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讀大傢: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

大傢讀大傢: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王傢新 著,丁帆,王堯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25104
版次:1
商品編碼:12268424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0
字數:216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書名“教我歌唱的大師”,原詩齣自葉芝。這本書是詩人王傢新對數位曾對他發生過深刻影響的葉芝、奧登、希尼、茨維塔耶娃、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帕斯捷爾納剋、布羅茨基、裏爾剋、米沃什、紮加耶夫斯基、特朗斯特羅姆、洛爾迦等詩歌大師的一次整體性評述和迴望。
  作為“朦朧詩”後Z重要和富有影響力的當代詩人,王傢新被視為知識分子寫作的代錶人物。不懈創作詩歌的同時,也一直堅持對詩學問題進行思考與探討,北京大學吳曉東教授曾稱其以詩歌為核心的全部寫作堪稱一部“中國詩壇啓示錄”。

作者簡介

  王傢新,1957年生,詩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除詩歌創作外,主要從事中西現代詩歌、詩學理論和詩歌翻譯研究。著有詩集《遊動懸崖》《王傢新的詩》《未完成的詩》等,詩論隨筆集《夜鶯在它自己的時代》、《沒有英雄的詩》、《坐矮闆凳的天使》、《取道斯德哥爾摩》、《為鳳凰找尋棲所:現代詩歌論集》等,翻譯有《保羅·策蘭詩選》等多種。

目錄

葉芝:“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
“以文學的曆史之舌講話”
——艾略特的《荒原》及其反響
奧登:“我們必須去愛並且死”
“來自寫作的邊境”
——希尼與我們時代的寫作
她那“黃金般無與倫比的天賦”
——我心目中的茨維塔耶娃
“我的世紀,我的野獸”
——曼德爾施塔姆的詩歌及其命運
“你將以斜體書寫我們”
——阿赫瑪托娃畫像
“二月,墨水足夠用來痛哭”
——帕斯捷爾納剋的詩與小說
“它來到我們中間尋找騎手”
——天纔詩人布羅茨基
“詩的見證”與“神秘學入門”
——從米沃什到紮加耶夫斯基
裏爾剋:“大地的轉變者”
策蘭:創傷經驗,晚期風格,語言的異鄉
“山頂上,藍色的海追趕著天空”
——紀念詩人特朗斯特羅姆
夏爾:語言激流對我們的衝刷
“綠啊我多麼希望你綠”
——洛爾迦的詩歌及其翻譯

精彩書摘

  《大傢讀大傢: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
  在翻譯時,我所經受的身心戰栗真是難以形容。它告訴瞭我什麼是一個詩人“黑暗而偉大的晚年”,什麼纔是我們曆盡生死纔能達到的境界。它也使我感到,正是像晚期葉芝這樣的頑強不屈的“老骨頭”的存在,使現代詩歌“英雄的一麵”在今天依然成為一種可能。
  當然,隨著時間的進程,我們還不斷從葉芝詩中發現新的東西。在早年的印象中,葉芝是一個激情的、痛苦而高貴的抒情詩人,但後來我還感到瞭一個“雙重的葉芝”,一個嚴格無情的自我分析傢,一個不斷進行自我爭辯的反諷性形象。而他中後期詩歌中的力量,往往就來自於這種矛盾對立及其相互的撕裂和撞擊。歌德當年曾說過“愛爾蘭人在我看來就像是一群獵狗,窮追著一隻高貴的牡鹿”,而葉芝對此甚為欣賞,並在日記中用來加以自嘲。然而,在這樣的反諷中我們感到的是“隨時間而來的智慧”而非意義的消解,是一個詩人所達到的精神超越而非角色化的自戀。葉芝的詩之所以能對我産生真實的激勵,就因為他在堅持“溯流而上”的同時,始終伴隨著復雜的自我反省意識。換言之,這種葉芝式的“英雄化”之所以可信,正如福柯在談論波德萊爾時所錶述的那樣:“無須說,這種英雄化是反諷的。”
  重要的是,葉芝就像他自己所寫到的那樣:“但人的生命是思想,雖恐怕/也必須追求,經過無數世紀,/追求著,狂索著,摧毀著,他要/最後能來到那現實的荒野……”(《雪嶺上的苦行人》,楊憲益譯)。這種徹底的藝術精神對我們在後來的寫作也産生瞭深深的激勵。如他晚期的名詩之一《長腿蚊》,全詩有三節,描述曆史或歌詠神話,而每一節的最後都是“像水麵上的一隻長腿蚊,/他的思想在寂靜中移動”。“長腿蚊”的意象齣現得齣乎意料,但又恰好與每一節的“正文”構成瞭反諷性張力。歐陽江河在一篇文章中就談到瞭長腿蚊這種寂靜的意象對北島後期詩的啓示,無獨有偶,翟永明的《我策馬揚鞭》一詩也化用瞭葉芝的詩句:“在靜靜的河麵上/看嗬,來瞭他們的長腿蚊。”這個最後被引來的長腿蚊,和上麵的“我策馬揚鞭”驟然間也構成瞭一種張力。
  這就是晚年的葉芝對我們的啓示。他的詩獨具的力量來自一種不懈地“為鳳凰找尋棲所”的努力,也來自於一種人生矛盾的相互撕裂和衝撞。他一直堅持對一個永恒世界的塑造,而又始終以現實和心靈的苦汁為營養。在他後來的詩中,他愈來愈深入地涉及人生的難題和矛盾。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藉他的《馬戲團動物的逃棄》中的詩句“既然我的梯子移開瞭/我必須躺在所有梯子開始的地方,在內心那破爛的雜貨店裏”來描述90年代以來經曆瞭一場曆史震蕩後的中國詩人的寫作。我想這就是曆史的“造就”:它移開瞭詩人們在以前所藉助的梯子,而讓他們跌迴自己的真實境遇中,並從那裏重新開始。
  三
  以上談到的是葉芝對我和我們這一代人的影響。如果真要展開“葉芝在中國”這個話題,還得從卞之琳、穆旦、袁可嘉等前輩詩人譯者說起。穆旦在40年代初創作的《一個民族已經起來》等飽含民族憂患並帶有“復調”性質的詩篇,顯然就受到葉芝《一九一六年復活節》的巨大感召和影響,而他多年後在“文革”後期那種艱難環境下對葉芝、艾略特、奧登等詩人的翻譯,不僅體現瞭一個飽受磨難的詩人對“早年的愛”的迴歸,而且,也正是通過這樣的翻譯,他再次把自己“嫁接到那棵偉大的生命之樹上”。穆旦晚期《智慧之歌》中所包含的“葉芝式的詩思”,我在一篇文章中已有所論及;詩人自己在給友人的信中也曾坦言他在《鼕》一詩中是怎樣采用瞭葉芝的“迭句”的寫法。但我想,重要的還不在於具體的技藝,在於他從葉芝那裏學到的,不僅是把隨時間而來的智慧與一種反諷的藝術結閤在一起,同時也與一種悲劇的力量最終結閤在瞭一起。穆旦在那時對英國現代詩的翻譯及其創作,成為他生命最後所進放的一道最令人驚異的光輝。
  也正因為如此,我要再次錶達對這些前輩詩人譯者的深深感激,因為不經過他們那優異的翻譯,葉芝就有可能被我們錯過,也不可能對我們産生如此深刻的影響。穆旦對奧登的《悼念葉芝》的翻譯,不僅飽含瞭他自己對一位偉大詩人的感情,而且把這種翻譯本身變成瞭一種對詩歌精神的發掘和塑造。說實話,很多中國讀者心目中的葉芝的“詩人形象”,就來自於穆旦這篇卓越的譯作。至於葉芝自己的詩,穆旦譯有《一九一六年復活節》和《駛嚮拜占庭》。穆旦對《一九一六年復活節》這篇紀念碑式的力作的翻譯,讓人的情感在一種巨大的悲憫中升華,有一種讓人淚湧的力量:
  太長久的犧牲
  能把心變為一塊岩石
  嗬,什麼時候纔算個夠?
  那是天的事,我們的事
  是喃喃念著一串名字
  好像母親念叨她的孩子
  當睡眼終於籠罩著
  野跑瞭一天的四肢……
  詩寫到這裏達到一個高潮。詩人甚至在為自己也為整個民族要求一種悲痛母親的地位。
  ……

用戶評價

評分

薄薄的一本,內容不多,然而生動有趣。

評分

大傢讀大傢的套裝,都買全瞭

評分

便宜實惠,性價比很高,值得買

評分

葉作傢的作品看得不太多,這本書是解讀外國一些經典作品的隨筆,感覺還不錯。

評分

好。。。。。。。。。。。。。。。。。

評分

質量非常非常好 買書一直用京東 物流最快 買瞭一套

評分

很好的一套書,推薦大傢一讀。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很早就看過馬原的作品,印象還不錯。這書是馬原的講稿,主要評述一些外國經典小說。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