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校注

中国哲学史校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谢无量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722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953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0
字数: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简体)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史校注》,1、谢无量《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奠基之作。

2、本书对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全文进行了校勘、注解,旨在为学界谢著研究提供精校精勘之善本。

3、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立足于中国思想学术史固有脉络,又融贯西学原理,深具“中国效度”与“哲学效度”;不同于“选出而叙述之”、“以西解中”的主流范式,可谓之“谢无量范式”。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史校注》旨在为学界谢著研究提供精校精勘之善本,主要工作,是对谢著全文之校勘、注解。

1、校勘:以谢著1916年初版为底本,以1927年八版、1967年台一版、1976年台四版、《谢无量文集》第二卷等四种谢著版本为对校本。

2、注解分两类:其一,对谢著所有引文,皆注明出处。引文所据文献,以《文渊阁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清人注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理学丛书》等传统基本原典为主。其二,凡订正谢著之讹脱倒衍、考辨异文、存疑、考证者,皆出注说明。


作者简介

作者谢无量(1884-1964),近代著名学者,他学识渊博,研究范围覆盖了文学、史学、哲学、经学等众多领域,堪称博学深思的学术大师。

校注者王宝峰,历史学(思想史)博士(师从张岂之先生),现任教于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文献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目录

绪言1

第一编上 上古哲学史(古代及儒家)

第一章 哲学之渊源7

第一节邃古哲学之起源7

第二节唐虞哲学15

第三节夏商哲学19

第二章六艺哲学28

第一节总论28

第二节《易》教31

第三节五学之教38

第三章儒家45

第一节孔子45

第二节子思76

第三节孟子83

第四节荀卿91

第一编下 上古哲学史(道墨诸家及秦代)

第一章道家103

第一节总论103

第二节老子107

第三节杨朱121

第四节列子124

第五节庄子132

第二章墨家145

第三章法家154

第一节管仲154

第二节申不害158

第三节商鞅161

第四节慎到166

第五节韩非170

第四章名家 176

第一节名家之渊源176

第二节尹文178

第三节惠施181

第四节公孙龙183

第五章杂家186

第六章秦灭古学196

第二编上 中古哲学史(两汉)

第一章汉代哲学总论201

第二章陆贾204

第三章贾谊206

第四章董仲舒210

第五章《淮南子》219

第六章桓宽《盐铁论》223

第七章刘向225

第八章扬雄227

第九章王充231

第十章东汉经术今古学之分及其混合240

第十一章荀悦244

第十二章徐干247

第二编 下中古哲学史(魏晋六朝唐)

第一章魏晋及南北朝之儒学与经术总论253

第二章晋世黄老刑名学之复兴257

第三章六朝佛教之盛行273

第四章三教调和论277

第五章神不灭论与神灭论282

第六章文中子293

第七章唐代哲学总论297

第八章唐代佛教略述298

第九章韩愈301

第十章李翱304

第三编上 近世哲学史(宋元)

第一章宋代哲学总论309

第二章道学之渊源310

第三章周濂溪312

第四章邵康节322

第五章张横渠326

第六章程明道334

第七章程伊川340

第八章二程同时之性情说347

第九章程门诸子351

第十章张南轩362

第十一章朱晦庵366

第十二章朱子门人375

第十三章陆象山380

第十四章象山门人385

第十五章浙东永嘉之学387

第十六章魏鹤山及真西山392

第十七章元之程朱学派396

第十八章元之朱陆调和派399

第十九章元之陆学派402

第三编下 近世哲学史(明清)

第一章明代哲学总论407

第二章吴康斋408

第三章薛敬轩410

第四章曹月川412

第五章胡敬斋414

第六章陈白沙416

第七章王阳明418

第八章湛甘泉424

第九章罗整庵426

第十章王学诸子428

第十一章刘念台431

第十二章清代哲学总论434

第十三章孙夏峰435

第十四章黄宗羲436

第十五章顾亭林439

第十六章李二曲441

第十七章陆桴亭443

第十八章汤潜庵445

第十九章陆稼书447

第二十章颜习斋449

第二十一章戴东原452

第二十二章彭尺木454

附录一古籍参考书目456

附录二参考书目460

后记467


精彩书摘

唐虞哲学

唐虞之时,伦理思想之发达,视前益进,而儒教实即渊源于此。《汉书 艺文志》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盖儒教已始于唐虞之际,契作司徒,敬敷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亦即儒家之根本主义,故曰“出于司徒之官”也。(《周官》司徒之职掌,亦远承唐虞。)儒教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子而集其大成。《中庸》谓“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孟子亦“言必称尧舜”,孟子又举伊尹之语,以其乐尧舜之道,将使其君如尧舜之君,民如尧舜之民,是尧舜为伦理上模范之人物可知也。

羲农以来,虽多为哲学者当元首之任,然仍用世及之法,故其后嗣不免于衰乱。帝尧乃立政治上之绝对尚贤主义,咨于四岳,扬舜于侧陋而登庸焉,舜之巽禹,亦用此制,将使哲人相继缵位,以期治理之臻进,意至善也。至其致治之道,仍由伦理之根柢,自一身而推之天下国家。《尧典》曰: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所谓“克明俊德”者,盖扩充己之德于一身,由一身而推之一家,一家而推之九族,九族而推之一国,以至于天下。此与《大学》所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末先后之序,实有相同者。《大学》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右不过就《尧典》语而益加详耳。《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亦此义也。九族谓高祖曾祖祖父及己身与子孙曾孙玄孙。《白虎通》则曰:《尚书》“九族”者,谓“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者,谓父之姓一族也,父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二族也,身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三族也,身女子适人有子为四族也。母族三者,母之父母一族也,母之昆弟二族也,母昆弟子三族也。母昆弟者,男女皆在外亲,故合言之。妻族二者,妻之父为一族,妻之母为二族。妻之亲略,故父母各一族。”今按:“九族”当从《白虎通》说。当时以伦理为政治之原,故尤重家道,而孝弟为本。《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此之谓也。

尧舜之时,又发见一伦理上至善之标准,则中是也。《论语》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盖执中为尧舜禹相传之训。孔子评舜之执中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禹既秉舜所传之中,箕子陈禹《洪范》,其皇极即以立中之道也。孟子又谓“汤执中,立贤无方”,则中之为义,群圣莫不以之。朱子《中庸章句序》曰:“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加于此者哉?”孟子谓孔子为圣之时,又称其“不为已甚”,亦深有得于中者。至子思特作《中庸》一篇,程子释之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是中为道统相传不可缺之要义,实自尧舜以来矣。

陆象山曰:“唐虞之际,道在皋陶;殷周之际,道在箕子。”盖尧舜之外,与禹并事舜者,惟皋陶亦庶几于圣。(《白虎通》谓皋陶亦圣人。)皋陶在舜时为士师,其告禹曰:“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又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又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陆象山以天之一字,皋陶说起,盖唐虞时之伦理,皆自天道推之。孔子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尧舜亦法天也,立天道统人事,实儒教之根本。《释诂》云:“典,常也。”则五典即五常。云“我五典”者,《诗·烝民》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言人各有此五常之性也,此即先天道德说,为性善论所本。惟就天赋之德性,而扩充增厚之耳,故尚德不尚刑,兵与刑者,不得已而后用,是为顺天道之自然,故曰“天叙”、“天秩”,至“天命”、“天讨”,莫不皆然。而“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者,言天所善恶与民同也,盖皋陶益发明天人一贯之伦理矣。(已云五典即五常,是以五伦为五常,非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也。)

……

盖唐虞时代之哲学,其于伦理方面,观察益密,条理益具,而以执中之训,为最大之发明。五教九德,皆自中道而差别分析之者耳。


前言/序言

绪 言


今世学术之大别,曰哲学,曰科学。哲学之名,旧籍所无,盖西土之成名,东邦之译语,而近日承学之士所沿用者也。虽然,道一而已。庄周论道术裂而后有方术,道术无所不统,方术则各明其一方。道术即哲学也,方术即科学也。古之君子,尽力于道术,得其全者,是名曰儒。扬子云曰:“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儒即哲学也,伎即科学也,故“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古之世,道术恒为士君子之学,称学而道在其中。及官失学散,乃谓之曰儒学,谓之曰道学,谓之曰理学,佛氏则谓之义学,西方则谓之哲学,其实一也。地虽有中外之殊,时虽有古今之异,而所学之事,所究之理,故无不同者矣。


哲学之名,实自拉丁文之Philosophia转译而来,本意为爱智之义。故苏革拉第曰:“我非智者,而爱智者。”智与哲义本相通,《尚书》“知人则哲”,《史记》作“知人则智”,《尔雅 释言》“哲,智也“哲,智也”,《方言》“哲,知也”。孔子为中国哲学之宗,尝自居好学,又曰:“好学近乎知”,是即以爱智者自居矣。智者,致知之事,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自吾一身以至于宇宙万事万物之理,莫非学者当知之事。知有大有小,有偏有全,见其全者为哲学,见其偏者为科学,故哲学备矣。善夫斯宾赛尔之言曰:“世所谓下学,不备之学也;科学,偏备之学也;哲学,全备之学也。(Knowledge of the lowest kind is un�瞮nified knowledge; Science is partially�瞮nified knowledge; Philosophy is completely�瞮nified knowledge.)”(《第一义谛》,第二编,第三十七节)凡科学之原理,无不出于哲学,及其日趣精密,则离哲学而独立,别树一科以去。然则科学实自哲学而分,哲学实为科学之原矣。


所谓哲学之分类,今昔略有不同。近世学者,论其大别,率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三种。吾国古有六艺,后有九流,大抵皆哲学范围所摄。至于哲学史之作,则在述自来哲学变迁之大势,因其世以论其人,掇学说之要删,考思想之同异,以史传之体裁,兼流略之义旨。溯厥前例,远自孔门,如《论语·尧曰》章述尧舜禹“执中”之传,而《系辞》载伏羲至尧舜之取于《易》道者,宜是哲学史之滥觞也。若夫庄子之《天下篇》,荀卿之《非十二子》,司马谈之《论六家》,淮南之《要略》,刘向之《别录》,班固之《艺文志》,虽辞有详略,而谊贵通方,皆折群言以居要,综百氏以辨类。于是又有列史之《儒林传》,创自马迁,而后世承之(亦有名《儒学》者)。惟《宋史》别出《道学传》,盖《儒林传》本以识经术之传授,其后义例稍广,所取或杂。故宋世理学大兴,遂创为《道学传》,以居纯理之儒也。至记述一学派之源流而为书者,莫精于朱晦庵之《伊洛渊源录》,统一代之学派而为书者,莫详于黄宗羲之《宋元学案》及《明儒学案》。此其体例皆近于今之所谓哲学史者也。


自宋以来,叙述学派源流之书,视古加详,而门户之争亦渐盛。盖莫不推尊濂洛,上绍孔孟,于七十子之徒及汉唐学者,皆有所绌焉,于是有汉学宋学之分。晚清汉学之帜复张,其绌宋学也又甚。故同一宋学也,当时则有洛蜀之分党,有朱陆之异同,有永嘉永康之杂学,明以后又有朱学王学之争,交相非而未有已也。又况宋学之外,又有汉学,汉学之外,又有异端释老之说,尤道不同不相为谋者哉!虽叙述源流之书,亦视出于何派之学者,其抑扬进退,恒各殊科,是以学者欲通观古今学术之变迁,实难得一适当之书也。


兹编所录,起自上古,暨于近代。凡哲人巨子,树风声于当时,标新义于后来者,皆掇其学说之要,用今世哲学分类之法述之,以其条纪贯串,便易观省也。约其精蕴,故无取繁词;求其会通,故并存异学。惟载籍极博,挂漏者众,率尔诠次,尤多未安。聊因载笔,备遗忘云尔。



中国哲学史校注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哲学史校注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哲学史校注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哲学史校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哲学史校注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