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和詩歌的探索者 歐陽江河 自選詩集
這是一本歐陽江河的詩歌自選集,按照年代編排,收錄瞭歐陽江河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創作的詩歌,包含多首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體現瞭詩人極強的語言能力和對事物的細緻敏銳的體察。歐陽江河是一位纔華橫溢、風格靈活多變的詩人,他的寫作理念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詩壇有很大的影響。
歐陽江河,原名江河,著名朦朧派詩人。1979年開始發錶詩歌作品,著有詩集《透過詞語的玻璃》《誰去誰留》,評論集《站在虛構這邊》等,現居北京,中國作傢協會會員。
歐陽江河的詩,意宏文奧,風雅自如。他善於在生活的修辭裏鋪設敘事的迷宮,在未來裏想象現在,並把自己澄澈的洞見隱於冷傲的文調之中。
——華語文學傳媒大奬2010年度詩人授奬詞
天鵝之死
陽光中的蘋果樹
肖斯塔科維奇 :等待槍殺
手槍
整個天空都是海水
公開的獨白
紙上的鞦天
冷血的鞦天
美人
一夜肖邦
寂靜
墨水瓶
星期日的鑰匙
空中小站
茨維塔耶娃
晚餐
電梯中
另一個夏天
哈姆雷特
去雅典的鞋子
感恩節
男高音的春天
誰去誰留
時裝街
畢加索畫牛
一分鍾,天人老矣
舒伯特
在 VERMONT 過 53 歲生日
母親,廚房
癢的平均律
夢見老虎
萬古銷愁
江南引
茶事 2011
蘇小小
黃山榖的豹
誰去誰留
黃昏,那小男孩躲在一株植物裏
偷聽昆蟲的內髒。他實際聽到的
是昆蟲以外的世界:比如,機器的內髒。
落日在男孩腳下滾動有如卡車輪子,
男孩的父親是卡車司機,
卡車卸空瞭
停在曠野上。
父親走到車外,被落日的一聲不吭的美驚呆瞭。
他掛掉響個不停的行動電話,
對男孩說:天邊滾動的萬事萬物都有嘴唇,
但它們隻對物自身說話,
隻在這些話上建立耳朵和詞。
男孩為否定物的耳朵而偷聽瞭內心的耳朵。
他實際上不在聽,
卻意外聽到瞭一種完全不同的聽法——
那男孩發明瞭自己身上的聾,
他成瞭飛翔的、幻想的聾子。
會不會在凡人的落日後麵
另有一個眾聲喧嘩的神跡世界?
會不會另有一個人在聽,另有一個落日
在沉落?
哦,踉蹌的天空
大地因沒人接聽的電話而異常安靜。
機器和昆蟲彼此沒聽見心跳,
植物也已連根拔起。
那小男孩的聾變成瞭夢境,秩序,鄉音。
卡車開不動瞭
父親在埋頭修理。
而母親懷抱落日睡瞭一會兒,隻是一會兒,
不知天之將黑,不知老之將至。
1997.4.12 斯圖加特
開耳
鑰匙從天上掉到地上的聲音
撿起來一聽
裏麵有個上瞭鎖的歌喉
甚至從未打開過自己的囚徒
也在轉動這片鑰匙
試圖打開被鎖死的上帝
甚至閃閃爍爍的螢火蟲
也從耳朵監獄的內部
點亮瞭一個天聽透雕
有人在途窮處偷聽這個天聽
有人將手的日子往耳朵裏塞
有人捂住轉世的耳朵
天上的鋼琴掉落下來
砸到童子功頭上落花紛紛
十萬個琴師的頭上隻有這一個靈童啊
十萬個天纔的身邊坐著一個賬房先生
我看到物質之美的孤立
我聽到采采捲耳在發愣
迷魂被銷魂一彈,頓時斷魂
你得彎麯直覺纔有聽覺
你得走齣聽覺纔能聽到黑暗
你得待在黑暗中纔能開耳
因為眾人身上的耳朵皆是聾子
一種靜極的發自子宮的聲音
如同被啞巴所唱齣
2015.12.21
這本新齣的詩集真是讓人眼前一亮,裝幀設計古樸典雅,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能感受到文字的重量。我特彆喜歡它封麵的水墨暈染效果,那種朦朧的意境,讓人在翻開書頁之前,就已經沉浸在一種古典的氛圍裏瞭。裏麵的排版也十分講究,每一首詩的留白都恰到好處,既不顯得空洞,也不會讓人感到擁擠。閱讀體驗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詩歌的內容更是引人入勝,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張力,總能抓住那些常被我們忽略的生活細節,並賦予它們深邃的哲理。讀完後,常常需要靜坐片刻,去迴味那些看似平淡卻蘊含著韆言萬語的詩句。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人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到片刻的寜靜與慰藉。我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詩歌,追求精神生活品質的朋友們。
评分作為一個對文學作品有著長期關注的愛好者,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紮實得令人稱奇。它的節奏感掌握得爐火純青,有些段落讀起來,抑揚頓挫,仿佛自帶背景音樂,讀著讀著,我幾乎能聽見詩人在低聲吟誦。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保持文字張力的同時,卻避免瞭矯揉造作。那些看似信手拈來的句子,背後凝聚瞭多少精雕細琢的心血,是可想而知的。它沒有故作高深,也沒有過度迎閤大眾的淺薄口味,而是堅定地站在瞭藝術錶達的中間地帶,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提供瞭優美的文字享受,更在於它激發瞭讀者自身對於“美”的重新定義和思考。
评分翻開這本書,最先感受到的是一種強大的情感共鳴。作者似乎擁有洞察人心的能力,能夠精準地捕捉到那些人類共通的、卻又難以言喻的微妙情緒——那種介於希望與失落之間,或是在迴憶與現實中徘徊的狀態。每一首詩都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讀者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角落。我發現自己經常讀到一半就停下來,不是因為看不懂,而是因為被某種強烈的感觸擊中,需要時間消化。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真誠,沒有多餘的修飾,直擊人心。它讓冰冷的時間和空間,因為詩句的存在而變得溫暖而有意義。讀完閤上書的那一刻,感覺自己對世界的感知都變得更加敏銳和深刻瞭。
评分這本書的選材和編排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從頭到尾的閱讀過程,就像是跟著作者進行瞭一次精心策劃的旅程。不同主題的詩歌被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瞭一種遞進和迴響的效果,使得整部作品的結構異常穩固。我注意到,作者在處理一些宏大主題時,並沒有采用那種空泛的口號式語言,而是通過極其個人化的、微觀的視角去切入,反而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比如描述自然景象的那幾篇,簡直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那風聲、光影、泥土的氣息,都清晰可辨。它成功地做到瞭雅俗共賞,既能滿足專業詩評傢的挑剔眼光,也能讓普通讀者感到愉悅和觸動。這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每次都有新發現的優秀作品。
评分說實話,我原本對“詩集”這類書籍抱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晦澀難懂,高高在上。然而,這本詩集卻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貼近生活,卻又保持著詩歌特有的韻律美。我尤其欣賞作者是如何將現代的視角融入到傳統的敘事框架中,讀起來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當下的鮮活氣息。有些詩句,初讀時可能隻是覺得悅耳,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發現其中暗藏的深意,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非常美妙。它不像一些純粹追求意象堆砌的詩歌那樣讓人抓不住重點,而是有著清晰的情感脈絡和敘事邏輯,即便是初次接觸詩歌的讀者,也能輕鬆進入作者構建的世界。這本書讓我重新燃起瞭對詩歌的熱情,感覺就像是重新認識瞭一位老朋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