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8
我们试图复原的是一个文明的历史基因图谱——这个文明是内生的,有自身进化的能量动力和逻辑链;这个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它与东北亚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的碰撞和交融让世界文明更瑰丽多彩。
——严文斌 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主任、高级编辑
《南海文明图谱》的作者们吹开历史的尘埃,揭示出南海文明的瑰丽轮廓,实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从一个侧面再次告诉我们,中国和南海周边各国之间不仅有着谋和平、求发展的现实利益交融和对更加美好未来的共同憧憬,而且有着共同创造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作为坚实支撑,今天南海存在的一些权益之争与此相比实在是小事一桩,完全可以在携手并进中逐步解决。
——张九桓 外交部亚洲司前司长,前驻尼泊尔、新加坡、泰国大使
本书是一部集体研究工程,作者们秉承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从国际传播学的宏观视角,对南海区域文明内涵、特质与贡献,作了颇为全面系统的阐述,这是很有益的学术型的传播学研究。
——梁志明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回顾了历史上中国在南海区域的活动,勾勒出南海文明的基因图谱,还原出南海周边国家古代交往时凝练出的品质和特征;钩沉了南海文明中东南亚区域早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包括暹罗湾、扶南、骠国、蒲甘、渤泥、交趾、占城、爪哇、马六甲、吕宋、苏禄等古国或地区与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互动;论述了南海文明与历史上琉球、日本、印度以及中东和欧洲等国家和区域的文明互动。本书以小故事讲大道理,用交流互鉴把个体文明集合一种区域文明。
本书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资料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作品,资料翔实、清新可读,适合广大关心历史和时事的读者阅读。
◎主编
严文斌,高级编辑,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主任,著名国际传播问题专家。曾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上海分社党组成员、副社长、总编辑,上海证券报社社长、党组书记。
◎ 执行主编
凌朔,新华社高级编辑,东南亚问题、南海问题专家。
第一部分 南海文明基因图谱
南海文明的早期基因
南海文明的“两弧”序列
南海文明的遗传特质
南海文明的复制演进
南海文明的干预突变
南海文明的基质再生
第二部分 南海文明的内生文明
暹罗湾,不止是南海文明一隅
扶南,南海文明早期大通道
骠国和蒲甘,南海边的陆海通衢
渤泥,南海南缘的南大门
交趾与占城,南海上的丝路驿站
爪哇,南海桃花源
马六甲,南海的宝瓶口
吕宋与苏禄,南海贸易盛衰的亲历者
第三部分 南海文明与世界文明
南海上的《一年零一夜》
南海上的印度梵音
南海上的东瀛浪人
南海早就的万国津梁
南海上的文明碰撞
引 子
1626年,在今天菲律宾巴丹半岛的埃尔莫萨地区,一位名叫弗雷·路易斯·穆罗的天主教神甫把中国商船的到来纳入每天的祈祷内容。
埃尔莫萨与马尼拉近在咫尺,但弗雷·路易斯并不指望马尼拉能运送足够物资缓解当地遭遇的严重粮荒。当六艘满载谷米的中国商船按每年约定的时令从南海驶入马尼拉湾埃尔莫萨港时,这位神甫大呼“这是上帝的恩赐”。
这是一段很少被提及的历史片段,隐藏在19世纪美国学者艾马·布莱尔和詹姆斯·罗伯特森合著的《菲岛史料》(又译《1493—1898年的菲律宾群岛》)第32卷中。只可惜,这段被描述为“上帝恩赐”的故事,在中国古籍中已无法考证,或许因为,在那个由中国先人主导的大航海时代里,这六艘中国商船太过渺小,太过寻常,虽然六船谷米事实上拯救了大批饥民,缓解了饥荒。
今天,国际上一些人否定历史、混淆视听。但是,在菲律宾史学研究中颇具地位的《菲岛史料》却记载着这样一些片段和评述:
1605年,18艘中国大船运载华人5500人抵达菲律宾,推动了当地的生产与技术。遥望海的那一边,中国那个伟大的王国,非凡广大,那里的人们,有着极为敏捷的智慧,有着无与伦比的文明和政府。他们甚至在高丽、暹罗、高棉、交趾支那和其他一些地方建立权威,他们把自己的体系、品格与精神教义传播到足够遥远的地域。
今天,一些人把“航行自由”和“军事化”挂在嘴边。但纵览南海区域风云,从文明初现,到文化交融,到航海繁荣,到共同发展,中国人不仅是南海地理的探索者、远洋航行的先驱者、先进技术的传播者,自由航行的维护者,而且,中国长期扮演着地区局势的稳定器、区域贸易的推动器、先进技术的传播器。反倒是,16世纪开始,实力和观念膨胀的西方人打着“贸易自由”旗号在东南亚开启大殖民时代,穷兵黩武、干涉占有、压榨攫取、文化清洗……几百年涤荡,使受伤的南海文明出现继承与传承的严重断层与致命伤疤,一些文明消失,一些文明残缺,一些文明走形。就这样,南海文明,被刻意湮没与淡忘。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史料,还有很多。故事里的主角,不仅有中国的古人,还有高棉人、暹罗人、吕宋人、爪哇人……他们足以开启关于南海文明亘古以来的巨幅卷轴,足以复原一个曾经繁荣辉煌的南海文明,足以还原那幅被殖民主义与干涉主义刻意抹杀的基因图谱。
01 南海文明的早期基因
文明之沉浮:始于扁舟,毁于战船
中国先人们启航南海的那第一叶扁舟,今天已无从考据了。但可确认的是,官也罢,商也罢,民也罢,官船也好,商船也好,渔船也好,正是那些从中国诸港出发的一次次冒险,编织起覆盖南海的交流网,让南海周边各种文明,跨地域地相遇、相识、相交。近两千年来,南海上日复一日地上演着自由航行、通商贸易、技术交流、文化聚合、观念交织的故事,各种形态的文化、传统、观念、方法,通过南海这片和平水域,交融、进化、催生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文明。
这一围绕着南海发生的文明,从肇始,到嬗变,到成型,到传承,始终没有离开中国的关注,也四处留存着中国的身影。它的成型,离不开中国历朝历代官方与民间的推动、培育、捍卫与维护,或有心,或无意。这些点滴,逐渐让散落的文明合力创造出一个以南海为圆心、以南海为平台、以南海为网络的区域文明——南海文明。
直至16世纪,当亚欧大陆那一端的地中海文明发展到扩张和掠夺野心横溢时,西方人撞入这片从未发生过大规模侵略战争的文明海域,尔后,载有火器的西方战船长驱直入。随后300多年间,一些人打着探险、传教与开化的名义,打着航行自由、自由贸易的幌子,在南海周边,掠夺资源,清洗思想,涂抹文明。他们打破了中国和南海诸国千余年来靠海上交流确立的价值观念、信仰取向、贸易规则和人文融合,从头至尾地改造着这片被他们称作是“东印度群岛”的土地。正是这一挤压本土文化的殖民阶段,极大程度地扼压了南海古文明的有序传承,让南海文明骤然进入一个断层期,一些古文明甚至就此消失。
今天的东南亚,在谈及远古时代的文明时,总有一种找不到归属的尴尬:很多古文明已经消失,很多古文明仅仅是部分传承,还有一些古文明不伦不类地被西化和殖民化后改头换面地形成了今天的东南亚局部文明,今天的东南亚因此而呈现一种多元文化的现象。这种多元并不是天然的斑斓,而是一种殖民使然的非自然差异。
南海文明图谱:复原南海的历史基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南海文明图谱:复原南海的历史基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南海文明图谱:复原南海的历史基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