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9
1.作者对印度古代社会史的进程进行了细致、科学的观察和研究。
2.查阅、考证大量国内外印度相关的文献,结合历史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资料与方法,为读者阐述了印度古代社会的沿革。
《印度古代社会史》考察了古代印度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事件、经济形态及宗教文化,并通过对各历史时期突出的社会现象的论述,着重分析、阐释其产生、发展的复杂原因及其深远的影响;同时,本书将历史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资料与方法有机地结合,加以运用,不仅总结了国外学者的*新成果,而且展示出作者本人多年来研究的新观点与新成就,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丛书简介:
“欧亚备要”丛书所谓“欧亚”指内陆欧亚(Central Eurasia)。这是一个地理范畴,大致包括东北亚北亚、中亚和东中欧。这一广袤地区的中央是一片大草原。在古代,由于游牧部族的活动,内陆欧亚各部(包括其周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陆欧亚常常被研究者视作一个整体。
由于内陆欧亚研究难度大,早期的研究者要克服的障碍往往多于其他学科。本套丛书选择若干较优秀、尤急需者,请作者修订重印。这些原来分属各传统领域的著作(专著、资料、译作等)在“欧亚”的名义下汇聚在一起,有利于读者和研究者视野的开拓。
刘欣如,1978—1998年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5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丁)历史系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亚洲与中东学系客座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南亚、中亚以及世界史的研究与教学,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印度古代社会史》、《丝绸与宗教》、《世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等。现任美国新泽西大学教授。
目录
第*章 历史的舞台—印度地理概念 ...... 1
第二章 早期城市文明 ...... 7
第三章 从游牧业到农业 ...... 27
第四章 第二次城市革命 ...... 47
第五章 南亚次大陆的统——孔雀帝国 ...... 68
第六章 空前的商业繁荣——从大帝国的解体到贵霜王朝 ...... 90
第七章 笈多王朝及其后——公元4 到7 世纪 ...... 111
第八章 南方的兴起——公元500 到1300 年 ...... 133
第九章 北方的封建割据——公元700 到1200 年 ...... 154
第十章 德里苏丹时期的北方和南方 ...... 175
第十一章 帝国的再现——莫卧儿王朝 ...... 198
参考书目 ...... 219
印度古代史重要纪年 ...... 230
古代印度史重要词语 ...... 233
印度古代史重要人物 ...... 239
索 引 ...... 243
后 记 ...... 246
后记
本书根据1988 年秋季我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印度古代史课程的讲稿写成。林承节老师为我安排了这个讲学的机会,在讲课过程中林老师和同学们提出过很多有益的问题,促使我对内容做出重要修改。本书的写成首先要归功于那一学期愉快的教学经历。
我从师罗米拉·塔帕教授学习印度古代史已多年。书中对很多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来自于她的指点或著作。作为她的学生,我本可以把她的《印度历史》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但由于《印度历史》一书完成于60年代,她本人感到已需要重新改写,只是因旁的工作太多而无暇完成。同时我深切感到我国读者对印度社会史的了解已非常过时。塔帕教授鼓励我为中国读者写一部印度古代社会史,并就很多问题与我进行了讨论。
世界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研究室的同志们几年来对我的写作给予大力的支持。施治生、徐建新等同志对文稿提出修改意见。廖学盛同志仔细阅读了每一章节,并就理论问题与我进行多次讨论。我的恩师陈洪进先生不仅鼓励我完成这本书,并且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黄思骏学长也阅读了部分文稿并做出修改。
我深深感谢余振基同志。在退休之后,欣然受我之请,为全书的手稿进行文字加工。他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大大改进了文字的质量,使得作者本人重读时耳目一新。
在此谨向支持我的研究和写作的所有亲人和朋友表示感谢。
(节选)
精彩内文选读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印度古代史?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讲,印度是一个邻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我们中国人为了与它相处有必要对它有所了解。从深一层意义上讲,印度与我国一样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近代又都有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痛苦经历。毋庸说,比较两国历史的异同必然有益于对两个民族的了解。历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讨并帮助人类认识社会。具体在每个民族,就是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在有过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历史经验的民族中,往往存在着民族自信心的危机,这个任务亦即表现为帮助自己本国人民建立信心。这里的人民虽然已摆脱了殖民统治,但是在与经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有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卑感,有时又是极端的民族自大狂。崇洋媚外和唯我独尊的奇妙混杂心态正是一个现代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正因为印度人民在殖民统治下曾经比中国人民败得更惨,当代历史学家为摆脱殖民主义者和狭隘民族主义者的偏见,重建自己民族历史传统的斗争就更为艰苦,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历史和历史研究中汲取很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印度历史的研究对世界史和中国史的研究有重要贡献。印度社会史上的一些重大课题,也正是世界史和中国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例如,世界上是否存在一个“雅利安人种”的问题。由于印度曾沦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8、19 世纪的西方学者有机会把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他们在发现梵文与西方语言的联系之后,建立了印欧语系比较语言学这个现代社会科学分支,却也产生了“雅利安人种”的错误概念。而这个概念后来竟成了纳粹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雅利安人种”的概念被殖民者引入印度社会中,至今仍顽固地存在着,一些婆罗门高级种姓集团正是利用这个概念来巩固种姓制度,维护他们在这个等级制度中的特权地位和既得利益的。
种姓制也是一个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人类历史上的各个文明中,都曾存在过各种形式的社会等级制。印度的种姓制可以说是最完善、最稳定持久的社会等级制度。它囊括了人在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诸方面的相互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地位不仅是贫富之差和尊卑之别,而且有宗教赋予的神圣性。这个等级制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使之成为社会史研究的典型。
种姓制曾给印度社会带来一种特殊的稳定性,使得政权更迭不会对社会制度产生根本的影响。印度社会及整个东方社会是否以其亘古不变的稳定和落后而有别于西方社会,也是一个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显然,印度社会也是变化的。社会制度的变化不是帝王将相带来的,而是有其内在的、深刻的原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社会机构的相互调整,生产关系中各种因素的调整以及外部世界造成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冲击都曾引起各种变化。然而,当19 世纪的历史学家还没有看到揭示这些社会变动的资料时,他们从近代印度落后于西方的状况中得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东方专制主义的模式。这个模式把东方社会当作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特殊现象。这里,土地私有制不存在,全部土地归国有;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排斥真正的商业城市,城镇只是行政中心和军事设防的要塞而不是商品交换的市场;基本自给自足的、彼此孤立的农村公社能够生产农产品和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专制国家征收大量的农业税,社会所余的可供交换的财富不多;文明沿着主要河流发展起来,水利灌溉是农业的命脉,国家机器通过水利灌溉系统完全控制彼此孤立的农村公社。在这些农村公社之上的专制君主,由于向农民征收高税而生活极其奢华。在这种体系下,社会停滞不前,本身没有动力造成本质性的社会变革。
经过百余年的资料积累和研究,印度历史学家已不再接受“东方专制主义”这个简单模式。他们注意到恒河流域的早期国家既有君主专制,又有世系共和统治形式,水利灌溉的形式和规模以气候、地理和生产技术水平而定。国家主持的大型水利工程数量很少,大部分水利灌溉设施是中小型的,由地方的权势人物、社会组织和农民个人开发和利用。大型水利工程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专制王权的基础。印度古代专制王朝也并非一种形式,而是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官僚机器和统治方式。专制王权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当代的历史学家也没有权利责怪他们的先人。套用简单的模式是缺乏资料的结果。任何一个早期社会的有关资料都不是很丰富的,印度古代史的资料则格外贫乏。印度河文明虽有文字,大概是由于书写材料不能留存,只留下印章上的名称和头衔,没有成句的文字供解读。从吠陀时期开始,又形成口传心记的文化教育传统。就连帝王的名称和年代也只能从碑文和钱币中搜集出来排列拼凑。在能读碑文和货币铭文的基础上,20 世纪才逐渐排出印度古代史年表。并且其中还有很多空缺,有些帝王在表上找不到前后关系和位置。例如,贵霜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迦尼色伽的年代至今仍是悬案。虽经两次国际学术会议的讨论,不同学者的结论仍相差100 多年。各个王朝的版图也只能靠考古发掘材料来推测。加之印度史上形成统一大帝国的时期少且短,而分裂割据的时间则很长,又有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外族强悍者不断加入统治者的行列,各种大小政体交叉林立,头绪繁多,使得政治史的研究极其困难。有精确编年史传统的中国读者读起印度史难免不习惯。我们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事情时,可以说发生在某某年。而对印度史,往往只能满足于某个世纪。
正是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使得近年来印度史学的研究向社会史方面发展。考古资料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学者们在从碑文和货币搜录帝王世系的同时也见到了文字历史往往不记载的各个时期的物质文化。一个个古代城址被大面积地发掘出来了,分散的古代文化遗存一一记录在册。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从19 世纪开始编印了几百册厚厚的发掘考察报告和铭文集。这些资料成了历史学家最宝贵的财富,从中可以找出从帝王将相到普通人的物质生活状况,例如使用的工具和用具、住宅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纪念性的建筑物、道路、水利工程等公共设施,人的体质变化,各种物质文化传统的特色和传播,等等。
当然,一堆堆编了号的陶片,一件件石制、铜制、铁制的工具,一篇篇断章截句、语义晦涩的铭文,仍然只是一堆毫无头绪的资料。促使人们从这些资料中发掘古人的社会生活的,是在殖民统治下发展起来的另一个学科—人类学。人类学家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促使历史学家向这些考古资料要答案。英国殖民者为了巩固对印度的统治,派遣学者官员对印度社会进行广泛的调查。实际上,“农村公社”不同类型的模式,就是这些考察的产物。20世纪以来,人类学逐渐摆脱殖民主义色彩,成为探索印度社会各种重要现象的学科。他们研究当代印度社会的课题,促使历史学家探索各种社会现象的根源。例如人类学家对种姓制度的机制和理论的研究促使历史学家追索这个制度的起源。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使人对雅利安人种的存在和婆罗门种姓的起源提出质疑。人类学家对农村社会深入的调查也使人怀疑近代以前的农村社会形态是否就是亘古不变的农村公社。
有了考古学和人类学提供的动力和工具,社会史的研究成为印度史学界的一个生气勃勃、迅速发展的领域。对各历史时期的研究都造就了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出色专家。例如,对原史阶段社会的研究,英国学者阿尔钦夫妇和美国学者波塞尔等对印度河文明从产生到灭亡的机制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深入的研究。印度学者拉特纳加尔对印度河的国家机器和商业体系有独到的见解。尼赫鲁大学的塔帕教授对恒河流域早期国家形成的新著《从世系到国家》不仅是杰出的历史著作,而且是研究政治学的必读物。它对孔雀王朝社会的研究也具有权威性。德里大学的夏尔马教授及其弟子查教授等对印度封建制度从形成到衰亡的各个方面——土地制度、商业、宗教、文化艺术——都有全面的阐述。南印度社会史的研究则要首推一批西方学者。英国人类学家凯瑟琳·高夫虽然不专攻历史,却是用她的研究为历史学家提出课题的远见卓识者。美国学者斯坦因和拉登已经把村庄和地区为单位的特例调查扩展到把南印度农民历史作为整体来研究。(这些作者的专著在本书的有关章节中将会介绍,此不赘述)
印度社会史近几十年来的成果已完全更新人们对这个古老国家的印象。印度历史学家笔下的印度社会从一个停滞不前、死气沉沉而又神秘莫测的国土,变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生机勃勃的社会,其发展有内在的深刻规律和动力。可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没有被介绍给中国的学者和广大读者,使他们能把印度古代社会与中国社会进行比较。几年来,我国的学者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反思和更深入的剖析,但是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往往显得对印度这个重要邻国的了解已过时。1988 年秋季我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印度史专业课时,由于找不到适当的中文参考书,发现给本科生介绍中文阅读资料竟是十分困难的。这些情况促使我决心完成这部印度古代社会史,以供学界参考,供求学者入门。
由于社会史至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作者又是初次尝试,写作体例和内容安排必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作者力图总结出印度各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自己的分析。因本书属于通史性质,除直接引文外,不一一注明出处,而在全书后面附参考书目。这样既为一般读者保持行文的流畅,又可以给有兴趣进一步研究者以方便。
本书共分11 章。除第一章介绍历史地理概况,其余10 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从印度河文明到莫卧儿王朝,循序渐进。由于印度古代的大一统帝国不多,印度史不能像中国史那样按王朝断开叙述,本书按各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特点,参考地理范围,分成10 个历史时期。在可能的情况下,有些章节也以主要王朝为标志,如孔雀王朝、德里苏丹、莫卧儿王朝。每章首先简述朝代更迭和重大历史事件,但只是提供历史发展的轮廓,不是重点。重点是介绍各个时期的社会结构及变化和宗教、文化、经济等。既然社会史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范畴,每个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本书的每章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作者力图描述每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社会现象并解释它们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由于每章的侧重不同,可能会使读者产生各章节之间连续性不强的感觉。为了弥补这一点,书后附有一个简单的历史纪年,希望能给读者一个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线索。然而,前面谈到的印度史本身的特点和目前的研究水平,使我们还不能拿出一个简单明了而又全面的历史年表。作者采用目前的体例,是希望读者能从支离破碎的政治史轮廓中,从各种语言、肤色、宗教的统治者更迭的统治、战争、割据的辘尘中,看到印度民族是如何形成一个独特的、既有同一性又有丰富多彩文化的社会传统的历史。我想,正是这种包容多种传统的同一性,使得大多数历史学家把近代以前的四分五裂,有无数君主各据一方的南亚次大陆,都归在印度古代史的标题之下。
印度古代社会史(欧亚备要)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印度古代社会史(欧亚备要)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不错的印度古代研究,值得入手
评分不错的印度古代研究,值得入手
评分还可以,正版,支持京东!
评分不错的印度古代研究,值得入手
评分不错的印度古代研究,值得入手
评分了解印度古代历史的不错的书籍。
评分很好,没有读,拿来收藏的,非常不错
评分不错的印度古代研究,值得入手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印度古代社会史(欧亚备要)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