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4668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7839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0
字数:444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的考生奉上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合理、有效地进行考前复习!

《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中公版)》汇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和历年考试真题,梳理考试涉及的考点内容,以严谨的内容和精练语言呈现考查的重点内容,配以历年真题和辅助性内容,帮助考生构建知识框架,掌握重要考查内容,在了解真题的基础上做好知识储备,更好地投入到备考。

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全书共设下面五大部分:

一、前言: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信息和本书各板块的相关信息,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二、应试攻略:其中的考情分析、题型解读、备考策略帮助考生明确真题考查的具体信息。

三、正文内容:正文部分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展示重要内容的基础上,放置拓展类的模块,如真题再现、知识拓展。每章内容介绍完毕后,“能力提升训练”中的检测试题方便考生检测本章的学习效果。

四、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帮助考生了解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课程的基本信息。

五、中公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

目录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
考点聚焦(2)
第一节信息及信息技术概述(2)
考点梳理(2)
一、信息(2)
二、信息技术(6)
三、信息安全(8)
四、相关法律法规(10)
第二节计算机基础知识(19)
考点梳理(19)
一、计算机发展(19)
二、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20)
三、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22)
四、计算机数制与编码系统(25)
第三节操作系统(31)
考点梳理(31)
一、操作系统基本概念(31)
二、文件与文件夹(31)
第四节文字处理软件(35)
考点梳理(35)
一、关于Word(35)
二、Word文档基本操作(36)
三、设置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39)
四、图文排版(43)
五、表格制作的方法(46)
第五节电子表格软件Excel(47)
考点梳理(47)
一、关于Excel(47)
二、Excel的基本操作(48)
三、数据的输入(51)
四、公式与函数的应用(52)
五、图表(55)
六、数据的管理与分析(57)
第六节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60)
考点梳理(60)
一、关于PowerPoint(60)
二、PowerPoint基本操作(62)
三、演示文稿的编辑(63)
四、优化演示文稿(64)
五、插入多媒体元素(65)
六、创建幻灯片动画效果(65)
七、幻灯片放映(66)
第七节图形图像软件Photoshop(66)
考点梳理(66)
一、图形图像概述(66)
二、图像编辑(68)
三、图像选取(69)
四、图像绘制(70)
五、图像修复工具(72)
六、图像色彩的调整(72)
七、图层的使用(72)
八、滤镜的使用(74)
第八节动画制作软件Flash(75)
考点梳理(75)
一、Flash动画制作基础(75)
二、基本动画(77)
三、ActionScript(78)
第九节多媒体技术应用(80)
考点梳理(80)
一、媒体(80)
二、多媒体技术(81)
三、数据压缩和存储(83)
第十节网络基础与应用(85)
考点梳理(85)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85)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85)
三、网络层次结构(88)
四、网络协议(93)
五、网络传输介质(94)
六、网络互联设备(95)
六、IP地址(97)
七、网页、主页和网站(99)
八、因特网中的基本概念(100)
第十一节数据库(104)
考点梳理(104)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104)
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105)
三、数据模型(106)
四、数据库设计(110)
第十二节算法与程序设计(113)
考点梳理(113)
一、算法(113)
二、程序设计基础(119)
三、程序控制结构(127)
第十三节人工智能(132)
考点梳理(132)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132)
二、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132)
三、人工智能的影响(133)
能力提升训练(13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38)
考点聚焦(138)
第一节信息技术课程概述(138)
考点梳理(138)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138)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139)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140)
第二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40)
考点梳理(140)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140)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142)
三、教学评价(142)
四、课程教学内容安排(142)
能力提升训练(14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47)
考点聚焦(147)
第一节信息技术教学(147)
考点梳理(147)
一、信息技术教学特点(147)
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149)
三、信息技术教学规律(149)
四、信息技术教学方法(150)
五、信息技术教学原则(151)
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153)
第二节信息技术教育研究(156)
考点梳理(156)
一、当前教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156)
二、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56)
三、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方法(157)
能力提升训练(159)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62)
考点聚焦(162)
第一节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162)
考点梳理(162)
一、学生一般特征定义(162)
二、初中生的一般特征分析(162)
第二节学习风格分析(163)
考点梳理(163)
一、学习风格定义(163)
二、学习风格分析(164)
第三节初始能力分析(164)
考点梳理(164)
一、初始能力定义(164)
二、初始能力分析(165)
能力提升训练(16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67)
考点聚焦(167)
第一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67)
考点梳理(167)
一、分析知识点(167)
二、安排内容顺序(168)
第二节教材内容的分析(169)
考点梳理(169)
一、广义的知识分类(169)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69)
三、我国教学实践中的分类(170)
第三节教材的分析方法(171)
考点梳理(171)
一、归类分析法(171)
二、图解分析法(171)
三、层级分析法(171)
四、信息加工分析法(171)
五、使用卡片分析法(172)
六、解释结构模型法(17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73)
考点聚焦(173)
第一节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173)
考点梳理(173)
一、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173)
二、三维目标体系(175)
第二节教学目标的设计(176)
考点梳理(176)
一、行为目标的设计(176)
二、内外结合的目标设计(177)
三、三维目标的编写(177)
第三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179)
考点梳理(179)
能力提升训练(179)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81)
考点聚焦(181)
第一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181)
考点梳理(181)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181)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182)
第二节信息资源的选择和利用(182)
考点梳理(182)
一、信息资源的分类(183)
二、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183)
三、选择教学媒体的程序和方法(184)
第三节教学过程的设计(186)
考点梳理(186)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186)
二、教学过程设计流程图(187)
三、教学过程设计方案(187)
四、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189)
能力提升训练(19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92)
考点聚焦(192)
第一节讲授法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192)
考点梳理(192)
第二节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196)
考点梳理(196)
第三节探究法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198)
考点梳理(198)
能力提升训练(201)
第三部分信息技术教学实施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04)
考点聚焦(204)
第一节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激发(204)
考点梳理(204)
一、教学情境创设(204)
二、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207)
第二节有效学习与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209)
考点梳理(209)
一、有效学习的内涵和实施策略(209)
二、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210)
第三节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212)
考点梳理(212)
一、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212)
二、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学习(213)
三、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214)
能力提升训练(21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18)
考点聚焦(218)
第一节信息技术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218)
考点梳理(218)
一、信息技术教学组织的形式(218)
二、信息技术教学组织的策略(219)
三、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突发事件的处理(222)
第二节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因素的调控方法(224)
考点梳理(224)
一、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调控的方法(224)
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调控的方法(225)
三、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调控的方法(226)
能力提升训练(22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29)
考点聚焦(229)
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229)
考点梳理(229)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环节(229)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技能(230)
第二节信息技术实践教学(234)
考点梳理(234)
一、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作用(234)
二、信息技术实践的组织实施(235)
三、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236)
第三节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237)
考点梳理(237)
一、教学资源整合的原则(237)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内容(238)
三、教学资源整合的方法、途径(239)
能力提升训练(240)
第四部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44)
考点聚焦(244)
第一节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244)
考点梳理(244)
一、基本理念(244)
二、终结性评价的指导思想(244)
三、过程性评价的指导思想(245)
第二节学习评价的类型与原则(246)
考点梳理(246)
一、学习评价的类型(246)
二、学习评价的原则(247)
第三节学习评价活动(248)
考点梳理(248)
一、价值标准研究(248)
二、信息收集方法(250)
三、价值判断方法(252)
四、试卷质量的评价(254)
能力提升训练(25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57)
考点聚焦(257)
第一节教学评价及其功能的实现(257)
考点梳理(257)
一、教学评价的内涵(257)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259)
三、教学评价功能的实现(260)
第二节教学反思及其意义(261)
考点梳理(261)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261)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261)
三、教学反思的意义(262)
第三节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与方法(263)
考点梳理(263)
一、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263)
二、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264)
能力提升训练(265)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26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70)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包括初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三章。它要求考生掌握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相关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纵观历年考试,本部分知识考查要点十分集中,重点突出,命题趋势日趋明朗,难度适中。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这一部分,涵盖了考试中的绝大部分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着重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本部分内容全面详尽地讲解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方面的知识点,并根据大纲分析了每个知识板块的考点。考生需要结合“考点聚焦”,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理解重点和考点;结合“真题再现”的题目,准确把握真题的考查形式以及命题思路,并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学会应用,提升解题技巧。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1.本章内容是考试中的重点,多以单项选择题与简答题出现。
  2.本章重点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概念,以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相关知识,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多媒体技术,网络基础与应用,数据库,程序设计与人工智能基础知识。
  第一节信息及信息技术概述
  一、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特定的、公认的定义,不同的人、不同的领域都有不同的解释。当前大多数人认为: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以及动态的消息、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实际的内容。能够为视觉、听觉、触觉和嗅、味觉等信息采集器官采集到的各种直观的、抽象的事物(例如文字、数学、音乐、景物、色彩等都被称之为信息)。
  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只是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必须依靠某种媒介进行传递。信息载体是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是信息赖以附载的物质基础,即用于记录、传输、积累和保存信息的实体。信息载体包括以能源和介质为特征,运用声波、光波、电波传递信息的无形载体和以实物形态记录为特征,运用纸张、胶卷、胶片、磁带、磁盘传递和储存信息的有形载体。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等特点。通过对信息媒体的传播,可以实现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通过对信息媒体的存储,可以实现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
  2.共享性
  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
  3.可传递性
  信息可借助一定的载体进行传递,使人们感知并接收。其传递过程包括三个因素,即信源、信道、信宿。
  4.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因此人们常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发现。信息的价值主要体现:一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生产和使用。
  5.价值相对性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但它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接收者的需求,即同一条信息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
  6.时效性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例如天气预报、会议通知、交通信息等都是变化很快的,其时效性比较短。而一些科学原理、定理、定义的时效性是比较长的。时效性实际上是与信息的价值性联系在一起的。
  7.真伪性
  信息有真伪之分,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是信息的准确性。
  8.可处理性
  杂乱无章的信息可以经过人的分析和处理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三)信息处理
  1.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是指未出版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它是选题策划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信息采集工作最后一个步骤的延伸,成选题策划的开端。信息采集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保证信息采集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1)可靠性原则
  信息采集可靠性原则是指采集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对象或环境所产生的,必须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书不错,就是有些初中的内容没有

评分

还没做,也没看,但总体感觉不错,值得购买,祝各位考试成功!

评分

书挺好的,但对我来说把简单的东西复杂了。我之前是准备考这个的老师的,但是,但是没有坚持,很多机会就在犹豫的过程中溜走了,所以啊,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评分

很实用,很实用很实用,还有一本小本的高频考点,可以随身携带,太方便了,不理解的习题还能扫二维码看视频讲解。

评分

简单易懂 还是感觉不错

评分

感觉里面的知识好难?

评分

考试用书,希望能有帮助。

评分

备战,先把教材和试卷买好,有空就看看做做

评分

不错,买的有点儿晚,但是还是比较有帮助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