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坎南 编
图书标签:
  • 亚当·斯密
  • 经济学
  • 政治学
  • 法律
  • 历史
  • 古典经济学
  • 苏格兰启蒙运动
  • 公共财政
  • 18世纪
  • 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1181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538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6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亚当·斯密是十八世纪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反映的正是亚当·斯密早期的经济思想。抓住了当时英国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利益和要求。当然,这时斯密的经济思想还不成熟,许多政治经济学原理还不明确,甚至没有考察。但是,斯密研究经济问题的总方向,他的经济学说的中心思想已经奠定了,并对价值、货币、资本、利息等政治经济学范畴作了一些分析和说明。这一切,在他的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和丰富。

目录

原编者前言
原编者引论
法律学
第一篇 论法律
绪言
第一分部 论公法
第二分部 家属关系法
第三分部 私法
第二篇 论警察
第一分部 清洁与治安
第二分部 价廉与物博
第三篇 论岁入
第二篇 论警察(续)
第四篇 论军备
第五篇 论国际法
译名对照表

精彩书摘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
  上面已经说过,在渔猎时代和游牧时代,罪是很少的;人们不把小的罪放在心上。在那种时代,那些由于成为我们时代许多涉讼的原因,即遗嘱的解释、财产授予的决定和契约而引起的争论,是从不会发生的,因为在那种时代人们还不知道遗嘱契约等是怎么一回事。当这些发生而人们从事于复杂活计的时候,争论就变得比较频繁了;但是,由于人们一般都从事于某种活计,除非这些争执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损害,他们都不愿腾出时间来处理它们。这样,他们就得听任一切案件悬搁起来引起各种不方便,否则就得想出对社会各成员都合适的其他方法。他们所想出的最自然的方法乃是从他们中挑选一些人出来,把一切案件交给这些人去处理。当他们决定这样做的时候,在此以前就以其卓越的势力出名的酋长,一定会保持其一贯的优越地位而自自然然地成为他们所选定的处理案件的人中的一个。另外还会选出若干人来和酋长一起去处理案件,在社会初期,这样选定的人在数目上总是很可观的。②他们不敢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少数几个人去办,因而我们看到,雅典在同一时间内有五百个审判官。③通过这个方法,酋长能进一步增加他的权力,而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看来好像是君主政治。但这只是表面形态,因为最后的决定还掌握在全民手里,而政治实际上是民主政治。
  上面已经说过,宣战和媾和的权力最初是掌握在全体人民手里。但当社会发展,城市设有防御工事,备有火药库,筹集了资金,委派了将官以后,全体人民便不能再参加这种问题的讨论了。这种职权或是交给法院,或是交给指定负责这项职务的另一批人,不过这个职权最初当然是先交给法院。这个权力应该叫做元老院的权力。古罗马元老院管理公共收入、公共建筑物等。但后来,古罗马的法院和元老院成为性质完全不相同的机构。对于雅典的最高法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我们现在来考察一下社会初期的两个时期,即狩猎时期和游牧时期。
  在一个渔猎国里,只能有少数人生活在一起,因为人多了就会在短时期里把国内全部猎物猎尽,因而缺乏生活资料。至多只能有二三十家人家住在一起,这些人家就构成一个乡村。他们的乡村相距不远。当不同乡村的人发生争执时,便通过两村居民大会来裁决。因为每一个乡村都有它的领袖,所以整个国家也有个领袖。这个国家是各个乡村的联盟,而酋长们对各个乡村所作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游牧者中间酋长有很大的权力。在游牧时代,世家比在其他时代更受到尊敬。权能原则起着强大的作用,而他们在维持法律与统治方面怀有最强烈的功利心。
  ……

前言/序言

  关于现在刊行的这部演讲笔记的来历以及我在编校时所采用的原则,都已经在《引论》中详细地叙述过了。
  在这里,我只要对托马斯·罗利先生表示我的谢忱。在我着手这项工作的时候,罗利先生是牛津大学英格兰法讲师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一个委员。现在,他是枢密院法律委员会的干事。除仔细阅读全稿并对那些他认为有讹误的或需要解释的段节提出意见外,他还不倦地随时答复我所请教的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其中有许多问题,除了一个认真对待编校工作的人以外,在任何人看来一定是无关重要的。但有一点必须明白,由于他没有机会知道我如何利用了他的意见,他对我所作的注释不负什么责任,正如霍金斯先生和其他我曾请教过的法律权威一样。
《自由的边界:一部关于政治经济学、治理与社会秩序的考察》 本书导言:时代的呼唤与思想的奠基 在人类社会步入近代,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国家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之际,对财富的来源、权力的边界以及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迫切的理论需求。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在启蒙运动的宏大背景下,一批卓越的思想家如何试图解析并重塑国家与市场、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聚焦于那些奠定现代政治经济学和治理理论基石的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我们理解现代自由社会运作逻辑的底层代码。 第一部分:财富的创造与分配——经济秩序的重构 本卷梳理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国民财富增长机制的系统研究。核心议题在于探究劳动、资本与土地这三大生产要素如何协同作用,产生超出现代人想象的物质丰裕。 一、劳动分工的魔力与效率的飞跃: 我们首先审视了将复杂生产过程分解为精细化、重复性操作的制度性影响。分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特定技能的熟练度,更重要的是,它催生了广泛的互换可能性,从而打破了自给自足的狭隘循环。通过对早期工厂和工坊的案例分析,我们揭示了劳动分工如何成为技术创新的温床,尽管其初期形态可能伴随着对工匠技艺的异化。 二、资本的积累与再生: 资本不再被简单视为流通中的货币,而是被视为一种积累起来的、用于支持生产和扩张的物质成果。本书细致考察了储蓄(节制消费)如何转化为可用于投资的剩余,以及这种投资在扩大生产规模、购置先进工具上的关键作用。我们辨析了利息作为资本回报的本质,以及它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功能。这种积累过程被视为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而非简单依赖于王室的敕令或贵族的恩赐。 三、价值理论的探寻: 价值的客观基础是什么?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时间,还是稀缺性与效用?本书对比了早期从“劳动投入论”到更精细的“供给与需求平衡论”的理论演进。我们探讨了价格机制作为市场信号传递者的角色,它如何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协调分散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相对最优配置。 第二部分:市场的自发秩序与国家职能的界定 古典思想家们对政府权力的警惕并非源于虚无主义,而是基于对人类行为复杂性的深刻洞察。本部分致力于勾勒出市场自发秩序的边界,以及国家介入的必要领域。 一、自由贸易的逻辑与国际分工: 在分析了国内市场的运行机制后,我们转向了国家间的贸易关系。本书阐述了比较优势原理的早期萌芽,即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其最擅长(或成本最低)的产品,通过交换实现整体福祉的增进。这种观点直接挑战了重商主义所倡导的贸易保护和金银积累政策,主张开放边境,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二、政府职能的“最小清单”: 既然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那么政府的职责应当被严格限定在何处?本书梳理了国家不可推卸的三大职能:维护和平与安全(国防,对外抵御侵略);提供司法公正(建立清晰、可预测的法律框架,保护契约的履行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以及兴办公共工程(建设对私人投资回报率低但对整体社会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等)。对于任何超出这些核心领域的干预,都被视为对经济活力的潜在抑制。 三、法律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石: 我们着重分析了法律体系在保障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一个清晰、稳定、公正的法律环境,是企业敢于进行长期投资的前提。法律保护的不仅是实物财产,更包括智力成果和契约精神。任何对产权的随意侵犯或法律程序的任意变更,都会迅速瓦解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商业活动。 第三部分:社会治理的精细考量——财政、治安与公共服务 虽然主张有限政府,但思想家们并未忽视财政收入的合理筹集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本部分细致考察了政府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提供其必需的服务。 一、税收的艺术与效率: 成功的财政体系必须兼顾公平性与效率性。本书探讨了关于税收原则的辩论:税负的确定性、便利性、平等性与最小化征收成本。我们分析了对不同收入来源(如土地、消费、进口)征税的优缺点,并强调税收的首要目标是为国家提供足够资金,同时不对生产和贸易造成扭曲性的阻碍。对国库收入的审慎管理,被视为维护国家信用的关键环节。 二、警察职能的延伸与社会治安: 这里的“警察”职能,远超我们今日对城市巡逻的理解,它囊括了维护社会日常秩序、执行法律、以及对潜在破坏社会安定的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本书考察了如何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降低犯罪率,从而减少公民用于自我保护的资源消耗,将这些资源重新导向生产性活动。这是一种成本效益考量下的治理模式。 三、对国家安全与军备的审慎态度: 在外部安全方面,国家必须保持必要的军事力量以威慑侵略者。然而,军备开支被视为一种必要的“非生产性”支出。因此,对军备规模的讨论总是伴随着对其成本的严厉评估,确保军事力量的维持不至于过度消耗国民的财富基础,形成“军国主义”的威胁。维持一支精干、专业的军队,而非庞大、低效的常备军,是这一时期治理思想的一个共识。 结语:自由的理性与秩序的维护 本书所呈现的思想体系,描绘了一个通过理性规划的制度设计,使得个体追求私利的过程,能够在法律与安全保障下,汇聚成整体的社会福祉增长的愿景。它强调了制度结构(尤其是产权和契约法)的优越性,认为它们比最高统治者的道德品格更能可靠地保障社会的繁荣与稳定。这些论述共同构成了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治理模式的坚实理论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正如其书名所暗示的,它承载的是沉甸甸的学术重量。当我第一次翻开它,被那一页页精炼的文字所吸引。虽然书名听起来像是枯燥的理论分析,但读进去后,却发现亚当·斯密并非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经济学巨匠,他对于社会运作的洞察力,对于个体自由与集体秩序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同样体现在了他对法律、警察、岁入以及军备等议题的阐述中。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社会契约”和“国家职责”的讨论感到着迷。斯密并没有将国家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而是强调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保障个体权利、维护市场公平以及提供公共物品,这些都是一个有序社会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基石。他对于政府权力的边界有着极为审慎的考量,告诫我们过度干预会扼杀活力,而监管不力则会导致混乱。这种对国家角色的 nuanced understanding,在当今这个充斥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促使我反思,我们所处的社会,在这些关键领域的平衡是否恰当,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定位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亚当·斯密的思想只停留在“看不见的手”和自由市场经济层面,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揭示了斯密作为一位思想家,在社会组织与国家治理方面的深邃洞察。尤其是在论述“法律”时,我看到了他对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精妙平衡。他认为,法律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个体的基本权利,从而使其能够自由地追求自身利益,而这种自由的行使又是在法律框架下的。他对“警察”职能的阐释,则体现了他对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的重视,这构成了市场经济得以健康运行的必要前提。而在“岁入”部分,我看到了他对于国家财政来源的审慎思考,认为税收应当公平、透明,并且要能有效支持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如国防和司法。甚至他对“军备”的讨论,也并非单纯的军事扩张,而是将其与国家安全、国际关系以及经济资源配置联系起来考量。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社会理论家,他的思想体系是全面而深刻的。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原本以为会是一堆冷冰冰的理论条文,但阅读过程中,我却被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所折服。亚当·斯密在其中对于“法律”的解读,让我看到它如何从根本上塑造一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并为经济活动提供稳定的框架。他对“警察”的讨论,让我意识到维持社会秩序不仅仅是逮捕罪犯,更包含了一种预防性的、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而当他谈到“岁入”时,我领略到了他对税收公平性、效率性的深远思考,认为税收是维系国家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关键,但其设计必须审慎,避免对经济活力造成过度的损害。即便是在“军备”议题上,他也展现出一种务实的态度,将其视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成本,但同时也会权衡其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亚当·斯密,他对于国家机器的运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令人惊叹的深刻理解。

评分

这本书如同一个精密的齿轮箱,将亚当·斯密对于社会治理的精妙构思逐一展现。我被其中关于“法律”的论述所吸引,它不仅仅是惩罚的工具,更是规范人与人之间互动、保障自由市场运行的基石。斯密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可预测性,认为清晰的法治环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他对于“警察”的界定,也远不止于我们日常理解的抓捕犯罪,而是包含了一种更广泛的社会安全网的构建,旨在预防犯罪、维护公共安宁。而当他谈论“岁入”时,我看到了他对税收的深刻理解,认为它是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的资金来源,但同时他也对如何征税、征税的公平性与效率性提出了诸多洞见,避免过度负担和不公平。至于“军备”,他将其视为国家保障自身安全、维护和平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警惕其潜在的成本和对资源的消耗。整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理解一个健全社会所必备的各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评分

初次接触这本书,确实被其标题的严谨与宏大所震慑。然而,在字里行间,我却意外地捕捉到了一种极其务实而深刻的思考。亚当·斯密并非仅仅局限于抽象的理论模型,他对于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繁荣且公正的社会有着一套严密的逻辑推演。尤其是在探讨“警察”职能的部分,我看到了他对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这并非简单的治安管理,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层面。他对于税收(岁入)的论述,也并非仅仅关注财政收入,而是将之视为维系国家运作、提供公共服务(如国防、司法)的必要手段,并对公平性、效率性提出了要求。而关于“军备”,他更是将其置于国家安全与威慑力量的宏大视角下进行审视,这显示出他对于国家主权和对外关系的战略性考量。读罢,我感觉自己对“国家”这个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再是单一的经济体,而是集法律、秩序、财政和安全功能于一体的复杂有机体。他的思考角度是多维度的,触及了社会运行的多个关键层面,为理解现代国家的构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评分

好书值得珍藏

评分

很不错,书本完,无折旧

评分

很不错,书本完,无折旧

评分

很不错,书本完,无折旧

评分

好书值得珍藏

评分

很不错,书本完,无折旧

评分

好书值得珍藏

评分

好书值得珍藏

评分

好书值得珍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