注意对子弟传授处世之道,比如尊长上、崇信实、隆师友、慎交游、恤孤寡、和邻里、毋倚势、戒争讼、释仇忿、禁窝窃,等等,提倡恭敬谦逊,以礼待人;见利思义,乐善好施;洁身自好,慎独自律;见贤思齐,比德迁善;处世公正,赤诚无私;鞠躬尽瘁,尽忠报国。如此种种,都是家训一再强调的处世要义。

寓教于家庭生活,寓教于亲情感化,是家训的显著特征。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鼓励,子女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使得家训贯穿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亲情化教育。《颜氏家训·序致》就说:“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教谕。”小兄弟之间偶尔打架,你给他讲尧舜的大道理,还不如自家妻子的规劝诱导管用。所以,家训在论及治家的道德要求时,总是强调家长以身作则、正身率下。司马光的《居家杂仪》就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在家长的示范带动下,在日常生活中,磨砺孩子的节操品行,就能习惯成自然,迁善改过,日新又新。

传统家训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局限性。传统家训虽不是“篇篇药石,言言龟鉴”,但总体上仍不失为先人们留下的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传统家训所依托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架构和政治体制的消失,“并不意味与之相结合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想和行为方式都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传承优良家训,去芜存菁,不但对今天的家庭文明建设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涵养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接地气,更见实效。



守家训 树家风——自古齐家即有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守家训 树家风——自古齐家即有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守家训 树家风——自古齐家即有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守家训 树家风——自古齐家即有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守家训 树家风——自古齐家即有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