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X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

社區X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王本壯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16459
版次:1
商品編碼:1228699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社區營造專業教研書係·教學與研究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頁數:276
字數:185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理解颱灣社區營造全麵發展過程的上好媒介,從中可以看到颱灣地區社造政策的規劃與執行、理論的建構與實踐過程。本書作者多是在颱灣從事社區營造的一時翹楚,他們或通過多元理論探究颱灣的社造政策,或談城鄉社造運作經驗,或展現颱灣各部門與企業實踐社區營造理念的路徑。這些文章透過不同的角度觀察與解析颱灣社區營造的推動曆程,尤其是社區營造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産業等不同的領域是如何被認知、被理解,進而被實踐的。

作者簡介

王本壯,男,中原大學建築係建築學學士,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建築都市設計碩士,颱灣政治大學地政學係哲學博士,颱灣公立聯閤大學創意統閤設計研究中心主任,颱灣公立聯閤大學建築學係教授,社團法人颱灣社區培力學會常務理事,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信義社區營造中心特聘專傢。專長於社區環境空間規劃設計、環境行為學研究、社區營造、文化創意産業等。

目錄

政策規劃篇/1
社區營造3.0政策規劃之芻議/3
  文章導讀/4
  一 颱灣地區社造政策的脈絡檢視/5
  二 颱灣社造政策的社會影響/8
  三 社區營造3.0之政策發展方嚮/16
  四 未來社區營造施政之策略規劃/22
  五 結語/25
公部門如何整閤推動社區協力政策/27
  文章導讀/28
  一 社區營造、政府與政策/28
  二 颱灣當局、縣市與公所/35
  三 填補失落的一塊:區公所社造化/41
  四 結論/45
  【附錄】社區協力政策發展大事記/46
社區總體營造運動20年之迴顧與展望/51
  文章導讀/51
  一 前言:颱灣社區營造政策形成之背景/52
  二 公共政策與政策執行/54
  三 從六大麵嚮分析文化事務主管機關推動社造政策20年之軌跡/58
  四 文化事務主管機關社區營造政策執行的分析與未來展望/64
  五 結論/70
淺談大陸城市地區的社區治理狀況——以北京市為例/74
  文章導讀/74
  一 如何定義社區/75
  二 大陸社區政策變革軌跡/76
  三 以北京地區的社區實踐為例/83
  四 問題與前景/92
社區營造與韌性社會之聯結/97
  文章導讀/97
  一 前言/98
  二 城際大戰vs 空間領域的治理/100
  三 對地方重新強調的社區營造/103
  四 邁嚮韌性社會—從脆弱度到恢復力/109
  五 結語:社區營造與韌性社會之聯結/114

理論實踐篇/125
一個城市再造的實踐之路:颱北市社區營造的推動策略與發展願景/127
  文章導讀/128
  一 社區規劃的發展基礎/129
  二 草根崛起的規劃翻轉/130
  三 時代轉型麵對的挑戰/134
  四 創意城市的策略取徑/137
生態博物館:颱灣社區營造邁嚮可持續性發展的啓示與建議/144
  文章導讀/145
  一 研究背景/146
  二 文獻迴顧/147
  三 個案研究一:猴硐煤礦博物園區/149
  四 個案研究二: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154
  五 個案研究三:土溝農村美術館/159
  六 研究結論/164
社區大學對市民社會形成的施力與阻力/171
  文章導讀/172
  一 市民社會中的社區大學/173
  二 “解嚴”後社會與政治對社區的關心/176
  三 社區大學與“文化公民權”/178
  四 社區大學的價值與機會/181
  五 結論/186
農村社區導入農村再生計劃之觀察/190
  文章導讀/190
  一 前言/191
  二 現況及文獻分析/192
  三 現況分析與討論/198
  四 觀察與探討/218
從企業社會責任齣發:嚮社區學習如何營造幸福生活/226
  文章導讀/227
  一 信義房屋與社區一傢計劃/227
  二 社區一傢計劃執行效益說明/234
  三 公益平颱計劃/246
  四 結論/249

前言/序言

社區營造──改依靠輸血為自我造血的社區

什麼是社區營造?我以為其定義就是一個社區的自組織過程,提升社區內的社群社會資本,以達成自治理的目的。
現在我們常常喊社會管理創新,喊社會建設,但如何纔能把社會建設落到實處?就是要讓民間産生很多自組織小團體,使其既能夠自我治理,自己解決很多社會問題,又能在大集體中和諧共存,協商解決矛盾。其中社區是最重要的自治理小團體,我們的社區自組織研究旨在提供將社會建設落到實處的方法。
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社會問題在20世紀的各國都曾發生,英國、美國、日本等,凡是經曆瞭現代化、全球化、城市化和市場化的國傢,都走過和中國今天同樣的社會轉型之路。這讓我們發覺工業時代的管理手段解決不瞭復雜社會的問題,那麼這些國傢是怎麼走齣來的?
20世紀90年代中國颱灣也麵臨這樣的社會轉型,我以為有兩個最重要的社會建設幫助瞭轉型。一是職業社群的自治理,如開展教授學術倫理、律師法治倫理、醫生醫德、媒體新聞倫理等一係列職業社群自我改良運動。另一個就是社區營造運動,使基層百姓學習如何自治理、自組織以解決問題,通過民主協商實現多元包容、和諧相處。這個運動影響瞭颱灣大部分人,也對颱灣政治和社會發展起到瞭非常關鍵的作用。
社區營造就是要通過政府誘導、民間自發、NGO幫扶,使社區自組織、自治理,幫助解決社會福利、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問題。
首先,現代社區有大量的對養老、育幼、撫殘、兒童教育、青少年輔導、終身學習的需求,政府能做的是“保底”,一碗水端平地保障每個人最基本的需求;NGO專業,但杯水車薪,不足以涵蓋整個社會的需求。所以能提供這些社會福利的正是社區自身,最關心孩子的是他們自己的父母,最關心老人的是他們自己的兒女,讓他們走齣傢門,結閤起來,一起提供這些福利“産品”,這是社區營造的第一要務。
其次,鄉村的社區營造更在很多地方發展齣後現代的小農經濟,注重文化多樣性、社區生活重建、生態保育等幾個方麵,發展品牌農業、特色農業、觀光農業、食材特供基地、休閑旅遊、深度旅遊等。這幫助拉近城鄉間的差距,在部分地區解決瞭鄉村空心化的問題,為新城鎮化找到城鄉平衡發展的道路。我們現在習慣把“三農”問題稱為問題,但其實恰恰相反,“三農”不是問題,“三農”纔是未來産業發展的重大寶庫。
再次,社區營造的另一個重點是它可以保存中華文化基因的多樣性,隻有社區保留瞭,新生瞭,多元多樣的中華文化纔有實質的內容,而不是博物館中的擺設。政府與商業主導的開發常常把社區連根拔起,連帶拔起的是許多孕育幾百年甚至韆年的文化。我們如果把社區營造這個維度加進去,社會應用自有的管理與組織抵禦商業對本地固有生活的侵蝕,中華文化基因多樣性纔能被保存,我們的文化創意産業纔會有根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復興不是通過喊喊口號或道德說教就能得到的,隻有在小團體的聲譽機製及監督機製中,道德原則化成不同群體的非正式規範,在自治社群內的日常生活裏,人們相互監督又相互惕厲,現代生活的倫理纔能落地。
一個和諧社會的建立需要解決眾多的民生問題,縮小城鄉的收入差距,保持和而不同的多樣性,建設符閤現代生活的倫理,這些就是每一個社會轉型過程中,社區營造是那麼重要的原因。

羅傢德筆於清華園


寄語序言──對颱灣社區營造的一點社會學分析

清華大學社會學係獲得颱灣的信義房屋周俊吉理事長的支持成立瞭社區營造中心,同時,有意將颱灣的社區營造經驗整理齣來供大陸參考,由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齣版。社區營造的經驗是颱灣這些年來最值得討論的關於空間與社會、專業與政治的課題,值得寫幾句話作為大陸與颱灣互動的寄語。
就一個發展中社會而言,在歐美20世紀60年代社會運動的曆史脈絡中形成的社區設計(community.design)原來是沒有在中國颱灣實踐的曆史條件的,社區營造政策在颱灣的建構有特定的政治時空。李登輝在任時需要草根社會的支持力量來獲得政治上的正當性,當時的“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所主導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遂取得瞭政治的空間來麵對民主化過程中所釋放的社會力量,或者說颱灣當局必須以政策來麵對已經動員瞭的社會。一方麵,這種由上而下的社區營造政策的執行過程對當時颱灣發生的社區運動有收編的效果與官僚機構執行形式化的後遺癥。另一方麵,颱灣的草根社區也終究有機會參與地方環境改善的決策過程。社區營造,其實就是社區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t)。
對於颱灣而言,社區營造可以提供資源,作為收編社區動員的手段,具有交換地方治理的正當性。這時,對颱灣草根社區的考驗,就在於如何處理社會與政權的關係會不會以政治上的忠誠,交換選票或是資源,而這個過程經常繼續復製的是父權文化的不平等關係。
所以,對颱灣而言,關鍵在於社區動員與社區培力的過程中,如何有機會建構社區的主體性,知道草根社區自己的位置與角色,避免政治收編,也避免社區內部因單方麵競爭資源而造成的分裂。這是市民社會建構的必要過程,提供瞭社區參與的機會與摺衝斡鏇的政治空間,這就是參與式規劃與設計的過程。也因此,公共空間的營造特彆值得分析。
對於空間規劃與設計相關的專業者而言,社區營造提供瞭一種社會學習的機會,脫離現代學院的封閉圍牆與現代設計專業上的形式主義陷阱。專業者與民間社會互動,得以迴到曆史的中心。社區營造過程中的社會建築,有助於市民社會的形成。

颱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夏鑄九
2013年5月於河南嵩山會善寺


前  言

從颱灣地區行政事務主管機關文化建設委員會單一部會開始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方案,在足以讓一個幼兒茁壯成長為成人的二十年間,對颱灣地區社會産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可以觀察到社區營造的政策在曆經數次的政黨輪替後一直持續存在,甚至擴散到颱灣地區的各個部會。這樣一個能獲得多方共識而長期屹立不倒的政策,是非常值得去深入探討與分析的。
社團法人颱灣社區培力學會特彆邀請瞭多位專傢學者分彆從政策規劃與執行以及理論建構與實踐,這兩個麵嚮撰寫專文。期望能透過不同的角度觀察與研析颱灣社區營造的推動曆程,尤其是其如何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産業等不同的領域中被認知、被理解,以及被實踐的。特彆值得一提的是,颱灣地區的社造經驗在近年來逐漸擴散到大陸。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也在颱灣地區信義集團周俊吉董事長的支持下,由社會學係羅傢德教授主導成立“信義社區營造中心”。而中心的執行顧問孫瑜博士則應邀在本書發錶瞭首篇以北京市為例,展現大陸城市社區治理脈絡的案例。
社區營造是颱灣地區自經濟發展後再次嚮世人展現的社會改革與治理的重要經驗。我們相信浸潤在這樣情境中成長的所謂“90後”的“社造世代”,將是在未來帶領社會邁嚮康莊坦途的生力軍。最後要感謝本書的每位作者,您已經寫下曆史上重要的一頁!

王本狀
颱灣聯閤大學創意統閤設計研究中心主任
社團法人颱灣社區培力學會理事長


導讀 一段創新且影響深遠的社會轉型曆程

颱灣地區的社區營造政策自1994年推動迄今已逾二十年,其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階段:1994年以前為“醞釀階段”。1965年,由行政事務主管機關頒布的“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中首度提及“社區發展”,並於1969年通過“社區發展工作綱要”,在各地成立“社區發展委員會”,以社區理事會(1991年修改為社區發展協會)為執行機構;而後在1987年,颱灣地區解除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社會全麵鬆綁,民主思想逐漸萌芽,原來隻有區域性的社區運動發展為颱灣地區的社會運動,甚或是學生運動。此階段颱灣當局開始關注社區工作,雖然是由上而下的模式,但也為颱灣地區奠定瞭民生基礎,並間接促使民眾留意生活環境的危機,進而為社區發聲。
1994年至2001年為“實驗階段”。1994年,行政事務主管機關“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文建會)代錶當局提齣“社區總體營造”(簡稱社區營造或社造)之政策概念,並以“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劃”具體落實社造政策。1995年,颱北市政府推齣“地區環境改造計劃”,是為地方政府推動社區營造政策的濫觴。1990年代中期,社區營造的理念逐漸在其他政府部門發酵,例如,“環保署”推動“生活環境總體改造計劃”、颱灣地區“文化處”提齣“校園我的傢”計劃、經建會擬訂“創造城鄉新風貌計劃”,以及颱北市成立全颱灣地區第一所社區大學—“文山社區大學”。1999年,哀逢“9·21”地震,加速社區營造的理念由文建會擴散至颱灣地區各部會,此階段所有實驗性的計劃經驗在災後重建中得到實踐與檢視。
2002年至2007年為“擴展階段”。2002年,社區營造政策正式被提升為颱灣地區級計劃,在颱灣地區提齣的“挑戰2008—颱灣發展重點計劃”中,“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被列為第十項重點計劃,由七項分項計劃構成,執行的單位包括“二部四會二署”,社區營造的五大主題“人文地産景”都涵蓋在內,並由文建會擔任政策推動幕僚,成立“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推動辦公室”,扮演政策整閤、計劃溝通以及閤作促成的角色;2005年,颱灣地區進一步提齣“颱灣健康社區六星計劃”,正式開啓颱灣當局各部會與縣市政府各局處間以“社區營造”為焦點的對話和閤作。此階段可謂社區營造的蓬勃發展時期,不僅有效地讓民間人士的努力與政府的職能做更清楚的對應,同時激起地方重視社區工作。
2008年至2015年為“轉型階段”。2008年,文建會提齣磐石行動方案,以“地方文化生活圈”區域發展的概念為齣發點,規劃“磐石行動—新故鄉社區營造暨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劃”之雙核心計劃。2012年5月20日,文建會升格為文化事務主管機關,提齣“泥土化”、“産值化”、“國際化”及“雲端化”四大理念方針,其中因應“泥土化”這一施政主軸,推行“村落文化發展暨推廣計劃”。2014年,文化事務主管機關有感於社區營造政策需要創新與突破,以實驗性質推齣“‘文化部’推展社造創新活力網絡計劃”及“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劃”。此階段的社區營造政策盡管麵臨乏力的危機,卻也促使政府部門、社區與第三部門積極思索轉型的可能性,以因應這瞬息萬變的大社會。
綜觀上述颱灣社區營造政策的發展演進,本書共分為兩大部分,依序為“政策規劃篇”與“理論實踐篇”。
“政策規劃篇”是以不同的角度闡述社造理念,在多元的討論模式中提齣對社區營造未來政策的規劃與思考,給予讀者解讀的空間。
王本壯老師從社會治理麵嚮檢視社造政策對颱灣地區各個層麵的影響力,將社區營造新政策的願景定位在“社造領航、文化先行”,從既有的社區營造的精神基礎(居民參與、由下而上、社區自主、永續經營)持續推展固本培基的工作(培力),並整閤“泥土化”政策的理念,嚮上發展擴大參與、社造素養、公私協力與網絡平颱的維新機製。
曾旭正老師由行政決策麵嚮探討公部門如何整閤推動社區協力政策,提齣三個行政層級(“中央”部會、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區公所)政策分工的理想圖像,並藉其近年來於颱南市操作公所社造化的經驗提齣推動機製,以期能協助鄉鎮市區公所,並強化社造政策失落的“公所行政社造化”。
周芳怡老師聚焦於文化事務主管機關推動二十餘年的社區營造政策,以“雙圈六角互動模式”理論探究颱灣當局、地方政府、公所、社區、企業和專業團隊,各相關主體間的角色與互動關係之調整及改變。例如,颱灣當局與地方管理機構應增奬勵減補助,公所社造角色應逐漸凸顯,社區趨嚮自主運作,企業投入社造,以及專業團隊轉型為社會企業。
孫瑜博士長期觀察颱灣地區及大陸的社區營造(社區治理),大陸社區政策變革軌跡讓讀者瞭解大陸在經曆瞭市場主義的社區服務産業化發展、威權主義的城市管理體製改革與基層政權重建,現已進入以民生福祉為導嚮的多元社區治理時期,並以北京市社區治理的多種嘗試為例,說明大陸城市社區實踐的類型,以及未來走嚮。
李永展老師引用韌性社會理論,指齣在麵臨全球化及全球變暖的雙重挑戰下,“脆弱度-調適-韌性”是一個嶄新的風險社區內涵,颱灣地區如何在雙重挑戰下,建構一個遭遇外來擾動後仍可維持主要功能、不緻整體崩潰的社區,即透過社造力量,提齣社區營造與韌性社會聯結之可能,以形成具有永續性的韌性社區。
“理論實踐篇”是社區營造政策的應用與經驗分享,颱北市的社造仿佛經曆瞭一場華麗的社造運動,“中央”部會延續社造理念各自發展文化、教育、農業層麵的成果,近期企業也開始投入社造。
颱北市的社造發展源自20世紀80年代,以城市規劃帶動社區參與,並進行一係列草根崛起的規劃翻轉,而後曆經時代轉型的挑戰,自2009年起倡議“軟都市主義”,並將其納入城市再生策略,推展全麵且廣泛的城市行動。林崇傑局長長期深耕於颱北市的都市發展工作,遂從颱北市社區營造的推動策略與發展願景探討一個城市再造的實踐之路。
文建會於1994年提齣“輔導縣市主題展示館之設立及文物館藏充實計劃”,並於2002年推動“充實地方文化館計劃”,此與劉鎮輝老師所探討的生態博物館有政策發展的淵源,文章以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土溝農村美術館為案例,透過各項實踐經驗及執行成果,對於颱灣社區營造邁嚮可持續性發展的啓示與建議。
1998年,教育事務主管機關發錶《邁嚮學習社會》“白皮書”;同年,颱灣地區第一所社區大學成立,正式建立推動終身教育學習體製的機構。黃世輝老師以經營社區大學多年的經驗,透過颱北市文山社區大學、雲林縣山綫社區大學及颱南市颱南社區大學颱江分校三個案例檢視“社區大學”對市民社會形成的施力與阻力,以及社區營造融入社區大學課程的窘境。
“農委會”於2004年推齣“農村人力培訓計劃”,2006年開始培訓“農村營造專員”,2008年設立“農村再生專員班”,2010年“農村再生條例”公布實施。柯勇全科長藉由觀察2009年首批投入農村再生試辦之14個農村社區,分彆探討其在試辦期、培根計劃、提齣農村再生計劃及計劃執行等階段,農村社區在投入農村再生過程中所發生之變化及成果。
2004年,信義房屋透過企業的力量,提齣“社區一傢計劃”,不僅提供奬助經費,更透過企業員工的投入,協助有心提升社區生活質量與居住環境的團體或個人,實現其改造社區的夢想。王本壯老師與社區一傢工作小組執行長張築雯,從信義房屋推動社區一傢計劃研究第二部門投入社區工作,除瞭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外,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二十餘年來,讓社區營造理念紮根於颱灣地區社會,本書融閤多元模式與理論探究社造政策,並收錄城市社造工作的運作經驗,以及各部會與企業實踐社造的理念,希望以不同的麵貌展現社區營造的精神,以此引領讀者對於社造有新的認識。

文/藍忻怡
社團法人颱灣社區培力學會秘書長
社區X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社區X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社區X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社區X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社區X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