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汉英对照)》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能源建设、生产、消费、供需平衡的资料书,从1986年开始,由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主编。2008年版起,由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汉英对照)》共分为7个篇章:1.综合;2.能源建设;3.能源生产;4.能源消费;5.全国能源平衡表;6.地区能源平衡表;7.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能源数据;附录内容为台湾省及有关国家和地区能源数据、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以及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内页插图
目录
一、综合
1-1 能源生产、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1-2 国民经济和能源经济主要指标
1-3 平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
1-4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1-5 人均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
1-6 人均生活用能量
1-7 年末交通运输设备拥有量
1-8 主要能源品种进、出口量
1-9 主要高耗能产品的进、出口量
1-10 分地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016年)
1-11 分地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016年)
二、能源建设
2-1 国有经济能源工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2-2 国有经济能源工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
2-3 分地区国有经济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2-4 分地区国有经济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
2-5 分地区国有经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
2-6 分地区国有经济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
2-7 分地区国有经济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固定资产投资
2-8 分地区国有经济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
2-9 能源工业分行业投资
2-10 能源工业分行业投资构成
2-11 分地区能源工业投资
2-12 分地区煤炭采选业投资
2-13 分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
2-14 分地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
2-15 分地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投资
2-16 分地区煤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
三、能源生产
3-1 一次能源生产量和构成
3-2 分地区原煤生产量
3-3 分地区焦炭生产量
3-4 分地区原油生产量
3-5 分地区汽油生产量
3-6 分地区煤油生产量
3-7 分地区柴油生产量
……
四、能源消费
五、全国能源平衡表
六、地区能源平衡表
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能源数据
附录1 台湾省能源数据
附录2 有关国家和地区能源数据
附录3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附录4 各种能源折标准媒参考系数
前言/序言
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能源建设、生产、消费、供需平衡的权威性资料书,从1986年开始,由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主编。2008年版起,由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二、为满足广大读者对中国能源统计数据的需求,提高数据应用的时效性,从2004年起,《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由每两年出版一册改为每年出版一册,封面的年份由数据年份改为出版年份。
三、《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共分为7个篇章:1.综合;2.能源建设;3.能源生产;4.能源消费;5.全国能源平衡表;6.地区能源平衡表;7.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能源数据;附录内容为台湾省及有关国家和地区能源数据、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以及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四、本书大部分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报表及《中国统计年鉴》。全国统计数字均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西藏自治区能源平衡表数据暂缺。能源平衡表核算范围不包括非商品能源。
五、本书中,中国能源数据截止到2016年,世界和各国及地区能源数据截止到2015年。
六、符号使用说明:年鉴各表中“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足本表最小位数、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表示其中的主要项。
七、从2012年起,行业分类均采用2011年版最新行业分类标准。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汉英对照)》 引言 能源,作为现代社会运转的基石,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与及时性,对于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能源结构的变迁、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政策至关重要。《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汉英对照)》正是这样一部集详实数据、权威分析于一体的案头工具书,它以汉英双语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呈现了2017年度中国能源领域的重要统计信息,为国内外研究者、决策者、投资者以及对中国能源发展感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深入洞察中国能源格局的可靠窗口。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能源统计工作的又一次重要进展,它不仅反映了国家统计局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方面的专业能力,更体现了中国政府在能源信息公开化、国际化方面的不懈努力。通过汉英对照的形式,本书极大地拓展了其受众范围,打破了语言障碍,使得国际社会能够更便捷、更准确地理解和利用中国能源数据。 内容概述:多维度展现中国能源图景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汉英对照)》的内容涵盖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供应、结构、效率、环境影响以及相关政策等方方面面,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立体、深入的观察视角。具体而言,其核心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板块: 第一部分:综合概述与主要指标 本部分通常会提供中国能源发展的宏观概览,包括对2017年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增长速度、能源结构等关键性指标的简要介绍。同时,也会列出一些核心的统计数据,便于读者快速掌握当年能源发展的整体态势。这部分内容犹如一部能源发展的“年报摘要”,为后续详细数据的解读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能源生产 能源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本部分将详细展示中国在各类能源领域的生产情况。 煤炭生产: 详细列出原煤产量、洗煤产量、炼焦煤产量、动力煤产量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矿井的生产数据。同时,可能还会涉及煤炭的开采方式(露天、井工)、采掘效率等指标。 石油和天然气生产: 包括原油产量、天然气产量(包括常规天然气和页岩气)、凝析油产量等。数据可能细化到不同油气田、不同生产企业以及不同开采区块。 电力生产: 这是能源领域最核心的指标之一。本部分会详细列出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总发电量,并按电源类型(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进行细分。火电部分会进一步细分到燃煤、燃气、燃油等。总发电量的统计还会包括不同发电企业的发电量。 新能源生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的生产数据日益受到重视。本部分会详细列出风力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光伏、光热)、生物质能发电量、地热能发电量等。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其他能源生产: 可能还会包括核能、一次能源生产等其他形式的能源生产数据。 第三部分: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是衡量经济活动活跃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能源使用效率的关键环节。 能源消费总量与构成: 提供全国及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统计,并按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如电力、煤气、蒸汽等)进行分类。 分行业能源消费: 重点分析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的能源消费情况。工业部门又会进一步细分到不同工业大类,如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食品等,从而揭示不同产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和结构特点。 居民生活用能: 统计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情况,包括用电、用气、用煤、用油等,以及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 能源终端消费: 从最终用途的角度分析能源消费,如用于生产、用于交通、用于生活等。 能源品种消费: 详细列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水力、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并分析其消费结构变化。 第四部分:能源平衡表 能源平衡表是能源统计的核心工具之一,它通过“生产+进口-出口-库存变动=消费”的恒等式,清晰地反映了国家或地区能源的供应与消费之间的平衡关系。本书会提供详细的全国和各地区能源平衡表,涵盖各类主要能源品种。这部分数据对于理解能源的流通、转化以及能量的去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五部分:能源进出口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能源的国际贸易对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部分将提供中国能源产品(如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炭等)的进出口数量、金额、来源地/目的地等统计数据,反映中国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部分:能源价格与成本 能源价格是影响能源供需、投资和消费的重要因素。本部分可能包含各类能源(如原煤、原油、电力、天然气等)的平均价格、价格指数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价格差异等统计信息,有助于分析能源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价格传导机制。 第七部分:能源效率与技术 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能源利用效率。本部分可能涵盖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宏观效率指标,以及一些微观层面的能源利用效率数据,如工业锅炉效率、发电机组效率等。同时,也可能涉及能源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推广等相关数据。 第八部分:能源与环境 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部分将呈现与能源相关的环境统计数据,如能源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以及能源开发利用对土地、水资源的影响等。这部分内容对于评估能源发展的环境代价、制定环境友好型能源政策至关重要。 第九部分:能源相关政策与统计调查 本部分可能包含对2017年度中国能源发展相关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简要介绍,以及当年开展的能源统计调查的基本情况、统计口径、方法等说明,以增强数据的可解释性和可信度。 第十部分:国际能源统计比较(可能包含)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中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位置,部分年鉴可能会包含与主要国家在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等方面的比较性数据,尽管这部分可能不是本书的重点,但其存在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1. 权威性与全面性: 由国家统计局编纂,数据来源权威可靠,涵盖面广,是了解中国能源状况最权威、最全面的统计资料之一。 2. 时效性: 聚焦2017年度,及时反映了当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3. 汉英对照: 极大地便利了国际用户,促进了中外在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4. 应用价值: 政府决策者: 为制定能源发展规划、能源安全战略、能源价格调控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经营者: 为能源生产商、供应商、消费商、设备制造商、投资者等提供市场分析、投资决策、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参考。 学术研究者: 为能源经济学、能源环境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国际组织与机构: 为评估中国能源发展对全球能源市场、气候变化等产生的影响提供信息。 公众: 帮助公众了解中国能源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 总结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汉英对照)》是一部集数据性、权威性、国际性于一体的珍贵参考书。它以翔实的数据、严谨的统计,勾勒出2017年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全景图,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也预示着中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无论您是身处能源行业内部的专业人士,还是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观察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助您拨开迷雾,精准把握中国能源市场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